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碎补治链霉素中毒耳聋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孟景春骨碎补性温味苦,人肾、心经。本品原为治肾虚之耳鸣,今多次报道移治因链霉素中毒而引起的耳鸣,具有较好的效果。1广西柳州工程机械厂医院报道:用骨碎补100g,水煎成500ml。轻者每次服50ml,...  相似文献   

2.
“五更泄”指黎明之时腹痛泄泻,是慢性腹泻中的一种。笔者应用加味四神丸治疗五更泄患者2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1例患者中,男18例,女3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1岁;病程最长10余年,最短3周。患者症见:在黎明时即泻,且日泻2~8次不等,腹部隐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泻下物多为水样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2治疗方法治拟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选加味四神丸。药用:补骨脂10g,煨豆蔻6g,五味子9g,吴茱萸9g,黄芪30g,白术10g,附子6g,炮姜6g。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mL,分早晚2次服用。兼有…  相似文献   

3.
骨碎补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活血、续筋、补肾、強骨功效,现多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肾虚骨痿、耳鸣耳聋、斑秃、白癜风以及牙周病、过敏疾病等。本文通过系统归纳骨碎补功能主治的历代本草记载和全面综述骨碎补治疗各种疾病的现代机理,为骨碎补的进一步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提供依据和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4.
龙胆泻肝丸具清肝火、泄湿热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凡肝胆湿热之证,可对症用之。我在临床中以龙胆泻肝丸治疗慢性中耳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胆囊炎,取得较好疗效。lff性中耳炎例1:沈XX,男性,32岁。右耳流脓反复发作3年,五官科检查,确诊为慢性中耳炎。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刻下自觉头昏耳鸣,口苦,夜寐久安。苔薄黄质红,脉弦数,证同肝胆湿热内蕴,予以龙胆泻肝丸。每眼gg,每日2次,连眼半月。药后耳道流脓即除,头昏耳鸣减缓。患者为防复发,又自取半月,随访3年,未再复发。按;慢性中耳炎属中医“耳脓”范围,足少…  相似文献   

5.
补肾法运用4则黄月兰(江西省广丰县中医院广丰334600)关键词补肾法耳鸣消渴久泻血崩1补肾益肝,调补精血治耳鸣纪某某,女,51岁。自绝经后出现耳鸣,以手按之则减,头晕目眩,腰酸肢冷半年有余,舌质偏红,脉弦细,曾看西医多次,未能根治。中医辨证为肝肾不...  相似文献   

6.
骨碎补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rlze)J.Sm的干燥根茎。药性苦、温。归肝、肾经。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骨质疏松,外治斑秃、白癜风。骨碎补治疗骨科痰患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含骨碎补的中药成方制剂多为丸剂;其中骨碎补多以生药粉入药;生品和烫制品入药较多;骨碎补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通过对骨碎补在中药复方制剂中应用情况的分析,来综合开发利用骨碎补及含骨碎补制荆。所以我们应从发展中医药理论的角度结合临床为出发点,加强骨碎补在复方制剂中的综合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耳鸣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患者自觉耳内鸣响的一种听力异常。耳鸣如蝉鸣或潮水声,入夜或静时加重,或伴有抑郁、烦躁、失眠、精神过度紧张等症状,日久则可出现听力下降;临床多见于患者主观感觉耳内异常声响,可伴有耳内闷胀感;耳科听力学检查未见器质性改变,又称为主观性耳鸣、神经性耳鸣。耳鸣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也是耳科的三大难治之证之一。  相似文献   

8.
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具有补骨强肾、续伤止痛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等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而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常发现有中华槲蕨、光叶槲蕨、崖姜、大叶骨碎补混充骨碎补供药用,给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带来了困难,现将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对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重度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就诊的鼻咽癌放疗后重度耳鸣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龙胆泻肝汤,对照组予泼尼松。治疗前和治疗2wk后完善耳鸣问卷调查表[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24例,对照组有效11例,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耳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针对放疗后重度耳鸣属于肝胆湿热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毒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龙胆泻肝汤应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褚贵保 《四川中医》2001,19(10):77-77
作者应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治疗急性结膜炎、外阴瘙痒、突发性耳鸣、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文丽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0):594-594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40d~6.5岁。患儿大便日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如蛋花样,多臭秽,色淡黄,大便常规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或伴呕吐、腹痛、发热、口渴,体温在38.5℃以内。中医辨证为伤食泻(腹胀腹痛,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手心热,苔厚,指纹青滞)30例;湿热泻(腹泻如水样,臭秽,小便黄,肛门灼热,发热较高,苔黄腻,指纹粗紫)50例;寒湿泻(大便色淡时绿,泡沫,臭味不显,腹痛肠鸣,或伴外感症状,苔白腻,指纹淡紫或红)25例;脾虚泻(纳差,腹泻时间长,易反复,大便稀或水样,色淡。  相似文献   

12.
黄芪为君配伍应用二则栖霞县中医院(265300)张夫兴栖霞县观里镇医院(265314)崔桂花关键词黄芪;神经性耳鸣;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1神经性耳鸣刘某,男,48岁,1994年8月10日初诊。患者视物昏花、耳鸣2月余。2月前重感冒病愈后,渐觉视物不清...  相似文献   

13.
甲亢属中医“瘿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多由七情内伤所致。长期情志不遂,肝失条达,遂使肝旺气滞,血瘀痰阻留结于喉而成瘿病;凝聚目窠则眼胀,眼球逐渐突出;且肝郁化火,耗伤津液,引动君火,则心悸怔忡;肝火旺,移热于胃,则消谷善饥;肝火累及肾阴,水亏无以涵木,则腰酸、头晕、耳鸣;肝木乘脾土,脾失健运,则大便溏泻;而肝的本经自病,虚风内动,则经脉拘急而双手震颤。所以,本病病机为气滞、阴虚、痰凝。病位在颈,病变脏腑涉及肝、肺与胃。甲亢常伴有明显的心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14.
焦建勋  李稹 《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1):493-494
龙胆泻肝汤应用举隅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250011)焦建勋济南市压力表厂医务室(250023)李稹关键词龙胆泻肝汤;脑血栓;突发性耳聋;更年期综合征;乳房湿疹龙胆泻肝汤是临床常用方,所治病种较为广泛,只要辨证精当,疗效多较满意,兹就几则典型病例,诉...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近几年利用骨碎补煎剂治疗链霉素毒性反应23例,发现其有减轻或消除中毒症状的作用,疗效可靠,特作介绍。[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为肺结核病人。其中男历例,女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35岁,平均23岁。应用链霉素0.759每日1次肌肉注射,10-30天出现中毒反应。中毒症状为:耳鸣者13例,口唇麻木者5例,肢体麻木2例,面部麻木者2例,头皮麻木者1例。其中耳鸣面部麻木者2例,耳鸣唇麻者2例,口唇头皮麻木者1例。[治疗方法]用药同时加用骨碎补每天309水煎2次早晚分服。30天为一疗程。[疗效]症状消失时间:3-10天消失者19例,15-30天消失…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耳道真菌病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8-04-08应用龙胆泻肝丸合外涂达克宁霜治疗外耳道真菌病19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9例中,男13例,女6例;年龄18~42岁,平均30岁;病史3天~3月;均有耳痒甚或奇痒难忍,耳内闷胀,耳鸣,外耳道流淡黄色渗出液,多...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场出自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乃为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具有滋补肝肾、清泻虚火的作用。经加减化裁后,临床应用范围更广,为多数医家所喜用。笔者现就本方及其变方的应用,介绍如下:l六味地黄汤的组成及作用原方由熟地、淮山药、山英肉、仪等、泽泻、丹庆六咪药组成。方中熟地滋肾阴、益精血为本方主药;辅以山英肉养肝肾而涩精;淮山药益脾气,补牌阴而固精,三药合用则滋补肝肾以培其本;灰答淡渗牌湿;泽泻清池肾火;丹皮泻肝肾虚火,凉血退热均为佐药,合用则请活虚火以治其标。综合全方三补三泻,补中有泻,泻中有补,补不…  相似文献   

18.
刘教授认为,耳鸣的发生主要与肝肾关系密切。肝气郁滞,郁而化火,上扰耳窍,导致耳鸣;肾精亏虚或精血不足,髓海空虚,清窍失养,耳窍失聪。而大多数老年耳鸣患者多由肾精亏损而致,治疗上以补肾益精、开窍利耳、活血化瘀为主,刘教授自拟中药方剂(百合、连翘、葛根、骨碎补、仙灵脾等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多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足跟痛、夜尿频多等肝肾虚损之症,故要求冬令进补者甚多。笔者采用补肾壮骨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处方:人参、石斛各60g,枸杞子100g,煅龙骨、煅牡蛎、骨碎补各150g。上药加水淹没,浸2~4小时,  相似文献   

20.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中华槲蕨、石莲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网蕨以及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海州骨碎补等的根茎。亦名胡狲姜、猴姜(《本草拾遗》),过山龙(《植物名实图考》)等。味苦,性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肾、活血、止血。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内服:煎汤,10~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主要成分:槲蕨根茎含淀粉16.4%、葡萄糖5.37%,亦含柚皮甙。从石莲姜槲蕨中分离出了四种化合物:石莲姜素、4-O-β-D-吡喃葡萄糖基咖啡酸、胡萝卜甙和蔗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