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布膏治疗瘢痕疙瘩历史悠久 ,疗效肯定 ,但由于其易干燥、易脱落、存放时间短而使其使用受限。笔者在制备黑布膏时采用了新基质 ,并增加了成分。自 1 999年 1 0月~2 0 0 3年 1月运用加味黑布膏治疗瘢痕患者 5 2例 ,同时设对照组 2 1例局部用黑布膏治疗 ,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医用几丁糖联合得宝松又名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其对瘢痕增生的影响。方法将一定浓度的得宝松作为空白对照试剂,医用几丁糖联合得宝松配置成实验组试剂。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瘢痕疙瘩患者84例,随机分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医用几丁糖组(A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组(B组)对其采用瘢痕内注射的方法,2个疗程后观察瘢痕增生的情况和患者症状,对其进行量化评分,研究其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2个月A、B两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积分、疗效相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几丁糖联合得宝松治疗瘢痕疙瘩比单用得宝松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效果更好,它能更好地抑制瘢痕的增生,延缓瘢痕疙瘩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孔平  陶伟平 《海南医学》2007,18(9):35-36
目的 通过对曲安缩松注射分别配合瘢痕表皮回植及异位皮移植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对比观察,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切除瘢痕疙瘩后,切口周围及基底先注射40mg曲安缩松,然后分别取瘢痕疙瘩的表皮及自体异位皮植入伤口,待愈合后再补充注射2-4次.结果 经6个月至4年的随访,瘢痕表皮回植组瘢痕疙瘩复发率小于异位皮移植组,且外观好,手感软.结论 曲安缩松注射配合瘢痕表皮回植治疗瘢痕疙瘩是一种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颖  王娟  刘先强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1):867-868
目的观察得保松局部注射治疗皮肤瘢痕的疗效。方法将73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得保松局部注射治疗,每月给药1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2个月后判断疗效,并与对照组患者采用醋酸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2个月后105块皮损治愈68块,显效30块,好转7块,有效率99.04%。对照组101块皮损,治愈45块,显效40块,好转6块,有效率90.09%。两组对照,χ2=8.21,P<0.01。结论得保松局部注射治疗皮肤瘢痕疙瘩较醋酸强的松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当归注射液预防瘢痕疙瘩术后复发5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 1996年 1月— 1998年 1月 ,对 5 4例术后患者应用当归注射液预防瘢痕疙瘩术后复发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病理确诊的瘢痕疙瘩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当归治疗组 5 4例 ,男 31例 ,女 2 3例 ,年龄 16~ 5 1岁 ,平均2 5 .3岁 ,病程 6个月~ 5年。抗炎松治疗组 5 6例 ,男 2 6例 ,女 30例 ,年龄 15~ 4 9岁 ,平均 2 4 .7岁 ,病程 8个月。二组病例发生原因、发病部位见表 1,表 2。表 1 瘢痕疙瘩发病原因组别外伤烧伤手术感染异物 局部代谢失调当归治疗组 1 6 81 2 76 5抗炎松治疗组 1 3 6 1 1 75 4表 2 …  相似文献   

6.
得宝松混合液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彩莲 《海南医学》2006,17(12):56-56,47
目的 观察得宝松混合液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207例瘢痕疙瘩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用得宝松联用5-氟尿嘧啶及利多卡因配成混合液,局部注射于瘢痕组织内,对照组给予得宝松瘢痕内注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0.77%,对照组有效率64.07%,两组疗效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得宝松混合液比单剂应用得宝松效果明显,即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皮损内注射得宝松规律性停药对治疗瘢痕疙瘩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到本院就诊的符合瘢痕疙瘩诊断的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B两组,A组为试验组共81例,B组为对照组共75例。A组在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采取逐渐减少浓度的方法规律停药;B组采用常规疗程停药方法。观察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该科采用瘢痕疙瘩切除,切口皮缘内注射得宝松注射液、凉血四物汤内服结合黑布膏外敷治疗瘢痕疙瘩26例,预防其再次增生复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A组、B组,A组28例患者单纯得宝松封闭治疗;B组34例患者用二氧化碳激光手术切除瘢痕疙瘩,伤口脱痂愈合后即行得宝松封闭治疗;4周封闭治疗一次,连续治疗3次。结果:A组28例患者治愈1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B组34例患者治愈21例;好转13例;无效为0。经χ2检验,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加得宝松封闭治疗瘢痕疙瘩,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安全可靠,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瘢痕疙瘩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主要研究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与单一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对48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醋酸去炎松A局部注射,同时用中药黑布膏外敷;B组单独用醋酸去炎松A局部注射.最后结果显示,在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  相似文献   

11.
黑布膏治疗瘢痕历史悠久 ,由于其易干燥换药次数多 ,存放时间短而致临床使用受限。笔者自 1998年 10月~2 0 0 1年 10月 ,运用加味黑布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5 2例 ,同时设对照组 2 1例应用黑布膏治疗 ,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 ,治疗组 5 2例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38例 ;年龄最大 4 2岁 ,最小 6岁 ,平均年龄 32 6岁。烧伤后遗留瘢痕 17例 ,手术后所致瘢痕 35例。对照组 2 1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12例 ;最大年龄 38岁 ,最小年龄 3岁 ,平均年龄 31 8岁。烧伤所致瘢痕 8例 ,手术所致瘢痕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A型肉毒素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与单纯得宝松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对瘢痕疙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瘢痕疙瘩患者58例,分为A型肉毒素联合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组(联合治疗组)28例和单纯得宝松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组(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局部注射得宝松,每4 周1次,连续3 次,每日外用透明质酸。联合治疗组患者在第1次得宝松注射后皮损周边注射1次A型肉毒素。收集入组病例每次治疗前后参数数据、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和每次治疗前后临床照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次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皮损外观改善更好。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时痛痒感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下降,但在2和3个月时又逐渐上升;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内VAS 值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在2和3个月时VA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内,联合治疗组患者皮损厚度逐渐下降,而对照组降低幅度不明显;治疗3个月时,联合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痛痒症状及皮损厚度在每次注射2周后出现反跳,而联合治疗组无反跳。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7%,联合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0%,2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素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治疗瘢痕疙瘩与单纯得宝松局部注射及透明质酸外用相比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史锦生 《中外医疗》2010,29(32):123-123
目的观察瘢痕内注射得保松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用得保松+2%利多卡因进行瘢痕内注射,每2周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瘢痕面积小、病程短的一般为1个疗程,瘢痕面积大、病程长需要2~3个疗程。结果 120例患者治愈的96例,有效率占80%,显效的12例,有效率占10%,总有效率90%,9例患者虽然治愈或症状明显改善,但仍有局部组织萎缩、局部皮肤脱失、局部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5例女性患者伴有月经周期紊乱。结论得保松是一种有效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和正确掌握操作方法是防范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康瑞保乳膏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门诊58例瘢痕疙瘩患者分成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组(A组)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康瑞保乳膏组(B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1、2、3个月进行症状评分、观察疗效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逐渐下降;在治疗1个月时两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3个月时两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优于A组;治疗结束时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外用康瑞保乳膏是治疗瘢痕疙瘩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异搏定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6例增生性瘢痕和60例瘢痕疙瘩,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异搏定和激素局部注射,比较总有效率和副作用总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比较P值>0.05,差异无显著性;副作用总发生率治疗组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P值<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异搏定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一种疗效较好且安全性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1996年1~6月份,应用得宝松注射液,治疗小面积瘢痕疙瘩,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经门诊确诊的瘢痕疙瘩患者共55例.其中男20例.女35例。年龄为18岁~55岁。病程在3个月~2年内。皮损部位在面颊、颈、前胸及臂部。皮损面积4cmX1cm者12例,皮损面积2cmX2cm者15例,皮损面积Ion。Xlcm者28例。两处以上皮损12例,均经外用药膏等多种治疗后未见好转.而改用得宝松注射液局部治疗。1.2药物选配采用美国先灵一葆雅药厂生产的得宝松注射液,每毫升得宝松注射液的灭菌缓冲液与赋形剂中含sing信他米松二丙酸酯…  相似文献   

17.
李强华 《当代医学》2011,17(9):145-146
目的观察复方倍他米松联合氟尿嘧啶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局部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治疗。结果在治疗一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3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氟尿嘧啶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兵  李巍  李峥 《四川医学》2005,26(7):770-770
瘢痕,尤其是瘢痕疙瘩因其具有持续而强大的增生能力,治疗难、易复发而在临床上倍受重视。瘢痕疙瘩又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可由轻微外伤所致。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是疗效报道不一。笔者采用得保松局部注射联合抗雄激素药物(安体舒通)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五倍子瘢痕膏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药物对原代培养的第4~8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各不同浓度的药物组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1),并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周期研究表明,各药物组S期的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药物组G2 M期细胞百分比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这种对S期的阻滞作用和对G2 M期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五倍子瘢痕膏水溶液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重要的作用途径是使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期的细胞数上升,出现S期阻滞,分裂期的细胞数下降,从而抑制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20.
曾权荣  温秋映 《吉林医学》2006,27(5):465-466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28例,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局部封闭疗法加喜疗妥治疗瘢痕疙瘩;对照组24例,单纯用得宝松局部封闭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8.5%,对照组45%。结论:得宝松局部封闭加喜疗妥外用治疗瘢痕疙瘩可起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