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1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病例。结果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特征为:①反复气紧、颈静脉怒张、胸水、腹水及双下肢水肿而难以用心衰、肝硬化、限制性心肌病、低蛋白血症等原因来解释;②心包炎患者经心包穿刺引流、药物治疗后心包积液减少或消失,但症状、体征无缓解反而加重;③心脏超声和胸部CT均显示脏壁层心包明显增厚、粘连;④中心静脉压及肘静脉压明显升高,腔静脉扩张。结论心脏超声、胸部CT、中心静脉压(CVP)和肘静脉压测定、ECG等检查是诊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手段。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增厚心包,解除心脏的机械压迫。术前须规范抗结核治疗,强心、利尿、护肝、胸穿抽液,纠正低钠、低钾、低氯和低蛋白血症等,改善机体状况。认为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手术野暴露良好,操作便利,可获得理想的切除范围。心包切除范围依据可借助中心静脉压监测、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74年2月-2004年10月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45例,男37例,女8例,年龄7-65岁,病程1月-6年。临床表现有活动后心慌、气短。腹胀、下肢浮肿、胸痛;颈静脉怒张、胸水、肝大、腹水、双下肢水肿、心音低钝。心电图示QRS波低电压,T波平坦或倒置。X线示肺淤血26例,心包钙化5例。心脏超声示心包增厚0.5-3.7cm。心功Ⅱ级14例,Ⅲ级25例,Ⅳ级6例;有结核病史6例。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切除心包。结果本组因心肌广泛纤维化,大出血死亡1例;1例术后心功不全,经强心治疗半月出院,其余术后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缩窄性心包炎结合临床表现、周围静脉压、心脏超声、CT检查明确诊断,应早期手术。心包剥脱手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有效的方法,术后予以多巴胺或/和多巴酚丁胺强心,控制液体人量,对结核性者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以免复发。  相似文献   

3.
姚宪章  杨春荣 《吉林医学》1995,16(5):267-269
本文报道了66例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治疗体会,为了提高手术效果,作者采用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心包切除范围;术中、术后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结果全组病人无一例死亡,长期随访50例,远期疗效满意。作者认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中心静脉压监测及配合药物应用是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儒正  吴朝光  朱艺  张红  洪萍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4):2231-2232
目的总结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3月我院52例接受心包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心包慢性炎症改变34例,结核增殖性肉芽组织形成或干酪样变18例。胸部X线诊断为肺结核15例;23例行胸部CT检查,其中诊断为肺内结核8例,双侧胸腔积液15例,心包积液3例,心包膜弥漫或局限性增厚23例(其中心包钙化4例),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42例可见不同程度的心包增厚、粘连、心搏减弱,6例有心包积液;心电图提示房颤11例,T波或ST段改变22例,窦性心动过速37例,QRS波低电压42例。常规颈内静脉置管测中心静脉压,全部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胸部正中切口行心包剥离术。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为1.9%。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心律失常4例及肺部感染3例。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45例,Ⅲ级6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和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缩窄性心包炎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附5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自1984-2000年,经左前胸外侧切口行心包部分切除治疗缩窄性心包炎53例。术中先切除左心侧心包,在静脉应用强心、利尿剂后再行右心侧心包切除。其中19例按常规切除范围进行了大范围的心包切除,而后34例则以术中中心静脉(cvp)下降至14cmH2O作为心包切除范围合适的标准进行部分心包切除。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5例,均发生于按常规进行心包大部分切除的前19例中。全部病例血液动力学改善。随访结果满意。结论:左胸前外切口是缩窄性心包炎心包部分切除手术的理想径珞;以术中cvp下降至14cmH2O作为切除范围合适的标准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缩窄性心包炎时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粘连、增厚、纤维化,导致心室舒张充盈受限.缩窄性心包炎可由心包炎反复发作、心脏手术及放射治疗等多种原因引起.由于低心输出量,患者可出现疲劳、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体检阳性体征较轻,表现为静脉压升高,心音遥远,或体征只出现于疾病的晚期(腹水和外周水肿),导致该病的诊断常常被延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60例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的治疗经过,总结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2年2月~2003年10月,60例缩窄性心包炎病人均在全麻下行心包剥脱术。均采用左前外侧第4肋间切口进胸。术中尽量切除心包20例,分段切除心包40例。结果:术后7例出现低心排综合征,1例死亡,死亡率1.7%;手术剥离过程中出现右心房破裂2例,右心室破裂5例,均采用邻近心包加压缝合止血,均获成功。余病人症状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法,若能早期诊断、手术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1 本病的临床诊断及诊断依据1 1 临床诊断 渗液 缩窄性心包炎。1 2 诊断依据 ①中年男性 ,午后发热 ,心慌 ,气短 ,全身水肿 ,多浆膜腔积液。心尖部可闻及心包叩击音。②心脏超声有心包积液及脏层心包增厚 ,周围静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均升高。③心包积液为血性 ,淋巴细胞升高。血沉不增快 ,但结核PCR阳性。2 何为心包叩击音及听诊特点心包叩击音是在限制性心包炎时出现在舒张期的高调或低调音。它是由于增厚而僵硬的心包使心室充盈在舒张早期突然停止而引起的。心包叩击音通常出现在A2后 0 0 9~ 0 12秒 ,在时间上与左室充盈突然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超声联合CT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超声科68例拟诊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进行超声与CT检查,检查后对患者行心包剥脱术,术后将其病理组织送至实验室检查。观察超声与CT检查影像学表现,并比较两者诊断准确率。结果 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后,共62例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超声与CT检查结果显示,两者心包增厚、心包积液及下腔静脉增宽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房增大、心室舒张功能下降及室间隔抖动征检出率高于CT(P<0.05);CT心包钙化检出率高于超声(P<0.05)。超声单独诊断准确率为75.81%,CT准确率为72.58%,两者联合准确率为91.94%。超声联合CT准确率高于两者单独检查结果(P<0.05)。结论 超声可清晰观察到患者房室情况,CT为心包钙化的最佳观察方式,超声联合CT可有效提高缩窄性心包炎诊断准确率,及早确诊疾病并手术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凌生林  廖斌  于风旭  熊琪   《四川医学》2021,42(8):829-831
目的 观察4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剥除术后疗效.方法 收集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行部分心包剥除术的4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 心包切除手术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术后中心静脉压由术前(20.8±4.7)mmHg明显下降至术后...  相似文献   

11.
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育林  李楚强  谷小鸣 《广东医学》2002,23(10):1065-1066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对26例经手术证实的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症状为气促、腹胀、下肢浮肿,主要体征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外周静脉压升高。超声心动图肯定诊断15例(58%),疑诊4例(15%),误漏诊7例(27%)。主要表现为心房增大、心包反射增强、心包增厚、室壁活动受限、下腔静脉增宽。疑诊病例表现不甚典型,但均有典型病史。结论:超声心动图对缩窄性心包炎诊断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2月-201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住的外科治疗缩窄性心包炎110例的临床资料,男性75例,女性35例。术前心功能Ⅰ级3例,Ⅱ级15例,Ⅲ级54例,Ⅳ级38例。手术采用左前外侧切口60例,胸骨正中切口50例。其中35例行心包切除,75例行心包部分切除。结果术后中心静脉压平均降至(12.2±4.4)cmH2O;12例出现低心排综合征,2例死亡,死亡率1.8%;术后复查心功能Ⅰ级42例,Ⅱ级63例,Ⅲ级5例;术后病理诊断示结核42例,非特异性病变68例。结论恰当的手术时机、手术径路的选择、合理的心包切除范围及围术期处理是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心包疾病是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发热;治疗上采取对症止痛,心包穿刺可解除心脏压塞症状以及减轻大量渗液引起的压迫症状.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表现为呼吸困难、腹部膨胀、乏力、肝区痛,宜早期切除心包,由结核病所致者给予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14.
缩窄性心包炎是指由于心包的慢性炎性病变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心包所包围,使心脏的舒张期充盈受限而产生的一系列循环障碍的临床征象。缩窄性心包炎继发于急性心包炎,有时临床上可观察到急性心包炎转变为缩窄性心包炎的发展过程,但多数病例急性阶段症状不明显,待缩窄性心包炎的表现明显时常已失去原有疾病的病理特征,因此,很多患者病因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15.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引起心包增厚、粘连和钙化,导致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1]。我国导致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多见的疾病是结核和化脓性感染,其次为霉菌或病毒感染等。外科手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常用的方法。我科在2006年1  相似文献   

16.
正缩窄性心包炎常因心包慢性炎症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致使心功能恶化,长期临床预后不良,一经确诊应尽早进行缩窄心包的剥脱与切除~([1-2])。目前临床常规采取术前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利尿消肿、胸腹腔引流等措施改善围术期心功能,但临床疗效有限,且易诱发水电解质紊乱。真武汤出自张仲  相似文献   

17.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海军 《中外医疗》2010,30(17):7-7,9
目的探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科在2004~2008年期间对8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而进行心包剥脱术的患者,并对术前术后的心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80例均成功剥离心包,中心静脉压明显下降,手术成功康复出院。患者术前术后的心功能评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包剥术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充足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测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缩窄性心包炎48例外科治疗的经验和分析,手术死亡3例,病死率为6.3%.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和术中心脏骤停,大多数病例采取左前外侧切口经路,我们经验其优点较多,经心包切除后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作者认为,本病一经确诊即应尽早手术;心包切除的范围应根据术前心包缩窄的程度及其术中心脏病理改变而定,文中对体外循环下心包切除的优点进行探讨.并强调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及心包剥离术后各项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超声诊断的21例缩窄性心包炎进行观察分析,着重观察切面超声心动图上心包脏层和壁层增厚、粘连的范围、钙化的程度、形成局限纤维沉积的部位以及心脏大小的改变、心肌受累程度、肝脏淤血的轻重。观察M型超声心动图左右心室收缩期缩小的程度、收缩期室间隔有无增厚及收缩时间间期的测定。采用脉冲及连续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和三尖瓣舒张期最大流速、左室收缩末期至最大充盈间期时间、估测肺动脉压、测量吸气时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并对已行心包剥离术的患者作相关指标的测量,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检出缩窄性心包炎21例,其中16例行心包剥离术,其中5例因心包粘连未能彻底剥离,而且有明显心肌萎缩伴心源性肝硬化,术后4个月死亡。其余15例患者经复查均获满意疗效。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及术后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可将限制性心肌病与缩窄性心包炎明确地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0.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的慢性炎性病变、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 ,使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受限 ,心功能逐渐减退而引起的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疾病。手术剥离缩窄的心包、解除机械性压迫 ,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心外科在 1993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收治了 4 0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现将有关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3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手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共 4 0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3~ 73岁 ,平均36 8岁。明确诊断结核性感染 15例 ,怀疑结核性感染 18例 ,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