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rP10 6- 12 6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暴露于合成多肽PrP10 6 -12 6,观察细胞存活率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有无凋亡的发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 3的活性。结果:在PrP10 6 -12 6的作用下,神经元存活数较对照组减少,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存活率明显下降。在PrP10 6- 12 6作用下神经元的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rP10 6- 12 6组凋亡细胞为2 4.93 % ,对照组为6.95 %。与对照组比,PrP10 6 -12 6组在培养第6、8、10天时均有较明显的caspase- 3表达,且伴有caspase 3的活化。结论:PrP10 6- 12 6对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有毒性作用,呈时间依赖性。PrP10 6 -12 6毒性作用涉及了细胞凋亡机制,激活caspase -3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Guillain—Barre综合征患者血清中IL—6和sIL—6R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 IL - 6 R)在不同类型 Guillain- Barre综合征 (GB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 (AMAN)和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AIDP)患者血清中 IL - 6及 s IL - 6 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MAN和 AIDP患者急性期血清中 IL -6水平显著升高 ,且与病情有关 ,而 s IL - 6 R水平却无明显升高。 AMAN组与 AIDP组相比 ,IL - 6及 s IL - 6 R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IL - 6在 AMAN和 AIDP免疫发病机制中均起重要作用 ,其作用在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s IL -6 R在 GBS发病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急性期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脑血管病引起的脑损伤中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被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其重要性倍受关注。对于急性脑血管病外周血中IL-6变化的研究报告较多,但国内外有关脑出血急性期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IL-6变化研究都较少[1,2],而对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的研究更少。我们对脑出血急性期CSF中SIL-6R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探讨其与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6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生理量的IL-6对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神经细胞增殖分化等有重要影响,脑损伤后IL-6高水平表达出现于脑组织、脑脊液及外周血清中。IL-6在脑损伤中有神经营养保护作用,并存在神经毒性作用,在脑损伤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从分子水平上阻断IL-6的神经毒性作用,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有望成为治疗重型脑损伤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与其受体IL-6R共存于脑组织的多种细胞中。在正常情况下,脑组织IL-6表达量很低,创伤性脑损伤后,IL-6表达明显增加,并且在血浆和脑脊液中出现两次高峰,这可能与IL-6的不同细胞来源有关。IL-6可以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拮抗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创伤后IL-6可以刺激星型细胞的反应活性,引起胶质细胞增生。还能延 长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期,促进突触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6B(Human herpesvirus 6B, HHV-6B)在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TLE)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于武汉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难治性MTLE患者42例和17例急诊脑外伤或脑出血患者的脑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逆转录PCR检测切除的海马、杏仁核和海马旁回组织中的HHV-6的DNA和mRNA,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HV-6 DNA在MTLE患者中的检出率(40.48%)明显高于非MTLE患者(11.7%),30例HHV-6阳性患者中有15例检测到HHV-6B DNA的存在,HHV-6B mRNA在所有30例检测出HHV-6 DNA的标本中均有表达,而在未检测出HHV-6 DNA的标本中无表达。MTLE患者的年龄是唯一影响HHV-6表达的临床因素,其他因素如性别、发病年龄和可能病因均对HHV-6的表达水平无影响。结论 HHV-6B在难治性MTLE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白介素-6与颅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也称白介素-6,是一种具有多向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机体多种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颅脑损伤过程中,众多研究提示IL6广泛参与机体的炎症应答过程,国内外学者为明确IL6在颅脑损伤中的确切作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本文重点对近年来IL6在颅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探讨炎性因子IL6与颅脑损伤的相关性。1白介素-6家族概述白细胞介素生物学作用极为复杂,其表达和功能调节受一系列机制的严密调控,炎症过程可以诱生多种白细胞介素直接或间接参与急、慢性炎症,发挥…  相似文献   

8.
谷氨酰胺转移酶(TG)是具有多种催化功能的蛋白家族,其中基因TGM6编码的谷氨酰胺转移酶6(TG6)在脑内分布较多,主要催化转酰胺基反应,使谷氨酰胺与赖氨酸之间形成异肽键交联,这种交联既可以在分子内部也可以在分子间形成。越来越多研究发现TGM6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文中介绍了TG,尤其是TG6的结构、分布、功能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和6-羟褪黑素(6-OHMel)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培养N2a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OGSD),加入Mel和6-OHMel,检测以下指标:①细胞生存能力:MTT法、乳酸脱氢酶释放;②细胞凋亡分析:DNA片断化,细胞色素C,Caspase3活性;③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①Mel和6-OHMel都能减轻OGSD诱导的N2a细胞损伤,Mel的作用强于6-OHMel。②Mel和6-OHMel均能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但6-OHMel强于Mel。③Mel和6-OHMel都能稳定线粒体跨膜电位,但Mel作用时间比6-OHMel长。④Mel和6-OHMel能清除ROS,6-OHMel表现为直接作用,Mel表现为间接作用。⑤Mel和6-OHMel均能抑制caspase3的活性,但是作用时间不同。6-OHMel表现在OGSD后12h,Mel在OGSD后24h。结论Mel和6-OHMel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稳定线粒体功能相关,Mel的作用机制更复杂。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B6(Vitamin B6,VB6)相关性癫痫或发作主要包括VB6缺乏性惊厥、VB6依赖性癫痫和VB6反应性癫痫,前二者由于社会和科学的进步可以被预防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得到有效治疗,但VB6反应性癫痫尚未得到广泛重视。VB6反应性癫痫是指发作可被VB6单药控制,或在已有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的基础上加用VB6后发作控制达1个月以上,治疗一定时间后可停用而不会复发。其临床特点包括:(1)发作起始年龄在3个月~5岁,大多数在1岁以内;(2)癫痫多为婴儿痉挛,少数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强直-阵挛发作或局灶运动性发作;(3)病因不仅为特发性或隐源性,也可为有器质性脑损伤的症状性;(4)色氨酸负荷试验通常为阴性;(5)口服大剂量VB6可使发作减少或消失;(6)排除VB6缺乏性惊厥和VB6依赖性癫痫。VB6反应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依赖的酶功能异常,或与VB6依赖性神经递质的功能成熟关键阶段有关,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不同类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和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患者血清中IL-6及sIL-6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MAN和AIDP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6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有关,而sIL-6R水平却无明显升高.AMAN组与AIDP组相比,IL-6及sIL-6R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IL-6在AMAN和AIDP免疫发病机制中均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在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sIL-6R在GBS发病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丰度最高的RNA表观遗传学修饰.本文介绍m6A修饰及相关调控蛋白m6A甲基转移酶、m6A去甲基化酶及m6A结合蛋白的特点及功能,并重点综述m6A修饰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的作用及其在相应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神经胶质瘤中P63和P73基因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5 3家族新成员P6 3及P7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 ,以及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方法检测 6 6例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P6 3及P73蛋白的表达情况 ,与置换一抗的空白对照组比较 ,并同时进行组间对照。结果 P6 3及P73在 6 6例脑胶质瘤病人中明显表达 ,P6 3表达阳性率为 4 2 .4 2 % ,P73表达阳性率为 31.82 %。组间对照 :P6 3组II~IV级与I~II级比较P <0 .0 1;P73组III~IV级与I~II级比较P <0 .0 5 ,II~III级与I~II级比较 χ2 =2 .2 6 8,P>0 .0 5。结论 P6 3及P73作为P5 3家族的新成员可能是候选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人脑胶质瘤细胞是否可以自发分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为进一步探讨IL-6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提供线索。方法:对4例脑胶质瘤病人的手术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分不同时相收获上清,并对其上清进行IL-6活性检测。结果:各组上清中均有IL-6活性,IL-6生物活性以D_(0~6)上清活性最高(1.131U/L),D_(0~6)上清活性最低(0.18U/L)。人脑胶质瘤细胞受细菌脂多糖刺激后,分泌IL-6的能力略有增强。IL-6单克隆抗体可中和脑胶质瘤上清对B9.9细胞的增殖作用。结论:原代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可自发分泌IL-6。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BM)6号,8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PCR方法和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析了21例GBM6号,8号染色体上20个,14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6号染色体的LOH率为47.6%,在28.1%能提高信息位点上检测到了LOH,其中,6p和6q的LOH率分别是28.6%,38.1%,在6qtel上距短臂端粒201.1cM的微卫星位点D6S281检测到了较高的LOH率(50%);6q16.3上D6S287的LOH率也高达50%,另外,6p21.1-p21.3上D6S276的LOH率也较高(35.3%),本组病例的8号染色体LOH率较低(23.8%),在16.3%能提高信息位点检测到LOH,其中8p12-p22上D8S550和D8S549的LOH率较高,分别是27.8%,30.0%。结论:6号染色体分子遗传学变化可能在GBM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8号染色体异常改变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如6号染色体重要,但在8p12-p22上D8S550-D8549位点间区域也有可能存在与GBM相关的TSG。  相似文献   

16.
RNA分子上存在100余种化学修饰,其中6-甲基腺嘌呤(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中丰度最高的修饰,也是当前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RNA修饰相关表观转录组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6A修饰及其改变在多种生理和病理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m~6A甲基化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结合蛋白的功能,概括了m~6A修饰的生物学功能,以及m~6A修饰在干细胞自我更新和神经分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6活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白细胞介素 6(IL -6)在重症肌无力 (MG)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3H -TdR掺入法检测 40例正常对照及 42例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 -6分泌活性。  结果 MG患者组IL -6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IL -6活性变化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产生以及与MG临床类型、病情、预后密切相关。  结论 IL -6在MG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检测IL -6活性对区分MG临床类型、判断病情、推测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在血肿周围脑组织以及正常脑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30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手术过程中清除的或手术操作带出的血肿周围脑组织进行观察IL-6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的血肿周围脑组织可见IL-6表达,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同表达,神经元表达较明显。实验组IL-6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IL-6在人类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的表达上调。IL-6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白细胞浸润,最终引发炎性反应和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单胺氧化酶(MAO)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5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分别于发病后的第1、3、7、14天采集其血清行MAO和IL-6检测;同期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出血组MAO和IL-6在第1、3、7、14天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MAO和IL-6在发病后第1天表达最高,其后逐渐下降。血清中MAO和IL-6的表达在少量脑出血组、中量脑出血组、大量脑出血组依次增高。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MAO和IL-6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出血量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脑出血量和病情预后的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低强度半导体激光(LISCL)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L-6的影响。方法 应用LISCL经腹腔辐照治疗线栓法所制作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IL-6的变化。结果 (1)IL-6在正常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仅有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6 h IL-6表达较正常神经元稍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开始在梗死周围区增高,第3天显著增强,以后逐渐下降。(2)LISCL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IL-6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LISCL治疗可显著抑制缺血损伤区IL-6过度表达,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