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0例X线平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家伟 《海南医学》2006,17(4):82-82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又称股骨头骨软骨炎、扁平髋、少年畸型性骨软骨病.是全身骨无菌性坏死最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多认为是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影响股骨头骨骺血供而引起的股骨头骨骺坏死,进入骨骺软骨板边缘的网状血管中断与本病发生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韦力 《微创医学》2013,8(4):504-505
股骨头坏死也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主要发病原因为股骨头局部血管的堵塞而导致骨细胞坏死、缺血,甚至出现股骨头塌陷、骨小梁断裂等现象.股骨头坏死现已逐渐变成一种常见的、多发的骨科疾病,这主要是源于激素在临床上的推广与应用[2].现对我院收治的12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程长,保守治疗时间长,患儿配合困难,手术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不定.如何才能加速坏死股骨头之血运,促进修复及减少肢体病残,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讨.依据其病理生理特点,自1996年1月-2001年12月间,采用股骨颈远侧开骨槽,经骺板中央向坏死区钻孔穿透股骨头关节软骨面,术后用山莨菪碱局部冲洗,治疗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9例,效果良好,现予报告.  相似文献   

4.
缝匠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体会周国钦吴景山朱青军(赤峰市医院骨科,024001)特发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近年来有文献报道[1],用缝匠肌蒂骨瓣移植术治疗中青年的中晚期病人,疗效可观。我院于1988-03~1995-10,采用缝匠...  相似文献   

5.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病又称股骨头骨软骨病、幼年性畸形性骨软骨病、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上端骨骺坏死、Legg-Calve-Perthes病以及扁平髋,是发生在儿童股骨头局部的自愈性、自限性畸形,而非系统性疾病.其发病率在1∶1700~1∶3700,从诊断名称的繁多,可间接证明对该病缺乏统一的认识.该病病因不明,病理变化不清,治疗亦有争议,是小儿骨科领域常见而又有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本病常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两种。损伤性坏死早已被人们所重视,但是非损伤性坏死在长期内不能被人们所认识,自1957年Pietograde和Mastromasrine报道过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骨的无菌性坏死以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这种潜在的并发症,但至今未引起广大人们的重视。 近些年来,笔者开展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研究,目前已收治本病患者2000余例,其中1521人应用过肾上腺  相似文献   

7.
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亦称Legg、Calve、Perthes氏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患。儿童股骨头因供血不全、股骨头骺营养不良进而发展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治疗方法,有各种不同的报道,我院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临床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可行性、实用性。方法 对21例病人、34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手术及术后辅以一定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后2年左右跟踪随访,进行影像学对照比较,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改善及X线表现等几方面来评价。本组计34髋介入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达100%。病人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对一些晚期病例疗效欠佳。结论 股骨头无菌坏死在临床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能够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供血血管再通,供血、供氧环境得以改善,促进股骨头坏死骨吸收,新生骨生成。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尤其对早期、病程短的病例疗效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CT表现。其主要征象为股骨头内不规则的囊变区、致密骨增生、骨小粱增粗、融合及骨皮质断裂等。CT结果与X线平片比较,CT在显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特征及并发症方面均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是骨坏死的一种。骨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滋养血管受损 ,进一步导致骨质的缺血、变性、坏死。股骨头坏死也是指由于不同原因使股骨头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缺血 ,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坏死的病理过程。由于机体对坏死区具有自然的修复能力 ,当新生骨细胞随新生血管向坏死区生长并形成新骨的同时 ,坏死骨小梁将被逐步吸收。在此过程中骨的力学性能明显减弱 ,正常负重即可致股骨头塌陷变形。患髋出现以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的临床症状。股骨关坏死的治疗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是骨坏死的一种,系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滋养血管受损,进一步导致骨质的缺血、变性、坏死、塌陷.  相似文献   

12.
骨股头无菌性坏死的病因很多,其结果均导致骨股头区供血血管狭窄或堵塞。其治疗方法早期为中医中药治疗,晚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而所有疗法的疗效欠佳,手术治疗病人痛苦较大,尤其是早期疗效肯定的方法至今还未明确报道。我们在心脑血管的溶栓中得到了启迪,采用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本文观察介入疗法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治疗中的作用,病人症状的改善情况,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1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CT表现。其主要征象为股骨头内不规则的囊变区、致密骨增生、骨小梁增粗、融合及骨皮质断裂等。CT结果与X线平片比较,CT在显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特征及并发症方面均优于X线平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在股骨头无菌坏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果,总结股骨头无菌坏死的CT特征表现.结果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CT检查表现不同的骨损害征象,单侧发病29例,占63.04%;双侧17例,占36.96%.共63处股骨头受累及,其中Ⅰ期33个,占52.38%,主要表现为星芒征消失;Ⅱ期16个,占25.40%,主要表现为骨硬化及股骨头内部出现囊状透亮区;Ⅲ期10个,占15.87%,以"新月征"为主要特征表现;Ⅳ期4例,占6.35%,股骨头碎裂,关节面塌陷,呈蕈伞样畸形.结论 CT检查可清晰直观的反映股骨头坏死的程度,对其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荣筋健骨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病,疑难病,中医在临床上称为"髋骨痹"或称"骨蚀".一般起病缓慢,目前此病病因较为繁杂,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根据肾主骨而生髓,骨髓又是造血器官,肝主筋,荣筋这一理论,采用具有补肝肾,填精补髓,舒筋活络,化瘀止痛之荣筋健骨汤为主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6.
探讨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和带旋股外侧血管的骼骨瓣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2例.按Ficat分期。Ⅱ期12例,Ⅲ期19例,Ⅳ期1例。切取3.5~4cm×1.5cm×2cm髂骨块。结果30例疗效满意,有1例Ⅲ期1例Ⅳ期者疗效不佳,随访平均4年2月未见股骨头塌陷,另2例无明显改善。结论旋髂深血管骼骨瓣转移植骨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茵性坏死效果理想,但对Ⅳ期者要慎用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坏死(ONFH)通常分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者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本质是在复杂原因下骨细胞死亡,从而引起骨质改变,造成软骨下微骨折及股骨头形状功能的改变.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有一些病因明确,而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病因并不明确,称为特发性股骨头坏死,该病发病人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1] .  相似文献   

18.
我院从1987年开始.采用同侧带旋髂深血管蒂骨植骨治疗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60例双侧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两种穿刺途径在双侧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 统计双侧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作一次介入治疗所需费用、效果、并发症及患者痛苦程度.结果 两种穿刺途径疗效及并发症相同,但经肱动脉入径治疗费与材料费大约能节约50%,而且患者痛苦小.结论 经肱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双侧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是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而且治疗费用低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股骨头骨软骨病最早由Arthur T Legg,Tacques Calve和George Perthes三位学者在1910年提出,故又名Legg-Calve-Perthes disease(LCPD)。其名称很多,如扁平髋、巨髋症、股骨头幼年变形性骨软骨炎、股骨头缺血坏死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