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对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症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入选时的APACHEⅡ评分>10分,排除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肿瘤、肝脏疾病及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q8h,共7天。于入选当时及第2、8天早7:00抽取静脉血,行PLT、PT、APTT、INR、Fib、D-D二聚体。于第7天行APACHEⅡ评分,记录ICU期间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及入组时APACHEⅡ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第2天和第8天的PLT、PT、APTT、INR、Fib和D-二聚体与第0天比较,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ICU病死率,治疗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减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ICU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改善有较好疗效,且能改善病情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维持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脓毒症休克患者,探讨维持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6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6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持量甲基强的松龙40 mg/d静脉推注,共3 d;减至20 mg/d,共3 d.两组均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PLT、APTT、PT、Fib、D-D、APACHEⅡ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前后PLT、APTT、PT、Fib、D-D、APACHE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维持量甲基强的松龙可能通过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凝血功能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凝血功能情况,以期寻求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4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观察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观察AIDS不同治疗方案对凝血功能影响性;观察栓塞AIDS患者和未发生栓塞、健康对照患者在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PT、APTT、TT、Fib、PLT、D-D上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在PT、APTT、TT、Fib、PLT、D-D上较未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PT、APTT、TT、Fib、PLT、D-D含量最高,其次为未发生栓塞组,和对照组比较,栓塞组和未发生栓塞组在PT、APTT、TT、Fib、PLT、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栓塞组PT、APTT、TT、Fib、PLT、D-D含量显著高于未发生栓塞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患者凝血功能会出现异常,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AIDS患者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早期临床救治中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 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发病24 h内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医学会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版)将患者分为轻症组33例(MAP组)、中重症组26例(MSAP组)和重症组14例(SAP组).完善相关检查,检测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描绘TEG[血凝时间(R)、血块成型时间(K)、α角、血块强度(MA)].记录24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s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及48 h改良Marshall评分,分析监测指标在3组中的变化.结果 中重症组较轻症组PT、APTT、FIB、DD的水平轻度升高(P>0.05);与中重症组及轻症组比较,重症组PT、APTT、FIB和D-D均显著升高(P<0.05).3 组R值、K值、α角和M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症组R值、K值较中重症组和轻症组缩短,重症组α角、MA值大于中重症组和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症组R值、K值较轻症组缩短,中重症组α角、MA值大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和APACHⅡ及Marshall评分系统相关性分析:APACHⅡ及Marshall评分和R值及K值呈负相关(r=-0.127,-0.238,-0.459,-0.213);和α角、MA值呈正相关(r=0.439,0.267,0.379,0.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联合凝血指标可较真实地判断AP患者早期凝血纤溶状态,更准确地预测AP发病早期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救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预后情况,将重症监护病房的MODS患者分为生存组23例,死亡组37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蛋白C(PC)活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及主要凝血指标与病情严重度(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ODS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PLT减少(P<0.05)、PT延长(P<0.05)、APTT延长(P<0.01)、Fib升高(P<0.05)、PC活性降低(P<0.01);PLT(r=-0.42)、PC活性(r=-0.31)、APTT(r=0.37)、PT(r=0.32)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MODS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PC活性动态监测及凝血指标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输血前后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60例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间段收治的100例普通失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按输血量大小分别分成一组、二组、三组,检测各组输血前后APTT、PT、Fib、PLT和D-D。结果输血前后对照一组患者凝血功能没有明显改变(P>0.05),对照二组APPT、PT和Fib出现改变(P<0.05),对照三组APTT、PT、Fib、PLT和D-D均明显改变(P<0.05);对照一组和试验一组患者输血后APTT、PT、Fib、PLT和D-D相比有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输血量≥3 U,普通患者输血量≥6 U的情况下,需要检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密切观察临床表现并适时补充新鲜的冰冻血浆,预防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与纤溶功能变化与进展性脑内出血(PIH )的关系.方法 根据头颅CT的表现 ,662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PIH组(151例)及非PIH组(511例) ,于伤后6 h内、24 h和7 d动态监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 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T T )、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率(INR)和D-二聚体(D-D).并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50例) ,分析凝血纤溶变化与PIH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PT、Fib和INR在入院时 ,24 h及7 d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PIH组TT在入院时及24 h高于非PIH组及对照组(P<0 .05) , PIH组APTT在24 h上升高于其他两组(P<0 .01).在入院时及24 h ,PIH组D-D高于非PIH组及对照组(P<0 .01).结论 动态监测APTT、TT及D-D变化对预示颅脑外伤后PIH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病(HDCP)患者病情程度和血常规以及凝血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单县东大医院有限公司收治的HDCP患者总共7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本院80例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凝血指标水平,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体积的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的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等血常规指标水平,同时结合病情程度将观察组分成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比较两组各项血常规和凝血指标差异,分析HDCP患者病情程度和各项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RBC、Hct、Hb、PLT、PLR、PT、INR、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RDW、MPV、PDW、PTA、Fib、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子痫前期组RBC、Hct、Hb、PLT、PLR、PT、INR、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的变化。方法共检测收入本院的126例患者,其中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及88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测定血浆D-二聚体。记录患者入院后第1天各项实验室指标、48hRanson和24hAPACHEⅡ评分,了解D-二聚体含量与各项实验室指标、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D-二聚体对照组分别为(0.41±0.02)mg/L,轻症急性胰腺炎组为(0.74±0.14)mg/L,二者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组为(2.69±0.63)mg/L,与对照组及轻症急性胰腺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48h Ranson评分、24h 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9和0.705,P<0.01)结论 AP患者血浆D-二聚体升高,D-二聚体含量和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黄莉萍 《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0):723-727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与白细胞(WBC)对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前状态(Pre-DI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57例妊娠并发生DIC的患者为妊娠DIC组,另选健康体检妇女30例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妊娠妇女30例,为正常妊娠组。采用美国ACLAd-vance全自动血细胞凝集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D-D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按常规方法。纤维蛋白原(Fib)、AT-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分析三组PT,TT,APTT,Fib,PLT,AT-Ⅲ,D-D,WBC,3P阳性率的差异,同期观察妊娠DIC组中不同诱因: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引产、先兆子痫、子宫破裂及难治性宫缩乏力患者PT,TT,APTT,Fib,PLT,AT-Ⅲ,D-D,WBC检测的差异,并通过图示分析找到D-D,WBC对Pre-DIC的预测范围值。结果:三组PT,TT,APTT,PLT,AT-Ⅲ,D-D,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TT,APTT,D-D,WBC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妊娠DIC组各种诱因的凝血因子PT,TT,APTT,Fib,PLT,AT-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诱因的PLT,AT-Ⅲ两两比较,PLT除B-D、B-C无差异外,AT-Ⅲ除C-D无差异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孕妇PreDIC的预测指标D-D>2 mg/L且<2.4 mg/L,WBC≥14×109/L。结论:妊娠妇女血D-D含量、WBC升高到一定值,结合起来拟可作为妊娠Pre-DIC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快速联合输注冷沉淀和单采血小板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7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29例。3组均采取常规疗法,包括给氧、补液、固定、止血、纠正酸碱平衡、输洗涤红细胞悬液等抗休克措施,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联合输冷沉淀10~30单位和单采血小板1~3个治疗量;B组单纯输单采血小板1~3个治疗量;C组单纯输冷沉淀10~30单位。3组均在治疗前1h及治疗后2~12h分别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A、B、C3组输注后PT、APTT、TT较输注前缩短,FBG、PLT较输注前增加,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注后A组TT、PT、APTT小于B、C2组,FBG、PLT大于B、c两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治疗中,早期、快速、联合输注冷沉淀和单采血小板比单独输注冷沉淀或单采血小板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96例,根据SIRS符合项数分为S2、S3及s4组,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测定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探讨其与凝血功能紊乱间的关系。结果: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SIRS息儿的死亡率相应增高,PT、TT、APTT、DD也增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存活组与死亡组间PT、TT、APTT、DD及MP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紊乱显著、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肝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贝克曼ElitePr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迈瑞BC-55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4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和90例肝病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以及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分布体积(MPV),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肝癌患者的PT、APTT、TT延长,FIB降低,D-二聚体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代偿期相比,肝硬化失代偿期也存在PT、APTT、TT显著延长,FIB降低,D-dimer升高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失代偿期和原发性肝癌中PLT、PCT显著减少,MPV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肝病患者凝血、纤溶及血小板参数,对病情判断、出血抢救,治疗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开腹手术(AH)和腹腔镜手术(LH)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止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SAI~Ⅱ级,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行AH和LH。分别于麻醉前,术中15min、30min、60min和术毕,术后24h、48h、72h共8个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测量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I~'F)、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15min、30min、60min和术毕时PT、APTT、TT均较麻醉前延长,但是AH组较LH组延长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毕和术后24h、48hPLT、FBG的含量均较麻醉前降低,但相同时间点PLT和FBGAH组较LH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48hDD和vwF的含量均较麻醉前升高(P〈0.01),但相同时间点DD和vwFAH组较LH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的凝血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不同出生体重、不同胎龄的低出生体重儿的常用凝血功能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87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依据出生时的体重分为超低出生体重组、极低出生体生组和低出生体重组;依照胎龄不同分为<37周组、≥37周组;分析其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 结果 不同出生体重组的PT、APTT及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819,P>0.05);不同胎龄组的PT、APTT、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与其出生体重有关.体重越低的低体重新生儿更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速碧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爱脉朗(地奥司明)减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症状,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入选的9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进行采集和统计分析.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即速碧林联合爱脉朗组30例)和对照组(速碧林组和爱脉朗组,即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各30例).观察术后肿胀、腿部沉重感及疼痛等各项症状,并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安全性方面,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反映凝血功能变化指标及临床表现,比较组间、组内的差异.结果 术后1周试验组患者腿部肿胀、沉重感及疼痛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对照Ⅰ组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对照Ⅰ组、试验组患者无DVT等并发症,对照Ⅱ组则有5例出现肌间静脉血栓形成(P<0.05).安全性方面,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T、PLT及Fib的平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Ⅱ组患者PT延长,Fib升高,PLT术后第3天降低而术后第7天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PLT术后第3天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Ⅱ组患者PT较试验组延长,Fi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Ⅰ组患者中出现血小板持续降低2例而被剔除.3组在治疗期间和术后均无严重出血,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使用速碧林及爱脉朗对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深静脉栓塞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CA—50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乳腺良性疾病47例(对照组)和62例(试验组)乳腺癌患者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乳腺癌组胛、APTT较正常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PLT计数较正常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Fib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APTT较正常组缩短,PLT计数较正常组增高,提示乳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有利于乳腺癌的发展和转移。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51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及2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研究,监测其伤后24h内体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将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监测数据与健康对照组患者以及中、轻型颅脑损伤组患者进行对比,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伤后24h内体内血浆PT、APTT、TT、FIB和PLT分别为(16.565±3.563),(29.755±4.731),(18.009±0.627),(2.283±1.211),(142.900±30.675),其中PT、APTT、TT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FIB和PLT均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可发生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