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样本来自杭州、广州、重庆和太原 4个城市 36 6 6名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 ,家庭访问调查。压力测量使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 (CPSS)。初步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中的高水平压力 ,即健康危险性压力 (HRS)的分布状况 ,多元logistic分析用于确定其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样本中CPS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PSS均值为 2 4 .2 2± 5 .81。HRS发生率为 4 4 .5 4 % (95 %CI:4 2 .90~ 4 6 .12 ) ,其中男性为 4 2 .95 % ,女性为 4 6 .30 % ,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HRS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2 1岁年龄组最高 (5 9.2 9% )。HRS率也随着文化程度的上升而降低。HRS率在不同的职业群体间存在差别 ,高中学生、下岗者和未就业者是HRS高发人群率。HRS率与婚姻状态、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体的社交活动相关。结论 心理压力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特别是某些特殊群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儿童焦虑障碍发生率较高,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是降低焦虑障碍损害儿童发展的关键。焦虑障碍包含多种亚型,儿童的焦虑症状具有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常呈现为行为和躯体的表现。强化正确认识、提高预见性、关注高风险儿童和保持敏锐性可提高早期识别的意识。本文简要介绍了识别焦虑症状的常见表现以及早期识别和诊断焦虑障碍的过程,治疗计划采取预防性干预和综合性治疗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腹水基础上发生肝肾综合征(HRS)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对肝硬化并发HRS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9例肝硬化并发HRS患者临床资料,对肝硬化并发HRS患者的常见诱因、肝功能分级、一般情况、病死率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1)大量腹水及继发感染诱发HRS发生率高,消化道出血诱发HRS其次,在HRS患者中大量腹水多见于Ⅱ型HRS,而诱因不明者多见于I型HRS。(2)HRS患者肝功能较差,I型HRS患者肝功能较Ⅱ型HRS患者更差。(3)一般情况比较中HRS患者血肌酐(Scr)明显升高,而血钠(Na)、24h尿量及平均动脉压均降低。(4)I型HRS较Ⅱ型HRS患者病死率高,存活时间短。结论(])HAS常见诱因有大量腹水、感染、消化道出血、大量放腹水、水与电解质紊乱等,应尽量避免,一旦发现,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治疗。(2)I型HRS患者较Ⅱ型HRS患者肝功能差,预后差。(3)HRS患者的病情严重,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识别新生儿病情恶化信号,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改善治疗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患儿2 5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6月住院患儿为对照组,7~12月住院患儿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间患儿病情恶化、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发生率和治疗结局,比较预警评分表应用前后医生对护士呼叫时机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病情恶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NICU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最佳界值为2.5分,其识别新生儿病情恶化灵敏度为84.9%,特异度为86.2%;医生对护士呼叫时机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情观察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可以帮助不同年资护士早期识别病情恶化信号,提高监护质量,改善治疗结局,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儿童情绪问题发生率较高,包含多种障碍。儿童的情绪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常呈现行为异常和躯体症状。儿科医生是识别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资源,早期识别和有效应对是降低情绪问题损害儿童发展的关键。需要在观念、意识、预见性和敏锐性方面做好早期识别的准备。重视高风险儿童、特殊家庭中儿童,重视共患病的诊断,了解警示性症状和早期识别的过程。对儿童情绪障碍的应对措施,采取三级干预模式,从预防开始,家庭、校园、咨询和专业化治疗多方面相介入,综合性治疗。最后,举例解释干预模式,包括健康促进、普适性教育、对情绪问题的指导和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发育性阅读障碍(DD)是一种持久的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通常在儿童入学后2~3年出现严重学习落后时才被诊断。这种晚期诊断不仅导致儿童学业失败,也对其心理健康、职业成就等产生严重影响。如果能在入学前识别DD,其干预措施将更为有效。考虑到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预后益处,以及许多可以避免或减轻的不良后果,识别DD的早期风险具有很大价值。但如何早期识别DD一直都是一个难点。本研究旨在介绍如何早期识别DD,并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青少年阶段是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特点为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快速发展。然而,随着运动参与的增加,青少年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发生率也在变高,这类损伤对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运动生涯都可能产生长期影响,因此,早期识别和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旨在介绍青少年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早期识别与康复指导,期望能够提高对青少年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认知,促进早期干预,提高青少年康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正巨大儿会增加分娩期母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也会增加子代代谢性疾病发病风险。降低巨大儿发生率、早期识别巨大儿和恰当产程处置关系到母儿健康和安全。对于基层助产机构,提高识别巨大儿能力、增加处置产程突发事件能力、构建通畅转诊通道,尤为重要。1巨大儿概况巨大儿是指胎儿估计体重或新生儿体重≥4 000 g。巨大儿发生与饮食、运动、妊娠期糖尿病、肥胖等因素有关,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中国疾  相似文献   

9.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是严重肝病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功能性的肾功能衰竭,是肝病患者终末期的常见并发征。HRS发病机制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全身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以及血管舒缩物质的异常并导致肾小球动脉过度收缩。文章就炎症因子与HRS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赵蓓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2):1107-1109
幼儿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问题和障碍确实存在,发生率在10%~20%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预防儿童期行为问题与精神障碍有重要意义。近十年我国已具备较为成熟的评估工具,并已完成标准化工作。基层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应在儿童保健服务中重视婴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问题的早期识别,将之作为儿童发育评估的一部分,并及时由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诊断与干预。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PPH)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临床上绝大多数PPH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其关键在于临床对PPH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临床对严重PPH的早期识别和预警,对于PPH患者的救治和降低PPH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就严重PPH的早期预警指标及孕产妇早期综合预警方案(MEWT)进行阐述,旨在为产科医师对严重PPH的早期预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我院母婴同室中889例高危儿的临床分析,旨在早期识别并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存活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肾综合征(HRS)是严重肝病常见并发症,病死率极高。临床表现为功能性肾衰竭。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主要有外周动脉扩张学说和肝肾直接相关学说。治疗主要是针对循环动力学改变及肾灌注不足等环节选择具有较强的全身血管收缩作用,对肾动脉无影响的血管活性药,加上血浆扩张剂,以逆转高动力循环状态,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改善肾功能;针对门静脉高压环节给予经颈静脉肝内门_体分流(TIPS)治疗;最佳治疗是肝移植。HRS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肾综合症(HRS)的病死率极高,临床治疗缺乏有效的手段,现将近年来治疗HRS的方法及进展综述如下。 1一般治疗 发生HRS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水盐摄入,高热量、高糖、高维生素、低蛋白易消化的饮食。Sherlock(1977)认为,HRS患者水的摄入量应限制在〈1L/d。  相似文献   

15.
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风险远高于正常婴儿,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表现出来,甚至产生永久性的落后。所以早期识别才能针对原因尽早干预,使其回归正常儿童或改善预后。本文系统综述国内外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障碍早期识别方法和研究进展,以及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障碍早期识别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大量而快速的产后出血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是我国甚至全球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患者从发病到死亡,病情发展迅速,因此要求临床工作者能够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挽救产妇子宫及其生命。这与能否早期识别该病,以及该病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关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目前尚无针对早期识别产后出血、避免陷入早期诊断陷阱的方法。笔者拟综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认为,早期识别产后出血需要结合高危因素、出血量估计及有效临床指标综合评价,避免盲目相信错误指标而错失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而定期检查是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导致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降低ROP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是降低儿童致盲的重要措施。ROP的合理预防、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以降低其发生率和致残率,因此,为减少ROP的危害,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强化对ROP防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ROP的发生状况、国内外ROP防治管理概况及国内ROP防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并运用系统管理理论探讨其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果总结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及护理要点。结果:出现17例并发症,包括2例前臂血肿、5例局部出血、1例尿潴留、3例心包填塞、1例腹膜后血肿、4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7%,另有21例疑似并发症患者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识别治疗,没有发生并发症,最终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除了要提供常规的护理以外,还要将重点放在其并发症的识别上,做好健康宣教的工作,以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有效处理,提高冠脉介入治疗的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39例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同时期199例非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进行对照。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老年患者近期(12周)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在女性发生率、肝硬化发生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肝肾综合征(HRS)发生率、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等方面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在生存率、白细胞数(WBC)、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胆碱脂酶(CHE)、钠(Na)等方面低于非老年组。根据近期预后将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死亡组在有无乙肝家族史、肝硬化发生率、肝性脑病(HE)发生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HRS发生率、腹水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肌酐(CRE)、乙肝抗原(HBe Ag)阳性率等方面高于生存组;死亡组在PLT、ALB、CHE、Na等方面低于生存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乙肝家族史、HE、INR、TBIL、TBA、CRE、Na是预测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肝脏基础差、并发症发生率高、女性发生率高,整体预后不良。乙肝家族史、HE、INR、TBIL、TBA、CRE、Na是预测老年HBV相关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