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枷胸患者由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廓软化 ,产生反常呼吸 ,极易导致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治疗上现今主张在积极处理合并伤的基础上 ,首先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从而达到内固定的目的 [1]。近年来本科采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技术治疗连枷胸患者13例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近3年来本科使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的连枷胸伴呼吸衰竭病例13例。其中男10例 ,女3例 ;年龄19~60岁。合并骨盆骨折、蛛网膜出血者3例 ,合并骨盆骨折3例 ,合并血气胸6例 ,全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血气分析示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1.2治疗方法选择合适…  相似文献   

2.
裴连花 《全科护理》2011,(36):3326-3328
[目的]总结钝性胸外伤致连枷胸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手术内固定的护理,提高其救治率。[方法]回顾分析28例钝性胸外伤后致连枷胸伴ARDS病人的手术内固定护理。[结果]全组存活19例,死亡9例。[结论]钝性胸外伤致连枷胸并ARDS应早期手术内固定,一旦病人出现呼吸衰竭及时应用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治疗并发症、应用激素和抗生素、加强术后护理,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枷胸致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机械通气治疗的指征、模式参数调节及撤离。方法:总结16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病例的临床治疗过程及转归。结果:其中13例经机械通气4-14d后一次性成功脱机,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5-13d后出院;3例死亡病例分别死于重度颅脑损伤及失血性休克。结论:连枷胸如有机械通气指征,应尽早使用。机械通气模式可选用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PSV(压力支持),宜选择偏高潮气量(10-12ml/kg),PEEP(呼气末正压)有利于病情恢复。浅快呼吸指数(f/VT)是目前撤机最有预测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枷胸致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机械通气治疗的指征、模式参数调节及撤离.方法总结16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病例的临床治疗过程及转归.结果其中13例经机械通气4~14d后一次性成功脱机,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5~1 3d后出院;3例死亡病例分别死于重度颅脑损伤及失血性休克.结论连枷胸如有机械通气指征,应尽早使用.机械通气模式可选用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PSV(压力支持),宜选择偏高潮气量(10~12ml/kg),PEEP(呼气末正压)有利于病情恢复.浅快呼吸指数(f/VT)是目前撤机最有预测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BIPAP模式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不全需要机械通气时,均采用BIPAP模式,设计高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低PEEP、高PEEP持续时间、压力支持(PSV)、呼吸频率(f)、吸氧浓度(FiO2),当低PEEP≤6cmH2O、高PEEP≤10cmH2O、PSV≤5cmH2O、f≤4次/min、FiO2≤0,4时即可脱机。结果采用BIPAP模式治疗后患者症状、氧合指数、Pa02明显改善,经机械通气3—14d后一次性成功脱机,无一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死亡。结论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采用BIPAP模式治疗能起到胸廓内固定,同时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共同作用,阻止ARDS的发生,是一种很好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6.
有创机械通气在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探讨连枷胸患者胸壁反常运动的固定方法、固定时间、机械通气管理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4-01~2006-07收治的16例严重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分析在SpO_2<90%,PaO_2<60mm Hg时立即行机械通气后各种参数的变化、气管内固定效果、固定时间、机械通气管理出现的并发症及采取的措施。结果机械通气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心率(HR)值明显改善,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高于机械通气前(P<0.05)。本组治愈14例,死亡2例,出现肺部感染9例。结论有创通气固定胸壁可靠,患者SpO_2稳定,对脑外伤GCS<8分或多发伤APACHEⅡ评分>15者可首选有创通气治疗,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采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治疗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连枷胸是急性重症胸部外伤,常合并反常呼吸,导致肺容量减少、影响静脉回流,引起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1].机械通气是治疗伴有严重反常呼吸的大面积连枷胸最有效的方法.本科于2001年1月至2003年7月收治了16例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连枷胸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内固定治疗连枷胸伴严重肺挫伤的护理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枷胸是较严重的胸部外伤,常合并肺挫伤,是胸部外伤死亡的原因之一.1996~2002年我院共收治连枷胸146例,其中20例伴严重肺挫伤行正压机械通气内固定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内固定治疗连枷胸伴严重肺挫伤的护理20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连枷胸是较严重的胸部外伤,常合并肺挫伤,是胸部外伤死亡的原因之一。1996~2002年我院共收治连枷胸146例,其中20例伴严重肺挫伤行正压机械通气内固定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机械通气对连枷胸并发急性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51例连枷胸并发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伤后至实施机械通气的间隔时间分为早期机械通气组(32例)和后期机械通气组(19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气参数变化,比较两组间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ICU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早期机械通气者入院时呼吸衰竭程度比后期机械通气者严重,而机械通气后24h前者呼吸衰竭程度比后者轻(P<0.01)。前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ICU时间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0.01),且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亦低于后者(P<0.05)。结论:尽早对连枷胸并发急性肺挫伤患者实施机械通气不仅能取得良好的内固定治疗效果,并能有效改善肺挫伤低氧血症,减少ARDS、MODS等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ICU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连枷胸伴严重肺挫伤的机械通气内固定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连枷胸伴严重肺挫伤机械通气内固定疗法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1990~2001年收治的13例患者以治疗肺挫伤为重点行机械通气内固定治疗,采用SIMV+PEEP模式,撤机后用低张弹力胸带固定胸壁。结果:机械通气后PaO_2、氧指数、PaCO_2、pH值明显改善,与通气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愈10例,死亡3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1例,褥疮1例。7例随访1~8年,患者肺功能良好,生活能自理。结论:连枷胸伴肺挫伤机械通气内固定疗法效果可靠,但有一定的应用指征。重点治疗肺挫伤,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是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同时要重视胸壁固定。  相似文献   

12.
舒骏  丛伟  薛洋  王学海 《华西医学》2013,(4):517-519
目的通过对连枷胸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探讨该病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2005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枷胸患者按入选标准分为:保守组40例,通过胸部外固定和(或)呼吸机内固定等方法治疗;手术组40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手术内固定骨折的肋骨,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和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保守组和手术组各死亡3例,原因为呼吸道感染致呼吸衰竭,两组无差异,但ICU停留和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手术组明显低于保守组(P〈0.01)。手术组无胸壁畸形,而保守组有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出院3个月后,手术组患者部分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保守组(P〈0.01)。结论手术治疗连枷胸可迅速稳定胸壁,消除反常呼吸和激烈疼痛对呼吸的影响,还可减轻连枷胸对患者远期肺功能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岳凯涛 《临床医学》2013,33(7):75-76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旨在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选择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其中73例患者(A组)予以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62例患者(B组)予以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及随访3个月后胸廓畸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35例患者均治愈。A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正常,内固定坚强,无松动及折断现象发生。且A组患者住院时间、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及随访后胸廓畸形情况均优于B组(P〈0.05)。结论采用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能使胸壁快速稳定,降低呼吸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患者呼吸功能,其治疗效果较保守治疗理想。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28例连枷胸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经验,包括机械通气护理、监测呼吸机性能,加强心理护理、充分气道湿化和细致的呼吸道护理,认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呼吸机管理和呼吸道护理,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是降低连枷胸患者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严重胸部创伤致连枷胸并严重肺挫伤手术内固定的术后护理经验,提高其救治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2月-2005年2月收治的37例钝性胸部伤后致连枷胸伴严重肺挫伤患者的手术内固定术后护理体会。结果 37例中,治愈33例(89%),死亡4例(11%)。结论 严重胸部创伤致连枷胸并严重肺挫伤应早期手术内固定,合理应用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积极治疗合并症,激素、沐舒坦和抗生素应用,加强术后护理,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发性肺大泡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 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18例多发性肺大泡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Bipap 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严格控制氧流量、采取合适的呼吸机参数、使用呼吸兴奋剂、加强呼吸训练与指导、配合使用压缩雾化治疗等。结果18例多发性肺大泡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病情均得到控制,无气胸并发症发生。结论采取合适的呼吸机参数、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减少多发性肺大泡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 呼吸机辅助通气后出现气胸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庄炜  刘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86-728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72岁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全身情况及呼吸功能进行评估,在撤机前后注意病情观察、气道管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掌握撤机指征,正确撤机。结果成功撤机21例,死亡3例。结论撤机时机、气道管理是成功撤机的关键,正确的自主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心理疏导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撤离呼吸机后必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建新  包铮  郑自贵 《临床医学》2010,30(12):69-70
目的总结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2008年6月以来收治的23例严重胸部创伤致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明确后充分止痛,休克纠正后限制晶体补液量,增加胶体补液量,早期、短程、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救治措施;对连枷胸者采用手术内固定。结果全组23例全部治愈,肺部感染率13%(3/23),平均住院天数14.4 d,平均使用呼吸机天数3.5 d,患者对胸廓外观满意度95.7%(22/23),对术后呼吸功能满意度100%。术后6个月复查胸片见骨折线消失,未见内固定器松动或脱落,胸廓形态正常,患者活动自如。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严重胸部创伤致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适时恰当的手术内固定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19.
连枷胸是一种严重胸壁闭合性创伤,常合并心肺挫伤、血气胸等损伤,当发生ARDS时死亡率可达33%[1].但至今为止,国内外对连枷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处置仍以保守治疗、机械通气为主,自2009年以来本院采用机械通气联合手术内固定治疗(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此类病人,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呼吸管理团队的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55例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55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呼吸管理团队的康复护理。护理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呼吸管理团队的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