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李天伟 《河南中医》2007,27(1):41-41
崔某,女,62岁,2006年4月20日就诊。主诉:自汗不止,恶风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1月。患者诉20年前即出现烦热汗出,烦躁易怒,曾到医院就诊,考虑为更年期综合征,予中药调理后症状略有缓解,但不久症状反复,自汗常作。并逐渐发展为动则汗出,汗出恶风,时时恶寒,神疲倦怠,面色白光白,容易感冒。一直未积极治疗。1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汗出不止,浸透衣被,每日换衣3~4次,极度恶风,整日关门闭户,棉衣加身,稍有不慎即感冒,体疲乏力,面色白光白,舌质淡嫩,苔白而脉缓。辨为阳虚漏汗症,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方药: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炙甘草6g,大枣7枚,…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认为,汗为人体之津液,具有润泽皮肤、调和营卫的作用.而当人体感受外邪或内伤脏腑时,则会发生出汗时间、部位、颜色、汗量等的改变,此种"汗出异常"的症状,被称为"汗证"[1],西医多将其归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汗证又分为自汗、盗汗.《医方考》云:"醒而出汗日自汗,睡而出汗日盗汗.自汗阳虚,盗汗阴虚也".在临床上,...  相似文献   

3.
穆某,女,30岁,本院职工,2003年2月15日就诊.3 d前出现身痛、发热,体温39℃,肌注安痛定4 mL后,汗出不止至今,平静时头额及全身潮湿,动则大汗淋漓,请吾诊治.刻诊:发热,体温38℃,咽痛,周身痠痛,心慌,气短,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每夜睡眠约4 h,乏力,舌质淡,尖红,苔白腻,脉细.诊为气虚外感寒湿,外邪入里化热.先予益气清热、解表化湿剂.药用银翘散合玉屏风散加减: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防风、淡豆豉、薄荷、黄芪、白术、牛蒡子、羌活、独活、炒酸枣仁.3剂,水煎服,日服3次.  相似文献   

4.
动眼神经麻痹是眼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常以患眼上睑下垂、除外展位外其余眼球各运动方位均受限等为主要症状,病因多且复杂.西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采用营养神经、扩张血管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或采用佩戴三棱镜、手术治疗等方法[1],但治疗效果欠佳.在此基础上,中医通过辨病辨证进行个体化治疗,采用中药与针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取得...  相似文献   

5.
郭敏  王耀光 《江苏中医药》2011,43(10):60-60
黄文政教授是天津名老中医,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全国第二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黄老业医40余载,在中医肾病和中医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辨治疑难杂症方面,效如桴鼓。笔者有幸伺诊于侧,受益匪浅。兹选取黄老治疗顽固性自汗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崇智 《光明中医》2013,28(6):1232-1232
1病例陈某,男,23岁,于2012年3月13日初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口腔溃疡,每于精神紧张或饮食不节后复发,多发于口唇及舌尖部,直径约2~5mm,大小不等。2年来自行给予维生素、意可贴等治疗,效果不佳。本次因备考精神紧张,再发口腔溃疡,疼痛较明显。伴口干,咽痛,纳差,虚烦不宁,便秘溲黄。查体:下唇黏膜及舌尖可见三处溃疡,直径约  相似文献   

7.
<正>向贤德是湖北省著名中医师,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数十载,有着颇为丰富的经验,尤擅长将针灸与方药并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现将向教授针药并用成功治疗顽固性呃验案1则介绍如下。程某,男,50岁,2015年12月10日初诊。主诉:胃大部切除术后间断呃逆3个月,加重6d。患者9月因纳差,进食  相似文献   

8.
9.
<正>导师强宝全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遣穴用药,独具匠心。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目睹治疗过敏性紫癜1例,取得显著效果,介绍如下。刘某某,女,48岁,2013年8月12日初诊。下肢皮肤瘙痒1年,加重1周。1年前患腮腺炎后足心出现红色斑点,当时未予治疗,后红斑逐渐向上蔓延至  相似文献   

10.
运用泻心汤合十灰散方药,配合针刺的方法治愈一例大量饮酒后出现的胃热壅盛型呕血患者。  相似文献   

11.
赵雪娇 《山西中医》2012,28(7):53-53
妇科肿瘤切除术后,由于神经受到损伤,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出现功能障碍,膀胱排尿功能难以迅速恢复,往往合并尿潴留,属中医癃闭的范畴。王耀光教授从事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0余年,在运用针灸尤其是眼针治疗此类疾病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医辨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李家康现任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知名中医、湖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1999年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  相似文献   

14.
<正>偏头痛是一种常见性、反复发作性的血管神经性疾病,具有广泛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单侧和(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发作,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中医学中将偏头痛归属于"头风""脑风""偏头风"等范畴。王乐亭老前辈为针灸名家,其治疗头痛采用经验方"头痛八针"及透刺穴,"头痛八针"由督脉之百  相似文献   

15.
正汗是阳气蒸化津液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汗产生于水谷精微,是由人体精气所化,汗的产生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关系密切。阴阳调和则汗循卫气之道而出,若卫气不固,腠理开阖失司,阴阳失和则汗出异常。孙玉信教授从医20余年,经验丰富,擅长运用经方,时方治疗肝胆脾胃病以及多种内科  相似文献   

16.
黄鑫  高智 《光明中医》2013,28(6):1238-1239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其中,白昼时出汗,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名医掌指·自汗盗汗心汗证》曰:"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自张景岳以来,历代医家多承其说,认为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名老中医高智临床治疗汗证,往往能越此篱  相似文献   

17.
介绍杨骏教授针灸结合中药有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验案1则.杨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舌苔脉象辨证为阴虚郁热、气虚血瘀证.治疗上针刺善取头部穴位以调神和阴阳;中药以滋阴益气为主,兼清热活血,化瘀止痛.针药并施,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8.
肩周炎中医称"漏肩风",又称"五十肩"、"肩凝症",多发于50岁左右的成人,是肩关节软组织的一种慢性病变,临床以肩部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蜂针疗法是用蜜蜂螫刺患者体表腧穴,使蜂毒进入人体,通过经络传导等作用,产生一系列反应,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驱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具有"针、药、灸"的综合作用。笔者应用蜂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1例证属寒湿凝滞经络的肩周炎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兹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王某,女,40岁,教师,于2011年8月4日就诊。患者自述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初曾服中西药物治疗,症状减轻,间歇期长短不等。近2年症状加重,口疮反复发作,此起彼伏,溃疡数目增多,最多时可达十余个,服药物治疗效不佳。现症见:口疮反复发作,间歇期7-10天,且每  相似文献   

20.
手汗 ,是指手心局部汗出 ,而其他部位无汗或汗出不明显。近年来 ,笔者偶遇二例手汗患者求治 ,经细心揣摩 ,辨证施治 ,皆获痊愈 ,现介绍如下。  病例 1 ,潘某某 ,女 ,46岁 ,干部。自述三四年来常手心汗出 ,近两年来 ,症状加重 ,严重时可见手心部汗出如渗水 ,须臾时分 ,手心部可见汗水一汪 ,故常以手绢握于手中。初时患者不以为意 ,后求治于西医 ,医不以为病 ,故延至今。余详细问之 ,患者除手汗之外 ,常伴有胃中糟杂 ,口渴欲饮 ,口苦 ,大便干燥 ,小便发黄 ,心烦失眠 ,痔疮便血等症状。查其舌脉 ,舌红少津、苔微黄 ,脉滑而微数。  阳加于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