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气机升降理论和肺肠相合理论均源自《黄帝内经》,都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经久不衰。肺与大肠作为脏腑相表里理论中一对代表性的脏腑,其气机的升降运动的有其独有的特点,肺与肠相合是相表里的内在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是相合的生命体现,而肺与大肠气机升降相因又是肺肠相合的内在机制[1]。本文从肺之气机升降、大肠之气机升降、肺与大肠之间气机升降三方面的论述肺与大肠气机升降相因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肺与大肠表里相合的中介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B  Wang J  Zhao JP 《中国针灸》2011,31(4):363-365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析与研究,初步认为"肺-肺经"系统与"大肠-大肠经"系统之间存在可以促进两者表里关系发生及密切相合的联接体,即中介结构,主要包括组织部位中介(喉咙、缺盆、肘骨、鼻、魄门、皮肤)、腧穴中介(络穴)、脏腑经络中介(胃与足阳明胃经、肝与足厥阴肝经),从而为脏腑表里相合关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Liu B  Zhao JS 《中国针灸》2011,31(6):526-528
基于初始经脉模式与脏腑-经脉模式的构建,梳理、分析经脉表里关系的真正内涵与核心要义,认为两种经脉模式下的经脉表里关系各具不同的特点与意义,主要体现在:①初始经脉模式下,<灵柩·经别>六合理论是其经脉表里关系的核心;络脉(络穴)对经脉表里关系具有重要的沟通作用.②脏腑-经脉模式下,脏腑相合促进了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的匹配与沟通;气血的环周运行对经脉表里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体十二经脉脏腑表里相合关系及其态势.方法:用中医经络脏腑理论与西医生物能量检测、量化表达技术结合,以ETS检测报告单上自动给出的相应经脉能量区是否相同或相邻作为相合判定标准并计数比较.结果:在2594例受检男女中,肺与大肠、脾与胃、心与小肠、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肝与胆的表里关系符合率诊次为74.67%、54.05%、65.69%、57.79%、54.47%、58.17%,显示古医书所记述的脏腑表里相合关系是有客观科学依据的,但各经脉相合的程度不尽相同.结论:ETS作为一种人体身心健康状态客观、整体的全新评测手段,在揭示人体的健康-亚健康-疾病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付琳 《光明中医》2023,(3):549-551
脏腑表里理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文通过医案举例,介绍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强调该理论在临床中的治疗作用,得出应用此理论在辨证论治肺系、肠系相关疾病时,脏腑同治较脏病治脏、腑病治腑收效更佳。总之,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临床疾病治疗肺系、肠系疾病扩宽了思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玉民 《河北中医》2012,34(6):942-945
脏腑表里相合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黄帝内经》至近代医家的多种论著,不论是经络学说还是脏腑学说都强调了脏腑表里相合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是脏腑相关理论的代表性内容.《灵枢·本输》载“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指出肺与大肠关系.“六腑以通为用”,依据上述理论和病机转化特性,以“通”立法建立的系列治疗方法在肺肠相关性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应用广泛,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等.需要指出的是“通”并不完全等同于通腑泻下,其他如宣肺、降气、泻热、化痰、补气、养阴、行气等皆可随证用之.正如《医学传真》所云:“通之之法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洪耀 《国医论坛》2000,15(4):15-17
脏腑相合是中医藏象学的内容之一,肺与大肠相表里自《难经》释疑后,一直奉为圭臬,无人质疑。本人不揣浅薄,现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从脏腑相合的一般规律,对肺合大肠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不合经旨之处,还望同道批评指教。1 脏病治腑从《内经》提出脏腑表里关系的经络联系后,该理论在医疗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至汉末张仲景时,即正式提出了脏病治腑的治疗法则,《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云:“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所得”即所合之腑之意,渴为肾脏之病,以猪苓汤利膀胱之水,而达到泻肾脏病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试论脏腑表里关系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表里相合,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指导中医临床治疗脏腑疾病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它是古人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并运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特性加以概括而成.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因其体现了传统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诊治疾病的优点,而日益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使之成为中医学的特色理论之一.本文兹就此作一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机体水液代谢角度看“肺与大肠相表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内经》中确立以来,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并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发展,该理论已成为中医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人们不断尝试着从理论、临床应用和实验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取得  相似文献   

10.
灵枢·本输第二【题解】输,俞穴。本于俞穴而论,故名。【学习要点】 1.脏腑表里相合; 2.六腑主要功能。【脏腑相合】 1.脏腑相合之理: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脏腑经脉相互络属;生理功能相辅相成;病理变化相互影响,形成了脏与腑的相互配合关系。 2.脏腑相合关系: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脾合胃,肝合胆,肾合膀胱。 3.脏腑相合意义:(1)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  相似文献   

11.
以脏腑表里相关的思路阐释外感病的辨证施治,进而从病因与发病、证候要素、治则与治法、方药选取4个方面梳理脏腑表里相关理论在外感病中的应用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脏腑表里相关理论对于外感病辨证施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裴静波(浙江省岱山县中医医院岱山316200)关键词肺大肠表里关系理论基础临床应用“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脏腑表里学说之一。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略论脏腑表里相关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表里相关学说,又称脏腑相合学说,它是中医脏象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内经》,发挥于后世。《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  相似文献   

14.
脏腑表里相关学说是藏象学说中一个较有特色的理论,通过对表里概念的诠释,试述"肺与大肠相表里"内涵及其在温病治疗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历经千年发展,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本文以梳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发展源流,探讨其理论内涵为目的,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得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以《黄帝内经》的"脏腑相合"为源头,经秦汉、晋隋唐、宋金元和明清等各个时期医家的不断阐发和应用,其理论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所表达的基本内涵——肺与大肠之间通过互相观察彼此,可相互表征彼此,以体现相互配合的关系。这种肺与大肠关系的实现以经络为沟通联络基础,以气机升降为功能基础,以气血津液为重要物质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数术看经脉理论和针刺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卓廉士 《中国针灸》2009,29(10):811
本文梳理了秦汉文献中有关数术的记载,参考了国外学者的有关论述,并将其与中医典籍进行对照,以探讨古代数术与经脉理论和针刺方法的联系.结果发现十一脉体系是五输穴、原穴、全身腧穴的数理基础,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二经脉体系的建立使得脏腑经脉表里相合、营气环流得以实现.针灸在针具、刺法、禁忌等多个方面都受到数术的影响.经脉理论的构建充满了哲学思辨,具有一定主观成分,但并不影响古人对脏腑经脉的生理现象所进行的整体观察.  相似文献   

17.
古人在研究脏腑功能的基础上,体会到人体脏腑,是在心的主宰下,密切合作,互相协调地发挥其作用的。另外还从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认识到脏腑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即脏腑相合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根据阴阳相合的道理,以六脏为阴(加包络一脏),六腑为阳,一阴一阳的相互表里配合的观点来表述的。经络则成为脏腑相互联络的通路,十二经脉,各配合了一个脏器,阴阳表里,互相输应,使脏之气行于腑,而腑的精又归于脏。这样协调共  相似文献   

18.
运用证候学调查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景深  刘恩顺  孙增涛 《光明中医》2010,25(8):1362-1363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整体观念中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效指导临床实践,但是目前对其证候转化规律和效应机制的认识尚不够清楚。在温习文献的基础上,探讨运用证候学调查的方法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明确证候学调查思路并对调查内容进行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9.
第五节清脏腑热本类方剂具有清解某一脏腑火热的作用,适用于火热偏盛于某一脏腑之证。但脏腑之间,各有表里相合,而“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所以自学时必先复习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导赤散主治心移热于小肠,故上可见烦热口渴,  相似文献   

20.
<正> 脏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脏腑的功能活动。脏与腑之间,阴阳相配,表里相合,各有所司,互相协作,不可分割。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以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