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的几点看法庄泽澄(中医诊断学教研室250014)关键词中医诊断学;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严密性;教材编写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课本,教师执教的依据,因此,教材的编写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重视。鉴于《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以下简称教材)...  相似文献   

2.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内经》均为中医基础的相关课程。这三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多有交叉、重复。因此优化整合这三门课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5):F0002-F0002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998年被批准为中医诊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常务委员单位、国家高等教育 委员会中医诊断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医诊断学》课程2005年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际的声望日渐提高,来我国学习的外籍学生不断增多,中医药外事教学的重要性也越发彰显。《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主干学科之一,是学习中医药的必修课程。如何让汉语基础较差,特别是对医学汉语知之甚少的外籍学生轻松地学好《中医诊断学》,是我们作为《中医诊断学》教师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针对现状,我们在外事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研究与探索,今不揣简陋,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医诊断学》知识点多、散、杂、难的特点,针对理论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探索了《中医诊断学》慕课知识体系的构建。从慕课理念的《中医诊断学》课程平台建设为出发点,结合慕课的"视频制作技术"、反复学习知识点、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等特点,为解决《中医诊断学》传统课程教学中"一次性教学模式、满堂填鸭式教学模式"的问题,提出了建设《中医诊断学》慕课网络课程平台,采用碎片化知识点的新方法,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的,为学生反复学习《中医诊断学》的重点、难点与疑点提供了机会,从而不断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小议规划教材中的若干中医诊断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六版规划教材的使用,比较《中医诊断学》与《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的具体内容,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认为存在着一些有关《中医诊断学》内容的问题。特别是“证”名、“病”名的概念及使用上的不一致及脉象记录方式等问题。《中医诊断学》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门课程的桥梁,在各科有关教学内容上应力求协调共济体现系统、规范、科学、创新的原则,提高中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在诊断技能基本功训练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较为薄弱。笔者认为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诊断技能为立足点。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1 《中医诊断学》的课程性质及地位《中医诊断学》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后 ,其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还是沿袭传统的讲授、灌输、诠释等模式。如“脉诊”讲完后 ,即使是成绩好的学生 ,也只能获得“心中了了 ,指下难明”的感觉。《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是“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 ,将中医…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技术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它既涵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融会了最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其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内容零散,涉及中医术语多;加之课程学时数少,因此,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决非易事,而中医诊断学知识掌握的牢固与否,将直接影响医学生以后的临床实践,因此,优化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诊断学》多媒体教学方法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课、桥梁课 ,历来是中医教学的基本课程和主干课程 ,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教学难度较大的特点 ,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为此 ,急需改革教学方法 ,探索适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作者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中医诊断学》演示型教学课件 ,在多个年级本科班开展了多媒体课堂教学 ,并对 99级中医本科一大班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学不仅受到学生的肯定和赞同 ,而且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应用。1 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长期以来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帮助中医函授学员,在职初、中级中医和青年自学的同志学好《中医诊断学》,现根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专业《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各章节的要点、难点提示如下,以供复习时参考。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给防治疾病提供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1):F0002-F0002
吴宗柏,男,1938年12月生,天津武清县人。1965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曾任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医诊断学杂志、云南中医杂志、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等编委会委员。从医执教四十余载。具有精深的中医药专业理论基础和宏富的教学、临证经验,在业内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望。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名中医。长期从事教学和临床工作,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辨证治疗学》等多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提倡:精研教材、提纲挈领、由博反约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验诊断学检查指标在现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中的应用,探索实验诊断学对于中医学的价值。方法:参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现行《中医病证诊断和疗效标准》,提取分析其中的实验诊断学内容。结果:诊断依据标准中,9个中医学科均涉及实验诊断学内容,397个中医病种有144个涉及,其中以中医内科最多(85.5%),以中医骨伤科最少(5.3%);实验项目以血液细胞分析最多,其次是细菌培养和血沉等;疗效评定标准中,中医内科病种涉及实验诊断学比率最高(70.9%),且仍以血液细胞分析最多;但在证侯分类标准中,实验诊断学内容较少。结论:实验诊断学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应用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其对中医辨病及疗效评定有重要价值,并趋成熟,但对于辨证应用尚需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脏腑辨证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辨证方法之一,一般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开创了脏腑辨证的先河,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建国以后随着众多中医院校先后成立,中医教材也不断完善,脏腑辨证在教材中特别是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发展是研究脏腑辨证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单元的统计分析,对脏腑证型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发表的《〈中医诊断学〉九版教材存在的问题》存在着逻辑比较混乱、中西医概念混淆以及以西医临床标准验证中医、以特殊性取代普遍性等现象,忽略了《中医诊断学》作为教材所讨论的是内外妇儿各科共性的问题,不可能像百科全书一样,更不可能介绍个人的临床经验,尤其是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不可能纳入教材,尽管都是诊断学,但中医诊断学和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是有区别的。以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为依据,对作者质疑九版教材的50多个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中医诊断学》是祖国医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它和祖国医学同体连枝,唇齿相依。 人类一开始有了医药活动,其中便孕育了《中医诊断学》的一些内容。上古谓:“一针二灸三吃药”,凭病人的什么体征和症状来决定用针、用灸或用药?那就要依靠医生的眼观、口问、手摸来决定,这就是最早的中医诊断学,尽管还十分简单粗糙,但是,它已是《中医诊断学》的雏型。日后,经过无数医学家的不断实践、反复验证和源源补充,日臻完善,终于形成了这门中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的由基础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衔接课——《中医诊断学》。  相似文献   

16.
中医望诊多媒体教学两用素材库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也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的桥梁课程。望诊作为中医诊断的一种常用方法和手段,其具有理论抽象、可操作性强、直观性要求高、形态学特性强等特点,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往往因资源有限,难以生动地把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诊断学》是传授中医诊察、分析、判断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课程,其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水平对学生临床各科的学习,乃至毕业后的临床动手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着中医院校学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如何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值得大家认真探讨。笔者从《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现状,提出必须调整教学计划,改革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根据中医诊断学的学科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早期临床实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模拟临床教学、搞好临床见习教学、精心组织病例分析讨论等,以增加学生技能操作训练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医诊疗水平。一、《中医诊断学》教学的现状随着高等中医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生均教学资源相对减少,特别是临床基地不足,典型病例较少,导致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多;而作为重要的动手能力训练课程的《中医诊断学》,其教学中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完整性,教材中有关技能培养的内容少而抽象,且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具、器材和设备的模拟性也较差,直接影响学生诊断技能基本功训练;在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中医护理学基础》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等课程之后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理论教学中与以上课程重复内容较多,且涉及面广。根据这一特点,几年来笔者在教学方法中进行了探讨,注重中医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相结合,在实践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诊断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现行《中医诊断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包含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完成了中医诊断学理论课教学之后,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中医临床辨证思维和临床诊断基本技能。但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理论和实践脱节”。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着下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重要部分,《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和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注重中西医结合诊断思维的建立,使学生认识《中医诊断学》的独特性,重视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配备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师资,教学方法多样化,并密切结合临床实践,这对于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