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2.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由Binswanger 1894年首次描述了8例慢性进行性脑病理改变,因此被命名为Binswanger病,宾氏认为本病始于50—65岁。呈进行性智力减退,伴失语、偏盲、感觉障碍等局灶性症状与体征,癫痫少见,病程长于10年。脑动脉呈显著粥样硬化,白质常受累而灰质完整。而CT和磁共振的问世为本病的生前诊断提供了影像学根据。笔者对我院两万余例CT检查患者中20例较典型Binswanger病病例进行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本组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8.5岁,就  相似文献   

3.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4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Binswanger’s disease,BD)1894年由Bingwanger首行报告。以前主要靠病理诊断,随着CT、MRI广泛使用,近年来该病例报告逐渐增多,现将本科1991年1月~1999年12月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经CT确诊的186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表现及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本病是一种老年性常见病,并非仅限于痴呆患者。临床上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痴呆。典型的CT表现为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内对称性低密度区,伴脑萎缩和/或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最易受累的部位为额角区。结果表明高血压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CT与临床诊断研究(附158例)张祥林,么中玉(附属第一医院)刘瑶(锦州市太和区医院)王伟丽(通辽盟一建公司医院)CT及MRI应用于临床以来,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arterioscleroticenceph...  相似文献   

6.
银建军  张伟 《中原医刊》1998,25(11):23-23
我院近4年收治的经脑CT或MRI确诊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共2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5例,年龄52~81岁,平均66.8岁,其中52~60岁5例,61~70岁12例,71~80岁7例,81岁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18...  相似文献   

7.
8.
彭旭 《微创医学》2004,23(6):734-735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从而明确临床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SAE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及CT、MRI改变.结果(1)所有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大部分病人有反复卒中史.(2)慢性进行性发展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3)头颅CT、MRI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内脱髓鞘改变,脑萎缩以及梗死灶.结论SAE与高血压有关,对长期高血压和进行性痴呆的患者,结合脑CT、MRI表现可诊断此病.  相似文献   

9.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5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旭 《医学文选》2004,23(6):734-735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从而明确临床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SAE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及CT、MRI改变。结果(1)所有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大部分病人有反复卒中史。(2)慢性进行性发展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3)头颅CT、MRI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内脱髓鞘改变,脑萎缩以及梗死灶。结论 SAE与高血压有关,对长期高血压和进行性痴呆的患者,结合脑CT、MRI表现可诊断此病。  相似文献   

10.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见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性血管病时,因其临床上无特异性体征,故在临床不易得出诊断。由于CT和MRI广泛应用,对此病的诊断率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表现较有特征。表现为侧脑室周围低密度改变,边界模糊,无占位效应,同时伴有脑萎缩性改变,亦可合并其它脑血管病,以腔隙性脑梗塞多见。该文就此病的病因、临床症状、CT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并经CT扫描的330例(其中54例加磁共振成像)进行分析。结果:进行性智能障碍是SAE的主要临床表现,CT显示脑内白质区多发低信号灶,MRI表现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同时合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萎缩。结论:CT平扫结合临床是SAE最简便有效的诊断手段,MRI能更敏感的显示合并的脑内细小梗死灶。  相似文献   

12.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disease,BD),1894年首先由Binswanger报道。以往本病的诊断有赖于病理,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及CT、MR的广泛应用,BD的检出率明显增多。本文对其病理变化、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简述如下。1病理变化BD的主要病理改变在脑白质,特别是在脑室周围。肉眼所见:白质变薄,坚硬,呈颗粒状灰黄色,并可见脑室扩大,脑积水。腔隙性脑梗死常见于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及脑白质,动脉硬化也较明显。显微镜下:皮层下白质广泛的髓鞘脱失,而皮层下的U型纤维完好,前联合一般无异常。小的穿通支动脉壁变薄,常…  相似文献   

13.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少见类型。我们近期收治2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作者就1985年8月至2 0 0 3年9月诊治的87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4 8~82岁。男5 2例,女35例。其中高血压85例,占98% ;糖尿病19例,占2 1.8% ;冠心病10例,占11.5 %。32例有脑卒中病史,占36 .7% ,症状为头胀4 5例,占5 1.7% ,易怒、抑郁  相似文献   

15.
回顾分析临床及脑CT诊断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 32例 ,结果均为 5 5岁以上患者 ,有多年高血压病史 ,部分有多年糖尿病史 ,反复脑卒中 ,智能渐衰退 ;脑CT表现为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白质大致对称的弥漫性低密度改变 ,边缘模糊 ,并存多发性腔隙性梗塞。提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直接病因为高血压病 ,对反复卒中、智能减退病人 ,脑CT改变者可考虑本病 ,及时给予治疗可延缓病程 ,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报告58例经CT、MRI证实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CAE),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和/或反复脑卒中史。临床上以慢性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突出表现,中晚期呈痴呆,多伴有与智能障碍同时或提前出现的神经体征。指出对SAE的诊断,应强调存在智能障碍,而不应过分强调痴呆,并对其智能障碍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钱邦春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81-1981
目的:分析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CT表现,提高SAE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93例皮层动脉硬化性脑病,行CT检查男56,女37。结果:根据皮层下动脉硬化脑病CT表现,GOTO分型I型者为多。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有显著特点,CT可对SAE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50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为SAE分三度,即轻、中、重度。其主要MR征象是脑萎缩,侧脑室不同程度扩张,前后角附近的MR信号异常,腔隙性脑梗塞。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50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认为SAE分三度,即轻、中、重度。其主要MR征象是脑萎缩,侧脑室不同程度扩张,前后角附近的MR信号异常,腔隙性脑梗塞。其中对本病确诊的特征性MR表现是侧脑室前后角附近白质内出现长T_1和长T2MR信号。有些较小的梗塞灶在SE序列T_1加权像上难以发现,而用IR序列T1加权像效果则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