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建立饮用水中大肠菌群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以大肠菌群lacZ基因为靶基因,建立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定量方法测定饮用水中大肠菌群,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25山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中Mg3+为5.0mmol/L,dNTPs0.2mmol/L,引物0.2μmol/L,探针0.5μmol/L,TaqDNA聚合酶2.0U,加入样品模板5μl。检测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检出单个拷贝大肠菌群模板。结论所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检测饮用水中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的定量检测ACACB基因rs2268388多态性的方法.方法 针对ACAC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探索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CACB基因rs2268388多态性的最佳条件,设立不同浓度,并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PCR反应预变性时间为10 min,退火、延伸时间为1 min时扩增产物效果理想.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探针及引物浓度 0.5 μL ( 0.2 μM),TaqMan Genotyping Master Mix 5 μL ,dH2O 2.5 μL总体系为10 μL时扩增产物效果理想并节约了实验费用,检测特异性良好.结论 优化Taqman探针法的实验条件能够灵敏、特异、稳定地对ACACB基因rs2268388多态性进行定量检测,并有效节约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食品中空肠弯曲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空肠弯曲菌的hipO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引物、探针浓度比和Mg2+浓度,对反应体系进行评价。并初步应用于样品的检测。结果:所建反应体系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良好。定量检测低限15efu/ml。结论:建立了适用于食品中空肠弯曲菌污染快速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和定量检测人细小病毒B19的实验检测方法。方法以B19病毒NS1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Taqman探针,优化引物与探针比例,调整镁离子浓度,建立对细小病毒B19进行荧光定量检测的实验方法。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本院收集的490例孕妇血清。结果引物与Taqman探针比例为1∶4,镁离子浓度为2.5mmol/L时,反应的本底最低,荧光信号最强。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0×101拷贝,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检测的490例临床孕妇血清标本,人细小病毒B19DNA阳性为44例,感染率为8.9%(44/490)。结论使用Taqman探针技术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能够准确快速定量检测血清中的人细小病毒B19。  相似文献   

5.
TaqMan 探针荧光定量PCR支原体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在支原体16SrRNA的种属特异性区域设计一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方法:选择16srRNA支原体种属特异性区域作为扩增区,设计支原体通用引物,PCR扩增片段的预期大小为288 bp。回收PCR扩增产物,连接pMD-18T载体,转化JM109大肠杆菌,涂布Amp+琼脂平板,挑取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后提取质粒。构建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的标准品,设计荧光定量引物、探针,采用矩阵法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利用十倍稀释法检验灵敏度并与普通PCR法及培养法进行比较;对支原体及其他5种革兰氏阳性杆菌进行特异性检验;对培养法、普通PCR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样本的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支原体PCR产物大小约为288 bp,质粒质量浓度为13.9 mg/L,A260/A280 (Ratio)为1
.780,质粒溶液浓度为4.25×109拷贝/ μL。10 μmol/L的引物浓度和10 μmol/L-1探针浓度为最佳反应浓度,双温循环及60℃退火温度为最佳的循环条件。检测灵敏度为4.250×101 拷贝。拷贝数与Ct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表达式:Ct= -2.916×log拷贝数+40.02。特异性检验中5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样本检测均为阴性,支原体样本为阳性,表明特异性好。准确性检测中变异系数小,表明稳定性好。组内及组间相同浓度样本检测具有相同的Ct值,表明重现性好。样本检验中,荧光定量PCR检测出的阳性样本高于普通PCR及培养法。结论:支原体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样本及临床样本中支原体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食品中空肠弯曲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空肠弯曲菌的hipO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引物、探针浓度比和Mg2+浓度,对反应体系进行评价.并初步应用于样品的检测.结果:所建反应体系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良好.定量检测低限15cfu/ml.结论:建立了适用于食品中空肠弯曲菌污染快速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确定Taqman探针等位基因鉴别技术检测VEGF基因C-634G多态性的最适实验条件.方法 对影响VEGF基因C-634G多态性Taqman探针检测的反应体系及探针、引物浓度等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 最适反应体系为12.5μL,最适探针、引物浓度为:0.3/12.5μL.结论 建立了Taqman探针检测VEGF基因多态性的稳定实验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Taqman荧光PCR猪源性成分检测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地沟油检测。方法:利用直接沉淀DNA法提取油样DNA,以猪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设计特异的引物和探针,在对引物和探针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建立Taqman探针PCR方法,对地沟油、猪油、市售可疑油脂等油样进行检测。结果:该系统能够对目的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不与其他物种发生交叉反应,能够定量检出0.001ng的模板;可以检测出地沟油、猪油中的猪源性成分,并经动物源性基因PCR鉴定确证阳性结果的可靠性。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Taqman荧光PCR技术可以扩增出地沟油中的猪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得到阳性的结果,将可用于地沟油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补体C3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的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进行优化,检测PCR优化体系的适用性和灵敏性。方法通过改进引物设计、改变PCR反应过程中Mg2+浓度、引物浓度、退火温度、模板DNA浓度及反应循环次数,分析比较PCR扩增效果。结果优化后的补体C3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的PCR反应体系中,Mg2+浓度在2-4mmol/L,引物浓度在0.025-0.4μmol/L,循环次数在30-45次之间均能扩增得到清晰均一的特异性条带;同时,引物退火温度在55.5℃-69.6℃范围内均适用;优化后PCR体系能够检测的最低DNA浓度为1.41ng/μl,即模板DNA在反应体系中的总量为约2.82ng.结论已经建立的优化后的PCR基因扩增体系特异性高且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A基因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用于食品卫生检验的快速筛查。方法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A基因设计特异的引物与TaqMan探针,建立和优化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评估其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并在食品卫生检验中与细菌分离方法同步应用比较。结果建立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经优化其最佳退火/延伸的温度为58°C,25μL反应体系中上、下游引物和探针最佳终浓度配比分别为0.7、0.7、0.4μmol/L;该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可在35 min内完成检测,与沙门菌、绵羊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等16种非目标菌无交叉反应,对阳性克隆质粒的检测下限可达100拷贝/μL的稀释梯度,对同一核酸浓度样本20次检测的Ct值变异系数为0.46%;在对120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标本的快速检测应用中,6份标本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实时荧光PCR扩增阳性,从相应样本中分离出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实时荧光PCR与分离培养方法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A基因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稳定等优势,可用于食品卫生检验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高效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并优化白芨ISSR-PCR反应体系,为白芨种质资源分子评价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ISSR-PC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Mg2、引物、dNTP、BSA及Taq DNA聚合酶等6个主要成分对扩增结果的影响,优化出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优化后25 μL反应体系中含100 ng DNA模板、2.0 mmol/L Mg2+、2.5 μmol/L引物、0.2 mmol/L dNTP浓度、3.75 g/L BSA及1.25 UTaq DNA聚合酶.结论:建立了适用于白芨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外实验动物信息资源网站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建立实验兔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最优反应体系,并对RAPD引物进行筛选优化。方法以白毛黑眼(WHBE)兔,日本大耳白(JW)兔,新西兰(NZW)兔为实验材料,对影响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优化,摸索出最佳的Mg^2+,dNTP,Taq酶,引物和DNA模板的浓度,并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适合实验兔RAPD反应的引物。结果最优RAPD—PCR反应体系为:在20山的反应体系中,Mg^2+1.5mmol/L,dNTP0.25mmol/L,Taq酶1.25U,引物5μmol/L,模板DNA40ng。60个RAPD引物中剔除了重复性差,条带模糊的引物后,有25个引物稳定,扩增出来的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25个引物和建立的PCR体系可应用于实验兔的RAPD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elecoxib联合放射作用对SHG-44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的影响,探讨Celecoxib调控细胞周期可能的信号通路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SHG-44细胞,以不同浓度Celecoxib(0μmol/L、30μmol/L、50μmol/L、100μmol/L)设立药物组(D组),不同剂量(0Gy、2Gy、4Gy、6Gy、8Gy)6MV-X线照射设立放射组(R组),二者交互设立药物+放射组(D+R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分布,逆转录PCR及实时PCR检测Cy-clinB1mRNA表达及水平。结果 FCM周期分析显示,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在D组、R组及D+R组中均有差异。其中D+R组50μmol/LCelecoxib时,各照射剂量下与R组比较,G2/M期阻滞均进一步增强(P〈0.05),但30μmol/L时各照射剂量下的G2/M期阻滞较R组均无明显增加(P〉0.05)。逆转录PCR显示各实验组Cyclin B1均表达;实时定量PCR进一步检测发现,D组30、50、100μmol/L时Cyclin B1表达均较空白对照(0μmol/L)明显降低(P〈0.05),其中50μmol/L较0和30μmol/L下降明显(P〈0.05),但50μmol/L和100μmol/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仅在100μmol/L时Cyclin B1表达较D组明显下降,其余浓度(0、30、50μmol/L)D+R组较D组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Celecoxib在一定浓度下使SHG-44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并可进一步增强放射作用后的G2/M期阻滞,其放射增敏效应可能与下调细胞周期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下游靶基因Cyclin B1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PARL基因Leu262Val多态性的最适实验条件.方法在PCR实验中,运用降落PCR(touchdown PCR,TD-PCR)方法优化PCR条件;对引物终浓度设定0.8μmol/L、0.6μmol/L、0.4μmol/L和0.32μmol/L四个浓度梯度进行扩增;通过2%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在RFLP实验中,在内切酶量10 U不变的情况下,PCR产物量分别设定为5μL、10μL、15μL;酶切时间分别设定为12 h、8 h、4 h、2 h、1 h酶切,反应完毕后通过2%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结果 (1)降落PCR方法能有效降低或避免非特异性扩增;(2)引物浓度为0.4μmol/L时,PCR产物量高且引物二聚体较少;(3)10μL的PCR产物进行酶切,电泳结果清晰;(4)在37℃条件下酶切4 h能完全消化一个酶切体系中的PCR产物.结论 PCR实验中,TD-PCR优化了PCR条件,为扩增目的条带提供了快速、特异、可靠的方法,最适引物浓度为0.4μm/L;RFLP实验中,最有效酶切方案为20μL的体系中加10μL产物和10 U内切酶,37℃消化4 h.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LPS组(1μg/mL)、OMT组(100μmol/L)、LPS+OMT小剂量组(20μmol/L)、LPS+OMT中剂量组(50μmol/L)、LPS+OMT大剂量组(100μmol/L)。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释放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RAW 264.7细胞iNOS mRNA的表达。结果:OMT显著减少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的释放(P〈0.05,P〈0.01);同时减少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iNOS 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OMT可能通过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iNOS mRNA表达,减少NO的释放量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湘产百合核心种质库的SRAP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立适用于湘产百合核心种质库的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体系。方法根据构建核心种质库的需求,对实验步骤、评分规则进行针对性改良,通过Mg2+、d NTPs、引物、Taq酶、模板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构建SRAP体系,并筛选出适用引物。结果最佳反应体系(20μL):Mg^2+浓度2.5 mmol/L,d NTPs浓度0.20μmol/L,引物浓度0.20μmol/L,Taq酶1.0 U,模板DNA 50 ng能获得明亮清晰的扩增条带;并由14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2对产物稳定、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结论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可提高引物使用率,满足百合核心种质构建对大信息量的需求,适用于湘产百合核心种质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对MRL/1pr狼疮小鼠脾脏CD4+T细胞分泌IFN-γ及其mRNA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分别分选18—20周MRL/1pr狼疮小鼠和C57BL/6J正常对照小鼠脾脏CD4+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纯度。PHA-P(20μg/mL)和IL-2(1000IU/mL)常规刺激48h后进行如下实验:(1)不同浓度ATO(0.5、1.0和2.0μmol/L)作用24h;(2)1μmol/LATO作用不同时间(12、24和48h);(3)不同药物处理组:①PBS组:空白对照;②ATO组:lumol/LATO;③5-氮杂胞苷(5-AzaC)组:1μmol/L 5-AzaC;④ATO+5-AzaC组:1μmol/LATO+1μmol/L 5-Aza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IFN-γ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中IFN-γ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0μmol/LATO作用24h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②1mmol/l AT0作用24h能抑制MRL/1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的转录和翻译水平。③经5-AazC处理后MRL/1pr和C57BL/6J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升高,1mmol/L ATO作用24h能抑制其异常活化状态。④MRL/1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的分泌和表达水平均较CS7BL/6J小鼠明显升高。结论:1mmol/L ATO作用24h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活化状态下MRL/1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g的异常分泌,下调其mRNA表达水平而不影响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药小檗碱是否通过ERK,JN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表达.方法:取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及培养单核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小檗碱25μmol/L组、LPS+小檗碱50μmol/L组、LPS+小檗碱100μmol/L组.分别在培养后30min,6,12,24h提取细胞,行RT-PCR法测定COX-2mRNA水平,行Western Blot法测定ERK,p-ERK,JNK,p-JNK及COX-2蛋白水平.同时加入选择性ERK,JNK抑制剂,分别测定COX-2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LPS组相比,小檗碱组COX-2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抑制(P〈0.05).与LPS组相比,小檗碱组ERK活性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与LPS组相比,低、中浓度小檗碱组(25,50μmol/L)JNK活性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高浓度小檗碱组(100μmol/L)JNK活性水平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加入ERK,JNK抑制剂之后,COX-2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明显(P〈0.05).结论:小檗碱能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水平,其作用程度呈浓度依赖性.小檗碱可能通过ER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表达.高浓度小檗碱可能通过JN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作用及其对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pancreatic and duodenalhomeobox-1,PDX-1)和分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1(forkhead box-containing protein O-1,FoxO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胰岛素ELISA试剂盒检测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用Real-time PCR检测RIN-m5f细胞PDX-1和FoxO1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印迹检测RIN-m5f细胞PD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用瑞格列奈10 nmol/L+NMN 100μmol/L处理RIN-m5f细胞48 h,与空白对照及DMSO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分泌量均显著增高(P〈0.05);与NMN 50μmol/L组比较,胰岛素分泌量的增高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0和100μmol/L的NMN作用RIN-m5f细胞36 h,PDX-1的mRNA表达量均上调(依次为P〈0.05,P〈0.01,P〈0.001)。100μmol/L剂量组与10μmol/L和50μmol/L剂量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100和200μmol/L的NMN作用RIN-m5f细胞36或48 h,PDX-1的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N可以调控RIN-m5f细胞中胰岛素的分泌及PDX-1的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