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今可卡因滥用越来越严重,有关孕妇吸嗜可卡因对胎儿、新生儿心脏影响的相关研究国内尚未见报告。为探讨孕妇吸毒、毒品可卡因对新生儿心脏的损害,我们设计了本动物实验,观察孕兔使用可卡因,对新生兔心脏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孕兔 24只日本长耳白孕兔,体重在3.5~4kg,随机分为2组。12只为观察组,12只为对照组。每只兔单独放一只金属笼,统一喂颗粒饲料,保证充足水份。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孕妇妊娠中晚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及对新生儿心肌的影响.以ELISA法测定401例孕中晚期孕妇血CMV-IgM,对CMV-IgM阳性孕妇新生儿生后2周内测CMV-IgM,以酶法测心肌酶,结果显示401例孕妇CMV-IgM阳性31例,新生儿CMV-IgM阳性17例,其中5例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减慢、早搏、ST-T改变、ASP、CK、CK-MB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因此,应重视孕中晚期孕妇CMV活动感染对胎儿心肌损害,心肌受损可以是宫内CMV感染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3.
哮喘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大约4%~8%的孕妇患有哮喘.妊娠合并哮喘对孕妇及新生儿均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本文针对妊娠合并哮喘对新生儿的影响及处理措施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A(B)抗原效价与A(B)型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夫妻ABO血型不合的O型血孕妇测定IgG抗-A(B)抗原效价,对A(B)型血新生儿脐血做血清学检查,按孕妇妊娠的次数及检验结果 分组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发病时间.结果 (1) 第一胎与第二胎以上妊娠的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无显著差别,脐血检验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 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依次增高,新生儿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游离抗体阳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3) 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1∶64、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P<0.01).(4) 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依次增高,新生儿在出生3d内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次数与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无显著关系;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1∶32时,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增加;随着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增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概率增大,但对新生儿发病时间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孕期心理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母亲孕期的心理状态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孕期干预工作,从而促进新生儿心理行为健康发展。方法 收集特定时段内到孕期保健门诊建档并符合研究条件的孕妇,于孕中期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孕妇的个性特点,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于新生儿期12~14d和26~28d用NBNA测定新生儿神经行为。结果 ①孕妇的心理状态对新生儿神经行为有影响;②不同因子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分项有异同点,影响的程度也各有所别;③部分孕中期心理指标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持续时间短,而部分指标的影响作用时间长;④新生儿神经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除孕妇孕中期的心理状态外,还与出生孕周和出生时Apgar评分有关。结论 孕期心理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开展孕期心理保健工作,以减少孕妇不良心理状态对胎儿的影响,从而促进小儿更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二维超声和Doppler超声心动图可准确检查胎儿心脏。宫内能诊断胎儿心脏异常和节律异常,可经胎盘治疗和对孕妇进行必要的处理。作者检查了323例孕妇,除1例经阴道检查外均经腹部检查。受检孕妇指征:有先天性心脏病(CHD)家族史、胰岛素依赖糖尿病、胎儿心律异常、药物接触史、其它胎儿缺损和产科怀疑CHD者。结果平均孕龄24周。胎儿胸前和腹部面向扫描发射器是检测胎儿心脏影像的最好位置。怀孕20周检测可得到最好的结果。足月后因羊水减少,胎儿位置变化受限和骨化增加而影响检测。产后随访260例新生儿,5例诊断错误。323例孕妇中,47例(15%)病人有异常发现。35例(11%)明显异常。结果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于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孕妇及其所生新生儿分为2组,A组孕妇于孕期第28、32及36周时分别肌肉注射HBIG 200 IU;B组孕妇未注射HBIG.分别检测两组孕妇及其所生新生儿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及乙肝病毒DNA(HBV DNA).结果 A组孕妇378例,共分娩新生儿378例,其中新生儿血HBV DNA>500 copies/ml 17例,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4.497%;B组孕妇391例,共分娩新生儿391例,新生儿血HBVDNA>500 copies/ml 17例,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4.348%(X<'2>=0.005 6,P>0.05).血清抗-HBs阴性的孕妇所生新生儿中,A组有9例血清抗-HBs阳性,B组未见血清抗-HBs阳性(X<'2>=7.474,P<0.05).结论 给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于妊娠晚期注射HBIG 3次,每次200 IU不能明显降低新生儿发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机会,但部分新生儿可获得血清抗-HBs.HBIG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妊娠妇女中的应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晚期感染麻疹、水痘、梅毒的孕妇所生新生儿早期出现感染性皮疹的临床转归.方法 对22例母孕晚期感染麻疹、水痘、梅毒,而且出生后早期出现感染性皮疹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娩前10 d和4 d有麻疹、水痘急性期皮疹孕妇所产新生儿分别有20%、17%和86%、45%早期出现感染性皮疹.孕晚期感染梅毒未经治疗孕妇所产新生儿有50%早期出现感染性皮疹,治疗者所产新生儿未出现皮疹.结论 孕晚期感染麻疹、水痘和梅毒的孕妇所产新生儿早期出现皮疹与分娩前感染时间有关,这种皮疹特征相似,都在1周内消失.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先天性畸形481例构成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10年中新生儿畸形在发生率和组成结构中的变化,并探讨可能与畸形发生相关的多种因素的暴露情况,以研究新生儿畸形的现状,从而寻求有效降低新生儿畸形的方法.方法 选择10年内发生的所有新生儿畸形病例,对历年孕妇产前检查率、胎儿畸形构成状况、孕妇多种相关暴露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孕妇按时作产前检查对降低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和降低畸形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意义.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占所有畸形之首,神经系统畸形的发生率则明显下降.育龄妇女患性病、孕期感染等致畸因素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结论 孕妇产前检查,特别是应用B超和染色体检测进行筛查;减少母亲性病及孕期感染的发生对防范新生儿畸形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孕妇血浆次黄嘌呤对胎儿、新生儿缺氧状况的预测可能及价值 ,应用方法是采用改良酶学法检测 40例产前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孕妇及所生新生儿血浆次黄嘌呤浓度 ,以同期 40例产前无胎儿宫内缺氧的孕妇及新生儿为对照 ,同时进行当前常用缺氧指标的评定及临床观察。结果显示 :缺氧组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浆Hx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孕妇血浆 Hx与新生儿脐血浆 Hx呈明显正相关 (r=0 .6 2 6 ,P<0 .0 1 )。以对照组 x± t0 .1 0 s为参照 ,孕母及其新生儿血浆 Hx与常用围产期缺氧 8项指标比较诊断指数分别为 :0 .7、0 .775明显高于其它指标。因此 ,孕妇血浆 Hx可做为围产期缺氧早期监测、防治有很大临床价值的指标 ,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孕妇血浆次黄嘌吟对胎儿、新生儿缺氧状况的预测可能及价值,应用方法是采用改良酶学法检测40例产前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孕妇及所生新生儿血浆次黄嘌呤浓度,以同期40例产前无胎儿宫内缺氧的孕妇及新生儿为对照,同时进行当前常用缺氧指标的评定及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缺氧组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浆H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孕妇血浆Hx与新生儿脐血浆Hx呈明显正相关(r=0.626,P<0.01).以对照组-x±t 0.10 s为参照,孕母及其新生儿血浆Hx与常用围产期缺氧8项指标比较诊断指数分别为0.7、0.775明显高于其它指标.因此,孕妇血浆Hx可做为围产期缺氧早期监测、防治有很大临床价值的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帮助护士了解药物在妊娠期和胎儿体内药物动力学的特点,以及哺乳妇用药对新生儿和婴儿的影响。方法掌握用药的正确方法。结果指导护士对孕妇、哺乳妇和新生儿、婴儿用药的观察和护理。结论确保孕妇和新生儿、婴儿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孕妇甲状腺疾病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甲状腺疾病是孕妇常见病,不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还是亚临床型,对胎儿及新生儿均有不良影响,如死胎、流产、胎盘早剥、宫内发育迟缓及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发生率增加,少数还可引起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低,重者可危及生命或造成神经、心理、体格、智力发育异常.建议孕妇早期应检测甲状腺功能,发现异常即予积极治疗及监测,以降低对子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吸毒孕妇围生儿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吸毒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颅内出血、先天畸形及死亡,并与50例健康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105例吸毒孕妇中,自然分娩80例,剖宫产25例.早产56例(53.3%),平均出生体重(2 534±1 234)g,新生儿窒息25例(23.8%),NRDS 18例(17.1%),颅内出血16例(15.2%),先天畸形3例(2.9%).吸毒孕妇所生新生儿胎龄及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吸毒孕妇围生儿发生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NRDS及颅内出血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毒时间≤2年者比较,吸毒时间>2年者所生新生儿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NRDS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吸毒孕妇发生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NRDS的比例高于口服吸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组新生儿红细胞、白细胞、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及白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30例新生儿出现新生儿戒断综合征表现.105例新生儿中治愈99例,死亡6例,死亡原因包括3例NRDS合并肺部感染,1例严重颅内出血,1例窒息,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吸毒会导致新生儿早产增加,窒息及NRDS的比例升高.妊娠晚期吸毒会导致新生儿戒断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对新生儿心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孕妇妊娠中晚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及对新生儿心肌的影响。以ELISA法测定401例孕中晚期孕妇血CMV-IgM,对CMV-IgM阳性孕妇新生儿生后2周内测CMV-IgM,以酶法测心肌酶,结果显示401例孕妇CMV-IgM阳性31例,新生儿CMV-IgM阳性17例,其中5例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减慢、早搏、ST-T改变、ATP、CK、CK-MB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因此,应重视孕中晚期孕妇CMV活动感染对胎儿心肌损害,心肌受损可以是宫内CMV感染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将172例HBV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分为3组:A组孕妇及其新生儿联合使用HBIG;B组仅新生儿使用HBIG;C组孕妇及新生儿均未使用HBIG.三组新生儿出生后均在0、1、6个月时肌肉注射乙肝疫苗.结果 7月龄时,A组婴儿HBsAg阳性率(1.72%)低于B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Bs阳性率(81.03%)高于B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sAg阳性孕妇及新生儿使用HBIG免疫效果优于未使用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影响新生儿心脏传导阻滞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危重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对各种影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结果 预后不良12例,预后良好9例.单因素分析表明,体重≤1.25 kg、胎龄≤28周、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12 h与预后有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肾功能不全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肾功能不全是影响危重新生儿心脏传导阻滞预后的重要因素,治疗上应加强肾功能的维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发现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mm,简称UU)对胎儿有致病性。孕妇感染UU不仅可影响妊娠结局,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宫内发育迟缓等,而且与新生儿疾病特别是新生儿肺炎有相关性。孕妇生殖道如果有UU感染,UU有可能垂直传播给胎儿及新生儿。而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UU定植及致病情况如何,我国尚少报道。我们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对55例HBV标志物阳性孕妇于产前28周、32周和36周分别给予HBIG200IU免疫阻断作为阻断组;31例HBV标志物阳性孕妇未给予HBIG免疫阻断作为未阻断组;同期选择HBV标志物阴性孕妇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新生儿分别给予乙肝基因疫苗的免疫接种,并分别于1个月、2个月、7个月和12个月龄采集外周血检测HBV标志物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阻断组、未阻断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7.3%(48/55)、77.4%(24/31)和97.6%(41/42);未阻断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大三阳”孕妇的阻断效果最好,新生儿抗HBs阳转率从33.3%上升到71.4%。结论对HBV感染孕妇采用HBIG免疫阻断,可以降低宫内感染及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分娩时孕妇HBV感染状态对新生儿抗HBs阳转率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母婴垂直感染情况。方法选择宫颈分泌物培养阳发表际妇102例、阴性孕妇80例及阳性经治疗后阴诉孕妇36例,分3组其新生儿咽拭子Uu培养,并对新生儿Uu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Uu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孕妇所生新生儿Uu阳性率,P〈0.005;治疗后阳性阴转孕妇的新生儿Uu阳性率低于未经治疗的阳性孕妇其新生儿Uu阳性率,P〈0.05;阳性孕妇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所生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