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人(CHD)血清甘油三酯(TG)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对不吸烟,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CHD病人的血脂进行测定,把血脂正常者45例和单纯TG增高(HTG)72例分为两组:与冠状动脉造影(CAG)阳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在HTG组占38.9%,血脂正常组占15.6%(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90%在HTG组占56.3%,血脂正常组占20.2(P<0.001)。结论 老年CHD病人单纯TG增高的冠状动脉病变较血脂正常者累及血管支数多、狭窄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UCAD)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104例UCAD患做冠状动脉造影,对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UCAD病变部位最多见于左前降支,占46.3%(P<0.05);初发劳力型心绞痛单支病变占53.8%,较其他各型多(P<0.05),恶化劳力型、静息型、梗塞后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塞(NQMI)多支病变多见(P<0.05),分别占67.8%、63.7%、77.3%、81.9%,这4型之间无差异(P>0.05);各型UCAD病变血管多为50%-89%狭窄(P<0.05)。结论 通过对UCAD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研究,表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关键除血管的狭窄程度外,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前年青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1/2007—01疑诊为冠心病而住院的绝经前女性患者8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40例,平均年龄(42.6±5.8)岁;对照组46例,平均年龄(43.8±4.6)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例分别为67.5%vs13.0%、50.0%vs8.7%、55.0%vs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脂蛋白a[L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冠心病家族史、吸烟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Lp(a)在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两个亚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典型心绞痛多见(30/40例,75.0%vs4/46例,8.7%)(P〈0.05),特异性心电图变化均高于对照组(34/40例,85.0%vs15/46例,32.6%)(P〈0.05)。ST—T改变多见于冠心病组(26/34例76.5%vs3/15例20%)(P〈0.05),单独T波改变多见于对照组(8/34例,23.5%vs12/15例,80%)(P〈0.05)。冠脉病变以单支局限性狭窄多见,占80%,前降支最易受累。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为绝经前女性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绝经前女性典型心绞痛伴ST—T改变应高度怀疑冠心病。冠脉病变以单支局限性病变多见,前降支最易受累。单独T波改变不能反映冠脉有无狭窄。  相似文献   

4.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冠心痛(coronary heart chsease,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将我院2007年2-9月150例CH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且男性患者较女性冠状动咏病变程度为重,中青年组较老年组高血压患病率低.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而老年组以多支病变较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青年组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构成比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中青年冠心痛患者,以男性为主,对其早期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CHD)的预防、治疗探索新思路。方法将116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组)和非冠心病组(非CHD组),检测血清胆红素及冠心病一些重要传统危险因素,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对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因素及多网素分析,对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低于非CHD组(P〈0.01)。(2)双变量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积分(LNCCS)与TBIL和DBIL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50(P〈0.01)和r=-0.774(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DBIL进入回归方程,LNCCS和DBIL呈负相关。DBIL与LDL、性别、年龄相关,间接胆红素(IBIL)与HDL和LDL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独立负相关,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脉压(PP)、脉压指数(PPJ)与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评价各指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计算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和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同时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为非CHD和CHD组,按PPI≤0.40、0.41-0.50、0.51—0.60、〉0.60分为4组,按PP≤40mmHg、41-60mmHg、61—80mmHg、〉80mmHg分为4组,比较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非CHD和CHD组在年龄、血脂、体重指数、SBP、PP、PPI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和PPI组在冠心病发生率、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数、评分和冠脉狭窄程度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r P〈0.01);MS患者的CHD发生率及病变程度与SBP、PP、PPI显著相关(P〈0.01),与PPI相关性最为最著。结论在动态血压各指标中,PP、PPI、SBP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可作为代谢综合征患者二级预防靶点。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研究冠心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的121例患者进行HRV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造影正常组。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轻度及重度狭窄组。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组。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HRV指标显著低于造影正常组(P〈0.05);双支厦三支病变组分别与单支病变组相比,SDNN、rMSSD、PNN50、LF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三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相比只有LF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HRV指标均显著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右冠状动脉病变组HRV指标虽低于左冠状动脉病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下降,且与冠状动脉狭窄范围程度相关。提示冠状动脉缺血病变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非典型胸痛患者无创性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13例中老年胸痛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5例(A组),非典型胸痛58例(B组),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和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阳性并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B组(17、2%)有冠心病明显低于A组(92.3%),P〈0.01。B组中血脂水平、血糖水平、高血压发病率均低于A组,P〈0、05。TEAPT阳性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中老年非典型胸痛(B组)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54.5%,特异性97.9%,准确性89.7%。B组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显著高于A组(90.0%,38.2%,P〈0.05)。A、B两组累及血管顺序均为左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38.2%、28.1%、33.7%及36.4%、27.3%、36.4%,P〉0.05)。病变分型均以A型多见(66.2%及63.6%.P〉0.05),其次为B型(25.9%及27.3%,P〉0.05),C型少见。结论ECG可反映当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血流阻断血管的对应病变;中老年非典型胸痛或非典型胸痛伴冠心病危险因素诊断冠心病要慎重;TEAPT阳性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正确率,为筛选阳性病例行CAG检查、明确诊断、尽早行药物或介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压与冠状动脉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160例入院均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表示,外周脓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分析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脉压〈65mmHg组冠状动脉正常者发生率高(P〈0.05),与脉压〈65mmHg的患者相比,脉压≥65mmHg的患者3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P均〈0.05),冠心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亦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脉压与冠心痛的发生、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怀祯  刘迎午  王禹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89-2790
目的:总结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分析6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68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血脂、血尿酸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比、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总胆田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回醇(LAL-C)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高血压发生率、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冠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糖尿病组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为13.24%,三支病变发生率为57.35%,而非糖尿病组发生率为11.27%,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双支病变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多支病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其血脂异常为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多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多见,且病变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变异型心绞痛(VAP)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及随访结果。方法对比分析36例VAP患者和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CAG结果及临床随访资料。结果与SAP组比较,VAP组患者年龄较小(P〈0.01),男性、吸烟、合并心律失常的比率较高(P〈0.05);合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比率较低(P〈0.05)。36例VAP患者中CAG显示有冠状动脉病变者32例(88.9%),其中固定狭窄1〉50%者28例(77.8%),“正常”者仅4例(11.1%)。VAP组中下壁和后壁sT段抬高亚组24例,是前壁和高侧壁sT段提高亚组(12例)的2倍,缓慢性心律失常更多见(P〈0.05)。VAP组中5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三支病变的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及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36例VAP患者均完成了随访,2例患者仍偶有心绞痛发作,1例患者于出院后8个月时发生了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另1例患者于出院后15个月时猝死。结论VAP患者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于CAG正常的冠状动脉,更多发生于有病变的冠状动脉;少数VAP患者即使规范药物治疗,仍有可能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CHD患者100例和CAG结果正常者40例的血清hs-CRP浓度,同时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CHD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分,并分析hsCRP与Gensini评分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hs-CRP浓度在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及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组依次增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316,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将152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狭窄≥50%)及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水平,并对胆红素与血脂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痛组血清TBIL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和中度狭窄患者血清TBIL和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和重度狭窄患者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低于单支病变和中度狭窄患者以及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与Tc、TG和L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胆红素影响血脂代谢。低胆红素血症患者易患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冠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15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NGT组)83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DM组)34例,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IGT组)38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胰岛素,血脂。观察冠脉病变发生率及狭窄程度。结果:DM组、IGT组多支冠脉变发生率,狭窄程度与NGT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M组、IGT组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NGT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M与IGT组比较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狭窄程度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病变呈弥漫性狭窄与冠商合并糖病患者相似,血脂,胰岛是冠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分析危险因素的影响 ,为防治青年CHD提供依据。方法将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 192例分为 2组 ,青年组 (≤ 40岁 ) 91例、中老年组 ( >40岁 ) 10 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CHD危险因素特点 ,并对危险因素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青年组患者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 ,占 64 % ,狭窄程度均匀分布 ;中老年组患者冠脉病变多为多支病变 ,2支和 3支病变占 71% ,狭窄程度轻重分布不均匀。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CHD危险因素中的男性、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和C反应蛋白 (CRP)升高与青年CHD高度相关 (均P <0 0 1)。结论青年CHD患者冠状动脉以单支病变为主 ,狭窄程度分布均匀 ,其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和CRP。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造影对老年女性心绞痛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老年女性心绞痛的临床诊断问题。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为心绞痛的老年女性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以冠状动脉固定狭窄≥50%为标准,为冠心病(CHD)组和非CHD组。CHD组有16例,非CHD组有20例,比较两组的心绞痛临床特点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女性CHD临床胸痛症状常不典型,但有典型心绞痛的症状又有明显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老年女性,患CHD的可能性大,。结论伴有危险因素的老年女性患,出现心前区疼痛或不适时,应全面考虑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未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6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分为未绝经女性冠心病组(29例)与已绝经女性冠心病组(10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发病及冠脉造影特点。【结果】未绝经冠心病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及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个数均显著低于已绝经冠心病组(P〈0.05);未绝经冠心病组6.9%的患者只合并抑郁;未绝经冠心病组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起病比例显著高于已绝经冠心病组(72.4%比30.8%,P〈0.01);未绝经冠心病组单支病变比例高于已绝经冠心病组(65.5%比28.0%,P〈0.05),且以前降支更容易受累。【结论】未绝经冠心病组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少于已绝经冠心病组,抑郁情绪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多以ACS起病,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避免未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的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吸烟对40岁以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男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入选确诊首发急性心肌梗死的40岁以下男性260例,根据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n=192)和不吸烟组(n=68),皆排除合并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及糖尿病等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病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两组平均年龄相近,均以单支病变为主,三支病变较少.吸烟组单支病变比例低于不吸烟组(50.5% vs.75.0%,P<0.001),而双支病变比例高于不吸烟组(29.2% vs.14.7%,P<0.05).吸烟组0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比例高于不吸烟组(13.0% vs.7.4%,7.3% vs.2.9%),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亚组中,两组均以左前降支病变为主,右冠状动脉次之,回旋支较少.吸烟组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高于不吸烟组(21.4% vs.10.3%,P<0.05),不吸烟组左前降支病变明显高于吸烟组(61.0%vs.24.5%,P<0.001).双支病变亚组中,包含右冠状动脉病变组合(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回旋支)比例吸烟患者多见,和不吸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吸烟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比例明显高于不吸烟组(12.5% vs.2.9%,P<0.05),且吸烟者大多数发生于右冠状动脉(共20例占83%).吸烟组Gensini积分亦高于不吸烟组(49.5 ±33.9 vs.39.3±26.4,P<0.05).结论 不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吸烟青年男性AMI患者病变程度重于不合并其他危险因素非吸烟AMI患者;与不吸烟患者比较,其右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及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病变尤其右冠状动脉动脉瘤样扩张病变均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98例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结果本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30.6%和43.9%;女性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男性患者( P<0.05)。本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6例,冠心病82例;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检出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P<0.01);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性别和焦虑是罹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较高,焦虑、抑郁情绪是罹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国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地区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存在种族和性别差异。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中国南京地区黄种人入选1442例(男性72.0%)为中国组,澳大利亚悉尼当地白种人同期入选1309例(男性65.6%)为澳大利亚组。从左冠状动脉病变率和Gensini积分,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CX)各段及主要分支病变率及狭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2组男性患者左冠状动脉病变率显著高于同组女性(P〈0.05),但2组患者左冠状动脉的Gensini积分无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中国组LAD和LCX近中段的病变率以及LAD和LCX各段及分支(除LCX远段外)的狭窄程度均显著高于澳大利亚组(P〈0.001)。结论中国组与澳大利亚组在冠心病危险因素、左冠状动脉病变的分布、狭窄程度和Gemini积分方面存在种族差异。中国组较澳大利亚组具有更严重的左冠状动脉病变,而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