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楝叶为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树叶干品,功效止痛、杀虫.治疟疾、皮肤瘙痒或湿疹、螫伤和蛔虫腹痛等。作者用川楝树叶甲醇提取物经色层及高效液相层析分离后,得两种新的紫罗兰香酮甙:楝紫罗酮甙A和B(分别占提取物0.007%和0.003%)。结合化学反应、光谱分析和x-射线研究等确认,楝紫罗酮甙A和B分别为3α-O-f-D-吡喃葡糖基-紫罗兰香酮和9β-O-β-D-吡喃葡糖基-紫罗兰香酮,结构式如下;两者乃自然界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现将常用之驱蛔中药及成方简介如下: 一、单味药1、苦楝根皮:为楝科植物楝树(Meliaazedarach L.)或川楝(M toosendan siebet Zuce.)的干燥根皮。含鞣质,中性树脂(可能为驱虫有效成分)。能麻醉虫叫虫头部。此药外皮有毒性,治疗时用其内皮。用法及用  相似文献   

3.
川楝子与苦楝子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楝子Fructus Toosendan属理气药,具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功效。《中国药典》2005年版所载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而苦楝子Fructus Meliae Azedarach属杀虫药,具行气止痛,杀虫功效。《中华本草》所载苦楝子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的果实。但有文献报道在全国许多地区以苦楝子作川楝子用。有的地区当川楝子缺货时,亦以此代用。所以本文就其名称、品种、原植物、药材及毒性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4.
苦楝皮,异名苦楝,实名金铃子,苦楝皮是苦楝的根皮,金铃子为苦楝的果实。系楝科植物,产于四川、浙江、山东、福建、甘肃等地,以川产者为良,故又称川楝皮,川楝子。近年中药改进剂型,将苦楝皮制成片剂,乃称苦楝片。苦楝皮含有一种苦味结晶形膺硷——苦楝素(Ma-rgosine)其熔点为175℃,又含大量鞣酸(约7%),非结晶形苦味质(即树脂)。及苦楝油(含硫质,有大蒜气)。能  相似文献   

5.
川楝子始载于《证类本草》。别名:楝实、金铃子、仁枣等。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 sied et zucc)的成熟果实。苦楝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别名:楝、金铃子等。为楝科植物苦楝(Meliaaycdasach)的成熟果实。以上两品均为常用中药,药材的原植物分为二种:一名川楝子,主要产四川等地,行销全国各省。一名苦楝子,主产山西、甘肃等地,于全国部分地区使用。苦楝有些地区虽产而不使用,但陕西、安徽等地在川楝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取而代之。按时珍《本草纲目》曰:楝长甚速,三五年即可作椽,其子如圆枣,以川中者为良。  相似文献   

6.
孟燕  颖秀莲 《中药材》1995,18(4):184-185
秦皮为常用中药,来源于木犀利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chinensisRoxb.var acuminat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最近在我区几个县均发现有两种混伪品冒充秦皮使用,经鉴定一种为木棉科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DC.)Merr.的树皮;另一种为楝科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树皮即苦楝皮。本文对此进行了药  相似文献   

7.
川楝子用药历史悠久,为常用理气止痛中药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之功效,各地习用品多,为正本清源,对川楝子名称进行了考证,对历代本草所记载川楝,按照果实、叶、花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历代本草中所记录的正品川楝子Toosendan Fructus即为历版中国药典所规定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果实,并对川楝子历代产地变迁、品质评价及道地性进行了概括,为川楝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1954年10月我院遵照重庆市卫生局指示用中央轻工业部重庆科学研究所以苦楝梗皮(四川出产)制成的川楝片,作驱蛔虫的临床实验。为了争取病例,先在我院职工及家属中普遍检查大便,继在其他工厂学校等单位广泛治疗。我们从1954年11月到1956年6月底止,共收集病例1327例。兹  相似文献   

9.
我们过去曾对闽产几种中药与川楝片驱治肠道蛔虫病作一比较研究,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以本院二、三年级学生经一次粪检有蛔虫卵者不分年龄、性别作为治疗研究对象。二、药品种类:计用重庆中国医学科学院西南中药研究所所制的川楝片(每片0.05克),闽产的使君子,梹榔。干苦楝皮、美舌藻与驱蛔汤,福州所产新鲜的苦楝皮和南瓜子及福州制药厂出品的苦楝片(每片0.5克)。  相似文献   

10.
編輯同志:蛔虫病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特别在广大的农村里,患者很多,影响人民的健康很大。我們近来参閱文献,採用苦棟树根白皮軀除蛔虫,有显著的效果。价錢又廉,在农村中不化錢也可得到。可以推广应用。今作簡單的介紹,供同道参考: 苦楝根白皮为苦楝树根之皮。苦棟树为温帶落叶乔木,在我国分佈甚广,自山东以南至广东,以及陝西,甘肃等地均普遍繁殖,就地取材極易。苦楝树我国别称川楝,翠树,紫花树;屬棟科植物,学名为Melia aze-  相似文献   

11.
川楝子的性味功能与现代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楝子(Melia+oosendansiebe+Zuce)为楝科原植物苦楝树之果实,又名楝实《本经》、楝实基础楝于,还有称金铃子者。因"其于如小钟,熟则黄色,名金铃,象形也"(李时珍语)。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湘北等。入药以四川者为正品,故习惯称川楝子。陕西、安徽、江苏、山东有同属植物苦楝(Meliaazedarachl.)的果实,常被当作本品使用。较川谏果实小、肉质薄、药效稍差而毒性较大。1.Jg$子的性味功能与药理作用)11樟子性味苦寒,有小毒。(《本草纲目))并有酸味。人肝胃小肠经。前人亦有认为人心经以珍珠囊》),"手足阳明.手…  相似文献   

12.
川楝子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楝子,别称金铃子,为楝科植物楝Melia toosendan Sied.Et Zucc.的果实.广泛分布于河南、甘肃、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主产区位于四川、湖北、河南、湖南,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1].  相似文献   

13.
孔洁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9):802-802
秦皮是一种常用中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来源于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 F raxinus rhynchophyllus H ance,白蜡树F 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 F raxinus chinensis Roxb.var acuminata L 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 F raxinus stylosa L 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收涩止痢、止带明目之功。目前 ,秦皮的品种十分混乱 ,现将出现较多的 4种伪品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 :核桃楸皮 (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 Juglons mand-shurica maxim的干燥枝皮 )、苦楝皮 (为楝科川楝 Melia toosendauSieb et Iuce的树皮 …  相似文献   

14.
糜粥疗法是祖国医学所特有的一种防病治疾的医疗方法,不仅简便验廉,更因能补益脾胃,顾护中州,与小儿“脾常不足”之特点相宜,且寓医于食,甘美可口,易为患儿所接受,故确系儿科治疗中之一良法。现介绍几种常见儿科病证的糜粥处方:蛔虫症可选用:苦楝要粥(《圣济总录》:苦楝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川楝韧皮和川楝子中川楝素含量测定,探讨川楝子作为)ll楝素提取来源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川楝素,再通过HP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利用已知工艺得到川楝韧皮和川楝子中川楝素的含量分别为1.774mg·g<'-1>和0.843 mg·g<'-1>.然后优化川楝子中川楝素的索氏提取工艺,所得最优组合是85℃,70%乙醇,提取7 h,料液比为1:20,川楝素的平均提取含量为1.349 mg·g<'-1>,RSD为1.9%.结论 川楝子中川楝素含量虽比川楝韧皮较低,但从实验数据上也说明了川楝子有成为川楝素提取来源的可行性.该研究首次对川楝子中川楝素进行提取工艺考察,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为川楝素的提取研究提供进一步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为常用中药,其果实和树皮有驱蛔作用。1975年钟炽昌等(化学学报1975,33(1):35)对从川楝树皮分得的川楝素(toosendanin)进行结构研究,初步确定其化学结构为Ⅰ式(中药大辞典即采用此式)。  相似文献   

17.
蒙药川楝子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为蒙药常用品种。具有清“巴达干协日”,燥“协日乌素”,止痛 ,杀虫 ,明目之功效 ;用于热性“协日乌素”病 ,浊热“巴达干”、“协日”合并症等。现将其药理作用研究概述如下。1 对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鼠在不同时间给以川楝素和肉毒毒素后 ,膈肌神经肌肉接头超微结构的改变。给川楝素后立即或 1小时后给肉毒毒素 ,其改变与单给川楝素的小鼠相似。主要是突出小泡明显减少 ,长管形泡较多 ,髓膜样或自噬体结构经常可变等变化。但是 ,如果先给肉毒毒…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川楝子中川楝素的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映  姚卫峰 《吉林中医药》2012,32(10):1054-1056
目的:对川楝子中川楝素进行超声提取工艺考察.方法:以川楝子为原料,通过对川楝素含量测定,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甲醇浓度、超声时间、固液比、超声功率对川楝素提取率的影响,获得川楝素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影响川楝素提取率的主次因素是甲醇浓度>固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川楝子中川楝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所得最优组合是70%甲醇,提取40 min,固液比为1∶30,超声功率250 W,川楝素的平均提取含量为1.5485 mg/g,RSD为1.8%.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川楝子的全面研究提供一定数据参数.  相似文献   

19.
山茱萸又名枣皮 ,为常用中药 ,笔者曾发现一种伪品 ,经调查鉴定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e.的外果皮经染红色加工的制成品。现将其性状、水试鉴别介绍如下 :1 性状鉴别呈半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 ,长 1~ 2 cm,宽 0 .7~ 1.5 cm。表面鲜红色至棕红色 ,皱缩 ,革质 ,微有光泽 ,具有棕黑色小点。有的有果梗痕。内表面粗粉粒状 ,红色 ,遇水润湿显粘性。质柔软。气微酸 ,味苦。2 水试鉴别本品置水中浸泡 15 min,水液渐显红色 ,样品表面红色渐退至棕黄色 ,因吸水而呈半球形或不规则的凹形片块山茱萸伪品川楝子皮鉴别@钟颖$湖南…  相似文献   

20.
在大跃进中,由于解放了思想,破除了迷信,发扬了敢想敢说敢作的共产主又风格,四川中药研究所在不久之前研究川楝皮的提炼方法制成了川楝片。1953年当党中央提出中医政策以后,中药所曾根据古代医学文献的记载和民间风驰的川楝皮驱蛔虫有效经验加以研究,用科学提炼方法制出川楝素结晶片,先后产出川楝片粗制片(0.3片重)和精制片(0.15片重)两种,经过第一中医院1327例蛔虫病患者临床使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