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抗生殖免疫抗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进行抗心磷脂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分析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与抗生殖免疫抗体的关系。方法312例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为流产组,1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这两组的抗心磷脂抗体(AC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结果流产组ACAb阳性率13.1%,EMAb阳性率11.5%;对照组ACAb阳性率4.0%,EMAb阳性率2.0%。流产组抗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体内存在生殖抗体是形成反复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光梅  洗志霞  邓舒静 《海南医学》2016,(11):1856-1857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水平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正常晚期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与正常未妊娠女性(正常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浆PAI-1水平。结果流产组患者的血浆PAI-1为(9.12±0.92) ng/mL、正常妊娠组为(6.67±0.91) ng/mL、正常对照组为(5.74±0.88) ng/mL,三组受检者的血浆PAI-1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流产组最高,正常对照组最低。结论育龄妇女血浆PAI-1水平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有着密切关系,若过度增高,应警惕胎盘血供异常以及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病例32例和同期正常妊娠分娩孕妇30例,对流产患者采取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进行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封闭抗体、胞内Th1/Th2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外周血NK细胞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封闭抗体阳性率较治疗前发生明显升高(P<0.05),胞内Th1/Th2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外周血NK细胞含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成功妊娠并分娩者27例。结论:采取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介岩  王欣 《中国医刊》2023,(7):734-737
目的 探讨单胎妊娠短宫颈患者宫颈环扎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有过1次孕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或孕期常规超声提示宫颈缩短孕妇128例,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有过1次孕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孕妇42例,其中宫颈环扎组30例,药物治疗组12例。单纯短宫颈的孕妇86例,其中宫颈环扎组18例,药物治疗组68例。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流产率、早产率,分娩孕周、延长孕周、新生儿窒息等妊娠结局。结果 有过1次孕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的孕妇中,宫颈环扎组与药物治疗组相比,早产、流产发生率更低,并能更明显延长孕周,甚至接近足月分娩,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孕妇在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和宫颈裂伤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单纯短宫颈孕妇,宫颈环扎组与药物治疗组的流产、早产、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分娩孕周、延长孕周上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两组均无宫颈裂伤。结论 有过1次孕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的孕妇,需要定期监测宫颈长度,如果宫颈进行性缩短应及时给予宫颈环扎术。对于单纯短宫颈的孕妇,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的效果。方法对20例封闭抗体阴性的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结果接受治疗的20例患者中有13例已分娩正常活婴,2例妊娠晚期(1例失访),3例妊娠中期(1例失访),2例失败,治疗成功率为88.89%(16/18)。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抑郁情绪心理疏导对促进孕妇自然分娩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2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132)和对照组(n=124),两组孕妇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总产程、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61.36%和55.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和自然分娩总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52%和2.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干预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自然分娩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对母婴生命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本院确诊为高危型HPV感染的67例孕妇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妊娠检查的未感染HPV的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不良结局,分析研究组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HPV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早期自然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死产或胎儿畸形的发生;两组孕妇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娩方式的羊水、脐带血、咽喉分泌物和胎盘HP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会增加妊娠早期流产率,而HPV感染并不是胎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和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的直接原因,感染HPV情况及与分娩方式选择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主动免疫疗法.方法 46例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丈夫静脉血提取淋巴细胞进行免疫治疗,每月1次,连续3次,妊娠后强化1次.妊娠后黄体酮和hCG黄体支持.对照组21例患者妊娠后使用黄体酮和hCG黄体支持.比较两组妊娠率.结果 两组妊娠率分别为81.2%和57.1%,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主动免疫治疗能提高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怀孕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孕妇胎儿异常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不明原因的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妇女,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意参加主动免疫治疗者入观察组,不同意参加主动免疫治疗者入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安胎治疗,观察两组足月分娩率、早产率、胎儿畸形率、低体重儿率、巨大胎儿率、新生儿评分,及分娩后6个月复查新生儿体格,了解新生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率比对照组低、足月分娩率比对照组高,上述组间数据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胎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6个月后新生儿发育情况方面对比,两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母婴无明不良影响,预后的良好、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董耘  徐昕  柯丽娜  李斌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2):2039-2041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反复早期流产患者体内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与HMGB1蛋白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7年7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不明原因反复早期流产孕妇172例作为流产组,按照1:1配比原则,选择同期参加正常孕期检查未发生不明原因反复早期流产的孕妇172例作为对照组,2组都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炎症相关因子与HMGB1表达检测,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流产组的血清IL-6、TNF-α、HMGB1含量分别为(49.22±10.39)pg/L、(82.49±10.11)pg/L和(99.02±21.49)ng/ml,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33±9.82)pg/L、(30.19±6.88)pg/L和(47.99±10.53)ng/ml(均P<0.05)。Pearson分析显示流产组的血清IL-6、TNF-α都与HMGB1呈正相关(r=0.562、0.672,均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TNF-α、HMGB1都为影响不明原因反复早期流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不明原因反复早期流产患者体内炎症因子IL-6、TNF-α与HMGB1都呈现高表达状态,且可互相影响,是流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复发性流产的患者106例,根据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情况分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包含短疗程组38例及长疗程组33例),密切随访孕妇产检,观察妊娠率、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状况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活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并发症和妊娠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妊娠率,不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及异常新生儿的发生率,疗程长短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2017年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免疫球蛋白与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对比两组保胎成功率、血清孕酮与β-HCG水平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妊娠第6周、第8周、第11周血清孕酮与β-HC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足月分娩新生儿体重、身高以及智力均正常。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复发性流产具有良好的有效性,能够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提升孕妇体内血清孕激素水平,安全性较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黎婷  祝萍  郑翔 《当代医学》2022,(16):15-17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参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地屈孕酮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分娩孕龄、妊娠结局(流产率、早产率、畸形率和新生儿存活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分娩孕龄为(39.86±1.03)周,大于参照组的(38.12±1.5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流产率、早产率和新生儿畸形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新生儿存活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略低于参照组的13.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屈孕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效果显著,有利于确保良好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例原因不明性反复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给予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73例患者再次妊娠68例,再次妊娠率93.15%(68/73);妊娠时间在30周以上共61例,妊娠成功率83.56%(61/73);其中足月分娩活婴儿12例,占比19.67%(12/61);所产婴儿体格、智力等均发育正常。结论对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给予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再次妊娠并保护患者妊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性流产与血清抗滋养细胞膜抗原 (TA)IgG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间接法检测 118例原因不明性早期反复流产 (UERSA)妇女、97例原因不明性晚期反复流产 (ULRSA)妇女及 75例正常孕妇血清中TAIgG的水平。结果 UERSA妇女血清TAIg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和ULRSA妇女 (P <0 .0 5 ) ,而ULRSA妇女与正常孕妇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AIgG是不明原因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带菌孕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检并分娩的1 376例妊娠足月GBS带菌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按照新生儿的感染情况将其分为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下新生儿GBS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经阴道分娩孕妇999例,新生儿999例;剖宫产孕妇377例,新生儿388例。阴道分娩组中新生儿GBS阳性79例,剖宫产组新生儿GBS阳性12例;两组新生儿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分娩孕龄、胎膜早破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使用抗生素治疗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助产及自然分娩,使用青霉素和头孢唑啉是新生儿GBS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妊娠晚期携带GBS的孕妇不同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GBS感染相关,产前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新生儿GBS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再生育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220例高龄二胎产妇为观察组,230例非高龄二胎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相关资料、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流产次数、不良生育史、分娩间隔≥5年、疤痕子宫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ICP、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等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再生育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妊娠不良结局明显高于非高龄孕妇,应当加强高龄孕妇再生育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2007年7月-2010年12月经门诊筛查出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32例,均给予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均为来本院就诊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连续自然流产2-7次,无死胎、死产及活产史。  相似文献   

19.
张宝英 《当代医学》2009,15(10):41-42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时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自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行导乐陪伴分娩的1600例孕妇为研究组,以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非导乐陪伴分娩的1000例孕妇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将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导乐陪伴分娩组的自然分娩总产程时间8.0±1.5h明显缩短,自然分娩率(79.3%)显著提高,剖宫产率(19.4%)、新生儿窒息率(1.1%)、产后出血率(2.1%)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提高产时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7-1、B7-2在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UHA)中的表达,并总结B7-1、B7-2在预防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5倒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并分别选择50例正常孕妇和50例正常女性为对照组和正常组。使用贝克曼库尔特Epics-XLⅡ型流式细胞仪测定B7-1、B7-2的表达。结果观察组B7-1和B7-2表达分剐为11.56±1.23和25.83±1.24。观察组B7-1和B7-2与对照组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B7-1与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呈正相关的关系(r=0.832,t=5.632,P=0.012),B7-2与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呈负相关关系(r=-0.745,t=6.032,P=0.009)。B7-1和B7-2均是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中,B7-1表达要高于正常孕妇和正常女性,B7-2的表达则要低于正常孕妇和正常女性。在临床检测中,要注意B7-1、B7-2的表达,并可以通过减弱B7-1表达、增强B7-2表达,以降低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