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部分方剂的比较分析,总结出经方配伍的一些规律,进一步探讨方剂学基础理论的相关问题,如方药证配伍与病证问的关系,发现了方剂因某一因素的变化而效用发生改变的活泼变化特点.旨在为方剂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提高经方临床运用时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亦可为创制新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部分方剂的比较分析,总结出经方配伍的一些规律,进一步探讨方剂学基础理论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方剂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提高经方临床运用时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李笑宇  郝万山  张广中 《北京中医药》2017,36(4):345-346,352
经方是中医学的重要术语,产生历史久远,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共有12种定义。经方的内涵即中医学术语,属于方剂学范畴,特指发展到汉代成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创制的经实践验证确有效验的方剂;经方的外延包括《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十一家经方、未被《汉书·艺文志》选录而同于其水平的同时代方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辅行诀》方及后世流传的尚待发掘的录自《汉书·艺文志》十一家经方的方子。经方具有用药精当、剂量准确、组方严谨、配伍巧妙、剂型丰富、煎服有法、加减灵活及功效卓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千金方》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先河,其脏腑门下方剂按虚实划分,对脏腑虚实方从病理到方药构成及配伍进行理论剖析,是传统方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传统理法方药的角度分析《千金方》肝实热门下方剂的主治及组方配伍特点,旨在通过经典的方剂学研究路线为分析和更好的应用《千金方》中的有效方剂提供一条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桥梁和纽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方剂学》教学要针对自身课程特点进行适当改革,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尤荣辑 《山西中医》1989,5(3):55-57
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各科基础学科之一。它是一部上联基础、下联临床的桥梁课,是用药物组成、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它以中药学为基础知识;以中医基础学为基础理论;以临床辨证应用为基本技能。所以学好“方剂学”,必须掌握三基。下边谈谈《方剂学》的三基,供学习者参考,同时也促进教学工作。一、中药学是方剂的基础知识方剂是按配伍原则,用中药组成的,我国药物学有其独特理论体系,应用于临床是以方剂形式出  相似文献   

7.
“角药”是具有相互关联作用的三味中药的有机组合,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思想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应用前提,以“三足鼎立,互为犄角”为核心特点,介于中药和方剂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既可以独立成方,也可以作为方剂中的主药或辅药,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剂配伍巧妙,药方精简,本文以解表方剂为切入口,基于原文,分析和探讨经方中解表类“角药”的配伍特点,从解肌发表、发汗解表、解表散寒、清热解表、化饮解表、解表清里、化气解表、温经解表、扶阳解表这9个角度加以详实梳理,对张仲景解表类“角药”形成整体归纳,以期对经方中“角药”的价值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临证运用经方提供新的思考方式,最终扩大经方的临证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于顺新 《河北中医》2013,35(1):154-155
《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方剂配伍及临床运用的学科,是中医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做好《方剂学》的教学尤为重要,但是在《方剂学》教学中常常忽视某些方面的讲解,比如剂量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方剂中的各药物剂量比在《方剂学》讲解过程中常常忽视一首方剂中各药物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38-2541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为方剂命名的中医学著作,其所载13首方剂及方剂相关理论内容,已初步显现出方剂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要素。文章基于《黄帝内经》原文,将其所具备的方剂理论框架基本要素总结归纳为治则与治法、辨证方法、组方结构、配伍原则、制方形式和方剂用法6方面,并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黄帝内经》已蕴含了方剂学理论体系之萌芽,为后世构建系统而完整的方剂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敦煌出土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一书,题名为梁朝陶弘景著。书中的内容和记载的方剂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展示经方原本状态,提供了更多的经方,提供了完备的经方的体系,展示了严谨的经方配伍理论,有助于揭释经方的配伍规律,纠正了认为经方家和医经家是两个医学体系的观点。《辅行诀》为丰富中医的理论,启示中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刚  戴慎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9):744-745
《伤寒杂病论》用方以其配伍严谨而著称 ,从阴阳对立角度探讨经方的组方意义 ,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经方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为临床创制新的有效方剂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药物与药物合用之后可能发生的关系,称为"药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而配伍则具有主观性。要使配伍的主观愿望得以实现,必须使药物符合"好的药际关系"。经方、时方产生的根源正在于是否符合"特别好的药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可由含糊的经方、时方的概念,推出"精确处方"与"模糊处方"的新概念。由此,方剂大致可区分为两大类,这样的区分,使方剂学教学和方剂学研究今后可以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而临床运用方剂也可以按不同的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中医《方剂学》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方剂学》教学应重视药物配伍的讲解;重视证、法、方、药紧密联系的分析;重视介绍方剂的毒副作用及影响药效发挥的因素;重视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与用法的强调;重视方剂的歌诀记忆;重视方剂之间的联系对比;重视形象生动教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伤寒论》中药物配伍、剂量比例、剂量大小、随症加减的探讨,为提高经方疗效、灵活运用经方及扩大经方运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对《伤寒论》中柴胡与黄芩共用方子的主症、病变经脉、剂量及剂量比例进行统计,采用河洛数分析配伍比例,用原文分析剂量大小及随症加减。结果:《伤寒论》中柴胡配黄芩用于治疗少阳病且比例为8∶3,根据病情轻重和体质差异,不同方剂剂量大小不同,但配伍比例一致,且做到随症加减。结论:剂量大小、配伍比例、随症加减是提高经方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周建锋  张沁园  曲夷 《天津中医药》2019,36(11):1079-1081
考察《伤寒杂病论》经方中配伍应用芍药的61首经方(56首原方,5首加减方)及126条相关条文。通过对经方剂量、比例、配伍、病位主症的分析,认为:经方中芍药为白芍;白芍并非补血药,其益阴补血的功效是通过配伍实现;经方中"分"为计量单位;芍药在丸散汤中的常见用量;经方中芍药主治的症状包括四肢挛急、腹痛、烦满、下利、小便不利等。与不同药物配伍,作用部位与症状随之变化,常见配伍有桂枝、附子、甘草、柴胡、黄芩、枳实、当归、茯苓等。  相似文献   

16.
仲景方药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经典”,其方剂被称为“经方”,作者仲景因此被誉为“医方之祖”。本文试就其制方用药的思路作一探讨。1大胆创新,奠中医方剂学之基础 查《内经》载方仅十三首,其中半夏汤在配伍、煎法和服法上已有一定的要求,针对疾病有缓急、远近、深浅的不同,而制奇、偶、大、小、轻、重不等之方剂进行治疗。居延汉简中有不少关于医药方剂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汉代方剂学发展的水平[1]。仲景就是在那样的时代,“勤求古训,博览众方”,把中医药方剂学的基础奠定起来的。他在总结前人运用本草汤液治疗疾病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全区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方剂学》将于一九九○年四月末开考,为了帮助应考者学好本科课程,就如何学好《方剂学》谈几点看法,希望对应考者有所帮助。一、明确《方剂学》在中医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与其他各科的关系。方剂学是中医理、法、方、药中重要组成部份,是阐明和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学习中医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本门课程是在学完中医基本理论,诊断、中药学之后,通过学习方剂的组成、配伍理论及临证应用知识,可使已学的相关课程能够贯通掌握,并为学习临  相似文献   

18.
阎艳丽  阎波 《天津中医药》1989,(5):37-37,27
《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以选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卓著而著称,后世医家称其为方书之祖,誉之为经方,在中医方剂学中享有重要地位。经方不仅药味组织严格,且剂量的规定深寓法度。例如:药味相同变更剂量,其方名、主治随之改变的情况时有所见,诸如桂枝汤加重桂枝量即为桂枝加桂汤主治奔豚,加重芍药用量又为桂枝加芍药汤则治太阴腹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内经》7首复方进行整理并诠释其方剂组成药物、主治症状、药物配伍关系。对了解《内经》时期方剂应用状况、明确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方剂组方原则是方剂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内容,但在现行《方剂学》教材选定的208首方剂中,有50.48%的方剂配伍没有遵循君、臣、佐、使这一原则。特别是原则不全、原则反串现象比较普遍,较大程度地影响着方剂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