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及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管损伤的原因及治疗。结果 5例胆管损伤在术中及时发现并立即处理,其中4例治愈,1例术后拔除胆管支撑管过早,发生胆管吻合口狭窄,经再次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1例胆管电热灼伤,术后发生腹腔、胆道出血,再次手术探查提示胆管壁坏死,放置T型管支架修复治愈。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手术方法应规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处理应遵循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研究医源性胆道损伤及胆囊切除术后远期肝外胆管狭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开腹或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或肝外胆管良性狭窄 2 5例 ,男 11例 ,女 14例 ,年龄 2 5~ 72岁 ,平均 (5 1.4± 13.4)岁。胆管狭窄据Bismuth标准诊断 ,其中Ⅰ型 5例、Ⅱ型 10例、Ⅲ型 8例、Ⅳ型 1例、Ⅴ型 1例。结果 有明确胆管损伤病史者 8例 ,其余 17例于胆囊切除术后数月出现胆管狭窄。 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 ,13例伴有胆管扩张。胆管狭窄长 5~ 30mm ,宽 2~ 5mm。 5例Ⅰ型者均合并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除有明确胆管损伤和Ⅰ型狭窄病例外 ,9例(75 % )有术后胆汁漏病史。本组直接修补加T管引流 2例 ,用肝圆韧带游离片修补胆道缺损 1例 ,胆肠Roux en Y胆道重建 2 0例。获取 11例狭窄处标本 ,病理检查均示局部瘢痕增生。 2 1例 (2 1/ 2 3)术后效果良好 ,2例出现吻合口狭窄 ,2例未手术者仍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汁漏是产生远期肝外胆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术中出血史者多为BismuthⅢ、Ⅳ、Ⅴ型狭窄。胆囊术后胆汁漏可能出现BismuthⅡ型或Ⅲ型胆管狭窄 ,而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者常常表现为BismuthⅠ型狭窄。用胆肠Roux en Y作胆道重建治疗此类狭窄疗  相似文献   

3.
王旭  孙冠卿 《重庆医学》2003,32(4):474-474
本院于 1981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作者以本院及外院会诊共收治医源性胆道损伤 2 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 2 5~ 65岁 ,均为行胆囊切除时损伤胆管 ,其中 8例术中及时发现 ,6例行胆总管对端吻合 ,T管支撑引流术 ,半年后拔管均治愈 ,随访3~ 2 0年 ,无不适 ;1例行肝总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另 1例因胆管缺损 3cm无法行对端吻合 ,将肝圆韧带修补代替胆总管 ,T管支撑 1年 ,拔管后随访 4年情况良好。术后发现 12例 ,大多为外院转入或出诊处理的病人 ,其中 8例行胆肠Roux en Y吻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43例Mirizzi综合征剖腹手术30例,14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16例行胆囊部分切除,其中13例行T管引流,3例行Roux—en—Y肝总管空肠吻合术;腹腔镜手术1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18.6%),包括3例胆瘘,5例切口感染,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无医源性胆道损伤及死亡。其中40例随访1—6年,情况均良好。结论高度重视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确诊及术中辨认,特别是腹腔镜广泛开展以来更应高度提高警惕,及时中转开腹,避免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内应常规T管引流。对于Ⅳ型及部分Ⅲ型适宜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  相似文献   

5.
22例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早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晓云  李宗军  陈翔 《重庆医学》2004,33(5):750-75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早期处理的方法.方法对我院1985年1月~2002年12月间开腹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22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术中发现并立即行了修复,其中10例手术治愈,2例术后发生胆管狭窄.10例术后早期胆漏或梗阻性黄疸被诊断,2例行胆道外引流,3个月后再次手术;8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其中1例发生胆管狭窄,因反复胆道感染而死亡.结论胆管损伤术中发现及时、正确处理可避免胆管狭窄.术后早期有条件的力争一期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胆囊切除术11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总管横断1例,对端吻合,胆管壁损伤6例修补放T管引流,其余4例再次手术行胆肠吻合术,11例均治愈。结论 胆管损伤在术中早发现并且妥善处理,可避免术后胆管狭窄的发生,术后发现者行胆肠吻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错误胆肠Roux—en—y吻合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1980~2001年胆肠Roux—en—y吻合178例中19例因施行不当而致再手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这19例中3例是因单纯胆囊切除误诊胆道,其余13例是因反复多次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炎手术后而实施Roux—en—y术。这19例再次手术的原因都是因长期反复发作的胆管炎不能正常生活而手术。失败的原因是术式设计不当,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狭窄未解除。经再次手术行狭窄的胆管和吻合口整形。双环式空肠襻吻合抗返流,除1例术后因严重感染,肝衰而死亡外,其余随访2~7年未再发生胆管炎。结论 严格掌握胆肠Roux—en—y术式的适应症,尤其在胆道镜广泛开展的情况下,胆肠吻合术的设计应合理且具抗返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放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16例共施行手术18次,其中2次手术者2例。胆管端端吻合2例,胆管壁缺损修补1例,单纯缝线拆除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3例。15例随访1~5年,均临床痊愈。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目前医源性胆道损伤修复重建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和胆道损伤发生时的术中处理方法。方法回顾笔者1990年以来所经历的5例胆管损伤的术中处理。分析损伤的原因、部位、类型、术中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例胆管损伤经术中及时发现,及时胆管吻合、胆肠吻合,病人预合良好。结论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是关键。胆管损伤时要沉着镇静,根据损伤情况选择原位吻合或胆肠吻合,恢复胆道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代鸿华 《河北医学》2012,18(7):945-947
目的:回顾性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发生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102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胆道损伤及处理措施.结果:右肝管损伤1例,胆总管部份损伤1例.本组患者均于术中发现,通过及时手术治疗治愈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检查,细致、规范的操作,胆囊三角良好的暴露,辨清胆总管、肝总管及胆囊管之间的关系,意识上注重胆囊三角的变异情况,是避免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关键.胆管损伤后的及时修复吻合、胆道支撑引流或行胆肠Roux-Y吻合,是治疗胆管损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经手术证实的25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Csendes分型:Ⅰ型13例,Ⅱ型7例,Ⅲ型3例,Ⅳ型2例。手术方式分别采用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或肝总管探查术、肝圆韧带修复术、胆肠吻合术,其中22例行OC,术中无1例胆管损伤,但有1例术后局部疤痕增生,肝总管狭窄,胆管炎反复发作,予再次手术后愈合。2例行LC,其中1例因胆管损伤,而中转开腹行胆肠吻合术后治愈;1例行内镜治疗,效果满意。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较困难,B超结合CT、ERCP、MRCP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防止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笔者回顾了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处理.其中8例在腹腔镜下直接缝合修补,2例迟发穿孔在腹腔镜下置放T管引流,5例开腹手术.术后漏胆2例,其中1例术后胆道狭窄,开腹行胆肠吻合手术.发现胆管损伤的早晚,手术方式选择以及医生处理胆管损伤的经验对这类病人的预后影响极大.本文着重对胆管损伤的处理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1年9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中发现并诊断.8例损伤较轻行腹腔引流;6例修补胆管裂口加T管引流;首次手术行胆肠Roux-y吻合术4例;行胆汁外引流后再次修复行胆肠Roux-y吻合术1例;首次手术行胆管端-端吻合术9例,其中7例并发吻合口狭窄经二次及二次以上修复手术,1例使用脐静脉瓣修复,另6例行胆肠Roux-y吻合术修复.全组死亡2例,26例痊愈,随访2 a以上.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首次手术至关重要.胆肠Roux-y吻合术是修复手术的首选术式,应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胆管手术胆管损伤和严重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脉高压12例胆囊切除或伴胆总管探查发生胆管损伤及严重出血的原因和治疗。结果:12例胆管损伤和严重出血,2例胆管损伤术中发现并立即修复,术后发生胆管狭窄。3例术后发现胆管狭窄,其中1例并有胆漏,均行ROUX-en-Y吻合治愈。7例术中严重出血,5例门脉阻断出血,2例填塞止血,3例在院死亡。结论:门脉高压胆管手术易致胆管损伤和严重出血。胆肠ROUX-en-Y吻合治疗胆管狭窄有良好效果。门脉高压胆道手术出血难以控制,后果严重。门脉阻断和填塞止血在合适病例中选用常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原因并总结诊治体会。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7例LC中胆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行胆总管对端吻合术T管引流,2例电灼伤者行单纯修补T管引流,1例胆总管损伤行单纯修补,1例右侧副肝管损伤者予以结扎,5例行胆肠Roux-en-Y术。5例胆肠Roux-en-Y术中2例有胆漏,引流1~2周后自愈。经随访1~5年,2例行胆肠Roux-en-Y术发生胆漏者及1例胆总管侧壁损伤性缺损者术后反复出现胆道感染及黄疸而再次手术,其中1例因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术中发现胆管损伤者应立即行胆管端端吻合或修补并置T管引流或行胆肠Roux-en-Y术。术后发现者再手术易出现胆管狭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4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研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结果 本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19例,中转开腹(包括延期开腹)21例,中转率为2.9%.胆道损伤2例(占0.26%),1例行肝外胆管切开T管引流,1例行胆肠Roux-Y吻合.胆漏4例(占0.56%),1例术后3时开腹结扎胆囊管(钛夹滑脱),3例术中胆囊床下置负压引流管(双套管自制),胆囊管及胆总管残余结石各1例,1例术中中转开腹(胆囊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转上级医院行EST治疗.腹腔内出血4例(占0.56%),中延期开腹2例,术中中转2例.肠道损伤1例.结论 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强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技术,术中小心操作,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的重要途径;肝外胆管"T"管支撑及胆肠Roux-Y吻合术、胆囊床下腹腔引流是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道损伤的主要术式;肠修补或肠造瘘是肠损伤的主要术式;预防性腹腔引流可避免部分病例再手术.  相似文献   

17.
黄宇红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5):32-32,62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原因,探讨有效地预防措施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结果。结果横缝修补1例,端端吻合7例,胆肠吻合4例,其中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3例。1例患者术后1年反复胆管感染再次手术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余11例患者术后无胆瘘和胆道狭窄发生。本组12例无一例死亡。结论术中解剖不清、盲目止血是损伤发生的根源。胆管损伤重在预防,一旦发现损伤需及时正确处理,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手术者应保持警惕、遵循胆囊手术处理原则、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8.
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原因,探讨有效地预防措施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结果.结果 横缝修补1例,端端吻合7例,胆肠吻合4例,其中胆管空肠 Roux-en-Y吻合3例.1例患者术后1年反复胆管感染再次手术行胆管空肠 Roux-en-Y吻合,余11例患者术后无胆瘘和胆道狭窄发生.本组 12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术中解剖不清、盲目止血是损伤发生的根源.胆管损伤重在预防,一旦发现损伤需及时正确处理,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手术者应保持警惕、遵循胆囊手术处理原则、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7,(3):377-37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有效预防损伤及损伤后的相应对策。方法:收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共8例,分析其具体损伤原因及有效预防治疗措施。结果:8例患者术中及时发现胆管损伤,中转开腹探查,发现胆管平均直径约为0.5cm。胆总管横断1例,行胆总管断端吻合,长臂T管支撑引流。肝总管横断2例,行胆肠吻合,16号长臂T管支撑引流,出现胆漏1例。胆总管加肝总管横断3例,因缺损大,胆管细,直接行胆肠吻合及细橡胶引流管支撑引流,均发生不同程度胆漏及发热症状。肝总管撕脱伤1例,直接行胆肠吻合及细橡胶引流管支撑引流,术后患者出现高热、黄疸、胆漏,转外院进行二次手术治疗。肝总管烧灼伤1例,行胆肠吻合及细橡胶引流管支撑引流,术后2周再次手术。术后回访1~5年,平均3.7年,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胆管变异、胆囊三角关系不清,应警惕胆管变异,精细化解剖,并进行有效预防,同时损伤后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取得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20.
程仁义 《中原医刊》2009,(11):71-71
胆管损伤是胆囊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至关重要,既往常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我们应用带蒂肝圆韧带修复胆管缺损及术后狭窄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