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麻黄在中医肺系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在中医肺系疾病中广泛应用于外感病证、咳嗽、哮喘等病证中,本文引用相关文献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对麻黄的应用指征及配伍禁忌等做简要总结归纳,提出配伍得当,方能取效。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肺除司呼吸外,还有许多其他功能,肺病除表现为呼吸异常的病证外,还包括其他病证,如水肿、汗出异常及皮肤病等,中医肺病范围较呼吸病范围广泛。肺系疾病可分为病种、病证、病症3个层次,中医肺病学科内涵应是根据中医理论,运用中医思维及治疗手段研究肺系疾病防治等内容的一门临床学科,外延包括肺系功能失常所致各种肺系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治法、方药、新药研发等各方面内容,也包括上述疾病的预防、康复等。  相似文献   

3.
由于环境污染,经济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近年来肺系病证的发病逐年升高。哮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咳嗽、肺胀的发病居高不下,肺痹、肺痿的诊断病例有增加的趋势,肺系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全球的重要病证[1]。近年来,中医对肺系病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  相似文献   

4.
咳嗽     
田华 《河北中医》2009,31(2):320-320
1概念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它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患。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临床上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  相似文献   

5.
分析《伤寒杂病论》辨治肺系病证的特点。认为仲景多以六经统赅肺系病证,分表里、虚实、轻重、气血、上下而治,遣方用药多相反相成、脏腑同治,为后世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之滥觞。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孟河名医邓星伯先生治疗肺系病证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邓星伯先生82首治疗肺系病证方剂中各个药物的使用频次和关联规则,提炼其对肺系病证的治疗经验。结果: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甜杏仁、茯苓、炒竹茹、海浮石、石斛、浙贝母、栀子、白前等,同时挖掘出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个。结论:邓星伯先生用药平和,治疗肺系病证以止咳化痰、降气平喘法为主,兼以调补脾胃辅之,对于肺系病证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病证[1],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喘息憋闷等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属于"肺胀"范畴。王有奎系山西省著名中医呼吸病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从事呼吸病临床医疗及研究50余载,治疗肺胀有其独特疗效。王老认为肺胀的病机为"肺脾  相似文献   

8.
正为规范化推进中医临床医疗行为、提高科研水平、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之哮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进行示范性修订。在肺系病领域专家及循证医学专家的指导和监督下,项目已完成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访谈、专家论证、专家指导组审核等各项工作,形成《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哮病(修订版)》。现将全文公布如下,并附修订说明。1 诊断依据哮病系风  相似文献   

9.
<正> 通腑法,是积滞内结,腑气不通的治疗方法。肺系病证,是指以咳喘、胸闷、呼吸困难、咯痰等为主证的一类病证.笔者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对肺炎、急、慢性气管炎、肺心病等肺系病证,采用上病取下、上下合治配合通腑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本文举临床验案两例,对应用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求就正于同道。 病案1,于某,女,58岁。河北省南皮县人,1983年诊治。患者素有咳喘、咯痰,心悸气短,肢体浮肿等证。经沧州市医院诊断,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心功能不全。就诊前一周因感冒病情加重,经治疗效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
胸腔积液是肺系疾病的常见病证之一,属于中医“悬饮”范畴,中医辨证论治该病具有独特疗效。张念志教授对于悬饮多从阳虚、水饮、瘀血3个方面辨证施治,运用温阳化饮、泻肺逐饮、培土制水、活血利水治法,结合穴位贴敷外治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其患者人数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张燕萍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学术带头人,从事肺系病证临床研究30余年,擅长中医防治肺系疾病以及临床疑难杂症的中医辨治,尤其对支气管扩张证治别具一格,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加强对赣南地区民间中药验方的保护与开发,针对赣南医学院全校师生开展中药验方收集工作并进行整理与研究。方法:排除不符合标准来源的验方,纳入有明确病证归属的验方,按照病证归属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此次活动共搜集到3294个民间验方,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验方为1790个。按病证分类排名前五的验方为治疗脾胃系病证、中医五官及杂证、肺系病证、肝胆系病证和心系病证。其中排名前五的高频药物有甘草、姜、茯苓、赤白芍、当归。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赣南地区民间验方用药特色多与个人体质和气候环境密切相关,为开展赣南地区医药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罗玲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20-1521
本文对《金匮要略》肺系病证的辨治从病证辨识、病因病机、证治方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冀为当今临床诊治肺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肺系病证主病脏腑相同,主症相似,而肺系病种又多由主症设立,使肺系病证辨治思路方法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即阐述了《金匮要略》辨肺系病证的思路,认为其宗旨是以病为纲,以病御证。辨证则以辨表里寒热虚实,病变所涉之脏腑为脉络。  相似文献   

15.
炎症反应在肺病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肺系疾病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在炎症反应介导影响下的气道结构重塑、血管重塑、肺实质改变,其中肺系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为肺血管重塑,若病情加重可形成肺间质纤维化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见炎症反应在促进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干预肺系疾病病情发展的重要环节。从中医络病理论分析,肺系疾病血管重塑的病理改变主要在肺血络,归属于中医的肺血络病,通过对"肺虚络瘀致微型癥瘕"形成,肺脏血络病的病因病机、发病证候、疾病预后规律的深层次研究,提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治疗肺系疾病逆转血管重塑,进而为临床应用中医药理论治疗肺系疾病肺血管重塑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痰是肺系疾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产物 ,一旦形成后 ,又会影响肺的宣通肃降功能 ,导致肺系病证进一步加重或日久不愈。因此 ,治痰是治疗肺系病证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结合临床案例 ,介绍笔者治疗肺系病证常用的治痰 7法。1 疏风化痰法吴某某 ,女 ,2 8岁 ,2 0 0 3年 4月 1 8日初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疾病归经理论与针灸治疗中选取穴位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统计《针灸治疗学》中内科疾病所涉及到的主穴的归经,疾病按《中医内科学》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结果:治疗肝胆病证归肝、胆经的占30.65%,心系疾病归心、小肠经的占13.16%,脾胃病归脾、胃经的占39.47%,肺系病证归肺、大肠经的占46.67%,肾系病证归肾、膀胱经的占31.82%。结论:针灸治疗内科疾病时,选取的主穴与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此可以指导针灸治疗的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解表类药物的性味,从方剂配伍的角度来分析解表类药物在肺系、脾胃、肝胆、心系、肾系病证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扩大解表类药物治疗疾病的范围.因解表药味辛能行能散,故在肺系病证中功以发散邪气;在脾胃病证中疏导气机以升阳举陷、宣散郁火;在肝胆病证中疏理肝气而解除郁结,祛风止痉以止抽搐;在心系病证中疏通气血以疗疮疡痈疽;在肾系病证中升发阳气,祛除伏邪.  相似文献   

19.
彭景钦  沈英森 《新中医》2015,47(4):14-15
沈英森教授注重中医经典研究,通过把握疾病病机,辨证施治,应用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脏器虚损兼有痰浊之咳嗽、喘证、哮病等肺系病证,在剂量方面也具有地域以及药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临床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用二者合方治疗某些肺系病证,常获良效。通过临床三则典型案例详细分析了此类病证的病机、证候和治法,指出:肝郁、脾虚可能以咳喘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病证的主要病机,四逆散、半夏泻心汤合方是治疗此类病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