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82例。A组采用静脉自控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B组采用硬膜外持续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C组未施行镇痛措施。比较3组镇痛效果,并观察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痛头晕、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排尿不畅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自控微量注射泵镇痛对于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方法用于妇产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本院行妇产科手术的120例患者分为静脉自控联合注射微量镇痛泵镇痛组(A 组),持续硬膜外微量注射镇痛泵组(B 组),单纯静脉自控镇痛组(C 组),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0%(38/40),B 组为87.5%(35/40),C 组为77.5%(31/40),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无1例重度镇静,三组轻度镇静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自控联合注射微量镇痛泵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地研究不同阿托品给药方法对于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本组患者均使用阿托品进行抢救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A、B、C3组,分别使用静脉滴注方法给药、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与间隔静脉推注给药法,对比3组抢救效果.结果 3组的阿托品化的时间及其维持时间、72h时胆碱酯酶活性以及中毒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死亡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应用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时,最佳的给药方法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能够有效地减少阿托品化的时间和中毒情况,并能够有效地增加阿托品化的维持时间,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3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DK)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胰岛素治疗给药方法的不同,将78例糖尿病酮症患者分为3组,3组的年龄、入院血糖和体质量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34例)采用微量泵静脉输入胰岛素治疗;B组(30例)皮下注射加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C组(14例)用微量泵皮下注射胰岛素.统计纠正DK的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及相关指标.结果:(1)3组患者血β-羟丁酸经3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后均降至正常,A组与C组的治疗时间均较B组缩短(P<0.01),A组与C组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尿酮体转阴时间A组与C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的治疗费用低于C组(P<0.01).结论:微量泵静脉输入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是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握拳法在浅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需行静脉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采用改进的握拳法,B组采用传统的握拳法,静脉穿刺部位均选取手背静脉。观察并比较2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A组穿刺成功率为94.7%高于B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患者比例均高于B组,重度疼痛患者比例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进握拳法进行浅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应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择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76例进行研究治疗,均使用奥曲肽进行治疗,依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及B组,A组35例均采取皮下注射给药的方式,B组41例均采用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的给药形式。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B组为95.1%,差异显著,P <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9.6%,B组为7.3%,差异显著,P <0.05。另外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以及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也提示B组更短,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奥曲肽治疗时不同给药方法所得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与皮下注射的给药方法相比较,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给药方式可得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更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4种不同入路颈内静脉穿刺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差异,为临床危急重症患者安全顺利的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提供参考。方法择期心脏大血管外科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2200例,随机分为4组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n=550例):A组前路法;B组中路法;C组后路法;D组低位锁骨切迹法。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结果 A、B、C 3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总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D组(P<0.05),但A、B、C 3组的动脉血肿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仅有D组发生血气胸13例(2.4%)。结论没有一种穿刺方法占绝对优势,掌握颈内静脉及其比邻解剖,熟悉多种穿刺途径,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恩丹西酮不同给药方式预防自控镇痛所致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6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例。3组入室后均予常规麻醉,A组术后静脉推注恩丹西酮4mg,同时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中加入恩丹西酮4mg;B组术后在PCEA泵中加入恩丹西酮8mg;C组术后静脉推注恩丹西酮8mg。观察各组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对其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A、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恶心呕吐发生程度A组轻于B组,B组轻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丹西酮能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经静脉、自控镇痛泵联合使用恩丹西酮4m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穿刺输液,干预组给予积极的综合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的自然回血情况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的自然回血情况及穿刺成功率均为98%,对照组的均为87%,2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流量设定微调式输液器静脉滴注可达龙预防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需要使用可达龙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100例,B组100例,A组使用流量设定微调式输液器静脉滴注可达龙。B组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可达龙。结果 A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对照组。结论使用流量设定微调式输液器静脉滴注可达龙可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不同穿刺部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其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60-2762
目的:探讨早产儿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方法和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68例早产儿分为A、B、C3组,3组患儿均裸睡暖箱中,使用型号相同的留置针,无菌敷贴固定,生理盐水封管,A组采用腋下静脉,B组采用头皮静脉,C组采用四肢静脉,对三组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的长短、局部红肿、皮肤坏死、针孔渗液渗血、脱管、堵管、穿刺成功率进行观察对照.结果:A组留置时间长于B组和C组,输液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采用腋下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长,可减轻患儿痛苦,减少输液并发症,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12.
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避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误入颈内静脉的避免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6—2008年ICU病区且需行深静脉置管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100例)、B组(试验组,100例),对A组采取传统的穿刺方法进行置管,B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联合旋转头位方法进行置管,两组患者穿刺完成后均常规行x线检查以了解导管头位置。结果x光射片检查证实,锁骨下静脉导管误入颈内静脉者13例,其中A组10例,B组3例,两组穿刺方法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穿刺联合旋转头位方法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可降低导管误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设置高度和患者的卧住对静脉穿刺时回血快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在内科静脉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静脉穿刺时采取调节器高低两种不同方法和患者的两种卧位,观察头皮针内回血快慢,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调节器高度高的和仰卧位的患者穿刺时回血速度较调节器低的和坐位的穿刺回血速度快.结论 调节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应用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颈内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采用超声引导穿刺,B组50例盲穿,观察并比较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A组穿刺置管均获成功,明显优于B组46例穿刺成功(P<0.01);A组并发症(血胸、误穿动脉、血肿、气胸)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应用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静脉充盈方法在儿童心血管病患者中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行静脉穿刺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为对照组和松拳握拳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照组在穿刺点上方6 cm扎好止血带后采用传统方法拍打手背6次,用时间5-7 s后行静脉穿刺。B组松拳握拳组在穿刺点上方6 cm扎止血带后嘱咐患者用力握拳松拳6次,用时间5-7s后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种方法静脉充盈后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握拳松拳法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法(P〈0.05)。结论握拳松拳静脉充盈法可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妇科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后托烷司琼、氟哌利多、甲氧氯普胺预防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A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缓慢注射托烷司琼5mg;B组手术结束前15min缓慢注射氟哌利多5mg;C组术后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5mg/次,每天2次。观察比较3组术后24h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24hPONV总发生率分别为10.0%、30.0%、56.0%,A组术后PONV总发生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用于预防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患者PONV,效果明显优于氟哌利多和甲氧氯普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管活性药经外周静脉及深静脉微量泵泵入对血管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12月需要经静脉血管活性药微量泵泵入治疗的80例危重患者按床号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观察组经深静脉泵入,对照组经外周静脉泵入,进行观察和分析,比较两种经不同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对血管的影响。结果血管活性药经深静脉微量泵泵入组发生了1例穿刺处局部稍红;而血管活性药经外周静脉微量泵泵入组发生了3例渗漏、2例静脉炎、甚至1例局部组织坏死。结论需要血管活性药微量泵泵入治疗的患者宜采用经深静脉微量泵泵入,不但可以快速达到药物治疗效果,而且减少了对血管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280例门诊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观察维组采用负压静脉穿刺法,选好穿刺部位消毒后,穿刺前任意一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住调节器下方折叠的输液管,当针头进入皮下后,放开折叠部位,再进入血管即可见到回血.对照组按传统静脉穿刺方法,一次性头皮针与输液器直接连接着穿刺.结果 两组穿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负压静脉穿刺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穿刺法.  相似文献   

19.
陈桂凤 《河北医药》2005,27(2):147-148
目的 比较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四肢静脉留置针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组为A组 (3 3例 ) ,采用四肢静脉穿刺留置针组为B组 (3 4例 ) ,行对比观察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结果 穿刺时间 :A组 <1min为 90 .9% ,B组为 5 5 .9% ;一次穿刺成功率 :A组为 97.0 % ,B组为 70 .6% ;置管时间 :A组为 4~ 9d ,平均 7.7d ,B组为 2~ 5d ,平均 3 .9d ;并发症 :A组为 9.1% ,B组为 5 8.8% ,P均 <0 .0 1。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组穿刺时间短 ,一次穿刺成功率高 ,置管时间长 ,并发症少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重型肝炎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穿刺两种置管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1年间在我院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老龄患者150,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75名患者,对A组采用新型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式,而对B组采取传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并且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结果 A组患者中穿刺成功患者为68例,穿刺成功率高达90.67%,而B组患者中穿刺成功例数仅为45例,穿刺成功率仅为60.00%。A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远远高于B组患者,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新型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法成功率高,对老龄患者的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