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上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无效经血液透析抢救病历.结果 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能耐受3 h血液透析,7例心衰迅速纠正,抢救成功率为87.5%;死亡1例,死因为心源性休克;未见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结论 常规治疗抢救急性左心衰无尿患者,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晕厥的院前救治情况以提高晕厥的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2010年12月以“晕厥”为呼叫原因的院前急救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现场初步诊断心血管疾病41例,占11.4%,神经系统疾病80例,占22.2%.现场急救护理项目中心血管疾病院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11例(占26.8%),气管插管8例(占19.5%).结论:应提高晕厥的院前辨识率,加大院前急救人员对晕厥患者的重视程度,通过有效规范的急救程序提高晕厥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47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抢救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心衰迅速纠正,用药至症状缓解平均时间(1.0±0.2)h,用药至症状消失平均时间(2.6±0.4)h,抢救成功率82%;死亡8例,病死率18%。结论:采取综合措施救治老年人急性左心衰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上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无效经血液透析抢救病历。结果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能耐受3h血液透析,7例心衰迅速纠正,抢救成功率为87.5%;死亡1例,死因为心源性休克;未见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结论常规治疗抢救急性左心衰无尿患者,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院前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9月~2011年9月院前急救及护理的58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已死亡3例,经院前紧急救护后,安全转送入院55例.结论:在急性CO中毒患者的救治中,规范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和院前救护能力,财提高急性CO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其中42例入院前接受急诊护理作为观察组,18例入院前未接受急诊护理作为对照组.对照组18例患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后马上送医就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接受的治疗基础上接受院前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进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率.结果 观察组42例患者经过院前急诊护理、急诊抢救后38例转入内科普通病房进行治疗,占90.48%,4例转入ICU进行治疗,占9.52%,无死亡,抢救成功率高达100%;对照组18例患者经急诊抢救后,11例转入内科普通病房进行治疗,占61.11%,6例转入ICU继续治疗,占33.33%,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占5.55%,两组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进入ICU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诊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接受入院治疗的临床效果,尽可能的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及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抢救成功率以及分析2组心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vs 50.00%,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抢救治疗中,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更能提高治疗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效果.方法 2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对重症患者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24例患者治疗后监测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1),显效1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在纠正心衰治疗的同时早期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是抢救急性左心衰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赢得救治的"黄金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院前急性心肌梗死70例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流程进行研究,设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抢救时间缩短16 m in,提高抢救成功率7.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院前急救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孙燕  左志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47-8947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传统抗心衰治疗后症状没有缓解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前后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结果 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后各项指证明显改善,增加了抢救成功率。结论通过观察和护理,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安全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抢救成功30例(93.8%),死亡2例(6.2%),死于心源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急性左心衰竭病因复杂,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和针对不同基础心脏病变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18例(56%),好转10例(31%),死亡4例(13%).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时机选择。方法:将32例采用早期机械通气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治疗组,28例未采用早期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0.5h、1h、3h的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变化情况,及患者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0.5、1、3h的RR、PaO2、HR、MAP较通气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中30例缓解,2例死亡,对照组中20例缓解,8例死亡,两组住院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救治急性左心衰患者时尽早应用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h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4.1%和8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及48.7%,P〈O.05。结论: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情,迅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低氧血症及酸中毒症状,可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急诊科猝死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猝死的认识和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科急诊及院前急救猝死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6例猝死者中男性139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43.4岁;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97例(52.2%),脑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等疾患49例(26.3%),无明显疾病40例(21.5%);发生在日常工作93例(50.0%),情绪激动31例(16.7%),进餐后发生20例(10.8%),休息或睡眠中发生24例(12.9%),其他18例(9.7%)。结论:猝死者男性多于女性,呈年轻化趋势,心脏性猝死是主要原因。提倡健康生活和工作方式,做好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防治能减少猝死的发生;提高及改善急救水平和条件,普及大众急救知识,对提高猝死抢救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患者血液中的BNP、血浆ET-1、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参附治疗组32例。2组均根据2009ACC/AHA心力衰竭指南采用抗心衰治疗。参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1次/d,疗程为10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脑钠肽、血浆内皮素-1指标,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SV),心排血量(CO),排指数(CI)],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BNP、血浆ET均有下降,且左心室收缩能力均有增强,同时参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能更有效干预心衰患者BNP、血浆ET、左心收缩功能指标,改善心衰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较差时及时经喉罩置人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 h的临床表现、血气结果和临床预后.结果:38例经机械通气治疗1 h后缺氧症状和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5),31例平均住院(14.8±5.5)天好转出院;7例急性左心衰竭好转后于1周内死于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经喉罩置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足量吗啡救治急性重症左心衰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APACHEⅡ评分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方法:选取因急性心力衰竭入院的患者51例,分为存活组(24例)、死亡组(27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死亡患者截止死亡前)进行APACHEⅡ评分、N氨基末端脑钠肽水平测定、床旁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N末端脑钠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N氨基末端脑钠肽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的情况下,但APACHEⅡ评分存在差异(P〈0.01),可以预测病死率。治疗过程中死亡率与N氨基末端脑钠肽的下降率(下降30%为界限)以及APACHEⅡ评分相关。结论:APACHEⅡ评分联合N氨基末端脑钠肽指标与急性心力衰竭危重程度相关,可以在治疗前和治疗中判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iPAP组和对照组),BiPA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心率、血压、呼吸等变化。结果BiPAP组治疗后,有效率97.3%。3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能迅速缓解症状,可作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应用国产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利替罗非班对糖尿病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97例首发ST段抬高AMI且有糖尿病病史并接受急诊PCI治疗成功的患者,按术中应用替罗非班与否,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观察组,n=-47);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50)。测量2组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期求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术后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左心室容积减小,LVEDVI[(65.2±5.4)ml/m^2;(68.3±5.7)ml/m^2,P〈0.05.LVESVI[(31.5±4.2)ml/m^2:(35.6±3.7)ml/m^2,P〈0.05],LVEF升高[(0.52±0.04)%:(0.48±0.03)%.P〈0.05];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减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糖尿病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