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比较,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室激动顺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于本院行DDD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79例,根据心室电极置入位置不同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38例,右室流出道起搏组41例。测量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完全起搏时QRS波群平均时限,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RVA组6个月,12个月随访的LVEF、CI、E/A未显著降低,RV-OT较RVA起搏时C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窦性心律时QRS波时限比较,各部位起搏时QRS波时限均延长(P均〈0.05),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显著长于RVOT组(P均〈0.05)。结论RVOT和RVA起搏,在血流流动力学指标上较术前没有明显变化。RVOT和RVA起搏相比,能够保持相对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右室间隔部(RVS)及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5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起搏器植入指征.随机分为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及右室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于术前、术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QRS渡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量(SV). [结果]RVS起搏与RVA起搏比较,QRSd增宽程度小,LVEF以及SV降低程度小(P<0.05). [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较小,更接近于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将主动固定型螺旋电极用于心室间隔部起搏之中的临床效用。方法将27例RVA(I~IJ为:右室心尖部)起搏者划为一组:右室心尖组。将26例RVS(即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者划为一组:右室间隔组。比较右室心尖组和右室间隔组病人的起搏动态变化与起搏参数。结果在右室间隔组中,QRS时限以及E/A、LVEF数值在术前术后差异不突出,P〉0.05。在右室心尖组中,QRS时限以及E/A、LVEF数值在术前术后差异突出,P〈0.05。结论RVS(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可使起搏病人的左室功能、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右室心尖部(RVA)、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双部位(RV—Bi)起搏的ORS宽度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例患者分别于术中行RVA、RVOT及RV—Bi起搏,在同一起搏频率下测定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QRS宽度(QRSa)和电轴(QRSa)。结果 与RVA起搏相比,RVOT和RV—Bi起搏的EF、SV和CO均增加,以RV—Bi增加明显(P〈0.01);RV—Bi和RVOT起搏较RVA起搏的QRSd分别缩短43ms和17ms,而RV—Bi则比RVOT缩短26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比较三种起搏方式,RV—Bi起搏的QRSd最窄,心功能最优,RVOT起搏次之,RVA起搏最差。  相似文献   

5.
人工心脏起搏作为一项有效的医疗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工心脏起搏器制造工艺水平不断完善.起搏器植入部位,从单腔发展到双腔、多腔及多部位起搏.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正常的激动顺序、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均有不同影响,传统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使心肌的电激动传导方向和收缩顺序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心室内传导延迟和束支除极阻滞,心肌收缩的不同步性导致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低下.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室间隔部起搏QRS波时限变化.[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植入起搏器患者44例,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A组和RVS组各22例.比较两组起搏前后心电图QRS波时限变化.[结果]两组起搏后QRS波时限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VS组起搏后QRS波时限明显短于R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心室间隔部起搏(RVS)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缩短,更符合正常生理状态,方法简便、安全、可行.探寻符合生理学的理想起搏部位和方式,减少和避免RVA起搏,促进心室激动的同步化必将成为未来生理性起搏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人工心脏起搏作为一项有效的医疗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工心脏起搏器制造工艺水平不断完善,起搏器植入部位,从单腔发展到双腔、多腔及多部位起搏,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正常的激动顺序、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均有不同影响,传统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使心肌的电激动传导方向和收缩顺序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心室内传导延迟和束支除极阻滞,心肌收缩的不同步性导致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低下[1],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QRS波时限是心室除极的时间,其正常值为0.07~0.10S。QRS波时限延长表明心肌电不稳性增加,促发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室性早搏的QRS波时限增宽,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室腔扩大、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在诊断冠心病方面,QRS波时限延长是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运动试验中QRS波时限延长提示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2%和88%。慢性心衰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肌收缩不同步,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波时限增宽,易导致猝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安装起搏器,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QRS波时限短,射血分数有所改善。法络氏四联症修复术后,QRS波时限≥180ms,预测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总之,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为我们提供了心脏结构、功能、预后等信息,为我们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室间隔部(RVS)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23例置入VVI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行右室间隔起搏(11例),一组行右室心尖部起搏(1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随访6个月通过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患者QRS波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比较,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右室心尖部起搏QRS波明显增宽,LVEF、E/A值明显降低,右室间隔部起搏无显著变化,6个月随访RVS组QRS波增宽程度小,LVEF、E/A均显著高于RVA组(P〈0.05)。结论:VVI起搏器选择RVS起搏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房室同步起搏器工作方式对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拟研究在2009年3月—2011年6月期间于我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及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双腔起搏器安置且的患者20例。采用患者自身对照模式(intrapatient model),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及彩色M型超声(M-mode),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及C型利钠肽(CNP)酶联免疫分析,分析双腔起搏器工作方式对心功能影响程度。结果起搏前后患者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及心律失常具有明显差异,其中QRS波时限、室间收缩同步性指标I IVMD、左心室内收缩同步性指标SPWM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LVEDD相比,显著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0.05。BNP(pg/mL)提示植入前(20.48±3.83),植入后(13.67±3.42).t=21.12,P〈0.01。结论对房室同步起搏方式下心功能及心律失常变化趋势的研究将有助于寻找该类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变化特征,由此针对可能出现的心功能不全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做到前瞻性预防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组织多普勒(TDI)评价永久起搏患者左心室(左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方法1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DDD患者,分别将起搏模式程控为AAI、DDD和VVI,每种起搏模式稳定5min后,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每搏输出量,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下取左室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4.2脱机分析软件,获得左室整体与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比较左室16、12、6节段心电图QRS波起点至左室最小容积点时间的标准差和最大时间差、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3DLVEF)、左室最大充盈速率、左室17节段的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和节段射血分数(rEF)。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12节段收缩速度达峰时间和标准差、12节段收缩峰速度和平均值、12节段舒张早期速度达峰时间(TS-SD)和标准差(TD—SD)、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结果心室同步性指标在AAI模式明显优于DDD和VVI模式(P〈0.05),心功能指标在AAI模式下显著高于DDD和VVI模式(P〈0.05);DDD和VVI模式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较AAI模式,DDD与VVI模式时左室前间隔、下壁和后壁基底段、心尖段rEF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RT-3DE和TDI可客观准确地评价永久起搏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董军  李青  王瑶  王宏志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0):1322-1324
目的 探讨漂浮电极导管法临时心脏起搏器置人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33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床旁通过Seldinger穿刺技术,将临时起搏漂浮电极导管在观察起搏信号情况下送入右心室,通过测定阈值及QRS波群形态确定电极位置,观察术中、术后起搏器工作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3例患者穿刺均获得成功,32例起搏成功,1例发生电-机械分离.起搏阈值均〈0.9 V,持续时间12.47~161(67.05±34.48)h,起搏电极位于心尖部23例,右室流出道10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平稳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床旁漂浮电极导管法临时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的临时起搏器安置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平稳度过麻醉及手术,并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长P-R间期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方法筛选28例长P-R间期患者做观察组,筛选28例健康人做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左室射血分数(EF)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较对照组降低(P〈0.01),肺静脉血流频谱显示心室收缩期S波的最大速度(S)、心室舒张期D波的最大速度(D)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反向心房收缩A波的最大速度(Pva)较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长P-R间期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5.
李政  张志辉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75-1177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中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61.8±19.3(28~81)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共使用心室主动电极导线60根,电极导线固定部位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35根,右室流入道间隔部25根。术前、术后7d及出院后1、3、6、12、24月同一起搏频率下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起搏时的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右室间隔部起搏术后7d及出院后1、3、6、12、24月EF、FS、SV和CO各参数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中期随访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超声心动图可作为长期随访观察起搏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电图QRS波增宽预测远期心脏性猝死(SCD)发生的价值。方法选择259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存活患者,在早期(≤30d)采用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体表心电图测定QRS波时限和QTc间期,临床随访观察(16.5±3.8)个月发生的SCD事件。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SCD组和存活组。结果随访期内8.1%(21/259)患者发生SCD。与存活组患者比较,SCD组患者的LVEF明显降低[(35.8±8.2)%比(53.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QRS波明显增宽[(118.8±15.2)ms比(91.5±13.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而两组患者QTc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4)。LVEF降低、QRS波增宽和QTc间期延长预测SCD的灵敏度依次为42.9%(9/21)、66.7%(14/21)和38.1%(8/2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院前电复律/除颤史(RR=6.514,P=0.011)、LVEF降低(RR=7.325,P=0.005)和QRS波增宽(RR=4.023,P=0.024)为S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QRS波增宽能独立预测远期S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永久性心脏起搏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永久性心脏起搏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研究组给予替米沙坦片,每日1次,每次1片,直至随访结束。对照组常规给予缬沙坦。两组均于给药前和随访结束后应用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低于100ng/L,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研究组血浆BNP水平轻微变化,而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并且明显高于同期研究组[(105.67±15.64)ng/L比(73.23±10.5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给药前、随访结束后LVEF和CI基本平稳[(58±4)%比(594±5)%、(3.584±0.32)L/(min·m。)比(3.56±0.26)L/(min·m:)],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随访结束后LVEF、CI显著下降[(49±3)%比(564±3)%、(2.97±0.26)L/(min·m^2)比(3.624±0.29)L/(min·m^2)],并且明显低于同期研究组[(494±3)%比(594±5)%、(2.974±0.26)L/(min·m^2)比(3.56±0.26)L/(min·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以延缓永久性心脏起搏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增加,从而延缓心力衰竭症状的出现,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起搏治疗的患者建议早期服用替米沙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