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注射过程中发现:一次性1ml注射器针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与针管连接处存在0.04-0.06ml死腔;一次性5ml注射器针头与针管连接处存在0.06-0.08ml死腔。按《基础护理学》注射法规定:抽药毕,将针头垂直向上,轻拉活塞,使针头中的药液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稍推活塞,驱出气体。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时会造成相当于注射器死腔容积的药液浪费,并导致青霉素皮试液浓度高于理论浓度的3倍以上。为此,笔者经过反复试验后,自2001年4月起,在对住院病人进行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以及配制皮试液时,采用留置气泡技术,目的在于减少药液浪费,提高药物疗效及皮试液浓度的准确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脉推注药物时,为了避免注射器针头与头皮针之间的小气泡进入血管,笔者采用以下方法,收到满意效果。方法:静脉推注时,先关闭输液器上的调节器,然后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将推药的注射器与头皮针相连,随即轻拉注射器,乳头部向上倾斜10°~20°,使头皮针内气泡悬浮于注射器的内侧上壁,然后缓慢地推注药物,可有效避免气泡进入血管。  相似文献   

3.
静脉推注药物时,为了避免注射器针头与头皮针之间的小气泡进入血管,笔者采用以下方法,收到满意效果。方法:静脉推注时,先关闭输液器上的调节器,然后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将推药的注射器与头皮针相连,随即轻拉注射器,乳头部向上倾斜10°~20°,使头皮针内气泡悬浮于注射器的内侧上壁,然后缓慢地推注药物,可有效避免气泡进入血管。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护理操作规范中,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均要求将药液吸入注射器后,必须先驱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后方能进行注射操作。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发现在注射器中经常存在药液残留的问题,尤其以1ml注射器残留药液比例最大。经反复验证1ml注射器抽吸药液做皮下注射操作后,针乳头内药液残留达0.05ml(注射器为天津哈娜好碧迪规格为1ml)临床中不仅造成药液的浪费,还使注入人体的药物量少,达不到要求的治疗量。我科在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降低血糖治疗时经常发现此现象。我科护士反复试验,在使用1ml注射器抽取药液时,先将针头与针柄用力拧紧,以免在抽吸时漏气,再用力将针拴推至与针柄紧密连接时,保持针头方向低于针柄,缓慢均匀抽吸药液,使原针拴内残留气泡始终处于注射器最上端,并不被所吸取的药液冲散,且抽吸药液的过程中不再产生新的小气泡,此时不必将处于注射器内最上端的气泡驱尽,而是轻推注射器见针头内少许空气排净后直接缓慢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5.
护理学基础     
032226避免护理器械残留药液的方法/赵君梅…//齐鲁护理杂志一2002,8(9)一703,709 皮下、肌内注射时,抽完所需药液,再抽取注射器中残留药液量的空气,将气泡弹至药液上,排净针头及乳头内的空气。皮下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下,与皮肤呈30一400角,由上向下快速刺人皮下,将液体全部注人体内,而0.lml气泡正好留在针栓处。肌内注射时,按常规注射法垂直刺人,针栓推至针管头部拔针时,药液全部注入机体内,而空气留在皮肤外。另外也可采用“留置气泡技术”,即用注射器抽吸适量药液后,再吸进0.2一0.3m!空气,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人后,再注人空气。参…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头皮针头在婴儿药物滴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处理小儿发热时,常用到地塞米松、安乃近等药物溶液滴鼻,如用带针头注射器抽吸药液予以滴鼻时,因患儿不予配合,很容易刺伤患儿皮肤,且药液不易滴入鼻腔内;如不带针头直接用注射器乳头向患儿鼻腔内推注药物,则因缺少阻力引起活塞过滑使药液推入过多。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使用改良之一次性头皮针头滴鼻给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方法 将一次性头皮针用无菌剪剪去其金属针头部分,留尾部及1~1.5cm的细胶管,将其尾部直接连接在已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上。使用时,将细胶管插入小儿鼻腔0.5cm,然后直接推入所需剂量的药…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胰岛素、皮试等小剂量用药.为使药物剂量注射准确,通常使用1 ml 注射器.在抽吸药液后注射器内壁上常有小气泡吸附,不易排出,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我们总结一种有效的1 ml注射器的排气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朝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525-2525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胰岛素、皮试等小剂量用药。为使药物剂量注射准确,通常使用1ml注射器。在抽吸药液后注射器内壁上常有小气泡吸附,不易排出,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笔者总结一种有效的1ml注射器的排气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胰岛素、皮试等小剂量用药。为使药物剂量注射准确,通常使用1ml注射器。在抽吸药液后注射器内壁上常有小气泡吸附,不易排出,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我们总结一种有效的1ml注射器的排气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在静脉推药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流程繁琐,护士在给病人推药的过程中,首先要拔开输液器下端的接头,然后拔掉注射器针头,注射器接头皮针进行推药,输液器挂一边,非常麻烦;如果抢救病人,多次推药,反复拔开、接通输液器下面的接口,就更加麻烦;(2)增加污染机会,反复拔开输液器下面的接头及注射器针头,将输液器末端接口暴露于空气中,增加了污染机会;(3)空气易进人头皮针内,在断开输液器末端接口时,由于大气压的作用,难免会进入小气泡,病人看到有气泡进入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会引起纠纷;(4)输液微粒的危害,在静脉推注时,由于头皮针没有过滤网,一些微粒会被推进血管内,进入各个器官,引起严重的后果;(5)药液易污染,护士给患者推注化疗药物及刺激性药物时,在断开输液器接口及注射器针头时,药物外漏污染病人及护士,并造成药物的浪费。  相似文献   

11.
注射器是最常用的医疗用具之一。而传统注射器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 :①自安瓿 (或密封瓶 )内抽取药液时 ,为防止污染注射器活塞只能用双手操作 ,当大量配药时 ,这样的双手操作费时且易导致工作人员疲劳 ;②自安瓿内吸取药液时 ,安瓿开口处向下倾斜 ,这样会使部分药液外泄造成浪费 ,而针头随着药液的抽吸逐渐外移 ,使整个针头极易与安瓿断端接触导致针头污染 ;③抽吸好药液的注射器虽放于无菌治疗巾内 ,但外露的活塞常有被污染的危险。基于以上原因 ,特自制一种可单手操作的便捷的一次性注射器 ,使用时护理人员的手始终不会触及活塞 ,能有效…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经常遇到乙肝疫苗、胰岛素、维生素B1 2 等小剂量注射用药,为使药物注射准确,通过使用1ml注射器按不完全排气法进行注射,能减少残留药液,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操作方法查对后按医嘱,准备好药品及注射物品,查对后消毒,在吸取药液时,将乳头内所有的空气,随药液自然吸附于液面上(如使用2ml注射器,乳头内存留的空气,可于注射时,自然浮于液面) ,使其存留少许空气,以0 .0 5ml为妥,即相当于乳头内存留的空气不排出,常规注射。注射完毕后,将注射器活塞向后轻拉,无残留药液。2 优点无残留药液,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药液;利用乳头内存…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帽的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国内外有关报道 ,针头刺伤手指造成医源性感染屡见不鲜。本人在长期从事护理工作中有一些心得 ,现介绍如下 :取一次性注射器 1个 ,于撕口处撕开塑料袋外包装 ,取出注射器 ,注意手指不可触及包装袋内壁 ,取下针头帽备用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药物后 ,有针头帽套在针头上 ,然后放于一次性注射器塑料袋内。从而塑料袋内形成一个无菌区 ,免去使用无菌治疗巾的程序。注射器使用完毕 ,将针头帽再度套在针头上 ,针头与注射器分离 ,避免了针头伤及手指的可能 ,同时在医疗废物的运输及处理中也避免了伤及他人的可能 ,针头及注射器可进一步进行销毁…  相似文献   

14.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使用注射泵泵入药物,而在使用注射泵针(50 ml)抽取药液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小气泡吸附在针筒的管壁上,护士习惯于用手指弹动或者反复颠倒泵针予以去除,但往往仍然有很多小气泡吸附在管壁上.由于注射泵的匀速推力,导致将这些小气泡最后形成大气泡,造成注射泵报警或造成患者、家属恐慌,甚至发生危险.对此,笔者发明了一种有效地排除泵针内的小气泡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双管肌注法     
临床上,往往需同时注射两种以上的不同药物,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双管肌肉注射法——即两具注射器同时注射”,很受患者的欢迎。 方法 一、执针管法及法射法: 右手拇指与食指固定针管,中指,无名指固定针柄,保持两针头平行,快速、垂直刺入,抽动活塞无回血时,左手固定针头,右手缓慢注入药液,然后快速将针头拨出。 二、操作程序同单管注射法。  相似文献   

16.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使用注射泵泵人药物,而在使用注射泵针(50ml)抽取药液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小气泡吸附在针筒的管壁上,护士习惯于用手指弹动或者反复颠倒泵针予以去除,但往往仍然有很多小气泡吸附在管壁上。由于注射泵的匀速推力,导致将这些小气泡最后形成大气泡,造成注射泵报警或造成患者、家属恐慌,甚至发生危险。对此,笔者发明了一种有效地排除泵针内的小气泡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怀静 《护理研究》2009,(11):2967-2967
头孢他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制品为游离酸(五水化合物),并加有一定量的无水碳酸钠制成注射剂。头孢他啶在溶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使瓶内压强过高,抽吸药液时会发生活塞被强大的气压推出注射器,或者操作中常会遇到从密封瓶内抽吸已溶解的药液时药液从针眼外渗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药物的浪费,同时药物的气雾大量弥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部分护士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把针栓和针管分离以使瓶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平衡;  相似文献   

18.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为及时给药并减少静脉穿刺次数,经常采用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静脉推注药物后再将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继续输液。在此过程中,经常会有少量气泡通过头皮针的软管而进入体内。在此,笔者介绍一种防止空气进入体内的方法。传统方法是将无菌注射器抽吸好药物后,排尽空气,将输液调节器关闭,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推药后再将输液器排气后与头皮针相连,这样,经常会有少量空气进入接头处。新方法则是将无菌注射器抽吸所需药物后,排尽空气,将输液调节器关闭,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推药后,左手持头皮针管末端…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排气如何避免气泡残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上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常常会在输液器的管壁上或者过滤器周边残留小气泡。如果排气时将莫菲氏滴管倒置 ,在待液面至 1/ 3~ 1/ 2处 ,使滴管倾斜 45°左右 ,莫菲氏滴管内水柱沿滴管管壁流入下方液面 (过滤器乳头向上 ) ,此时输液管道中基本上没有小气泡残留。因莫菲氏滴管倾斜 45° ,上方液体水柱沿着滴管管壁流入下方液面 ,缓冲了水流的冲击 ,不易产生气旋 ,所以管道中不会有气泡或附壁小气泡残留。此方法明显提高排气成功率 ,减少药液的浪费。静脉输液排气如何避免气泡残留@李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10009,杭州市 …  相似文献   

20.
巧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作导液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仕静脉采血针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采血外,还可充当导液针,用于配制药物。现介绍如下:1使用方法临床上我们常用到的一些药物,如:佛迪、康期平、康舒宁、人血丙种球蛋白等,其制剂为药品与溶酶分瓶盛装,使用前须将溶酶抽吸后注入药瓶内使其充分溶解才能使用。而该制剂并未配备相应的一次性导液针以供使用。以往,我们通常利用2个注射器的针头及1个针管,将溶酶全部抽吸后注入药品瓶内,使其充分溶解后使用。现在我科用剩余的采血针充当导液针,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2个瓶口常规消毒后,从无菌塑料袋内取出采血针,一手拿针柄,一手拿塑料管,将有乳胶包裹的针头一端先插入溶酶中,再将另一端针头帽取下插入药品瓶内,把溶酶瓶垂直倒立,利用药品瓶内负压将溶酶注入药品瓶内。如果压力不够,可捕人排气管或用注射器向溶酶瓶注入适量空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