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肝癌(肝癌组)、30例乙肝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肝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以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结果肝癌组EGF和EGFR阳性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均〈0.01。认为EGF和EGFR在原发性肝癌中呈过表达,是其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2.
3.
胃癌患者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胃癌进行研究。结果:EGF和EGFR在早期胃癌中的阳性率均为20%(2/10),在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2.5%(25/40)和60%(24/40),进展期胃癌EGF和EGFR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0.05)。有转移组的EGF及EGFR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EGF及EGFR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结论:EGF及EGFR阳性的肿瘤可能具有更强的浸润与转移能力,检测EGF和EGFR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胃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23例胃癌切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GF、EGFR与PCNA.组织学分型,乳头状腺癌3例,管状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14例.对EGFR阳性胃癌以镜面切片染色法,计算出EGFR阳性癌细胞以及EGFR阴性癌细胞PCNA数.资料以studentt测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EGF阳性胃癌14例(60.9%),EGFR阳性胃癌5例(21.7%),EGF与EGFR同为阳性胃癌3例(13%).EGFR阳性胃癌细胞PCNA阳性率为49.95%±20.30%,EGFR阴性胃癌18例细胞PCNA阳性率为28.48%±18.18%,EGF与EGFR同为阴性7例,PCNA阳性率为18.82%±14.24%,差异性有显著意义(P<0.05).5例EGFR阳性胃癌镜面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EGFR阳性癌细胞与EGFR阴性癌细胞PCNA阳性率分别为49.95%±20.30%与39.68%±17.88%.5例EGFR阳性胃癌和3例EGFR与EGF同为阳性胃癌中,全部为低分化型腺癌,且均有静脉浸润.结论EGFR阳性胃癌细胞PCNA高表达表明,EGFR与EGF配体结合可促进癌细胞异常分裂增殖.EGFR与EGF表达与肿瘤高浸润性低分化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人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人结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张捷,王年吉,许瑞吉有关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的控制细胞增殖等许多生理功能已逐步阐明,最近不少学者发现hEGF与癌的产生和发展可能相关。hEGF为53肽氨基酸,分子量170kDa,内含特异活性蛋白激酶,该酶有促...  相似文献   

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 R)是原癌基因 c-erb B- 1 (又称 HER- 1 )的表达产物 ,是一种细胞膜受体 (分子量为 1 70 KD) [1] ,其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已引起临床重视。研究表明 ,多种肿瘤组织中都有较高水平的 EGF- R表达[1、2 ] ,但临床对大肠癌癌前病变向癌转化过程中 EFG- R表达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1 984~ 1 996年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部分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 EGF- R的表达 ,旨在探讨 EGF- R与大肠癌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收集 1 6 5例受检者的大肠粘膜组织标本 ,…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52例大肠癌和18例正常结肠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状况。正常组织中EGF阳性率22.2%,EGF-R阳性率16.7%,大肠癌EGF阳性率67.3%,EGF-R阳性率61.5%,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EGF和EGF-R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但随着肿瘤浸润度的加深,EGF与EGF-R的阳性率逐渐增高,有淋巴结转移者二者阳性率高于淋转阴性者,特别是EGF与EGF-R双阳者中有82.6%为进展期大肠癌,另发现低分化大肠癌中EGF和EGF-R阳性率明显低于中高分化癌。本文结果提示:部分大肠癌存在EGF或EGF-R的过度表达;EGF与EGF-R的过度表达与肿瘤润度及淋巴转移有关,其检测可作为诊断肿瘤恶性程度的一项辅助指标,部分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也有少量EGF或EGF-R表达。  相似文献   

9.
白新学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208-3209
目的观察胶质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点及对预后的判断意义。方法胶质瘤患者93例为观察组,正常脑组织7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二组中EGFR和VEGF表达特点,观察二者表达与不同病理特征的差别及相关性。结果胶质瘤中EGFR和VEGF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种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最大直径、胶质瘤分级及Ki67表达密切相关,且肿瘤中EGFR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EGFR和VEGF在胶质瘤中高表达,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术后检测EG-FR和VEGF表达可能对判断胶质瘤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胰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用~(125)Ⅰ标记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125)Ⅰ-EGF)与分离制备的胃癌和癌旁组织细胞膜进行放射配体结合试验。胃癌细胞膜~(125)Ⅰ-EGF结合量为13.5±3.84fmol/mg膜蛋白,癌旁组织为6.15±1.65fmol/mg膜蛋白,两者差异显著(22例,t=8.25,P<0.01)。高分化组胃癌~(125)Ⅰ-EGF结合量显著低于低分化组胃癌(P<0.05)。Scatchard分析表明,胃组织细胞膜EGF受体是一种单一亲和力的受体。胃癌~(125)Ⅰ-EGF最大结合力(B_(max)=26.15±2.17fmol/mg膜蛋白)高于癌旁正常组织(B_(max)=19.87±2.81 fmol/mg膜蛋白),两者差异显著(t=2.95,P<0.05)。胃癌EGF受体的亲和力(K_D=11.13±0.22nM)大于癌旁正常组织(K_D=1.79±0.23nM),两者差异显著(t=3.59,P<0.05)。本研究表明,胃癌细胞膜表面EGF受体在数量和亲和力两方面都有显著改变,提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GF受体与其配体所形成的自/旁分泌增殖环可能起着重要的生长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细胞凋亡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与胃溃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表达在胃溃疡愈合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胃溃疡粘膜细胞凋亡和EGFR表达。结果  2 0例胃溃疡患者抗溃疡治疗后幽门螺杆菌 (Hp)根除率为 66.6%,溃疡全部愈合 ,平均细胞凋亡指数由治疗前的 2 1.3 %下降至治疗后的 5 .6%(P <0 .0 0 1) ,治疗前后的EGFR分级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p诱导细胞凋亡参与胃溃疡的形成并影响愈合 ,EGFR表达在粘膜修复和溃疡愈合中起重要作用 ,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窦黏膜糜烂区与糜烂旁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探讨其在胃黏膜损伤修复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窦黏膜糜烂患者50例,距糜烂区3cm处40例,无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EGF及EGFR的表达.结果:胃窦黏膜糜烂区EGF、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和30%,明显高于糜烂旁胃黏膜15%和10%及无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20%和12.5%的阳性表达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无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略高于糜烂旁胃黏膜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GF、EGFR在胃黏膜损伤后高表达,对促进胃黏膜修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RNA干扰技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ng M  Zhang X  Bai CX  Chen J  Wei M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5):345-348
目的 观察RNA干扰技术是否能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细胞株SPC A 1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表达。方法 体外化学合成EGFR序列特异性双链RNA(dsRNA) ,与Lipofectamine 2 0 0 0结合后转染细胞 (分 4个组 ,A组 :加入无血清DMEM 5 0 0 μl;B组 :加入Lipofectamine2 0 0 0稀释液 2 5 0 μl及无血清DMEM 2 5 0 μl;C组 :加入非特异性dsRNA/Lipofectamine复合物 5 0 0 μl;D组 :加入dsRNA EGFR/Lipofectamine复合物 5 0 0 μl) ,用Western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EGFR表达。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 ,结合集落形成、化疗敏感性分析观察SPC A 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 与A组比较 ,D组EGFR数量减少了 71 31% (P <0 0 0 1) ,B组和C组分别降低了 9 0 %和 16 2 % (P >0 0 5 )。与A组比较 ,D组细胞生长抑制了 78 3% ,集落形成抑制了 6 6 8%。D组G0 G1期细胞百分数较A组增加了 17 4 8% ,D组进入S期的细胞百分数较A组减少了 19 2 0 %。据Origin 6 0计算的IC50 ,dsRNA EGFR可将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提高约 7倍。结论 dsRNA EGFR可有效抑制SPC A 1细胞EGFR表达 ,将更多的细胞阻滞在G0 G1期 ,抑制细胞增生 ,提高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RNA干扰技术为NSCLC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蜡块标本,从100例胃癌组织蜡块标本上随机抽取50例,提取其癌旁组织作为癌旁对照组。比较EGFR、HER2、MMP7在胃癌组和癌旁组织的关系,并记录其和常见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中EGFR、HER2、MMP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比癌旁组织高(P<0.05);EGFR、HER2、MMP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不同浸润程度、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胃癌组织中,EGFR、HER2、MMP7的表达均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EGFR、HER2、MMP7和老年胃癌中许多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三者呈协同作用,可作为对病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肝癌(肝癌组)、30例乙肝肝硬化(肝硬化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肝组织中EGF和EGFR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EGF和EGFR阳性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1);I期、Ⅱ期、Ⅲ期肝癌EGF和EGFR阳性率逐渐增高;Ⅱ期和Ⅲ期显著高于I期(P〈0.05)。结论EGF和EGFR在肝癌呈过表达,是肝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胶质瘤组织及细胞U251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脑胶质瘤组织和U251中的EGFR。用EGF作用U251,MTT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U251中磷酸化EGFR(p-EGFR)。结果 78例胶质瘤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率为66.67%(52/78),且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41,P〈0.05)。EGF作用后,U251细胞增殖显著、U251中p-EGFR水平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胶质瘤组织、细胞中EGFR均呈过度表达。EGFR通过其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促进细胞增殖,EGFR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鼻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息肉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60例老年鼻息肉患者(息肉组)及鼻中隔偏曲患者20例(对照组)。息肉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喷剂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息肉组织及对照组鼻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查,对比两组EGF和EGFR蛋白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息肉组患者的鼻息肉病变评分情况:治疗前(2.48±0.77)分,治疗2周后(2.11±0.68)分,治疗6周后(1.57±0.49)分,治疗12周后(1.29±0.64)分;鼻息肉病变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的EGF、EGFR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息肉组治疗12周后鼻息肉组织中EGF和EGFR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鼻息肉患者的效果肯定,其作用机制与抑制鼻息肉组织中EGF及EGF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R)在甲状腺增殖性疾患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方法观察 70例甲状腺组织切片EGF及EGFR的表达。结果(1)EGF在正常、肿瘤及非肿瘤组织中几乎均无表达。 (2 )乳头状、滤泡型甲状腺癌及其混合癌EGFR阳性表达高于非癌疾患及正常组织 (P <0 .0 5 ) ,阳性表达程度以强阳性为主。 (3)在正常组织、良性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桥本病 ,弱或中度的EGFR阳性表达率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虽高达 83.3 % ,但 2 / 3表达为弱阳性。 (4 )乳头状甲状腺癌以细胞浆表达EGFR占优势 ,滤泡型及混合型甲状腺癌主要为混合着色 ,但与非癌混合着色不同的是多数以胞浆表达占优势 ;良性疾患以混合染色为主 ,但结节性甲状腺肿以膜着色居多。正常组织为浆、膜混合着色。结论  (1)对EGFR强阳性表达尤其细胞浆为主者应高度疑及甲状腺癌。 (2 )各甲状腺良性疾患均有不同程度EGFR表达 ,虽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 ,却可说明EGFR对于良性肿瘤及非肿瘤增殖性疾患的生成均有不应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