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苯系物作业工人血象特征,了解苯系物对作业工人血液系统的危害现状。[方法]使用东亚Xi-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接触组(接触苯系物)和对照组(非接触苯系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值以及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苯系物作业工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P<0.01)平均水平较对照组低;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触苯系物对人体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等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云贵  王志森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39-2741
目的探讨低浓度"三苯"(苯、甲苯、二甲苯)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方法对接苯工厂作业场所中"三苯"浓度进行测定,以439名三苯接触工人为苯接触组,以338名非接苯工人为对照组,对2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体检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接苯工厂内各检测点的"三苯"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及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的检测值均低于国家标准。苯接触组工人白细胞计数下降检出率为14.58%,非接触组为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工人血红蛋白含量下降检出率为19.59%,非接触组为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女工白细胞计数下降检出率为18.07%,男工为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女工血红蛋白含量下降检出率为32.53%,男工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男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率为7.89%,女工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不同工龄工人白细胞计数下降及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长期接触低浓度的"三苯"也会损害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应加强防护措施,加大健康监护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常州市金坛区苯系物对劳动者的职业损伤,为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接触苯系物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以及作业场所苯系物检测资料,使用Access与SPSS进行数据汇总与分析。结果接触组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检出率女性为6.3%,男性为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检出率男性为22.0%,女性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计数降低女性检出率为4.0%,略高于男性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场所检测苯超标率为4.7%,甲苯超标率为14.3%,二甲苯超标率为6.3%。苯超标岗位劳动者白细胞计数降低检出率为35.3%,红细胞计数降低检出率为26.5%,血小板计数降低检出率为23.5%,中性粒细胞数降低检出率为11.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6%、1.1%、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坛区苯系物职业危害程度较低,但苯系物检测超标企业的职业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应加强对超标企业的监督管理,促使其革新工艺,用低毒代替高毒的原辅料,改进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完善职业健康监护,从而降低苯系物的职业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职业性苯接触作业工人血常规偏低结果,为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7月期间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体检的2 000例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判断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不接触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和观察组(职业性苯接触作业),每组1 000例。比较两组血常规偏低结果以及观察组不同个体、企业特征血常规偏低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工人中性粒细胞为5.50%、白细胞计数为7.30%、血小板计数偏低检出率为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4.90%、1.10%;随着工龄的不断增长,血常规偏低检出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私有、大型、橡胶和塑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工人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偏低检出率明显高于国有、集体、中型、小型、计算机相关制造业、印刷业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接触对工人身体健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涉苯的私有、大型、橡胶和塑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以及工龄大的工人应重点进行职业病监测。  相似文献   

5.
了解北京市某汽车制造企业苯接触工人的健康状况,为实施职业健康管理和干预提供依据。对北京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苯作业场所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进行检测,以该厂696名苯作业工人为接苯组,对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按性别相同、年龄±3岁作为匹配条件选择同期在该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不接触苯及苯系物的734名工人作为对照组,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的健康检查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该企业苯作业场所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均未超标。苯接触组未查出慢性苯中毒和苯中毒性白血病;查出白细胞降低者13例,中性粒细胞降低者17例。两组的高血压检出率,腹部B超、心电图、丙氨酸转氨酶、尿常规和血常规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苯接触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均未超标,未发现低剂量苯接触对工人的健康有明显危害,然而中性粒细胞降低。  相似文献   

6.
选择某大型石化企业苯作业车间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以307名接苯工人为接触组,非接苯的314名工人为对照组。作业场所的苯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随工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其中白细胞计数的降低趋势明显(χ2=4.105,P0.05),存在时间-效应关系。提示白细胞计数是监测苯对人体早期职业健康损害作用的敏感指标,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低浓度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持续改进防护设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益阳市苯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为预防苯所致职业病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收集2015—2019年间益阳地区苯作业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并对其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381例苯作业工人中发现职业禁忌证12例,未发现疑似职业病或苯所致职业病,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偏低检出率分别为4.97%、1.83%和0.15%,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偏低检出率在不同年份、不同行业、规模及经济类型企业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白细胞偏低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1,P0.05)。0~1与7~9年工龄组白细胞偏低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1,P0.05)。结论益阳地区苯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良好。用人单位应尽量安排男性从事苯作业,并重点关注接苯7~9年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国有经济企业、小型企业、批发与零售业苯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制鞋企业苯类(苯、甲苯和二甲苯)作业人员的健康情况。方法选取某制鞋企业2017年苯类作业人员395人为研究对象,按照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岗中职业健康检查,并统计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苯类作业人员395人,主要自觉症状检出率:头晕(7.3%)、多梦(4.1%)、乏力(3.3%)、牙龈出血(2.5%)、失眠(2.3%)、记忆力减退(1.8%)、女性月经异常(1.8%)等;血常规检查结果,指标偏低的检出率为3.8%(15/395),依次为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偏低;不同工龄分组(3年为界)苯类作业人员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偏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ALT偏高检出率10.6%;此外,尿常规、心电图和肝脾B超异常检出率分别为7.3%、29.4%和9.1%。结论长期职业接触低浓度苯类化学物,会引起神经和血液系统一定程度的损害,以及一定程度的肝功能损伤。建议从生产工艺改进、加强工作场所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卫生宣教、定期规范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等,以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苯接触人员外周血象的改变和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对某石化企业的672名企业职工(接触组538人,对照组134人)进行血常规检查,分析性别、工龄、年龄、接触水平等影响因素和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关联。 结果 工作场所定点检测苯浓度合格率为94.3%,个体检测合格率为100%。接触组外周血象异常检出率为7.25%,白细胞减少的检出率为4.65%,高于对照组(χ2=8.014、4.388,P<0.05)。接苯女工红细胞异常(减少)检出率为7.21%,男工为1.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4,P<0.01);接苯女工血红蛋白异常(减少)检出率为3.60%,男工为0.2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2,P<0.01)。接触组白细胞计数减少以及外周血象异常的检出率有随接触水平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趋势χ2=4.968、9.296,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女性,OR值分别为5.450和15.925(P<0.05);外周血象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接触水平和女性,其OR值分别为4.808和3.108(P<0.05)。 结论 长期接触苯可导致外周血象异常;苯接触对女性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损害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噪声和苯联合暴露对职业工人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广东省2018年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并收录在广东省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检查个案数据库中的企业,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共选取接触苯和(或)噪声的15 865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职业接触苯的9 421名工人为苯接触组,职业接触噪声的4 086名工人为噪声接触组,同时接触苯和噪声的2 358名工人为联合暴露组。分析其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情况以及年龄、性别、工龄、所在企业规模及经济类型对工人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率的影响。结果 噪声接触组的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含量(Hb)异常率大于苯接触组和联合暴露组(χRBC2=40.29,χHb2=44.66,P<0.05)。相较于苯和噪声联合暴露,噪声暴露工人Hb出现异常的OR值(95%CI)为1.352(1.120~1.633)。三组暴露组中女性的Hb和PLT异常率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苯暴露组:χHb2=334.835,χPLT<...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制鞋用胶粘剂对作业工人外周血象的影响,探讨保护工人健康的策略。方法 2013年从高密市66家制鞋企业中选择直接接触胶粘剂的515名工人作为接触组,从食品加工企业中选择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的600名工人作为对照组,对其外周血象进行比较。结果在作业场所苯、甲苯、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85、30.63、2.52mg/m3的环境下,接触组工人外周血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绝对平均值较对照组偏低(P〈0.01、〈0.05),而淋巴细胞和血红蛋白无差异(P〉0.05),接触组工人不同工龄间比较中,工龄〉3年的作业工人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工龄〈1年的。结论工人在接触低浓度苯系化合物的环境中,会对其外周血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造成影响,如长期接触,血小板的降低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血常规检查作为职业接触噪声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基础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对2015年在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职业噪声工人1 281例,采用全自动血红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控制。结果白细胞降低率男性为2.67%,女性为6.41%;红细胞异常率男性为0.27%,女性为1.92%;血红蛋白降低率男性为0.18%,女性为6.41%;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5、8.05和57.36,P0.05或0.01)。血红蛋白升高率男性为24%,女性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2,P0.01)。白细胞增高率、血小板增高率与降低率在不同性别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白细胞增高率与降低率、红细胞异常率、血红蛋白降低率与升高率、血小板增高率与降低率在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触职业噪声人群职业健康检查仍可将血常规作为基础检验。  相似文献   

13.
徐鹏 《职业与健康》2013,29(4):432-434
目的 探讨制鞋业苯接触对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作用为制定苯中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南通市某制鞋企业接触苯作业的工人246人作为接触组,不接触苯作业的行政人员16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神经衰弱症状、血常规、心电图、B超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苯接触组神经衰弱症状(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人数分别为9.3%、7.7%、8.5%、6.9%,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心电图异常率为40.2%,显著高于对照组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B超异常率为4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检出率为13.8%,显著高于对照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鞋业苯作业工人多个系统均可出现比较明显的职业危害,需要加强职业危害健康教育和职业健康监护,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苯暴露对工人血常规指标的影响,并以3.25 mg/m~3(1 ppm)、0.325 mg/m~3(0.1 ppm)为界值探讨不同范围的苯暴露对各血常规指标的影响。方法在PubMed、Scopus、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2016年5月1日之前发表的关于苯作业人群苯暴露及其血常规指标计数情况的文献,采用随机和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标准均数差(SMD)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同时根据苯暴露浓度对数据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苯暴露工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等血常规指标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发现,当苯暴露浓度高于3.25 mg/m~3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等6项血常规指标计数明显下降;当苯暴露浓度在0.325~3.25 mg/m~3时,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3项血常规指标计数明显下降;当苯暴露浓度低于0.325 mg/m~3时,仅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苯暴露与工人多个血常规指标的异常有关,即使在低于3.25 mg/m~3的暴露浓度下,苯暴露也具有血液毒性;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指标对低浓度苯暴露的毒性效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苯接触工人对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知晓情况,分析知识知晓率对外周血象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苯接触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30人,男性422人(79.62%),女性108人(20.38%)。46.60%的工人不太了解,47.17%的工人一般了解,6.23%的工人比较清楚;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和工龄。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工人白细胞计数减少检出率(2.10%)、外周血象异常率(3.15%)显著低于非正确使用者(7.79%,12.30%);注意检查并及时处理机器设备的跑、冒、滴、漏的工人白细胞计数减少检出率(3.79%)、红细胞计数减少检出率(1.79%)、外周血象异常率(5.58%)低于非注意检查并及时处理者(9.76%、7.32%、17.07%);采样、检尺时站在上风侧的工人外周血象异常率(4.35%)低于非上风侧者(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接触工人外周血象异常率与白细胞计数减少率有随知晓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P0.01)。结论苯接触工人对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知晓程度较低,知晓本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是外周血象改变的保护性因素,正确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行为可以减少外周血象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密市制鞋行企业接触苯及苯系物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以便采取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卫生状况,保护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对2012年高密市80家制鞋企业接触苯系物3015名作业工人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80家制鞋企业,有职业卫生机构的占5.00%,有专(兼)职职业卫生工作人员的占33.75%,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率为1.72%;定期职业健康体检率为49.95%。现场查看3015名工人,佩戴口罩、手套防护用品的占64.08%。检查3015名工人,常见病检出率,高血压为9.78%,脂肪肝为2.06%,心电图异常为2.35%;尿液异常为3.22%,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异常率为14.43%,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异常率与不接触苯系物的制帮车间的工人的异常率(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密市制鞋行企业接触苯及苯系物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较差,存在一定的职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某炼化企业检验人员血常规指标在检验室整改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检验员的血常规指标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监测某炼化企业检验室整改前后样品收集间、色谱室、化学分析储剂间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水平以评价整改效果.结果 空气中苯、甲苯的质量浓度整改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中二甲苯的质量浓度整改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验员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减少检出率整改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低于正常参考值检出率整改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某炼化企业检验室通风不良对检验员的健康影响主要表现在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计数偏低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新区企业使用低浓度苯的职业危害现状,为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职业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内36家使用低浓度苯的企业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调查,同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进行检测和原材料挥发性组份分析,对203名接触低浓度苯作业工人和198名行政办公等不接触苯的工作人员行职业健康检查,将资料汇总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低浓度苯接触者、不接触苯工作人员作业场所中苯浓度均小于实验室最低检出浓度;76份含苯化学物质样本挥发性组份分析苯的相对丰度0.9%~1.4%;接触低浓度苯作业人员、不接触低浓度苯工作人员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心电图等其他身体指标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低浓度苯作业人员白细胞计数低下率8.87%,高于不接触苯的工作人员的5.05%,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2,P0.05)。203名苯接触者中,不同性别劳动者白细胞计数低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工龄延长其白细胞计数低下率也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6,P0.05)。结论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可对劳动者造血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企业应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期低浓度苯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方法 选取某企业201名苯作业人员为接触组, 该企业无苯接触的123名后勤人员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人员2016年职业健康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接触组白细胞计数为(5.75 ±1.23)×109/L、血小板计数为(214.11 ±55.04)×109/L, 均低于对照组的(6.11 ±1.33)×109/L、(228.64 ±45.48)×109/L,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触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期接触低浓度苯, 能引起人体血细胞减少, 可能会对作业人员血液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企业要严格遵守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职业应急救援对矿山救护队员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影响,为保护职业应急救援人员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开滦医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44名救护队员的健康检查资料,内容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等,同时调查救护队员的患病情况,分析救护队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其与救援工龄及训练的关系,探讨救援工作对救护队员血象的影响。结果不同工龄救护队员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及单核细胞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越长,白细胞计数越高。工龄≥10a组白细胞计数最高;工龄5a组中性粒细胞比例最低,淋巴细胞比例最高;工龄≥10a组单核细胞比例最低。参与训练人员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明显低于不参加训练的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人员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救护和后勤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矿山应急救援对救护队员血象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