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原始的对立统一理论,是古人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1]。古人认为阴阳是宇宙间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或现象又可以表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自古以来阴阳学说不仅在天文、历法、地理、人事等各个领域起着广泛的指导作用,而且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它是中医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因此,我们认为阴阳有哲学和医学的两层含义。在中国文明的历史长卷中,有两部、光辉灿烂的文献…  相似文献   

2.
朝医四象医学体质理论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具有源流关系.自晋唐起,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传入朝鲜,受到朝鲜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黄帝内经》之整体观念、阴阳理论、五脏大小论、养"心"观、体质理论等对朝医四象医学体质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与朝医四象医学体质理论在体质分类、心之有形无形、...  相似文献   

3.
远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下,在总结前人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应象大论"里有这样一段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说:阴阳是天地间的自然变化规律,也是一切事物分类的纲领,它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同时也是生长、毁灭的根源,一切显露形象的发源地.因此,结合到医学的治疗疾病,首先也必须辨别阴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上运用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剂、药物等无不涉及,是中医学的理  相似文献   

4.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是中医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与重要理论工具,涉及藏象、经络、病机、治疗、方药、针灸、养生等中医学主要理论范畴的内容.对于阴阳的概念,应理清阴阳与矛盾的关系,并区分哲学阴阳与医学阴阳的不同.医学阴阳有其特定的医学内容,可直接用于具体指导临床实践,主要包括:①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质的抽象表述...  相似文献   

5.
正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故中医学在阐述医理,论病穷源,立法处方,以至于养生防病等,皆离不开阴阳学说的相关理论。仲景继承内经理论,发前贤之未发,提出"阴阳自和"这一概念,实为中医辨证施治之准则。仲景"阴阳自和"的思想内涵是很丰富的,试探析如次。1阴阳自和是治病求本思想的继承发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天地万物,生杀变化,皆本乎阴阳,那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药在实践中产生,这一点人们论之已多。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指导作用及其朴素辩证法的原理,现在也已广为人知。古人实际上对天时、地理等自然界的概貌变化中得出阴阳互相对立、互相依  相似文献   

7.
<群经见智录>为近代名医恽铁樵为维护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而著.书中通过剖析中医学经典著作<内经>的理论实质,对构成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等令人费解之处作了比较圆满的解释.认为<内经>之五脏,非血肉的五脏;<内经>之阴阳,通<易经>之阴阳.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进中医,应以中医学术为主;维护中医,倡导中西医学沟通.恽铁樵这种从社会需要出发,努力发掘、提高中医学,使之与社会、与时代同步前进的思想,对于今天中医学术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中的许多概念由此衍生,即所谓"数之可十,推之而百,数之可百,推之可千……",故阴阳的概念非常重要.而一个概念的如何表述,关系到该概念的如何理解.中医学形成并发展于中国古代 ,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的学科,故其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这一特征也表现在中医的概念思维上,表现在阴阳的表述与理解上.如果学过现代科学,再来学中医学,对此可能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现代科学的概念思维相比,阴阳概念的表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9.
运气理论历来是中医学理论中争议颇大的一部分,历代医家以至当今学者都对其褒贬不一。崇之者谓运气理论"最为补泻之要"、"阴阳之精论",诋之者则云:"五运六气者,虚位也,岁有是气则算,无是气则不算。"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对运气理  相似文献   

10.
中医阴阳学说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喜新 《河南中医》1997,17(5):264-265
中医阴阳学说的数学模型赵喜新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阴阳学说/分析数学模型,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的基本内容可以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并可在此基础上运用。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对阴阳学说的认识和运用,古人仅停留...  相似文献   

11.
论人体的阴阳与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现代理论来解释中医学所讲的阴阳,揭示人体阴阳之本质,是目前中医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现代生物学知识,将中医学的阴阳理论与人体的代谢过程相比较,提出人体的阴阳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许多密切关系,代谢可能为人体阴阳的核心或本质。  相似文献   

12.
刘洋 《中医药通报》2023,22(3):48-50
龙雷之火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但至今缺乏全面梳理,对于其病机实质各医家常各执一论,不利于临床推广。文中通过对龙雷之火理论从起源到形成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以临证用药为着眼点进行病机分类,抽丝剥茧,厘清龙雷之火理论包括了脏腑实火、阴精亏虚、元阳亏虚、阴阳两虚以及元气亏虚五大病机,其中阴精亏虚、元阳亏虚、阴阳两虚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医阴阳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起源于《周易》,发展于《内经》。从对《周易》卦爻阴阳理论与中医理论之源流的研究中发现,《周易》学的阴阳论,对中医学的人体解剖组织属性、中医经络理论、疾病诊治以及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中医整体观起着重要的启示和归纳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上应用广泛,用来说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其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总的规律,是世界万物的纲领,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是万物生长和消灭的根源.总之,是一切变化现象的发源处.所以治疗疾病,首先必须辨别阴阳,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15.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广泛用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病理变化,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探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之论的丰富内涵,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色之阴阳、声之阴阳、症之阴阳和脉之阴阳,从而更好地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6.
"五行"理论与"中和"思想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五行—中和—中医学"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体。该文引借《河图》《洛书》等源头性文献溯源"五行""中和"之义,着重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五行"与"中和"为阴阳所生,中医学是以"中和"为贵的一种"中土五行"理论模式。其中,"土性中和"对中医学脾胃学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动中求和"深刻影响着对中医学对五脏关系的理解。文章辅以"中医五行中和图"以便阐述,与常见的"五角星"五行生克图有着显著不同,更接近中医的原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吸收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其中有哲学思想也有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的影响。应该说影响最直接和紧密的就是道家思想。作为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其整个思想倾向属于道家,鲜明地体现着秦汉新道家的特征,《内经》理论的构建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作为《内经》的理论框架的"道"、"气"、"阴阳"思想、体现的辨证思维以及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养生观方面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道家思想是《内经》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8.
<正>心肾相交是指人体阴阳二气交感合和的一种生理状态。中医关于人体之气的阴阳互藏、阴升阳降以及阴阳交感理论源于《周易》的卦象,尤其是"坎""离"二卦。古代内丹术理论也源于周易的卦象,它用"坎离交济"或"心肾交互"来说明人体的阴阳交感变化。其思想逐渐影响中医学关于人体之气阴升阳降理论的阐释,促进了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肖振卫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0):713-714
气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虽然关于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形成目前还存在“医学的气源于哲学的气”和“中医学气学理论并非源于哲学的气学说……中医学的气理论源于古人对呼吸之气及人体‘热气’的观察与体悟……古人正是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推理,形成了中医学的气概念……中医学的气概念有气自己的生成之源,并非脱胎于古代哲学的气概念”的不同认识,但是中医学气理论与哲学气理论既具有密切关系又不完全相同这一认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气"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与"气"相关的表达贯穿《黄帝内经》针灸理论之中。以《灵枢·行针》27个"气"的概念内涵和具体所指为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念之气与现象之气,并逐一分析"气"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意义。其中观念之气为古人阐述医理内在逻辑所依托的抽象概念,对针灸理论体系的建构有一定启发;现象之气是古人对直观可见、可感的具体现象的概括,对临床中理论的实践运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