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科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对450例T管胆道造影患者进行总结对照和分析,所选病例均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2~3周,经夹管24—48h无发热、腹痛等不良反应患者。针对在造影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并发症处理,操作前后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各方面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在造影检查前、后有效护理措施,是造影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10年3月我院1306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在造影前、中、后进行全程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正确护理配合下进行检查,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医护患密切配合能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关于下肢深静脉造影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2002年6月开始对电视监视下下肢深静脉造影的检查技术进行改进,至2005年4月共做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70例,通过实践,认为使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工作,并探讨预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眼底病患者1400例,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均对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在全程护理干预下,配合良好,检查顺利,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陈长蓉  熊秀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203-2204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ERCP术后胰腺炎常见,我院自开展ERCP或EST以来,已成功开展了85例,术后只发生了轻微的胰腺炎1例,现将ER-CP或EST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心理护理术前应向患者交  相似文献   

6.
高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713-714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100例脑血管造影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患者进行护理及配合,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准备及操作。结果 100例脑血管造影的患者均得到了预期的造影效果,经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100例患者中只有1例有造影后有血压下降情况,3例术后有并发症,但症状较轻,经对症治疗恢复。结论脑血管造影是神经内科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全面护理,可保证患者的造影效果,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时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在肝脏占位超声造影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方法利用超声造影剂微泡及其匹配成像技术,显示肝脏病灶造影灌注全过程,阐述造影过程中护理的配合。结果注射2.4mLSonoVue,肝脏占位微血管完全显示,符合诊断要求,本组无一例出现过敏反应。结论六氟化硫微泡不是一般药物,需要熟练掌握超声造影操作流程,熟悉药液配制及注射方法。因此超声造影的成功离不开护理工作的配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脉造影扫描中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接受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进行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期间给予患者系统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提高了CT扫描图像的质量,取得了理想的造影效果。结论开展系统、合理的护理,是确保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管胆道造影围操作期的护理方法,总结其经验。方法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对80例T管胆道造影患者进行系统、慎密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操作期间观察病情、术后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T管造影术围操作期护理的配舍下,本组病例遣影显影满意,护理安全率为100%。结论注重T管造影术围操作期的护理,造影检查前、后有效护理措施,是造影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唐修兰  陈井亚 《北方药学》2011,8(8):114-115
总结了140例64排CT冠脉造影增强扫描的全程护理,包括检查前的护理、检查时的护理和检查后的护理三个方面,认为扫描中合理的护理干预,可减少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病人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有效配合检查,保证冠脉造影增强扫描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头部CT血管造影是指在注射造影剂的情况下,用64层螺旋CT进行快速连续容积扫描,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的后处理技术重建扫描区血管结构,显示病变的方法。目前这种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头部血管疾病的诊断,它不但免除了患者行DSA检查的危险,而且降低了检查费。总结头部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的护理体会,认为正确的护理配合是取得检查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超声造影技术是现代医学超声学新技术之一。本文就目前超声造影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与腺肌瘤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效果评估、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等方面的应用。结果和结论超声造影已经应用于妇科领域的很多方面,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临床应用不能脱离常规超声检查、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新技术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发展。方法利用超声造影剂微泡及其匹配成像技术,显示乳腺病灶造影灌注全过程,阐述造影过程中护理方法。结果通过105例乳腺超声造影及良好护理,对乳腺占位性疾病进行定位、定量诊断105例,受检者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由于声诺维不同于其它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护理人员认真掌握其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以确保医师成功完成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9例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方法将我科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9例颅内动脉瘤采用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9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A示动脉瘤瘤体已栓塞,未显影,患者意识清楚,头痛、头昏症状缓解,其中有3例患者言语功能未完全恢复,口齿很不清楚,有1例患者下肢有轻度水肿。结论采用脑血管造影并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目前县市级基层医院颅内动脉瘤治疗的较好方法,该手术创伤小、手术风险小、安全性大,缺点是手术材料弹簧圈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患者的检查方法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110例在本院静脉肾盂造影患者采取相应的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中适宜的腹部加压、对比剂静脉注射速度、不良反应的判断及术后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110例患者静脉肾盂造影全部造影成功,其中92例显影质量优良,优良率83.64%,3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做好心理沟通,做好充分的造影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可以有效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多发性疾病,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之前,多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以了解肾功能情况。然而,碘不良反应的发生常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和痛苦,严重者造成过敏性休克死亡,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对静脉尿路造影碘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对200例静脉尿路造影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达肝素钠进行全身肝素化脑血管造影患者整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达肝素钠进行全身肝素化脑血管造影患者39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资料,总结整体护理要点和经验。结果 39例应用达肝素钠进行全身肝素化脑血管造影整体护理患者,术前准备充分,造影顺利,术后3例发生皮下血肿,2例尿潴留,经对症处置均恢复正常。结论正确理解、积极探索整体护理的方式、方法 ,对提高临床护理效率和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与西方国家都已成为人口死亡与致残的第1位原因,而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中最致命的重症之一.近10年来,随着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等影像技术的普及应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日益快捷、准确.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和高血压暴露时间的增加.也使主动脉夹层临床病例迅速增多.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观念亦在不断更新,心血管介入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更多的主动脉夹层治疗选择.对于心肌梗死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也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排尿护理干预对冠脉造影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7月~2013年3月收治的冠脉造影患者20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冠脉造影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入院评估,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冠脉造影的意义和方法、手术操作过程等;在会阴部和两次的腹股沟备皮,进行碘等皮试,了解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告诫患者术前禁饮食;术前给予安定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排尿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术后4~6 h是否开始自行排尿.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行排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排尿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冠脉造影患者术后尿潴留状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更好地配合医生,使患者顺利完成冠状动脉的造影检查。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十个月期间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操作前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患者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护士,顺利完成检查。结论护士的细心观察与精心护理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