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口服降糖药的合理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Ⅱ型糖尿病占患者总数的95%以上,临床需要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在过去50年间开发出了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最早应用的是磺酰脲及双胍类,近年来,α-糖苷酶抑制剂及噻唑烷衍生物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临床,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的作用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病人的治疗。临床用药时应根据病人的临床特征及药物的药理学性质,为病人选择适宜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谢佩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9):181-181
越来越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了胰岛素的治疗,而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胰岛素用量较大的情况下,血糖依然控制不理想,如果继续增加胰岛素的用量,会加大发生低血糖的危险,也可能进一步刺激患者的食欲,防碍饮食控制,加大治疗难度,也带来体重增加的副作用,故笔者比较了在同等情况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单纯使用胰岛素,以及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连降糖胶囊与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久病多瘀”,糖尿病人多出现唇舌瘀斑,肢麻疼痛,脉沉涩等临床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长期高血糖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3],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慢性并发症,可广泛累及心、脑、肾、眼、神经系统及皮肤等器官组织。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高血糖的糖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久病多瘀” ,糖尿病人多出现唇舌瘀斑 ,肢麻疼痛 ,脉沉涩等临床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1]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长期高血糖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3 ]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慢性并发症 ,可广泛累及心、脑、肾、眼、神经系统及皮肤等器官组织。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高血糖的糖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疏肝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疏肝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DM)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合理性选择降糖药物、有效降糖是关键。口服降糖药物是目前长期治疗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有效方法。故合理选择口服的降糖药物对有效降低血糖、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临床对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作简明阐释。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tts,DM)是一种最常见、多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以来一直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与寿命,DM的各种并发症已成为DM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努力防治DM,减少DM并发症是我们研究方向。2001-12~2003-06,笔者应用养阴降糖片合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虚兼燥热型120例,并与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降糖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通过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颗粒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糖参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分别为75.76%、93.9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血糖参数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21%、3.03%,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可明显改善血糖指标,安全性较高,对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着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口服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特点与治疗结果,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调查表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在全国9个城市75家医院进行患者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特征、患病情况、用药情况、治疗结果等。共发放问卷9 570份,回收有效问卷7 412份,应答率7745%。结果我国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平均年龄5955岁,平均病程893年,平均合并症166个,最近一次HbA1c平均值911。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种类依次是双胍类和磺脲类,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品种依次是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药物类别连用比例最高的是双胍类+磺脲类;随着病程的延长和合并症的增多,患者既往使用过的药品品种数也逐渐增多,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既往服用过(29±13)种药物,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既往服用过(34±16)种药物。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普遍不好,控制较差者占7056%。结论我国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用药特征基本符合各类药物的特点和临床诊疗规范。多数患者既往服用过多种药物。对于血糖控制水平仍不佳的患者,建议转为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近年来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代谢 -内分泌疾病 ,临床常规采用胰岛素及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治疗。近年来文献报道应用一些非传统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 ,现综述如下。1 黄连素黄连素具有对抗升糖激素、促进胰岛 β细胞再生及恢复作用 ,从而发挥降糖作用。于棉荣等[1] 将 14 1例饮食控制无效的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75例口服黄连素 1.0 g ,3次 /d ,血糖降至正常后改服 0 .5g ,3次 /d ;对照组 6 6例口服糖适平 30~ 6 0mg ,3次 /d。两组均观察 3个月 ,结果所有病例“三多”症状服药 2周后消失 ,治疗后血糖、糖化… 相似文献
11.
郭锦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4):463
2006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应用清泄降糖饮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并与二甲双胍治疗58例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根据WHO(1999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选择确诊2型糖尿病,年龄>60岁,经普通饮食控制,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血糖(PBG)>8.2 mmol/L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66.2±5.1)岁;病程(5.2±1.7)a;伴高血压10例,冠心病9例,视网膜变性5例。对照组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66.7±4.1)岁;病程(5.4±1.2)a;伴高血压7例,冠心病5例 相似文献
12.
加强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宣教,使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物了解、认识,学会自我护理,达到良好控制血糖,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存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给予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对照组单纯用二甲双胍,治疗8周,以FBG与Flns乘积的倒数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观察治疗前后FBG、Flns及Se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BG、FIns均有下降,Sen治疗后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升高更明显.说明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较单纯用二甲双胍更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糖消渴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ICR小鼠高脂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二甲双胍)、中西药联合3组(降糖消渴颗粒低、中、高剂量分别与二甲双胍同用)。给药4周后,检测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胰高血糖素、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脂,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结果:降糖消渴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体重(P0.05)、空腹血糖(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胰高血糖素水平(P0.05),提高胰岛素敏感性(P0.05),改善糖耐量(P0.05),并有一定调节血脂的作用,且降低空腹血糖较西药组更明显(P0.05)。结论:降糖消渴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较单用二甲双胍能更有效地降低体重和血糖。 相似文献
15.
16.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市场上降糖药物品种的增多,糖尿病患者在购买药品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考查影响糖尿病患者购药的因素,主要有价格、企业促销机制、药品毒副作用和品牌等。面对大量的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不能盲目地选购药品,而应该有自己的购药准则,慎重选购药品,做到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周辉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4):64-65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降糖3号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初发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自拟中药降糖3号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及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FBG-2h)、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BMI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FBG、FBG-2h、Hb A1c及BMI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FBG、FBG-2h、Hb A1c及BMI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降糖3号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优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良反应中,代谢障碍与营养障碍发生率最高(6.4%),胃肠受损发生率最低(1.4%):磺脲类降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非磺脲类促泌剂(P<0.05)。结论: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不良反应,医生对于降糖药物还需进一步认识,提高降糖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常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3):58-59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其中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结果两组血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