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顶颅骨板障脑膜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2岁。因发现左顶部肿物1周入院。入院检查:左顶部4.0cm×4.0cm头皮肿物,质硬,无活动度,无触压痛,无波动感,表面头皮无异常,毛发分布良好,余查体无异常。头颅X线片示:左顶颅骨外板骨质破坏,颅骨见多个小囊样透亮区,呈穿凿样破坏,部分界限不清。头颅CT示:颅内未见异常,骨窗:左顶骨内板完整,板障增宽,其内密度不均,外板不连续,并局部外凸,增强:不均匀增强包块,边界欠清晰。骨盆及四肢长管骨X线片均未见异常。术中见左顶颅骨板障肿瘤侵蚀外板达骨膜,外板供血丰富,肿瘤于板障间弥漫性蔓状生长,质韧,呈灰白色,边界不清,肿瘤供血尚可,…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49岁,主因左面部发作性疼痛5年余,加剧一周入院。查体:左咬肌较右侧萎缩。头颅CT示:左侧桥小脑角区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大小1.1 cm×1.4 cm,CT值-90~ -70 HU(图1);头颅MRI示:左侧桥小脑角区一椭圆形短T1稍长T2信号影,边缘清楚,病灶大小1.7 cm×1.1 cm(图2),考虑脂肪瘤。行左侧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肿物切除术+左三叉神经感觉后根部分切断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侧桥小脑角,椭圆形,内侧与脑干紧密粘连,边界清楚,血供丰富,质地中等,大小2.0 cm×1.5 cm,面、听神经及三叉神经位于肿瘤前下方。病理检查大体所见:淡黄色可漂浮小…  相似文献   

3.
窦镰旁原发性硬脑膜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74岁。因左侧肢体麻木13个月,左下肢无力半年,左上肢无力3个月,加重伴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左半身深感觉明显减退,左上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病理征(-)。头颅CT平扫显示:右额顶窦镰旁类圆形、略高密度肿块,大小7.7cm×5.5cm×4cm,紧邻颅骨内板且伴骨质吸收,双侧额叶水肿、右侧脑室受压、中线明显左移;增强后显示肿瘤周边光整,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4.
颅骨脑膜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47岁。 1年前无意中发现头顶部略膨出 ,无自觉症状 ,膨隆逐渐明显 ,且范围扩大。检查仅见局部隆起 ,质硬。颅骨X线片示左顶骨局限性外板骨质疏松 ,板障模糊 ,局部未见软组织肿块。X线切线位示颅顶略偏左侧可见条索状致密影 ,与骨密度相同 ,外板可见一 4cm× 1 5cm大小的不规则密度减低区。冠状位CT平扫示左侧顶骨可见局限性的骨质破坏改变 ,骨内外板破坏断裂 ,轻度向外膨胀 ,板障呈毛玻璃样改变 ,其内亦可见破坏的残余骨质 ,周围软组织轻度肿胀 ,皮下脂肪间隙尚存 ,脑实质内无异常密度灶。术中见肿瘤未突破骨膜 ,推开骨膜见肿瘤…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8岁。因头晕伴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查体:视乳头水肿,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颅脑CT平扫:左中颅窝占位病变,中心低密度,颞骨鳞部骨质破坏穿透颅骨板,病灶周边骨壳样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周边软组织均匀强化。MR I:左中颅窝底肿瘤,4 cm×4 cm×6 cm大小,前达颞下颌关节,后达颞骨岩部,大部分骨质被肿瘤代替,颞叶脑组织被推挤,病灶大部分等T1稍短T2信号,前上可见长T1长T2液样信号。增强MR I:肿瘤实质部分较明显强化,信号较均匀。外上角有硬脑膜尾征。拟诊:“左中颅窝骨巨细胞瘤”。术中见左中颅凹底肿瘤突破颅底及颞骨鳞部骨质,骨缺…  相似文献   

6.
以性早熟为临床表现的鞍上蛛网膜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岁。主因“声音变粗,性征发育3个月”于2005年8月19日入院。患儿家属发现其声音变粗,性器官及生长发育较同龄儿快,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多饮多尿,无视力障碍及视野缺损,无肢体活动障碍。入院查体:神清语利,除阴茎发育如成人外,余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MRI平扫示鞍上、三脑室内长T1长T2 信号影,边界清楚,无强化,大小约3cm×4cm×5.5cm。内  相似文献   

7.
头皮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女性,70d。出生时左侧额部头皮发现一点状青紫色肿块,指压可缩小,肿块迅速增大。入院时肿块呈4.1cm×3.6cm×3.2cm,呈青紫色,质地中等,有弹性。局部无毛发,左颞颌关节运动轻度受限,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平扫:颅内未见异常。在全麻下行血管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海绵状血管瘤。三个月后复查,左侧额颞部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残留和复发。2讨论头皮海绵状血管瘤少见,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皮肤海绵状血管瘤位于皮肤及粘膜下,呈现大而不规则的结节状或班块状,指压可缩小,如有钙化可有触痛。病理切片显示皮下有大而…  相似文献   

8.
板障内慢性血肿少见,作者报告一例。 患者男,20岁,4年前因车祸轻度头部外伤,当时头颅X线检查无异常。1989年3月27日再次因车祸头部外伤来诊,体检:神经系统无异常。头颅X线片见右顶骨肥厚性改变,直径约5cm厚约3cm。头颅CT平扫:病灶中心为低密度,周边骨硬化,内板凸向内侧致边缘不规则,外板正常。MRI:T1加权呈高信号,中央为低信号;T2加权病灶为低信号,中央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中央区明显强化。手术所见:头皮和颅骨外板正常,整块切除坚硬的肿块,未伤及硬脑膜。内板表面略不规则,与硬膜无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1岁。因剧烈头痛、左顶部肿块7d入院。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痛,以左额顶部最为明显,并于左额顶部扪及肿块,无呕吐及发热。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发育正常。左额顶部可扪及一约3cm×3cm大小的质硬肿块,触痛、压痛明显。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入院后第4天自觉头痛减轻。CT检查显示,左顶骨骨质破坏,与周围组织边界尚清楚,邻近的颅骨无侵蚀迹象(图1);MRI检查左顶骨板障呈异常信号,边界尚清楚,信号欠均匀,增强后强化,邻近板障局部血管呈充血表现,左顶叶相应脑实质稍有受压(图2,3)。入院后第8天于全麻下施行左额顶…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45岁。晨起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6h入院。平时无慢性头痛及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检:神志清,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部CT示左侧顶叶见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清,直径约3.5cm,左额顶颅板下见新月形高密度影。4d后头颅MRI、MRA检查病灶T1、T2加权像均为混杂信号,并夹有片状T1高,T2低信号影,周围见环状低信号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8岁.因"发作性头晕3 d加重半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无外伤病史.头颅CT示右顶骨占位,骨质局限性稀疏,内见栅栏状改变,呈"日光放射征",膨胀性生长(图1).头颅MRI示顶骨条状异常信号,约5.4 cm × 1.3 cm×2.6 cm大小,T1WI 及T2WI 均呈高信号,其内信号欠均匀,呈不均匀强化.头颅MRA示未见颅内血管明显异常.诊断:右顶骨海绵状血管瘤.术中见顶骨局部呈紫色改变(图2a),沿病灶周边铣开骨瓣约6 cm×8 cm大小,并向周边咬除硬化颅骨至正常骨结构,病灶位于骨瓣中央,呈暗红色蜂窝状,内板受累明显,外板未见明显侵蚀(图2b),硬膜未见明显受累.同期以钛板做颅骨修补.术后CT示病变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2.
囊性脑膜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27岁。以“右上下肢无力半年,反复头痛、呕吐3个月”为主诉于2004年6月入院。查体:右侧肢体腱反射减退,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Babinski(+),CT示:左矢状窦旁类圆形低密度肿物,密度均匀,CT值12~18Hu,MRI示:左侧额顶部矢状窦旁见6.0cm×5.0cm×5.0cm长T1与T2信号,边缘光滑,境界清楚,其内可见结节状稍高密度信号病灶。左侧脑室受压变小,中线结构向右偏移。增强后见结节状病灶明显强化。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左顶叶有一囊性肿瘤,约6.0cm×6.0cm×5.0cm大小。内有淡粉红色囊液,囊腔内左矢状窦旁有一实性肿块,外观呈粉…  相似文献   

13.
男,28岁,因头部外伤后反复头痛、恶心1个月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头颅MRI示:右颞叶类圆形占位,大小2.5cm×3.0cm×2.8cm;呈长T1、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4岁。因头痛伴口角歪斜1d就诊。查体中枢性面瘫。头颅CT:平扫,见右枕顶约8.0cm×6.0cm×6.0cm类圆形均匀高密度占位,与颅骨有粘连,其CT值与颅骨接近;骨窗,见右枕顶类圆形混杂密度影,肿瘤周边为高密度,中心为混杂密度。MRI检查:平扫见右枕顶类圆形等短T1、等短T2混杂信号区,病灶边缘不规整,内部信号混杂,大脑镰左移,且与矢状窦关系密切,肿瘤前部脑水肿明显,MRI增强扫描示病灶在板障下部分不均匀轻度强化,余肿瘤区无强化。DSA:未见明显供瘤血管。手术:肿瘤位于右侧枕顶部,硬脑膜部分侵蚀缺损,局部颅骨增生明显,肿瘤呈灰红色,包…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4岁。左额顶部包块2年入院。入院前1年半有过头部外伤史,2年前无明显原因的左额顶部出现核桃大小的包块,质硬,轻度疼痛,无恶心、呕吐。查体:左额顶部明显隆起,有6cm×5cm×3cm骨隆起、质硬,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头颅CT:考虑左额骨良性肿瘤病变:左额骨嗜酸性肉芽肿。MRI:颅骨肿瘤。于2004年3月5日在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行肿瘤切除术。病理报告:肉眼所见一颅骨组织2块,大者近圆形,直径7~8cm,骨板厚1~1.2cm,中央见一直径5cm骨性突出肿物,表面光滑,点片状暗红色,高出骨表面3.5~4cm,颅骨内板中央凿开直径1.5cm口,见骨内肿物4cm×4.…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头痛1年余"入院。患者无头部外伤史、手术史,癫痫史。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2010年9月14日患者头颅CT平扫+增强示左侧顶部颅板下见一结节状致密突起影,以宽基底与顶骨相连,邻近脑实质受压,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左侧顶骨骨瘤首先考虑,脑膜瘤钙化待排除(见图1)。入院诊断:左顶骨骨瘤。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2岁。因发作性痴笑样癫痫4年余,加重1月入院。外院头颅CT检查示透明隔呈囊状增宽,右侧额颞顶部巨大蛛网膜囊肿硬膜,最大截面约11cm×1.9cm,中线结构略左移。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右手中指与环指不能并拢。出生时右手六指畸形,并于出生后2个月行六指畸形切除术。视力、视野无异常,右手X片示第三、四掌骨合并为一根,头颅MRI示鞍上区见一2.2cm×2.0cm类圆形占位性病灶,边界尚清楚。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异常对比增强。右侧颞顶部巨大蛛网膜囊肿,透明隔囊肿。诊断为(1)下丘脑错构瘤;(2)蛛网膜囊肿(…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 ,5 4岁 ,因头痛、头晕 1个月加重伴呕吐 5d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头颅CT示 :左额叶内一不均匀的高密度影 ,形态不规则 ,边界尚清 ,周围见片状低密度影 ,成指状 ,中线结构向右移位 ,侧脑室体部受压显示不清。增强扫描呈明显环形强化 ,动态CT扫描呈持续性增强。术中见肿瘤单发 ,位于左额顶部 ,约 4 .0cm× 3.5cm× 3.5cm大小 ,具有菲薄而完整的包膜 ,表面有丛状血管网 ,肿瘤外观呈暗红色 ,质地较脆 ,瘤内血管丰富。全部切除肿瘤组织 ,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CT扫描复查示肿瘤被完全切除。曾建议行放射治疗 ,患者拒绝…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性,61岁。以双下肢麻木无力入院,发病以来以左腿无力为重,偶有大便失禁,无疼痛史。查体:双下肢肌力Ⅴ-级,双侧L1水平以下痛觉减退,而触觉正常,深感觉及深浅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胸椎MRI显示:T9下缘至T11下缘水平见一边缘整齐的梭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大小约6cm×2cm×2cm,与椎管后壁广基相连,可见“鼠尾征”,与脊髓边界不清,其间无低信  相似文献   

20.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14岁。以间断头痛半月,头颅CT提示“右侧脑室占位”转来我院。查体:面部口鼻三角区蝶形分布的淡棕红色丘疹,按之不退色,质地较硬。背部及臀部多发枣仁大小皮下结节,表面光滑,质地坚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CT示右侧脑室前角类圆形高密度占位病变,大小约1.5cm×2cm,占位均匀强化。MRI示:右侧侧脑室前角后下方相当于尾状核头近中线处室管膜下区一类圆形约1.5cm×2.0cm大小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边缘清楚,右侧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小;并见肿瘤部分突入其内,透明隔受压向左移位,增强扫描见病灶显著强化。患者4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