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在非肝病患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及相关关系。方法对31例非肝病和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以抗-CMV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用抗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抗-HBcAg)多克隆抗体和抗-CMV单克隆抗体双标记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一张肝组织切片上显示两种病毒分布特点。结果31例非肝病肝组织中检出CMVAg7例,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6% vs 56.6%,P〈0.01)。在两组标本中CMVAg均在肝细胞胞浆内表达。非肝病患者肝组织中阳性细胞数量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少;后者阳性细胞多近汇管区分布,数量多时也可在肝小叶内弥漫分布。轻度和重度慢性肝炎病例中CMV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标记染色显示CMVAg和HBcAg多数可表达于肝小叶内同一区域肝细胞甚至同一肝细胞内,也可见于肝小叶中不同部位。结论非肝病患者中CMV感染并不少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易重叠CMV感染,并且其感染程度与肝组织的活动性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TTV感染与肝组织炎症程度 及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V,并经原位 杂交证实;对TTV阳性和阴性组的血液学生化指标,诸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 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γ 球蛋白(γ 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进行了比较。 结果 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V抗原(TTVAg)阳性15例,检出率为28.8%;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肝细 胞浆内,呈棕黄色细小颗粒,偶见肝细胞核内有表达;TTV阳性表达细胞呈单个、散在或片簇状分布;TTVAg阳性的 组织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可观察到病毒性肝炎的一些病理变化,如肝细胞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嗜酸 样变、灶性坏死、凋亡、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从15例TTVAg阳性病例中任选10例进行TTV DNA原位杂交 检测,结果8例阳性,二者符合率80.0%;同时对5例免疫组化TTVAg阴性肝组织进行TTV DNA原位杂交检测,结 果5例均为阴性,二者符合率100%;TTVAg阳性组ALT、AST、TBIL、γ G均值均高于TTVAg阴性组,ALB、PTA 均值均低于TTVAg阴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成人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移植术后即开始静脉使用更昔洛韦,连续2周以预防CMV感染.预防用药2周后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CMV抗原,CMV抗原超过5/50 000白细胞为CMV感染阳性,CMV抗原阳性21例(14.0%,21/150),其中20例(95.2%)表现为无症状CMV感染,1例表现为CMV肺炎.对12例CMV抗原超过5/50 000白细胞但少于15/50 000白细胞者予口服阿昔洛韦治疗,9例CMV抗原超过15/50 000白细胞者予静脉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MV抗原全部转阴,1例CMV肺炎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外周血CMV抗原检测是诊断CMV感染的一项准确指标,可以指导防治CMV疾病用药,术后静脉使用更昔洛韦可以有效预防CM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导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的临床病理及SLC25A13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分析2例NICCD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肝组织病理、超微病理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男性患儿,因黄疸就诊,年龄4.5个月和5个月,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高胆红素、高血氨或氨基酸血症,低血糖、低蛋白血症等。肝穿刺组织病理:2例均见重度脂肪肝、淤胆,伴随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铁染色示局部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内铁颗粒沉积。超微病理:弥漫的肝细胞内见中、小脂滴;部分线粒体外形明显异常,少数巨大、畸形线粒体;肝细胞及毛细胆管胆汁於积。基因检测:2例均显示SLC25A13基因突变。结论不明原因的婴幼儿黄疸,鉴别诊断应考虑到NICCD,基因检测常可明确诊断,而肝穿刺组织病理、超微病理能更好地评估肝病变程度及判断预后,尤其对基因检测阴性或单基因杂合突变的患儿,病理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比较巨细胞病毒(CMV)定量PCR检测和CMV—pp65抗原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M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以8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自预处理开始每周对患者EDTA抗凝外周血血标本进行CMV—pp65抗原及cMV定量PCR动态检测,直至出院,比较观察两者在诊断CMV感染中的作用。结果表明:84例移植患者的732份系列血标本中,26例移植后检出CMV定量PCR阳性,检出率30.95%,其中9例为cMV血症,13例为cMV病,检出中位时间为37.1(7—105)天;22例CMVpp65抗原检测阳性,检出率26.19%,检出中位时间为46.6(10—128)天;所有CMV—pp65抗原检测阳性患者CMV定量PCR均为阳性,4例CMV定量PCR阳性但CMV—pp65抗原检测阴性患者均未发展为CMV病。CMV病多出现于CMV定量PCR中等至高拷贝数或中等至高水平病毒血症(CMV—pp65抗原)病例中。治疗后CMV定量PCR转阴中位时间为17.5(11—28)天。CMV—pp65抗原转阴中位时间为10.0(7—21)天。结论:CMV定量PCR和CMV—pv65抗原检测均能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MV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CMV定量PCR更敏感,CMV—pp65抗原检测更特异,两者同时使用能更有效地提高CMV感染诊断水平,监控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方法:应用核酸基础序列扩增法(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检测55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CMV的即刻早期信使核糖核酸(immediate early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IE-mRNA),同时检测CMV的PP65抗原,并比较其结果.结果:55例中29例抗原指数阳性,发生CMV病10例,未发生CMV病19例,发生CMV病组与未发生CMV病组比较,其抗原指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E-mRNA阳性20例,IE-mRNA阳性者的CMV抗原指数值显著高于IE-mRNA阴性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检测到IE-mRNA的时间显著早于首次检出PP65抗原的时间(P<0.05),经抗病毒治疗后两者转阴时间无差异.结论:应用NASBA检测IE-mRNA能早期诊断CMV活动性感染,对肾移植术后抗CMV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肾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手术前、后血中CMV抗原和CMV抗体及肾脏穿刺标本组织中CMV抗原的表达,并采用静脉注射更昔洛韦进行预防与治疗。结果:11例发生CMV感染,均为无临床症状的CMV感染,均治愈。结论:积极预防、早期治疗肾移植术后CMV感染至关重要,CMV抗原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共同应用能够对CMV感染作出早期诊断,更昔洛韦能有效治疗CMV感染。  相似文献   

8.
OPN和uPA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mRNA及尿激酶犁纤溶酶原激活物(uPA)mRNA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巾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60例HCC癌组织、20例正常对照肝组织中OPN和uPA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HCC癌组织中OPN和uPA 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分别高于对照正常肝组织(P均<0.05):痛组织中OPN mRNA的表达量在有门静脉癌栓形成组及在有早期复发转移组均高于无门静脉癌栓形成组和无早期复发转移组(分别P<0.05和P<0.01),uPA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有包膜浸润和有门静脉痛栓形成组中均高于无包膜浸润和无门静脉癌栓形成组(分别P<0.05和P<0.01):OPN mRNA的高表达和uPA mRNA的高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HCC癌组织中OPN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肝癌细胞转移能力和预示肝癌早期复发的重要指标.阻断OPN的表达可能可以降低uPA的分泌,从而减少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全肠外营养所致的肝脏损害——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光镜观察了5例胃肠瘘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之肝活检标本,肝之基本病变为淤胆,最先见于胞浆,继而毛细胆管和小胆管;其他病变,如肝细胞变性;枯氏细胞增和,汇管区扩大和纤维及小胆管增生,以及小胆管周围炎等,均为长期淤胆之结果。临床有些酶异常先于病理改变,发病与TPN用量,使用时间及营养配方有关。  相似文献   

10.
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和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和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和超微病理学技术,分别检测随机选择的4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和其肝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和肝组织某些超微结构损伤(线粒体肿胀、溶酶体增多、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Kupffe细胞增生、肝细胞淤胆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呈正相关,但不呈直线相关(re;0.21,t=1.12,P〉0.05);血清HBV DNA水平和肝组织某些超微结构损伤(内质网增生扩张、高尔基体扩张、贮脂细胞增生、毛细胆管扩张淤胆、毛细血管增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和其肝组织某些超微结构损伤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拟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术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穿刺活检前均进行CEUS,在CEUS引导下对肝占位性病变靶向定点经皮肝穿刺活检。以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材料送病理学诊断达到要求为取材满意。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或手术病理结果确诊。未见恶性肿瘤时,结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CEUS、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血管造影、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等]等检查,随访超过3个月无变化者,考虑为良性病变。 结果本组42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为:肝细胞癌19例,胆管细胞癌3例,转移性肝癌9例,结节性肝硬化3例,炎症5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结节1例。在CEUS引导下,选择增强强度和方式为恶性的增强活性区进行了穿刺活检取材,穿刺次数1~2次,平均穿刺(1.74±0.21)次。本组42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肝细胞癌19例,胆管细胞癌3例,转移性肝癌9例,结节性肝硬化3例,炎症5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结节1例。CEUS引导下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100%(42/42),穿刺阳性率100%(42/42),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100%(42/42)。所有患者穿刺活检后均无肝周肠间隙或腹盆腔出血、气胸、针道种植、胆漏、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CEUS可敏感显示肝占位性病变内微血供情况,准确判断病灶的活性区与坏死液化区域,确认常规超声分辨不清的微小占位,可提高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穿刺阳性率、穿刺活检定性诊断符合率以及恶性病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51例艾滋病(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病理学表现。男43例女8例,平均38.6岁。CMV感染主要累及消化道(92.1%)、肺(78.4%)和肾上腺(54.9%),感染特征为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形成,导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和单个核细胞浸润。CMV感染常合并其它条件性病原体或卡波西肉瘤。结合文献对其病理特征及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 (CMV)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KM3细胞的感染及其对细胞IL 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 10 0 ,10 ,1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 (TCID50 )滴度的CMV与KM3细胞共培养 ,RT PCR法检测细胞CMV即刻早期抗原基因 (IE)、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基因 (GAPDH)及IL 6mRNA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MVpp6 5抗原的表达 ,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内CMV病毒颗粒。结果 CMV感染的KM3细胞可明显地表达IEmRNA ,同时该细胞IL 6mRNA水平明显升高 ;10 0 ,10TCID50滴度的CMV感染的KM3细胞CMVpp6 5抗原表达率分别为 (5 .5 8± 1.5 5 ) %、(3.75± 0 .85 ) % ,与对照组的 (1.5 8± 0 .33)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透射电镜下 ,10 0TCID50 滴度的CMV感染的KM3细胞内及胞膜表面可见到CMV病毒颗粒。结论 CMV可感染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KM3细胞 ,并在其中活化复制 ;该病毒可提高KM3细胞IL 6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评价新生儿(年龄≤28 d)和婴儿(28 d<年龄≤90 d)黄疸肝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儿童医院收治的183例黄疸患儿,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生理性黄疸(124例)与病理性黄疸(59例)2组,病理性黄疸组中依据黄疸天数分为3个亚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及婴儿162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新生儿和婴儿肝脏进行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检查,获取剪切波速度(SWV)测值,比较各组间的剪切波平均速度的差异。 结果生理性黄疸组肝脏SWV值为(1.13±0.08)m/s,病理性黄疸组肝脏SWV值为(1.20±0.12)m/s,正常组肝脏SWV值为(1.11±0.09)m/s,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658,P<0.05)。病理性黄疸组与健康及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的SWV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8,4.823,P值均<0.01),生理性黄疸组与健康组相比,SW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4,P>0.05)。不同天数黄疸亚组间SWV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619,P<0.01)。 结论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用于新生儿和婴儿黄疸肝脏硬度的检测,为新生儿和婴儿黄疸类型及胆汁淤积程度的判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可定量的方法,有利于患儿肝脏受损程度的监测,从而使黄疸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胡洪波  郭虹  彭巧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3):2609-2610,2612
目的探讨晚期黄疸早产儿母乳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配对检测本院新生儿科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109例晚期黄疸早产儿样本和其母乳CMV-DNA含量,感染患儿行胸片、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血脂检查。结果 (1)患儿样本阳性者59例,阳性率为54.1%;母乳阳性者71例,阳性率为65.1%。(2)与吸食CMV阴性母乳患儿相比,吸食感染母乳的患儿更容易感染CMV(χ2=9.321,P=0.02)。(3)母乳CMV-DNA含量与患儿是否感染CMV有相关性(t=3.570,P=0.01)。(4)部分感染患儿除肝功能异常外,还伴有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胆固醇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及肺损伤等多器官、系统的损伤。结论吸食CMV感染性母乳易导致早产儿的感染,且常合并多器官、系统的损伤,对于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的早产儿,建议暂时禁食CMV感染的母乳。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非典型肝癌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表现不典型的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基础。方法:分析造影表现不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的123例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及与病理特征阃的关系。结果:从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分析,病灶呈斑片状或环状增强者81例,不同肿瘤组中出现不典型增强方式的比例以胆管细胞性肝癌和少见类型肿瘤组以及肿瘤直径大于3cm组多见,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影增强时相不典型方面,肿瘤开始增强与肝实质同步或晚于肝实质、门脉期未减退者42例,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中因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不同而出现相应的造影表现,分析造影增强特征有助于特殊类型的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1993 年6 月~1999 年2 月,共施行原位肝移植术23 例,其中1 例合并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并因此而导致肝移植失败。结合文献及根据临床经验,体会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CMV 感染的征象,定期检测血、尿、胆汁、引流液,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合理用药,加强营养代谢支持疗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防治CMV 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耐药基因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9例原发性肝癌组织、14例肝硬化组织及13例正常肝组织中P-gp、Topo-II、GST-π的表达。结果肝癌组三者表达均高于肝硬化组及正常组(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组之间两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p表达与肿瘤Edmondson分级呈负相关;Topo-II表达则与Edmondson分级和转移呈正相关。P-gp、Topo-II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肝癌耐药基因相关蛋白P-gp、Topo-II、GST-π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肝癌对化疗的敏感性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Dubin-J0hnson综合征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Dubin-Johnson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临床病理资料,切片作常规HE染色及特殊染色,镜下观察。结果:肝细胞内见大量棕黄色色素存在,脂褐素染色阳性,黑色素染色阴性,含铁血黄素染色阴性,部分病例胆色素染色阳性。结论:Dubin-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良性病变过程,肝细胞内的色素可合并胆色素存在,这种色素与其他黄疸性疾病的胆汁淤积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