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酸氧化电位水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测定酸氧化电位水消毒液对细菌芽胞的杀灭效果和对HBsAg抗原性的破坏作用,了解该消毒液用于医疗器械消毒时的使用剂量.方法采用载体流动浸泡定量杀菌试验、载体浸泡定性HBsAg抗原性的破坏试验和医疗器械模拟现场消毒试验,分别测定酸氧化电位水消毒液对细菌芽胞的杀灭效果、HBsAg抗原性的破坏作用和使用消毒效果.结果酸氧化电位水消毒液在氧化还原电位值(1150±50)mV、pH值2.2±0.2和有效氯含量(55±10)mg/L时,流动浸泡作用15min可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达消毒要求,载体浸泡作用10min可破坏HBsAg的抗原性,连续流动浸泡消毒45min,对干燥于医疗器械表面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率可达99.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院消毒液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于2005年1~12月份,对本院临床各科室消毒液进行了细菌污染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项目碘伏、2%戊二醛、0.1%苯扎溴铵消毒液。采用稀释中和法,如每个平板上有≥5CFU/ml,说明该消毒液含活菌量≥250(5×5×10)CFU/ml,判为不合格。1.2使用情况内、外、妇、儿、急救中心各护理部对皮肤消毒使用碘伏,手术室、胃镜室浸泡器械用2%戊二醛,门诊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痔瘘科、急救中心及住院部外科换药室用0.1%苯扎溴铵浸泡器械。被监测的消毒液均在使用中,使用2~10 d。…  相似文献   

3.
几种消毒液对口腔器械消毒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口腔科器械使用频率高、易污染 ,部分器械不耐高温不耐腐蚀 ,目前许多口腔科及口腔个体诊所仍普遍采用消毒液浸泡法进行器械消毒 ,传统的和新型的浸泡消毒液种类很多 ,评价其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是细菌和乙肝病毒 (HBV)的杀灭程度。由于口腔器械的消毒效果好坏对医院内乙型肝炎等疾病的传播关系重大 ,选择合适的消毒液非常重要 ,为此 ,我们对几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作了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口腔医院污染过的口腔器械共 2 0 0件 (牙钻针、机头、口镜、探针、镊子、拔牙钳、充填器、刮匙各 2 5件 ) ,四种浸泡消毒液…  相似文献   

4.
改良力博消毒液对口腔器械消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力博消毒液浸泡口腔器械的杀菌效果和腐蚀现象。方法:力博消毒液浸泡牙科污染器械,观察不同作用时间的杀菌效果。在连续浸泡30d后,观察腐蚀及锈斑,力博消毒液中加入定量产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10^8CFU/ml,观察不同作用时间的杀菌率。结果:改良力博消毒液浸泡牙科器械,5min灭菌率为99%,10min为100%,连续浸泡30d,全部器械无腐蚀及锈斑,在消毒液中模拟加入产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10^8CFU/ml,5min,杀灭率达99.99%,10min,杀菌率达100%。结论:改良力博消毒液浸泡器械高效,安全无腐蚀,是牙科器械理想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5.
化学消毒剂对牙科手机灭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为制定我国牙科手机化学灭菌标准及其操作规范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选择国内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几种用于牙科手机灭菌处理的化学消毒剂,对标准微生物、对牙科手机上人工污染的标准微生物及临床分离微生物、对临床使用后自然污染牙科手机进行灭菌试验观察. 结果含氯氧三嗪(三氯异氰尿酸)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 000 mg/L、浸泡30 min,可完全杀灭布片上污染的细菌及细菌芽胞、破坏HBsAg抗原性,将有效氯含量提高到3 000 mg/L、浸泡处理作用时间延长到50 min,仍然不能完全杀灭污染在牙科手机上的同类微生物;含二氧化氯的消毒剂,二氧化氯含量30 mg/L、浸泡处理作用40 min,可完全杀灭布片上污染的细菌及细菌芽胞、破坏HBsAg抗原性,将二氧化氯含量提高到100 mg/L、浸泡处理作用时间延长到50 min,仍不能完全杀灭牙科手机上污染的同类微生物;2%碱性戊二醛浸泡处理作用4 h可完全杀灭污染在布片上的细菌芽胞、破坏HBsAg抗原性,将浸泡作用时间延长到10 h,仍不能完全杀灭牙科手机上污染的细菌芽胞;环氧乙烷熏蒸可完全杀灭牙科手机上污染的细菌芽胞. 结论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方式处理牙科手机达不到灭菌合格标准,灭菌可靠性有限,环氧乙烷灭菌效果可靠,但必须使用环氧乙烷灭菌专用设备,并注意安全操作、人员防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廊坊市医疗机构环境中主要污染菌群,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消毒灭菌,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将医疗机构环境分为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及医疗器械等5组进行讨论研究.结果 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医疗器械污染细菌以G+球菌为主,医护人员手污染细菌G-杆菌略高于G+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为主;使用中消毒液监测合格率最高为98.89%,有6份样本不合格,空气监测合格率最低为58.22%.结论 未发现难以杀灭的细菌芽胞,各类环境中样本不合格大多源于工作人员消毒灭菌意识薄弱,工作态度不认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添加合适稳定剂,以延长84消毒液临床使用时间,确保消毒效果持久稳定,使用方便。方法用碘量滴定法测定添加稳定剂与不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0、24、48、72、96h时有效氯含量的变化。用枯草杆菌芽胞测定两种消毒液定量杀灭效果。结果在含3%小牛血清白蛋白芽孢悬液中,温度20℃,同样作用45mi。的条件下,添加稳定剂后2%的84临床使用液,使用72h有效氯含量稳定在900mg/L以上,对枯草杆菌芽胞杀灭对数值大于5.0;不添加稳定剂的2%84消毒液临床使用液,使用过程中有效氯含量在900mg/L以上只能维持48h,对枯草杆菌芽胞杀灭对数值大于5.0。结论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较不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在常规消毒使用过程中有效氯含量更为稳定,浸泡消毒效果保持不变,可延长使用至72h更换。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万福金安消毒液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通过供应室回收的器械采样 ,监测万福金安消费液对不同器械作用不同时间的使用效果。结果  10 0 0mg/L选用器械型万福金安消毒液浸泡试验样品 10分钟以上消毒杀菌率达 10 0 %,消毒效果显著 ,配制液连续使用 10天仍无细菌生长。结论 万福金安消毒液消毒效果好 ,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9.
使用中消毒剂污染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经鉴定,从230份使用中消毒液分离的187株细菌中,球菌占28.88%,杆菌占23.53%,未定型细菌占47.59%。98株已鉴定细菌共分布于18个菌属,球菌占了3个菌属,杆菌占15个菌属。其中以葡萄球菌、微球菌、芽胞杆菌和棒状杆菌分居前四位。结果表明,使用中消毒液染菌较严重,染菌菌谱较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一元低腐蚀性过氧乙酸消毒液对连接于模拟内镜染菌载体上的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消毒和灭菌效果,并临床观察验证过氧乙酸消毒液消毒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内镜试验方式,选择手工清洗消毒方式研究过氧乙酸消毒液消毒(灭菌)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并采用活菌计数方法评价消毒灭菌效果;观察过氧乙酸消毒液对临床使用过内镜消毒效果。结果对连接于模拟内镜染菌载体上芽孢,消毒作用5min,可达到高水平消毒;浸泡15min,可达灭菌效果。过氧乙酸消毒液以手工清洗消毒方式用于模拟内镜消毒灭菌,可连续使用14d。结论通过试验表明使用一元过氧乙酸消毒液原液进行内镜消毒灭菌是一款理想的消毒(灭菌)剂,效果可靠,对内镜无损伤,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某速干免洗手皮肤消毒液的消毒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载体定量杀灭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对该消毒剂进行消毒效果检测、评价。结果在载体定量杀灭试验中,该消毒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及铜绿色假单胞菌作用0.5min后,杀灭对数值均3.00;用该消毒液对手和前臂皮肤擦拭消毒1.0min,对手和皮肤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1.00。结论该速干免洗手皮肤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对手和皮肤自然菌消毒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医用器械消毒液不同消毒作用时间对纤维鼻咽喉镜消毒效果,探索临床消毒的实用性.方法 采用现配的2000 mg/L有效氯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对清洗后的纤维鼻咽喉镜反复冲洗后随机浸泡消毒5、10min,采用现场随机抽样检测方法,比较不同消毒作用时间对纤维鼻咽喉镜的消毒效果.结果 浸泡消毒5、10min,消毒后鼻咽喉镜内腔平均细菌数分别为10、9 CFU/件,鼻咽喉镜外表平均细菌数均为6 CFU/件,合格率均为100.0%,均未检出致病菌;对稀释后消毒液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该消毒液可使用1周.结论 该医用器械消毒液对纤维鼻咽喉镜浸泡消毒5、10 min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异,同时性能稳定、无腐蚀,易被医务人员接受.  相似文献   

13.
强化戊二醛复方消毒液性能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强化戊二醛复方消毒液杀菌效果与腐蚀性、稳定性、毒性等性能。 方法 将强化戊二醛复方消毒液进行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稳定性试验、腐蚀性试验、连续使用稳定性试验、毒性试验。 结果 调节p H值到 8.5左右后 ,(2 0± 2 )℃条件下 ,消毒液含 5 0 0 mg/ L的戊二醛分别作用 5 min、10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分别为 99.93%、99.97%;含 30 0 0 mg/ L的戊二醛作用 3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 10 0 .0 0 %。消毒液 (2 00 0 0 mg/ L )作用 2 h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率达 10 0 .0 0 %。在 2 5 %小牛血清条件 ,消毒液 (2 0 0 0 0 mg/ L )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效果无影响。消毒液 (2 0 0 0 0 mg/ L)对金属无腐蚀或有轻度腐蚀。浸泡器械 7d的消毒液作用 3h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仍达 10 0 .0 0 %。消毒液对雌雄小鼠的 L D50 为 14 70 0 mg/ kg· bw,属实际无毒 ,蓄积毒性属弱蓄积毒性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结论 强化戊二醛复方消毒液对微生物杀灭效果可靠 ,且安全稳定 ,对金属基本无腐蚀 ,连续使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过氧乙酸对模拟内镜管腔和软式内镜现场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模拟现场消毒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方法,研究过氧乙酸对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的消毒效果,同时对消化内镜模拟现场和现场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过氧乙酸消毒液原液含过氧乙酸2 000mg/L。以过氧乙酸浓度为2 000mg/L的消毒液作用0.5min,过氧乙酸浓度为50mg/L的消毒液作用1min,过氧乙酸浓度为25mg/L的消毒液作用3min,对悬液内铜绿假单胞菌作用2.5min,杀灭对数值均5.00。以过氧乙酸浓度为2 000 mg/L的消毒液作用1min,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对数值4.00。以过氧乙酸浓度为2 000mg/L的消毒液,手工清洗蠕动泵消毒和内镜清洗机上运行一个消毒周期(总运行时间为15 min,含消毒程序5 min),对模拟管腔内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均5.00;对模拟管腔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对数值均4.00。以过氧乙酸浓度为2 000 mg/L的消毒液消毒消化内镜,手工清洗的合格率为75.56%,内镜清洗机的合格率为100.00%。过氧乙酸消毒液对不锈钢片、铝片、铜片基本无腐蚀,对碳钢片有轻度腐蚀。结论该过氧乙酸消毒液可快速杀灭悬液内细菌繁殖体、细菌芽胞,并能快速杀灭模拟管腔内壁上的微生物。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清洗消毒机现场消毒试验消毒效果比手工清洗更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医用器械消毒液对器械的消毒效果及其有关性能。方法采用理化分析、载体定量和定性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该器械消毒液原液有效氯含量为4.90 g/L,经37℃恒温存放90 d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平均为7.76%。用有效氯含量为2 000 mg/L的器械消毒液浸泡作用5 min,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4.27;作用20 min,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可达到完全杀灭。有效氯含量为4 000 mg/L的器械消毒液,作用20 min,对污染于止血钳关节部位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可达到完全杀灭。连续使用7 d的器械消毒液杀菌效果基本不下降。有机物对器械消毒液杀菌效果有轻度影响。用有效氯含量为4 900 mg/L的器械消毒液浸泡72 h,对不锈钢、碳钢、铜、铝基本无腐蚀。该器械消毒液小鼠经口LD5010 000 mg/kg(体质量);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阴性。结论该器械消毒液性能稳定,毒性低,对金属基本无腐蚀;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载体上细菌芽孢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污染原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通过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的测定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用滴加法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使用中消毒液均存在细菌超标现象,发生率为8.13%,控制后降到1.48%。结论 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超标现象比较严重,只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消毒液才能避免消毒液被污染。  相似文献   

17.
对本院2000年1月11日~12月10日,全院使用中的常规消毒剂进行多次抽检和各科室送检标本进行详细的监测,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对象及种类 主要对全院各科治疗室、换药室、抢救室、处置室、注射室、抽血室、肌注室、特检室、人流室、手术室、产婴室、口腔科、介入中心、ICU等使用中的常用消毒器械液、75%乙醇、2%碘酒、碘伏、0.2%苯扎溴铵(新洁尔灭)、2%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抽检或送检标本1098份进行监测及评价。1.2 方法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1991年版进行。2 结 果 共监测消毒液标本1098份,其中有6份检出微生物,检出率为0.55%。3 讨 论3.1 消毒液的正确使用及管理与广大医务人员对消毒液  相似文献   

18.
2003~2005年平阳县医疗机构消毒液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平阳县医疗机构消毒液细菌污染情况。方法: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2003—2005年全县医疗机构使用中的1134份消毒液进行监测。结果:2003—2005年消毒液合格率依次为87.6%、89.7%、95.6%。3年中使用的高、中、低效消毒液合格率依次为94.3%、92.7%、83.8%。结论:平阳县医疗机构消毒液细菌污染合格率逐年提高,但仍需加强卫生监督监测,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手消毒液的抑菌效果及应用消毒效果.方法 利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医院常见致病微生物进行杀菌试验;对医护人员手部自然菌杀灭效果观察.结果 使用卫洁牌手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制成的菌悬液作用0.5、1、1.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外科手消毒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2.52;日常卫生手消毒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2.36.结论 该手消毒液用于手部皮肤消毒所需时间少、有效、易干燥、无黏腻感,是外科手消毒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复方戊二醛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载体定性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 用19 200 mg/L,戊二醛对悬液中的细菌芽胞作用2 h,480 mg/L对细菌繁殖体作用1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用1 920 mg/L戊二醛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5 min,其杀灭对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