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实验小鼠体表螨病是较普遍的,在管理不善时感染率可达80%~100%。灭螨胺是我院合成的一种新的杀螨剂,对小鼠急性口服毒性为6300~6700mg/kg,对鲤鱼的TLM值为1008ppm,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新型杀螨剂。本试验目的是探索灭螨胺对于小鼠体表螨及卵的杀灭效果。二、试验方法 (一)药剂:灭螨胺,纯度为90%。微黄色,粉末状,结构式:CLCH_2SO_2NH_2,易溶于水、醇等液体中,较稳定,不易被紫外线分解。  相似文献   

2.
陈有仁  陆秀君 《广东医学》1994,15(3):203-204
“灭螨灵”是汕头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研制的治疗蠕形螨的外用粉剂,自1992年2月~1993年3月在我院门诊对痤疮患者64例(男20例,女44例),脂溢性皮炎患都75例(男26例,女49例)。做蠕形螨检查,将检查阳性者,随机分为二组,一组外用“灭螨灵”粉剂,另一组用火滴灵、硫磺混合霜剂做治疗对比,现将资料完整的68例小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全部均给予内服Vit B_6 20mg;每日3次,VitC0.2g,每日3次,抗痤疮合剂(含0.15%硫酸锌)20ml每日3次,而外用药则分为粉剂组40例,男10例,女30例,年龄18~50岁(平均25.8岁),病期1月~10年,每天3~4次外抹“灭螨灵”粉剂。霜剂组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龄18~41岁(平均23.6岁),病期15天~6年,每天  相似文献   

3.
去螨灵外用治疗蠕形螨感染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螨灵外用治疗蠕形螨感染的初步观察秦丽佳,赵云霞治疗蠕形螨皮炎的外用药目前常用10%硫磺软膏、2%灭滴灵冷霜及市售肤美灵等,其疗效一般均欠理想。1994年我们采用由蚌埠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提供的去螨灵(主要成分苯甲酸二丁酚)外用,治疗蠕形螨感染者36...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供实验用的小鼠群中、有严重的脱皮、搔痒、脱屑、局部脱毛、耳内出血及溃疡等皮肤病,经多次检查证实是由螨类寄生所引起的。 材料和方法 从病鼠头颈部、脱毛病变部或耳内出血及溃疡处,仔细检查取得寄生螨后用解剖针挑入置有75%酒精小指管内,然后取虫,用贝氏液封片后,进行观察。并取病变部位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变化。 结果 一、经检查发现有二种螨 (一)鼠内螨(Myobia musculi)。雌雄虫形态均为长椭圆形,仅毛序和生殖器官有区别。雌虫:末端向前紧靠口器,第一对足高度变形、短粗,其关节不同程度地融合,具有一爪样突与前一,背一,内侧形成关节、闭合时与下一,后一外方的一个横纹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动物饲育过程中,发现我所的实验小鼠体外寄生螨的感染率较高。经鉴定,螨的种类为鼠肉螨和鼠蝇疥螨。因此,必须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螨剂用于驱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药物(1)73%克螨特乳剂(美国有利来路公司生产,重庆井口农药厂分装);(2)90%固体敌百虫;(3)25%杀虫脒水剂(重庆农药厂生产);(4)10%硫磺滑石粉;(5)杀虫Ⅰ(自制樟树叶蒸馏饱和液);(6)杀虫Ⅱ(自制桉树叶蒸馏饱和液)。2.动物本所动物室提供体重30克左右的昆明种小鼠,雌雄兼用。选择感染寄生螨的小鼠74只随机分组,同时设对照组。3.离体杀螨试验先在解剖镜下分离有活力的  相似文献   

6.
用残杀威复配药物C—98、蚊蝇灵和灭蟑净,采用颗粒型药(原药)和糊状药(原药加水1:1调成糊状)毒杀德国小蠊的。结果表明:C—98颗粒型药喂饲的试虫KT_(50)为30',C—98糊状药为39′57″;灭蟑净颗粒型药为41′5″,灭蟑净糊状药为60′;蚊蝇灵颗粒药型药为58′9″,蚊蝇灵糊状药为648′21″。C—98的颗粒型药和糊状药喂饲后24h内试虫死亡率为100%;灭蟑净亦为100%;而蚊蝇灵的颗粒型药喂饲后24h内试虫死亡率为97%,48h内为100%,糊状药72h内仍未将试虫全部杀死。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灭蟑净和蚊蝇灵毒杀效果有一定影响。而复配药物具有速效,使用方便,毒杀效果优于灭蟑净和蚊蝇灵,是较为适宜的灭蟑药。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实验小鼠体螨寄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些实验动物场的小鼠群中有大量鼠螨寄生。重症患鼠发生脱毛、搔痒、皮炎等症状,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作者对流行的鼠螨种类和寄生部位作了调查。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小鼠购自实验动物场,选择不同品系和年龄的小鼠。  相似文献   

8.
垫料在鼠螨传播中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实验小鼠垫料在传播鼠螨过程中的作用,作者将无螨鼠分别放在3种不同条件下及开放系统中饲养,同时,用有螨鼠污染垫料给无螨鼠使用,观察其感染鼠螨的情况。1.材料与方法(1)小鼠C57BL/6J无螨小鼠40只,(来自本单位的二级清洁区小鼠),其中实验组...  相似文献   

9.
用透明胶纸粘取法检查小鼠螨,其取样部位和方法对螨的检出率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腹股沟部虫卵检出率为80%,显著高于其它部位;用刀片刮耳后部再用透明胶纸粘取,小鼠螨的成虫检出率为90%,高于直接粘取法。因此,作者认为在进行大量样本的检查时,同时使用这2种检查方法,可提高小鼠螨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1981年春,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动物室在供实验用的小鼠群中发现有大量螨类寄生。重症患鼠发生脱毛、搔痒、皮炎等症状,严重影响实验工作顺利进行。为了查明此类螨的生物学特性,总结防治经验,我们进行了小白鼠螨的种类鉴定。材料与方法从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白求恩医科大学与兽医大学动物室分别选取染虫小白鼠。在小鼠头颈部等脱毛病变部采集标本,用贝氏液封片后,进行观察、测量与照相。结果共发现两种螨: 一、鼠牦螨Myocoptes musculinus koch,1884 雌虫白色,卵圆形。长335.64±22.12μ,宽175.43±17.32μ。体表横纹明显。螯肢大而呈螯状。  相似文献   

11.
1983年5月我们对哲里木盟进行了革螨、恙螨种群调查。在6个调查点,挖取鼠巢、洞干、活鼠体、鼠尸检螨,共检获1170只革螨和1只恙螨幼虫,检获革螨6属7种。革螨 1、格氏血厉螨 Haemolaelaps glasgowi(Ewing) 寄主:草原黄鼠、黑线仓鼠、小毛足鼠。分布:通辽县、开鲁县、科左中旗。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流行性出血热(EHF)与革螨的关系问题,我们用鉴定的EHF病毒,以小白鼠乳鼠为实验动物,作革螨传播EHF病毒试验获得成功。专性血食革螨的传播试验:取柏氏禽剌螨(Drnithonyssus bacoti)300余只,于饲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克鼠星1号”灭鼠剂对SD大鼠和小白鼠的实验室杀灭效果。方法:实验室用“克鼠星1号”进行有选择试验和无选择试验,并进行现场毒效试验。结果:有选择试验,大鼠和小鼠对“克鼠星1号”摄食系数分别为0.30和0.38。无选择实验,大鼠连续3次给药毒杀率可达100%,小鼠连续2次给药毒杀率达90%。现场实验,3d饱和投饵,灭效92.59%。结论:“克鼠星1号”灭鼠剂适口性良好,对大鼠和小鼠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在开放饲养条件下 ,实验动物小白鼠体表寄生螨的感染状况及寻找高效低毒的杀螨药物 .采用多部位拔毛法对 180只昆明小鼠进行仔细检查 ,用天然物质蜂胶 (propolis)制剂和中草药珊瑚姜 (zingibercorallinumhance)挥发油制剂进行了离体和体表杀螨试验 .结果发现小白鼠的螨感染率为 10 0 % ,感染强度为1~ 2 59只不等 ,其感染螨的虫种为鼠癣螨 (ntc=iciotesnyscykubys)、菱形蝇疥螨 (trichoeciusromboutsi)、鼠肉螨 (myobiamusculi)、相似瑞德佛螨 …  相似文献   

15.
1986年7月—1987年6月在本省资兴市何家山乡两个观察点进行了鼠螨季节消长与HFRS的发病关系调查,发现黑线姬鼠是野外优势鼠种(66.42%);褐家鼠为室内优势鼠种(85.97%)。以11月—12月捕获率最高(12.17%和11.5%),鼠密度高峰出现在人群发病高峰前约一个月,用IFAT检测481只(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社鼠、黄毛鼠、小家鼠)鼠种,阳性鼠24只(褐家鼠、黑线姬鼠),阳性率为49.90%,其它鼠皆为阴性。提示何家山乡HFRS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从逐月鼠密度变化和褐家鼠及黑线姬鼠的带毒率高峰来看,与HFRS发病呈一致关系。该病在人群中存在隐性感染。调查情况证明,当地确实存在流行性出血热的自然疫源地。各鼠种普遍带革螨,以毒棘厉螨和巴氏厉螨为优势螨种,分别为27.80%和23.50%。  相似文献   

16.
在小鼠肠道寄生蠕虫的区系调查中,发现 LACA系小鼠感染有大量短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为此用灭绦灵和丙硫苯咪唑对小鼠短膜壳绦虫进行了驱虫试验。材料与方法1.药物选择灭绦灵(氯硝柳腰,Niclosamide,Yomesan,Cestaid mensonil),系上海第十一制药厂出品,  相似文献   

17.
伊维菌素治疗蠕形螨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伊维菌素治疗蠕形螨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平行对照试验,将蠕形螨阳性者85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伊维菌素(IVMT)和新肤螨灵外用。伊维菌素为12mg(6mg/片),单次口服;新肤螨灵外用,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6周。于第3周、第6周用透明胶纸法对其面部双侧鼻唇沟皮肤进行检查。结果在服药第3周末,伊维菌素对蠕形螨病的治愈率为74.42%(32/43),同期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服药第6周末,伊维菌素对蠕形螨病的治愈率为100%(43/43),同期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伊维菌素治疗蠕形螨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人体蠕形螨调查及杀螨药的疗效观察萧淑华,刘达宏(中山医科大学91级学生科研小组;广州,510089)关键词蠕形螨,肤美灵,灭滴灵霜,肤康净中图号R38蠕形螨是一种引发毛囊和皮脂脂腺病变的体表寄生虫,人群感染相当普遍。国内感染率:山东60.58%[1]...  相似文献   

19.
<正> 1978年9月,我们在江西省修水县,从针毛鼠(Rattus fulvescens)、黄毛鼠(Rat-us losae)和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ningpoensis)三种鼠的耳壳内,采得一新种恙螨,经过研究,定名为丝感纤恙螨 Leptotrombidium(Leptotrombidium)filasensillum,新种(图1—5)。形态描述:中型螨  相似文献   

20.
南澎列岛鼠及恙螨种群数量季节变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查清南澎列岛鼠和恙螨种群分布与数量季节变动规律。方法 采用等距法逐月捕鼠及检取体表恙螨,分类、鉴定、统计。结果 鼠和恙螨种群在各岛屿均有分布。鼠2种,褐家鼠占95. 28%,恙螨3种,地里纤恙螨占98.60%。种群数量随季节不同而有变动,鼠密度6月最高,2月最低,分别为36.36%和15.73%;恙螨指数和带螨率5月最高,2月最低,分别为99.34%和90.77%、7.71和14.29%。鼠的怀孕率和性比在一年之中也有变化。结论 南澎列岛鼠和恙螨以褐家鼠和地里纤恙螨为绝对优势种群,种群数量具有季节性变化,鼠种群总数量、雌雄个体数量、以及怀孕率之间在季节变动中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