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某,男,15岁。因左上腹部隐痛伴寒战、高热、消瘦两个月,于1990年11月24日以“脾脓肿”收入院。 体检:T36.5℃,P86次/min,BP13.9/9.9kPa。体重43kg,面色萎黄,慢性消瘦病容。心肺未见异常。脾上界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七肋间,下界于肋弓下2cm,边缘钝,中等硬度,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RBC3.82×10~(12)/L,WBC11.9×10~9/L,Hb100g/L,PT150×10~8/L,ESR85mm/h;肝功正常。AKP79Iu/L,r-GT14Iu/L,白蛋白36g/L,球蛋白39g/L,IgG2.14g/L,  相似文献   

2.
例1 男37岁。左上腹包块伴不适16个月。查体脾肋下4cm,左右活动,边缘钝,无触痛,肝未触及。血像正常。B超:脾大,脾实质回声欠均质。疑脾多发性囊肿。剖腹见脾暗红色,25cm×25cm×10cm大,质中,部分与左腹壁粘连,下极有直径1.5cm的丘状突起。 例2 男19岁。因鼻衄、牙龈出血6个月以“原发性脾功能亢进”入院。查体脾刚触及。Hb90g/L~105g/L,WBC3.5×10~9/L~4×10~9/L,分类正常,BPC40×10~9/L~50×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  相似文献   

3.
<正> 李某,男,44岁。因乏力,上腹胀一月余。1985年10月28日检查,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剑突下2cm,脾肋下3cm,质中,未有压痛。实验室检查:Hb107克/L,WBC5.8×10~9/L,BPC12×10~9/L。大便孵化3次阴性。摄片检查来见食道静脉曲张。同年11月肝肋下1cm,剑突下2.5cm,脾脐下1cm。Hb80.5g/L,WBC5.7×10~9/L,BPC37×10~9/L,Ht39%,肝肾功能正常。HBsAg和α FP阴性。IgG680mg/dl,IgA71mg/dl,1gM78mg/dl,CEA5.5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4岁,不规则低热半年,左上腹肿块进行性增大3月余。拟诊:脾肿大原因待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病中有关节痛,用止痛药可缓解,无出血倾向。既往身体健康。体检:T37℃,消瘦,中度贫血貌,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肋下2cm,脾肋下14cm,质中、无压痛;无腹水征;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Hb 60g/L;WBC 20×10~9/L,幼稚细胞66%;BPC 300~400×10~9/L;免疫球蛋白;IgG2190mg%,IgA161mg%,IgM168mg%,C_3 205,ANA(-),LDH1070u/d1,AKP 87u/金氏。胸部X线可见两下肺呈炎性病变,肝、脾B型超声波2次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余项正常。骨髓涂片3次增生活跃,其  相似文献   

5.
男患,5岁。左上腹阵发性胀痛间伴低热8月余入院。曾在外院按胃肠炎及肠虫症治疗疗效不佳。渐消瘦,一周前家人触及其左上腹有肿物。体查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左上腹可触及10×10cm肿物,质硬、表面粗糙、形状不规则、边缘尚清楚、可推动。辅助检查:血象:H6 91g/L,IVBC 5×10~9/L,N 60%,L40%;肝肾功能正常;胸片:未见异常;胃肠钡餐:左上腹部肿物,考  相似文献   

6.
<正> 患者男,48岁,主诉左上腹疼痛10余天,伴发热、乏力,于1992年4月3日入院。体检:T37℃,P72次/分,R19次/分,神清,消瘦贫血貌,心肺(-),肝肋下未及,脾大肋下4横指,内缘达中线,触痛。实验室检查:Hb80g/L,WBC10.3×10~9/L,N0.76,L0.24,BPC8.5×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0岁。因头晕乏力、心慌半年,加重伴低热、上腹部疼痛及咳嗽2个月,当地医院拟诊“贫血、肺炎、肝癌”治疗无效,于1991年10月15日收入院。查体:T 37℃,P 90次/分,R 18次/分,BP20/12kPa。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颅骨无缺损。胸骨无压痛。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小水泡音。腹平软,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肝下界肋下5cm,质软,表面光滑,无触痛。脾肋下3cm,表面光滑,无触痛。辅助检查:Hb 52 g/L,RBC1.17×10~2/L,WBC 17×10~9/L,N 0.16,L 0.19,浆细胞0.65,PC 45×10~9/L。ESR 165mm/h,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血浆蛋白T 129g/L,A 15g/L,G 114g/L。蛋白电泳:A  相似文献   

8.
例1:男,66岁。1972年左上腹发现痞块。1984年贫血加重,下肢骨痛入院。检查:重度贫血貌,肝肋缘下3cm,脾肋缘下12cm。Hb20g/L,WBC2.7×10~9/L,血片可见泪滴样红“细胞及少量晚幼粒。N-ALP积分明显增高。循坏血免疫复合物(CIC)28000D值(正常<800OD值)。血清IgG24.9g/L)。骨穿2次“干抽”。骨髓活检病理符合骨髓纤维化(CPM)。经康力龙等治疗贫血无改善,每月输血600ml。改用硫唑嘌呤50mg/日,2周后下肢疼痛减轻,用药50天一直未输血,Hb上升至65g/L。例2:男,55岁。左上腹胀痛,四肢骨痛一年。检查:贫血貌。肝肋缘下2cm,脾肋缘下15cm。Hb60g/L, WBC4.3×10~9/L,血片可见泪滴样红细胞及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8岁。左上腹肿块逐渐增大10余年,近一个月来左上腹疼痛,肿块固定,无发热和黄疸,T37℃,P67次/min,R21次/min,BP14/9kPa,RBC2.4×10~(12)/L,Hb70g/L,WBC12.2×10~9/L,N0.70,L0.30,BPC97×10~9/L,白蛋白31g/L,球蛋白32g/L,SGPT0.29μkat/L。B超见脾内有散在的边界不清的实质性团块,直径24~60mm不等,以下极明显,腹主动脉旁有实质性结节多枚。体检:贫血貌,无腹壁静脉怒张。肝肋下2cm,质硬。脾肋下10cm,质中等,无压痛。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入院后经充分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脏呈结节性硬化。脾脏肿大约25cm×15cm×12cm,表面有大小不等结节,腹主动脉旁有一串肿大的淋巴结,质硬,较固定。切除脾脏和肿大的淋巴结,术后恢复顺利,第10天出院化疗。病理报告:脾血管内皮肉瘤,多结节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为转移灶。  相似文献   

10.
彭××,男,48岁,电工。住院号171683。因反复寒战、高热39 d,于199Q年12月6日入院。查体:T36.8℃,BP 14/10kPa。浅表淋巴细胞不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一)。肝肋下1cm,脾侧位1.5cm,均质中无压痛。Hb129g/L,WBC5.3×10~9/L,NO.77,L 0.23,PLT 154×10~9/L。血沉24mm/1h。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6岁,因左上腹肿块3个月伴纳差、消瘦2个月、腹泻1个月入院。患者3月来出现左上腹隐痛,用手揉按腹部发现左上腹有小枣大肿块,肿块逐渐增大,患者童年时期患过疟疾。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肾无异常,左肋缘下扪及8cm×6cm×3cm肿块。血红蛋白125gL,白血球14.4×10~9/L,血小板66×10~9/L。大体标本:脾肿物8cm×7cm×4cm,中等硬度,无包膜,切面灰白灰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6岁。15年前体检发现脾肿大至肋缘下2指,于1990年10月入院。检查:轻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脏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触及;脾肿大,质中,表面光滑,无压痛;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06×10~(12)/L,白细胞9.8×10~9/L,中性0.63,淋巴0.35,血小板132×10~9/L,  相似文献   

13.
<正> 刘某,男,23岁,农民。因不规则发热5天,伴左上腹疼痛,于1987年2月24日入院。查体:体温38℃~42℃,脉搏100次,血压130/90,急性热病容,皮肤无出血点瘀斑,巩膜无黄染,右颌下及两侧腹股沟可触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数枚,活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6cm,质硬,轻压痛,无移动性浊音,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Hb100g/L,RBC3.55×12~(12)/L,WBC1.8×10~9/L,N50%,L50%,BPC52×10~9/L,Ret0.4%,胸透心肺正常,肝功能正常。2月27日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疑似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3月9日复查骨髓,并同时作骨髓活检,涂片可见异常组织细胞及多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30岁,入院前2月感腹胀、腹部隐痛。近2周来,腹部增大明显,胀痛,消瘦、乏力、头昏,食欲减退。伴有腹泻、大便每日4~6次,不消化便,有时带粘液。于1991年9月21日入院。有饮酒史8年,每天饮酒600g左右,查体:腹部膨隆,呈蛙腹状。腹壁无静脉曲张,无明显压痛,触诊似揉面感,腹围105cm,肝脾无法触及。化验检查:血Hb130g/L,WBC10.5×10~9/L,N0.68,L0.20.血小板240×10~9/L。尿常规正常,淀粉酶>4000U/dl。大便常规正常。血电解质正常。血沉28mm/h,A/G=44/19,HBsAg(-)。血清淀粉酶1135U/dl。血糖,BUN、CEA、LDH,AKP、Cr、唾液酸均  相似文献   

15.
<正> [病 例]男,47岁。因乏力、多汗、消瘦、左上腹部疼痛二个月于1992年2月14日入医大一院血液科。既往:八年前患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DS)RAS型。查体:贫血外貌,脾大 甲乙线8.0cm,甲丙线10.0cm,丁戊线—2cm,肝脏、浅表淋巴结不大。实验室检查 WBC 64.0×10~9/L,见到中晚幼粒细胞,RBC2.73×10~(12)/L,Hb96g/L,plt 195×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8%阳性,积24分,有不典型的pH染色体,骨髓有核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2岁。入院8天前睡眠中突然出现左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变动体位及咳嗽时加剧,伴恶心,无发热。既往无外伤、结核、肝炎及疟疾病史。体检:T38.6℃,P88次,R26次,BP85/70。腹平,左上腹压痛明显,轻度肌卫,脾肋下2cm,边缘圆钝,触痛明显,肝未触及。血常规:RBC2.95×10~(12)/L,Hb 85g/L,WBC12×10~9/L,N83%,BPC200×10~9/L。超声波:脾脏肿大,厚83mm,肋下29mm,脾内见直径2~24 mm无回声和低回声区散在分布。拟诊:脾肿大,脾内炎性占位(脾脓肿可能)。准备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47岁。因左上腹触及包块伴反复齿龈出血1年余于1985年6月18日以晚血肝硬化、巨脾收入本院外科。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入院前曾在某院发现脾大平脐,血检 Hb90g/L,WBC13×10~9/L,PL420×10~9/L。入本院后行脾切除术,术前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听诊正常。腹平坦,腹壁静脉未见怒张,肝肋下3.5cm,  相似文献   

18.
<正>女,5岁。皮肤瘀斑一年,面色苍白2月。有鼻衄史,无发热、抽搐及传染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人。体检,发育正常,贫血貌,巩膜稍黄染,皮肤散在淤斑及新鲜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率90次、律齐、SMI/6,两肺(一)、肝肋下1.5cm,脾肋下未及,血常规:Hb50g/L、RBC1.87×10~(12)/L,WBC3.6×10~9/L、BPC 88×10~9/L,网织红细胞0.035,粪、尿常规检查正常。人院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重度贫血。次日骨  相似文献   

19.
患儿为女性,11岁,生后1岁多面色逐渐苍黄,但10岁中从未接受过输血。半年前自服中药酒后面色苍黄更明显,无出血史。仅半年输血10次,共1800ml。体检:发育差,面色苍黄,地中海贫血外貌(±),心尖部重级收缩期噪音,肝肋下3cm,脾肋下2cm,Hb 35g/L,RBC1.2×10~(12)/L,RC0.1%,WBC2.5×10~9/L pt 120×10~9/L。  相似文献   

20.
<正> [病例]王某,20岁。因间断性头痛、心悸、乏力、反复呕血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86/min,呼吸:20次/min,血压:19.2/13.3kPa,贫血貌。B超:肝肋下2.9cm,剑突下3.5cm,脾厚9.0cm,脾肋下可达脐下右0.5cm初诊为班替氏脾入院。该患于5岁时发病,曾于某儿童医院诊断过尼曼—匹克氏病。 血象:Hb66g/L,RBC 2.2×10~(12)/L,WBC 2.8×10~9/L,血小板80×10~9/L,肝功能ZnTT_(10u),GPT34.9u,黄疸指数4u ESR11mm/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