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为复方制剂,是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均匀混合的无菌粉末.头孢哌酮钠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舒巴坦钠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保护头孢哌酮钠不受β-内酰胺酶水解,对头孢哌酮钠有增效作用.该药主要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腹腔内感染等[1].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严重不良反应(ADR)报告也日渐增多,主要以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为主.我县自2007年不良反应开展至今,发生1例乡镇卫生院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病例,希望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为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的复方制剂。头孢哌酮钠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舒巴坦钠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保护头孢哌酮钠不受β-内酰胺酶水解,对头孢哌酮钠有增效作用。该药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腹腔内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骼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物警戒》2009,6(5):313-316
警惕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严重不良反应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复方制剂,为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均匀混合的无菌粉末。头孢哌酮钠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舒巴坦钠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按发现年代以及抗菌性质可分为一、二、三、四代。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复方制剂,头孢哌酮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舒巴坦对其他细菌无抗菌活性,但可以保护头孢哌酮钠β-内酰胺免受耐药菌β-内酰胺酶的水解破坏,两者合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所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而深受广大临床医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中国执业药师》2009,(5):20-21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复方制剂,为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均匀混合的无菌粉末。头孢哌酮钠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比较2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复合制剂。舒巴坦为广谱酶抑制剂,同时具有较弱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强大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差,二者联合不仅对阴性杆菌显示出明显的协同抗菌活性,抗菌作用是头孢哌酮单用的4倍,而且保护头孢哌酮钠不受β-内酰胺酶水解,主要用于由敏感菌导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腹膜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复方制剂,为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均匀混合的无菌粉末。该药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腹腔内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骼和关节感染、败血症及脑膜炎等。  相似文献   

9.
符红波  周勇  郑奕辉 《中南药学》2004,2(3):175-176
目的评价3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A组)、头孢唑肟钠组(B组)、拉氧头孢钠组(C组)3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3种治疗方案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成本最低.结论3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10.
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中的有关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哌酮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其复方制剂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主要用于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感染的治疗。国内外研究表明,它们的不良反应与其所含有关物质密切相关。本文将对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有关物质的来源、化学结构、分析方法以及国内外限量标准等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为控制有关物质含量,减少不良反应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价微生物学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60例重症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资料。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总有效率达86.7%,细菌清除率为93.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一种抗菌谱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抗菌药物,特别适用于重症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8,(2):215-219
目的:分析医院5大质控细菌耐药变化趋势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使用量,探讨两者间的量-效关系。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间医院8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使用量和临床分离的5大质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资料,通过8种药物的使用量计算出用药频度(DDDs/(100人·床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的量-效关系。结果:5大质控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耐药性各有不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使用量与大肠埃希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呈正相关(P<0.05);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使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呈负相关(P<0.05);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使用量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的耐药率呈正相关(P<0.05),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和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则对它们呈负相关(P<0.05);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使用量分别对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呈负相关(P<0.05)。结论:合理控制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细菌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兀江波 《抗感染药学》2019,16(3):524-526
目的:探究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86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肺部啰复常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啰音复常时间及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诺环素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有效清除了致病菌,加快了症状的复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体外建立腹膜透析管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模型,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奇霉素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膜透析液-腹膜透析管系统建立体外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模型,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奇霉素分别单独作用及联合作用于腹透管内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扫描电镜观察腹透管上生物被膜变化并计数存活细菌菌落数。结果用腹透液培养大肠杆菌24h后,腹透管上可形成明显的细菌生物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组作用后,腹透管上细菌生物膜被严重破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阿奇霉素组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内存活细菌数无明显变化(P>0.05);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存活细菌数明显减少(P<0.0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组较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存活细菌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阿奇霉素联合作用可严重破坏腹膜透析管内已形成的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较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有更强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头孢噻肟钠治疗外科急腹症中度感染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外科急腹症病例109例,随机对照治疗,分为两组,其中头孢哌酮纳舒巴坦钠与头孢噻肟钠组分别为:55与54例,两组剂量均为4g/d、bid静脉滴注,疗程为5~10d。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头孢噻肟钠的临床有效率为:90.91%和79.6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24%和72.34%,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明显优于头孢噻肟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和5.56%,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外科急腹症中度感染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 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定2.0 g,静脉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94.7%、93.8%)与对照组(88.0%、9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与对照组(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的复方制剂,头孢哌酮通过在细菌繁殖期抑制细菌细胞壁黏多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舒巴坦对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的多种重要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对所有对头孢哌酮敏感的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磷霉素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9例下呼吸道感染住(?)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磷霉素钠注射剂4.0 g,ivd qd,给药后1h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2.0 g,ivd bid;对照组单独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2.0 g,ivd bid。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50%和85.71%,对照组分别为74.35%和62.9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霉素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石云  赵惠明 《中国药师》2009,12(7):922-923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细菌内毒素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中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法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之间,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使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优普同)为复方制剂,其成分为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1:1).头孢哌酮为第3代头孢素,舒巴坦除对淋菌和不动杆菌属有抗菌活性外,不具有其他抗菌活性,它可增强头孢哌酮抗多种β-内酰胺酶降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