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合热敏灸(经期热敏灸)以及中药内服灌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40),采用针刺、经期热敏灸、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等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n=40),采用药物静滴、中药灌肠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结论:针刺合经期热敏灸以及中药内服灌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采用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总有效率63.4%。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敏灸任督脉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选择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任督脉热敏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灌肠治疗,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月经期间暂停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症候评分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症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督脉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灌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灌肠配合贴穴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丽洁 《光明中医》2007,22(8):45-46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贴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中药灌肠配合贴穴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妇乐冲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灌肠配合贴穴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妇乐冲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本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筛选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针灸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灸盒治疗,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月经期暂停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4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针刺结合灸盒治疗,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电导仪配合红藤败酱散及药饼灸脐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超声电导仪进行中药超声透皮治疗,配以红藤败酱散灌肠及药饼灸脐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红藤败酱散灌肠,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声电导仪配合红藤败酱散及药饼灸脐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单纯用红藤败酱散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在临床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79例,同期设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75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且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董小玉  李兵  陈日新 《河南中医》2016,(6):1079-1080
目的:观察中医"四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淮南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悬灸、针刺、口服中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四联法"(热敏灸、针刺、口服中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5.37%,治疗组有效率9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a,对照组复发率36.58%,治疗组复发率13.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四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符合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标准的患者65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头孢曲松、甲硝唑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95%CI=80.58%~99.26%),对照组为73.33%(95%CI=57.50%~89.1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676 3,P=0.093 9),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意义;且两组总有效率的95%CI重叠。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疗效可能优于对照组的证据显示,OR=0.17(95%CI=0.05~0.86),NNT=5(95%CI=2.59~29.67,但其概率分布呈明显的偏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中药内服,治疗组40例予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内服,对照组用抗生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健康教育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89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29例,采用热敏灸法;对照2组29例,采用健康教育疗法;治疗组31例,采用热敏灸配合健康教育疗法。2周为1个疗程,3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9.3%;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3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1、2组。结论:热敏灸配合健康教育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王小平 《陕西中医》2013,(10):1332-133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中药自拟方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予中药灌肠,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39.28%,总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13.63%,总有效率为72.7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口服治疗,治疗2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50%;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化脓灸配合中药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病例12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化脓灸治疗加中药灌肠,对照组中药灌肠,每组各60例,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脓灸配合中药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复发率低,该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脐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内服;治疗组36例采用脐灸配合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第1、2疗程后的症候、专科得分及VAS,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 2%,对照组愈显率为75. 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均能明显降低VAS积分、中医症候和专科得分、血沉、B超指标(均P 0. 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治疗更明显(P 0. 05)。结论:脐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王家娟 《河南中医》2013,33(8):1291-1292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8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对照组用传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9.09%,总有效率为97.27%;对照组治愈率为58.18%,总有效率为76.36%。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较高(P0.05),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