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1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分析,发现气虚痰湿为本病基本病理。其中气虚痰浊为左心衰竭的主要证型,阳虚水瘀搏结为右心衰竭的主要证型,阳虚欲脱水湿瘀阻寒凝为全心衰竭的主要证型,阳虚欲脱寒凝内生为心力衰竭的危重证型。心力衰竭临床常见的演变顺序为气虚气阴两虚阳虚阳虚欲脱,并由虚致实,心力衰竭程度除本虚外与标实所占比重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王振涛 《四川中医》2005,23(6):9-10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水阻、痰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心衰的病理特点。临床辨治主要分为4个证型即气虚血瘀、水湿停滞证,气阴两虚、血瘀水停证,气虚阳虚、血瘀水停证,阳虚欲脱证,并举验案2则以佐证之。  相似文献   

3.
潘光明  邹旭  姚耿圳 《新中医》2018,50(8):43-4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3 3 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中医诊断、中医证型、合并症等的分布规律。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项合并症所占比例,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心脏瓣膜病高脂血症。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性证素先后顺序为气虚血瘀痰浊阴虚阳虚水饮血虚气滞。慢性心力衰竭病位心脾=肺肾肝。中医证型最多为气虚痰瘀证,占19.82%,而后依次为气阴两虚痰瘀(占13.81%),气虚血瘀(占11.4 1%),气阴两虚血瘀(占10.21%),阳虚水泛兼瘀血阻络(8.11%),其他证候较为分散。证候虚实中,单纯性虚证占6.9 1%,单纯实证占6.3 1%,本虚标实证占86.7 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性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浊、水饮为主,本病病位主要涉及心、脾、肾,中医证型以气虚痰瘀、气阴两虚痰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反复多次住院期间中医证候的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对151例CHF住院患者进行病例调查结合回访,构建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信息数据库,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CHF中医证型的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结果中医证型以气虚痰瘀证、气虚证及心阳虚衰证三者所占的比例最大。随着CHF病程的逐渐延长,中医证型也按一定的规律发生演变。早期阶段(病程1年)主要以气虚证为主;中期(病程2~3年)以气虚痰瘀、气阴两虚两证为主;CHF晚期(病程4~5年)则以心阳虚衰证为主。结论CHF的病因病机始终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贯穿于疾病全过程,并随着病程的延长按一定的规律发生演变,最终发展为以心阳虚衰为主要病机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气虚与心肾阳虚,标实为血瘀、水阻、痰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心衰的病理特点。临床辨治主要分为个证型即痰瘀互阻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并举病案2例以验证之。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ACE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分布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中医辨证分为心阳气虚型、气虚血瘀型、阳虚水犯型及心阳虚脱型,并采用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结果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心阳气虚型和气虚血瘀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心阳气虚型与阳虚水犯型、心阳虚脱型以及气虚血瘀型与阳虚水犯型、心阳虚脱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有关联。ACE基因多态性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ACE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与基因多态性分布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中医辨证分为心阳气虚型、气虚血瘀型、阳虚水犯型及心阳虚脱型,并采用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结果: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心阳气虚型和气虚血瘀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心阳气虚型与阳虚水犯型、心阳虚脱型以及气虚血瘀型与阳虚水犯型、心阳虚脱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有关联。ACE基因多态性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璐 《河南中医》2012,32(4):456-457
中医学认为,妊娠期日久,心气衰弱,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津液输布紊乱.心气虚而渐致心阳亦虚,心气心阳俱虚则鼓动血液无力,致使血流迟缓或瘀滞形成瘀血.或气阳两虚水液失于温化输布,留聚体内形成水饮.当瘀血与水饮形成后,更伤心气心阳,使之更虚,病情愈加严重,终致本虚而标实的心力衰竭.如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分阴竭阳脱,热邪内陷心包、痰蒙清窍2型辨治;如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分心气亏虚,水邪上犯,痰热壅盛,气虚血瘀,阳虚水肿,阳虚气脱,气阴两虚7型辨治;如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分心气阴虚,心肾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4型辨治.  相似文献   

9.
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保国主任医师认为心力衰竭基本病机是阳虚为本,病位在心,五脏相关,本虚标实;本虚即为阳气虚衰,脏腑功能失调,标实为瘀血、水饮内停。辨病辨证相结合,认为心气脱症与现代左心衰竭相似,心水症与右心衰竭相吻合;强调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为根本治法;临证用药又灵活运用,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0.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两个方面论述从心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水饮居多,主要涉及心、肾两脏;临证可予温肾填精益髓、养心逐瘀利水两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制定《慢性心力衰竭症状诊断量表》,并根据该量表对7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数据挖掘,通过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探究慢性心力衰竭的证候分布规律。结果:运用德尔菲法形成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诊断量表》共包含96个症状条目。针对患者四诊信息进行的因子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位涉及心、脾、肝、肾、脑,病性涉及气虚、阴虚、血瘀、痰湿、阳虚;聚类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证型包括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痰浊壅盛证。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浊为主,最终可致气虚与阴虚、阳虚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心力衰竭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SPSS13.0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证候依次是气阴两虚证、心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肾阳虚证、水气凌心证、心气虚证、心脉瘀阻证。证候要素中,病位为心、肾、肺、脾、脑、肝、大肠,其中出现频率在2%以上者为心、肾、肺、脾;病性为阳虚、气虚、血瘀、水停、阴虚、痰、气逆、湿、饮、亡阳、亡阴、血虚、气滞、热、气不固、寒,其中频率在6%以上者主要有阳虚、气虚、血瘀、水停、阴虚。结论:心力衰竭的发病主要在心,与肺、脾、肾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以阳虚、气虚、阴虚为主,血瘀、水停为标。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从证候要素入手对证候进行研究,无疑能为中医证候的规范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4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特征。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制定临床证候调查表,对4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数据库的构建、数据的录入管理,通过软件的相关功能全面收集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证候资料,对流行病学特点、证型、证候要素、舌脉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排列前5位的症状为:精神疲乏、倦怠乏力、稍有喘促、动辄喘甚、胸闷。排列前3位的舌质为:舌暗、舌淡、舌胖。排列前3位的舌苔为:舌苔白、舌苔腻、舌苔黄。排列前3位的脉象为:脉细、脉弦、脉滑。慢性心力衰竭证候要素构成比大于10%的,本虚有气虚、阴虚、阳虚,标实有血瘀、痰浊、水饮。其中最多的2个病性证候要素是气虚和血瘀,分别占81.44%和74.50%。证型分布中,气虚痰饮瘀阻占55.9%,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占21.3%,心阳不振、痰瘀阻络占11.6%,阳虚水泛占5.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气虚、阴虚、阳虚为本,瘀血、痰浊、水饮为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即气阴两虚挟痰瘀、气阴两虚挟瘀、阳虚挟痰瘀、气虚挟痰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心肾阴虚挟痰瘀7个证型.探讨各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由多到少排列为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气阴两虚夹瘀>心肾阴虚夹痰瘀>气虚血瘀>阳虚夹痰瘀>气虚挟痰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患者合并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居多,气虚血瘀夹瘀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居多.结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可以为中医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气虚类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118例气虚类(含气阴两虚及气阳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集其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检验检查,比较分析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的不同临床特点。结果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不同,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结论心力衰竭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在原发疾病和心力衰竭病情程度上有不同特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以脾肾气虚、阳虚及肝肾阴虚为主,标实重在湿、热、毒、瘀。辨证分型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脾虚湿困、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型。用药主要为补益药、利水渗湿药、活血祛瘀药、清热凉血药等几大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气虚类不同证型与超声心动图Tei指数的关系.方法 采集118例气虚类(含气阴两虚及气阳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Tei指数,分析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与Tei指数的关系.结果 Tei指数由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呈升高趋势,气虚证和气阳虚证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1),气阴两虚证和气虚证(P=0.395)及气阳虚证(P=0.14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力衰竭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的Tei指数有差异,气阳虚证的Tei指数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与临床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98例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候、证素的分布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严重创伤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急诊内科、内科及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中符合严重创伤后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共计98例,对其进行传统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其病位、病性证素进行统计分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98例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57例;中医辨证常见心阳气虚、瘀血内阻证,心肾阳虚、瘀结水留证,肺气亏虚、痰瘀互结证,阳气亏虚、血虚夹瘀证,脾气亏虚、气血不足证,中阳不振、气滞血瘀证6种;最常见的病性证素为血瘀、气虚、痰、气滞、阳虚、湿、水停、饮、血虚等;最常见的病位证素为心、脾、肺、肾、胃等。结论 本研究收集的98例严重创伤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传统中医关于心力衰竭的观念相符合,明确揭示了严重创伤后心力衰竭发生的病因病机。故临床中辨证不明或辨证结论不统一时,可采用证素辨证来纠正主观判断所造成的辨证偏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的证素及证型分布。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心力衰竭患者200例,统计病性证素、病位证素出现的频数、频率,将病性与病位相结合,统计分析常见证型。结果:心力衰竭的病位证素在心,可涉及脾、肺、肾;常见病性证素依次为血瘀、痰浊、气虚、阴虚、阳虚;证型主要为:痰瘀互阻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心肺气虚证、痰饮阻肺证、脾肾阳虚证。结论:当前心力衰竭的临床分型缺乏统一标准,证素辨证能够规范临床证型,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李芳 《湖南中医杂志》1994,10(1):8-10,51
本文根据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肺心病的文献资料分析,认为肺心病缓解期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主在肺肾,标实重在痰瘀。辨证分型以肺肾气虚、心脾肾阳虚、肺肾阳虚、血瘀为主要证型。用药主要为补益药、活血祛瘀药、止咳化痰平喘和清热药四大类。作者对本病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