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多层螺旋CT、电子束CT以及一系列图像处理软件的成功研制,肺CT灌注成像技术已成为肺功能研究的热点。就肺CT灌注成像技术原理以及临床应用及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肺恶性肿瘤行CT灌注扫描,其中腺癌12例,非腺癌9例,均经病理证实.将所得图像传入工作站后以CT灌注成像处理软件处理,分别获得最高灌注区、高灌注区均值和最大层面全肿瘤区域的血流量、血容量、表面渗透性等灌注参数.绘制时间-密度曲线,并测量肿瘤的CT强化峰值.对所获得的各种灌注参数值及CT强化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腺癌与非腺癌的各项灌注值进行均数t检验.结果 (1)肺恶性肿瘤CT强化峰值与最大层面全肿瘤区域及高灌注区的血容量均值呈显著正相关,与表面渗透性无明显相关性;(2)肺腺癌与非腺癌的对比,所有灌注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恶性肿瘤评价方面提供一定的信息,但对肺肿瘤的组织学定性诊断方面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肺气肿患者肺叶水平的血流灌注变化与肺气肿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多排螺旋CT肺灌注成像在评价肺气肿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正常者和10例肺气肿患者行64排螺旋CT肺灌注成像,针对其组织强化峰值(PE)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其肺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正常组肺血流灌注呈现从上向下逐渐增多的分布趋势。与正常组比较,肺气肿组肺灌注强化峰值PE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肺实质破坏与肺灌注减低的分布区域和程度相匹配。未发现肺气肿者肺功能GOLD分级与全肺灌注总强化值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肺灌注成像可用于临床对肺气肿的定量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双源CT双能量扫描肺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5月至8月临床怀疑肺部疾病的连续54例患者行肺部增强双能量扫描,按照肺部不同病变分为4组:正常组、渗出性病变组、肿块性病变组和肺栓塞组.分析不同组别之间双能量CT灌注成像的表现.结果 正常组14例,肺部双能量灌注成像表现双侧肺部灌注对称,未见明显差异.渗出性病变组10例,表现为局部灌注量降低;肿块性病变组27例,因为发生位置不同肺部灌注成像表现各异,外周性肿块表现为局部肿块区域的灌注缺损,而中央型肿块因为累及肺门血管而表现为肺段性灌注降低区或缺损区.肺栓塞组3例,表现为肺栓塞区域的灌注缺损或稀疏.结论 利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可以观察肺的灌注状态,尤其有利于评价中央型肺癌和肺栓塞患者肺灌注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16排螺旋CT机对64例肺部结节或肿块的患者进行灌注扫描,采用GE Perfusion 3软件测定病灶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渗透表面积乘积(PS) 以及拟合时间- 密度曲线(TDC).结果 BV在恶性结节、炎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S在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之间以及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 炎性结节及良性结节均低于恶性结节,3组之间的TDC 曲线形态也不同.结论 CT灌注成像提供了肺结节血流模式的定量评价方法,对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的发展使磁共振肺功能成像成为可能,它可用来评价肺的通气-灌注功能,直观地反映肺局部功能受损的范围和分布.综述了磁共振肺通气-灌注成像的原理、序列、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肺结节直径≤3 cm)进行CT灌注扫描,测定肺内病灶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透通性(PS)、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和时间-密度曲线(TDC).测量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净增值.结果 肺恶性结节的CT灌注参数值(BV、BF、PS)、强化值均高于肺良性结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炎性结节的强化净增值与恶性结节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 多层CT灌注成像能提供孤立性肺结节的多种相关生理信息,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初步调查表明,CT灌注成像有助于良性与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及肺癌血管生成的无创、准确的评价。但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的部分相关问题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性、炎性、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6层MS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45例直径2~4 cm的孤立性肺结节灌注表现.采用CT Perfusion胸部肿瘤灌注软件包,测定肺内病灶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对比剂到达峰值时间(1TP)、强化峰值(PEI)和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在其基础上计算出强化值、SPN与主动脉增强峰值之比值(S/A).结果 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的BF、BV、和PEI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之间的灌注值则无显著性差异,TTP值三者之间也无显著性意义.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炎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TDC)均显示形态不同.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强化值、S/A值高于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有助于良、恶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孤立性肺结节的研究进入了形态学和功能学的研究阶段,这包括MSCT、MRI的动态增强和灌注成像以及PET/CT对组织代谢变化的研究,这些均有利于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就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肺结节患者进行灌注扫描,测定肺肿块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和时间-密度曲线(TDC).结果:肺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均高于肺良性结节和炎性结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肿块CT灌注成像提供了肺结节的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对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胸部CT,尤其HRCT作为检测和诊断肺结节的首选方法,主要通过形态学评价肺结节,但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MDCT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辅助CT三维体积测量技术能较准确地评价结节倍增时间,并且动态增强CT、CT灌注成像也可提供较优良的功能性成像,为进一步准确诊断肺结节提供了更多手段。动态增强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也初步应用于肺结节的检测、定性和分期。PET/CT是反映肺结节代谢水平的功能性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肿瘤分期。从形态学和功能性方面对CT、MRI、PET/CT等技术诊断肺结节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肺部疾病一旦发生,两套肺血管和肺血流便随之或先期发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这种改变始终参与、伴随和影响着病变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利用CT技术研究肺血管和肺血流状态的变化,不但可从形态学上显示肺血管的改变,而且可通过肺的灌注成像等技术显示肺血流的分布和灌注状态,这对进一步研究肺部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比剂剂量对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扫描,30例使用低剂量(0.7ml/kg)对比剂,30例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1.5ml/kg),注射速率均为4.5ml/s.扫描后同时获得肺动脉CTA及肺灌注图像.测量左、右叶肺动脉干及各肺叶动脉增强后的CT值,对比分析两组间增强后的CT值.判断肺灌注图像质量并分级,比较两组的肺灌注图像质量差异.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左、右叶肺动脉干及各肺叶动脉增强后的CT值无明显差异(P>0.05).肺段及亚段肺动脉图像清晰显示.低剂量组肺灌注图像大部分信号均匀(26/30),常规剂量组肺灌注图像大部分信号均匀(24/30).常规剂量组上腔静脉、右心房高密度对比剂所致灌注伪影明显多于低剂量组(48:10).结论: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的肺动脉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降低对比剂剂量可以减少双能量肺灌注图像的伪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与常规动态增强扫描在肺内结节或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内结节或肿块患者81例,行CT灌注扫描及常规动态增强扫描,计算病灶感兴趣区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渗透性(PS)以及描绘时间-密度曲线(TDC),比较三组结节或肿块之间的区别.结果 恶性和活动性炎性结节或肿块的BV及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三组结节或肿块间BF和MTT值无统计学差异.恶性与活动性炎性结节或肿块之间各灌注值有较明显重叠.三组结节或肿块的(TDC)不同.结论 螺旋CT灌注成像与常规动态增强扫描结合有利于肺内结节或肿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Gd-DTPA动态增强、129Xe及3He弥散成像、氟化气体弥散成像、分子氧吸入增强MRI等技术进行肺实质灌注成像的方法和现状,展望了肺实质MRI灌注成像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受阻及肺实质破坏导致的气流不可逆性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掌握COPD 病人局部肺组织的通气和灌注异常及其与肺结构的关系,是理解其病理生理改变的关键.目前,CT 薄层容积扫描是首选的无创性评估方法,但其仅能反映形态学的变化.随着MR 功能成像的发展,其在肺实质成像中应用已取得重要进展.就MRI 肺灌注及通气成像在COPD 病人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诊肺动脉栓塞的78名患者行双源CT肺动脉成像双能量扫描,数据经后处理得到肺动脉血管图像(CTA)和肺灌注图像(PBV)。两位医师对PBV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和分型,同时观察CTA图像有无栓塞以及栓塞的部位、程度。分析PBV图像的表现与CTA图像、肺部异常改变的关系。用Kappa系数检验两位观察者对PBV图像质量评价和分型的一致性,计算PBV图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两位医师对肺灌注图像质量的分级以及肺灌注图像的分型一致性极强,K值分别为0.87、0.80,P值均<0.01。PBV图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为95.30%,特异度为56.40%,阳性预测值为70.70%,阴性预测值为91.20%。对于完全栓塞的患者,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能够显示肺动脉栓塞导致肺血流改变的肺灌注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机对96例肺结节患者行灌注扫描,其中良性结节18例、炎性结节28例、恶性结节50例.以perfusion 3软件测定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渗透表面积乘积(PS)以及拟合时间-密度曲线(TDC),采用灌注参数及曲线形态来评价结节的良恶性.结果 BF、BV在炎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炎性结节均大于良性结节.MTT在三组结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PS在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以及良性与炎性结节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均高于良性结节,三组不同性质结节之间的TDC曲线形态也不同.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较准确的判断肺结节的性质,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的发展使磁共振肺功能成像成为可能,它可用来评价肺的通气-灌注功能,直观地反映肺局部功能受损的范围和分布,综述了磁共振肺通气-灌注成像的原理,序列,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