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有消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解热镇痛药应用广泛,常用于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风湿痛等。掌握解热镇痛药的药理作用,适用证及应用解热镇痛药的注意事项,才能做到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上,解热镇痛药是经常应用的.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水杨酸钠、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消炎痛、地塞米松、板蓝根等.由于解热镇痛药的解热和镇痛作用不尽相同,在应用时注意合理选择,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3.
感冒、发烧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市场上许多治疗感冒的药品,使用时要留心辨别。 APC又称复方阿斯匹林片,解热镇痛药。内含三种成份:阿斯匹林(具有镇痛、消炎、解热作用)、非那西丁(口服后分解出对乙酰氨基酚,它同样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以及咖啡因。一般发烧超过38.5℃的患者服用。 由于阿斯匹林容易诱发哮喘及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故哮喘、  相似文献   

4.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其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的期望越来越高,如何更有效、安全、经济地使用药物成为了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药物的作用机理、不良反应等方面简要阐述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适用范围及其防治,以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抗炎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的药物。为全面了解我院抗炎镇痛药的应用情况,笔者对我院2004年至2006年的抗炎镇痛药数据进行经济学分析、评价,以探求临床用药规律,为安全、合理、经济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香附不同溶剂提取物解热镇痛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比较香附不同溶剂提取物的解热镇痛效应。方法 :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 ,用内毒素致大鼠发热为发热模型 ,以小鼠物理 (热板法 )和化学 (醋酸扭体法 )刺激为镇痛模型 ,研究中药香附不同溶剂提取物的解热镇痛效应。结果 :香附醇提物解热效应明显 ,其特点是起效快 ,持续时间长 ,且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而香附水提物也见较强的镇痛作用 ,但未见明显的解热效应。结论 :香附醇提物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效应 ,是微囊胶囊化的目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6,(4)
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而高乌甲素(LA)是其主要化学成分,其氢溴酸盐(LAH)具有麻醉、抗炎、解热和镇痛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癌痛、术后疼痛等各种疼痛的治疗,为非成瘾性镇痛药,可代替阿片类药物。本文对高乌头化学成分及高乌甲素的药理作用、镇痛机理以及减毒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高乌甲素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解热镇痛药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冒是常见多发病 ,抵抗力较强的人患病后可不经治疗而自愈 ,而年老体弱者则必须使用解热镇痛类抗感冒药或复方制剂。解热镇痛药为非处方药 (OTC) ,不仅是家庭的常规备用药 ,也是患者随时可以在药店买到的药品 ,其使用量相当大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 ,1998年在全球非处方药中 ,解热镇痛药物的销售额占第二位 ,达 17.2 % ,预计 1999年可达到 19%左右[1] 。因此 ,正确应用本类药物和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 (ADR) ,对社会、家庭有重要影响。笔者就目前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调查资料调查对象为本院 2 0…  相似文献   

9.
高乌甲素又名拉巴乌头碱(lappaconitine),是从毛茛科植物高乌头(aconitumsinomonatum)的根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常用其氢溴酸盐。氢溴酸高乌甲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降温解热与局部麻醉作用。镇痛强度是氨基比林的7倍,与呱替啶的镇痛效果相当,但维持时间长,是优良的非成瘾性镇痛药,无致畸胎、致突变作用,也不会发生蓄积中毒。舒芬太尼是一高选择性的“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与芬太尼相比较,镇痛效果为芬太尼的5~10倍,而且对心血管系统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本研究旨在观察高乌甲素复合舒芬太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CTKR)术后镇痛效果及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保泰松(Phenylbutazone)是解热镇痛药,属吡唑酮类,它与氨基比林、安乃近是同一类药物。保泰松因其解热镇痛作用弱,而抗炎作用较强,对炎性疼痛效果较好,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口服吸收完全,Vd=120ml/kg,增加剂量时Vd增大,但血浓度不增加,故重复使用时其稳态血浓度不呈线性增加。tl/2为56~86小时,本品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羟基保泰松(Oxy-  相似文献   

11.
疼痛是癌症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几乎高达100%。来比林是赖氨酸与乙酰水杨酸的复盐,是新一代的解热镇痛药,它对神经痛、关节痛、手术痛以及癌痛等多种疾病都有镇痛作用,为进一步明确来比林对癌痛的镇痛作用,与美施康定进行了治疗癌痛的自身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姜黄和黄丝郁金的水提取物进行镇痛和解热作用的研究,初步探讨二者药性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对比姜黄与黄丝郁金的镇痛作用差异,通过酵母致大鼠发热法对比二者解热作用的差异。结果:姜黄和黄丝郁金均能明显延长热致痛潜伏期,降低发热大鼠的体温,且姜黄与黄丝郁金的镇痛及解热作用存在差异。结论:姜黄和黄丝郁金均具有镇痛及解热的药理学基础,其药理作用不仅与其所含有的化学物质有关,而且可能与其药性的差异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卡巴匹林钙(考察卡巴匹林钙)的解热镇痛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药效学资料。方法:用小鼠醋酸扭体和电刺激大鼠尾部疼痛模型考察卡巴匹林钙的镇痛作用;用啤酒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考察卡巴匹林钙的解热作用;并测定小鼠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的急性毒性。结果:小鼠口服卡巴匹林钙对腹腔注射醋酸致扭体反应有明显镇痛作用,作用强度与剂量相关;大鼠口服卡巴匹林钙对电刺激大鼠尾部疼痛亦有明显镇痛作用,疼痛电压阈值的提高和镇痛维持时间与剂量呈正相关,镇痛起效时间与剂量呈负相关。结论:卡巴匹林钙口服对动物发热模型和疼痛模型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较解热作用起效快,但解热作用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杭白芷香豆素组分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杭白芷香豆素组分(CAD)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酵母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CAD对酵母引起的大鼠发热有显著解热作用;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和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结论CAD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万山  宋玲  许卫红  赵爱霞  岳秀梅 《中成药》2001,23(8):589-592
目的:研究抗类风湿胶囊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方法:用佐剂性关节炎和多种炎症模型,观察本品的抗炎作用;以酵母致大鼠发热观察其解热作用;用小鼠扭体法了解其镇痛作用。结果:本品对大鼠佐剂关节炎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多种炎症模型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抗类风湿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防风与主要地区习用品的解热镇痛作用及毒性比较,发现防风有明显的解热与镇痛作用,母防风镇痛作用约为防风的70—85%,而解热作用只及防风的55%左右,但毒性较小。松叶防风与竹叶防风的解热镇痛作用与防风相似而毒性较低。河南水防风与川防风的解热镇痛作用介于防风与母防风之间,但毒性较强。青海小防风的解热镇痛效果均差。  相似文献   

17.
刘健 《湖南中医杂志》2009,25(4):103-104
高热是内科常见危急重症之一,常见治疗方案有:物理降温、解热镇痛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中药。物理降温只是权宜之计,解热镇痛药物有某些相对禁忌证和绝对禁忌证,糖皮质激素的滥用后果更是人所共知,抗生素滥用可引起耐药性、抗药性、二重感染、菌群失调,使用抗生素杀菌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细菌的崩解和一定数量细菌内毒素的释放,不同抗生素致细菌死亡的方式和致内毒素释放的能力不尽相同,内毒素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中药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全世界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但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有较多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中药药效好、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解热镇痛抗炎类中药的药效学及相关作用机制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作者通过查阅、分析和归纳文献,综述近年来中药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毛白杨叶解热镇痛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从毛白杨叶中提得一种白色结晶,经光谱分析等手段鉴定为白杨甙(populin)。药理试验表明,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为毛白杨叶中解热镇痛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防风解热合剂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理作用。方法通过家兔和大鼠发热试验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小鼠醋酸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大鼠足肿胀试验、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解热实验中,防风解热合剂高、中剂量对家兔和大鼠均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镇痛实验中,防风解热合剂高、中剂量组小鼠药后1、2、3 h热板实验痛阈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低剂量组小鼠给药后3 h痛阈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中剂量组可以明显抑制醋酸扭体实验的扭体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炎实验中,防风解热高、中剂量组可以明显减轻给药后5 h,6 h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肿胀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防风解热合剂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