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现场应用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5098名接触疫水者随机分为青蒿琥酯组和安慰剂组,剂量均为6mg/kg顿服,在接触疫水后7~10d开始服药,每2wk服1次,脱离疫水后1wk内再服1次,末次服药后4wk,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加改良加藤法进行效果考核。结果 青蒿琥酯组粪检阳性9例,阳性率0.37%(9/2438),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而对照组粪检阳性189例,阳性率7.11%(189/2660),有5例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结论 口服青蒿琥酯能有效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2.
现场应用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现场应用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将5098名接触疫水随机分为青蒿琥酯组和安慰剂组,剂量均为6mg/kg顿服,在接触疫水后7-10天开始服药,每2wk服1次,脱离疫水后1wk内现服1次,末次服药后4wk,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加改良加藤法进行效果考核,结果:青蒿琥酯组粪检阳性9例,阳性率0.37%(9/2438),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而对照组粪检阳性189例,阳性率7.11%(189/2660),有5例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结论:口服青蒿琥酯能有效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3.
口服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感染优化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青蒿琥酯现场应用预防血吸虫感染方案 ,选择铜陵市灰河乡太阳村江滩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 ,根据人群接触疫水特点 ,将人群分为短期接触疫水人群 (年接触疫水时间 <1个月 ) ,中期接触疫水人群 (年接触疫水时间为 2~ 3个月 )和长期接触疫水人群 (年接触疫水时间为整个感染季节 ) ,分别施以不同服药方案。3类人群按随机原则分别分为青蒿琥酯组和安慰剂对照组。预防服药前 1个月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粪检及吡喹酮 (PQT) 4 0 m g/kg顿服普治 ,各组人群均于末次服药后 1个月作粪检 ,评价预防效果。结果显示 ,短期、中期和长期接触疫水人群中 ,口服青蒿琥酯组粪检阳性率分别为 0 (0 /2 10 )、0 (0 /311)和 0 .48% (1/2 0 9) ;对照组粪检阳性率分别为 6 .2 5 % (13/2 0 8)、5 .45 % (17/312 )和 8.7% (18/2 0 7) ,3类人群的预防保护率分别为 10 0 %、10 0 %和 94.48%。研究表明 ,在江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根据人群接触疫水特点而实施不同服药方案可起到较好的预防血吸虫感染的效果 ,且可避免药物的浪费 ,有利于该药的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病346例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本研究应用药物青蒿琥酯片(100mg/片),在血吸虫病流行区鄱阳湖畔的3个自然村669例易感人群中,用双盲法进行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现场试验.试验对象在接触疫水后第7d开始服药,每wk1次,连服8次.青蒿琥酯剂量为6mg/kg,对照组服等量的安慰剂片.结果,346例服青蒿琥酯片者无1倒粪检血吸虫阳性;而服安慰剂的323例中有15倒粪检阳性,感染率为4.64%,EPG算术均数为312.0±1009.0,几何均数为37.08±5.3.青嵩琥酯的预防保护率为100%.本次试验不良反应轻微,头痛和腹痛的出现率仅1%左右,而且服药组和对照组的副反应出现率相似,各项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服药前后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
预防血吸虫病的药物 ,一般可分为二类 ,一类为直接防御血吸虫尾蚴感染宿主 ,如各种外用防蚴涂肤剂 ;另一类即通过药物杀灭进入宿主体内尚未发育成熟的血吸虫童虫 ,保护肝脏免受血吸虫及其虫卵的侵犯 ,使宿主不发生血吸虫病[1 ] ,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的依据就是基于后者。青蒿琥酯是桂林制药厂研制的高效抗疟药 ,近年研究证明青蒿琥酯能杀灭进入宿主体内的血吸虫童虫 ,对接触疫水者具有保护作用。吴玲娟等[2 ,3] 研究证明 ,青蒿琥酯预防保护率为 1 0 0 %。现将近年青蒿琥酯实验研究与现场应用作一简述。1 实验研究1 .1 化学结构和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6.
青蒿琥酯预防曼氏血吸虫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对小鼠曼氏血吸虫病的预防作用及优化给药方案。 方法 小鼠尾部接触感染曼氏血吸虫尾蚴后口服青蒿琥酯 ,灌注法收集计数虫体数和雌虫数 ,镜检计数肝脏和肠的虫卵 ,统计减虫率、减雌率和平均产卵量 ,分析青蒿琥酯不同给药时间、剂量、疗程的预防效果。 结果 青蒿琥酯预防小鼠曼氏血吸虫病的最佳剂量为 3 0 0mg/kg ,14、2 1d童虫对药物最为敏感 ,减虫率分别为 84%和 93 %。小鼠感染 14d后每周口服 1次青蒿琥酯3 0 0mg/kg ,连续 4wk ,减虫率达 99% ;感染 14或 2 1d后每 2wk口服 1次青蒿琥酯 3 0 0mg/kg ,连续 4wk ,减虫率达 97%或 96%。各服药组平均产卵量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青蒿琥酯可杀灭曼氏血吸虫童虫 ,影响雌虫发育产卵 ,有效预防曼氏血吸虫病。建议应用青蒿琥酯预防曼氏血吸虫病的给药方案为感染 14或 2 1d后首服 ,每 1或 2周服用 1次。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长期口服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和优化服药方案,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按随机配对分为青蒿琥酯组和对照组。青蒿琥酯6 m g/kg 顿服,以后每隔15 d 服1 次,连续12 次,15 d 后再加强1 次,对照组同期服安慰剂。两组人群于加强后15 d 用 Katokatz 法粪检考核效果为:青蒿琥酯组43 例,粪检全部阴性;对照组58 例,粪检阳性4 例,感染率为6.9% 。结果表明,在血吸虫病疫区的感染季节,长期服青蒿琥酯对人群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且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青蒿琥酯现场应用预防血吸虫感染方案,选择铜陵市灰河乡太阳村江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根据人群接触疫水特点,将人群分为短期接触疫水人群(年接触疫水时间〈1个月),中期接触疫水人群(年接触疫水时间为2~3个月)和长期接触疫水人群(年接触疫水时间为整个感染季节),分别施以不同服药方案。3类人群按随机原则分别分为青蒿琥酯组和安慰剂对照组。预防服药前1个月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粪检及吡喹酮(PQT)40mg/  相似文献   

9.
抗洪中使用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现场观察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对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接触疫水的人民解放军、军警部队官兵和机关干部服用青蒿琥酯,并以未服用青蒿琥酯预防,而用吡喹酮早期治疗者作对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系口服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的现场研究,于1997年7月~9月在望江的杨河试区及贵池的沙山试区分别选择易感人群624、286例,将受试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按双盲法分服青蒿琥酯和安慰剂,剂量均为6mg/kg 顿服,受试对象在接触疫水后2周开始服药,每2周1次,连服4次,停止服药后4周用尼龙绢集卵孵化+Kato-Katz 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杨河试区服青篙琥酯片者孵化阳性2例,阳性率为0.73%;对照组粪检阳性11例,阳性率为3.83%,感染度几何均数为26.40±1.49。沙山试区服青蒿琥酯者无1例粪检阳性病例,而服安慰剂的对照组,粪检阳性7例,感染率为6.54%,感染度几何均数为14.23±2.14。两试区对血吸虫病的预防保护率分别为80.94%、100%。在试验过程中两组观察对象均有部分出现腹痛、恶心等胃肠道刺激及头昏、乏力等症状,但反应均较轻微。且两组副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服药前后两组受试对象肝、肾功能,网织红细胞和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青蒿琥酯对家兔预防血吸虫病优化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现场应用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病制定最佳服药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设22个试验组按不同给药方案喂服青蒿琥酯,比较各组的减虫率、减雌虫率和治愈率。从而得出最佳的给药方案。结果各种方案以感染后第7天首服青蒿琥酯,剂量为16mg/kg,每周1次,连服4次(反复感染组需连服5次)的给药方案效果最好。减虫率为99.5%(反复感染组为97.0%)。每15d服1次,连服4次(反复感染组需服5次)的给药方案也可行,减虫率达81.4%(反复感染组为79.4%)。为加强10d间隔的2d疗法的效果,我们在末次给药的次日,再加服1次。可明显增强效果,减虫率可由31.1%提高到89.5%。剂量以16mg/kg(相当于临床6mg/kg)为宜,加大剂量并不能增加疗效。同样剂量和疗法对不同感染度的家兔减虫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感染第7天开始首服,每周1次,连服4~5次的疗法效果最好。本疗法适宜于重感染度血吸虫病流行区中、短期(2个月之内)接触疫水的人群使用。感染后第15天首服,每15d服1次,连服4~5次的疗法,由于副反应极轻,服用方便,价格经济,故适用于长期接触疫水的人群现场使用。服药剂量以16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成虫表膜抗原 (Sj MAg)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及考核疗效价值。 [方法 ]采用 Sj MAg- EL ISA检测治疗前、后不同时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 Ig G、 Ig G4及健康人、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及囊尾蚴病患者血清中的交叉抗体。 [结果 ]Sj MA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j SEA)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用 Sj MAg- EL ISA检测治疗后 12个月患者血清中 Ig G的阴转率为80 .0 % ,显著高于 SEA- EL ISA的 43.3% ,而检测 Ig G4的阴转率为 93.3% ,显著高于 Sj SEA- EL ISA的 6 0 % ,检测治疗后 2 4个月患者血清中 Ig G和 Ig G4的阴转率分别达 92 .9%和 97.6 %。 [结论 ]Sj MAg- EL 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具有与 Sj SEA- EL ISA相同的诊断价值和较高的考核疗效价值。  相似文献   

13.
抗洪抢险中大规模应用吡喹酮防治急性血吸虫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5年夏季江苏省长江沿线遭受洪水侵袭,50余万军民参加抗洪抢险。而长江两岸江滩遍布钉螺,其中四分之一为阳性螺滩,钉螺阳性率为0.1%-11.5%。经系统调查,有50320人在抗洪抢险中接触疫水。于接触疫水后第5wk,48688人(96.7%)服用了吡喹酮。无1例罹患急性血吸虫病。其中在南京市龙潭镇江滩曾有2250名人员下水抢险,一月后全部服用吡喹酮,无1例发生急性血吸虫病,而同期在同一地区,盐城市一运输船队路过,被要求协助抗洪抢险,事后未服吡喹酮,一个多月后,60名船员中45人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结论:在抗洪抢险中大规模应用吡喹酮防治急性血吸虫病是有效而可行的,副作用轻,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4.
蒿甲醚预防抗洪抢险人群感染血吸虫病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观察鄱阳湖血吸虫病流行区抗洪抢险人群用蒿甲醚口服预防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1996年 7月中旬至 8月中旬 ,鄱阳湖因暴雨水位提高 ,我们选择发生险情的赭堤和浆汤堤为试点 ,在参加抗洪抢险人员上堤后 4 8h内 ,用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检测循环抗原法进行筛查 ,全部阴性者随机分为蒿甲醚组和对照组。蒿甲醚组人群于接触疫水 11- 15d内服1剂蒿甲醚 6mg/ kg,以后持续接触疫水 ,间隔 15d再服 1剂 ,停止接触疫水后 7- 15d则继服 1次。对照组于相同时间内服安慰剂 (淀粉 ) 6mg/ kg。两组人群于末次服药后 4 0 - 50 d作粪检 ,考核预防效果。结果 :在赭堤试点中 ,人群接触疫水约 30 d,蒿甲醚组完成 3次服药和粪检的 99例 ,血吸虫卵阳性者 4例 ,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 ,对照组粪检 110例 ,虫卵阳性者 4 4例 ,发生急性血吸虫病者 2 9例。在浆汤试点中 ,人群接触疫水 1d,蒿甲醚组完成 2次服药和粪检的 10 3例 ,无虫卵阳性者 ,对照组粪检 10 2例 ,虫卵阳性 4例。未见蒿甲醚有何不良反应。结论 :在鄱阳湖血吸虫病流行区 ,蒿甲醚对抗洪抢险人群有很好的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建坝蓄水对湖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阐明建坝蓄水后钉螺消亡规律及其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方法 选择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为调查点,收集其建坝前洲滩钉螺分布高程与血吸虫病疫情资料;抄录1995~2001年坝内外逐日水位记录,测算不同高程有螺洲滩全年及4~6月份水淹天数,分析钉螺消亡与水位变化的相关性;在一个历史疫情资料较为完整的寺背村开展现况调查,确认当前血吸虫病流行态势。 结果 军山湖沿岸曾有3乡6村流行血吸虫病,但有螺面积仅1394030m2(2090亩),钉螺集中分布在16.6~17.2m高程范围内。建坝前居民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为12.5%,建坝后坝内水位波幅显著缩小,最低水位抬高至16.0~16.8m。在此水情条件下,2年后未再检获活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相应剧降。寺背村现况调查未发现患者、病牛和钉螺。 结论 军山湖建坝蓄水2年后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  相似文献   

16.
二滩水库血吸虫病控制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预防二滩水库运转后造成血吸虫病扩散流行的策略。 方法 采取根治传染源和杀灭钉螺。移民点的大中型引灌渠全部用水泥铺砌 ,饮用水管道化。鼓励移民和蓄水线边缘居民修建沼气池、供排水和卫生设施。 结果 根治传染源 :血吸虫病患者 2 36 0例和牛 15 2头。药物和环境改造灭螺面积分别为 3 6 345 80 m2和 6 710 5 .5 m2。用水泥铺砌排灌渠 5 1.13km,饮用水管道化 10 4895 m。 1781户分别修建了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和庭院卫生化。 3年干预后 ,未发现人、牛和野鼠感染血吸虫 ,也未见阳性钉螺。 结论 二滩水库将血吸虫病控制纳入项目预算与水库建设同步进行 ,为库区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继续作好钉螺和传染源输入监测 ,为三峡工程及将在疫区修建的水利工程的血吸虫病控制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用于评价小球隐孢子虫卵囊感染力的NMRI乳鼠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一定数量的小球隐孢子虫卵囊的感染力。 [方法 ]4日龄 NMRI乳鼠经口腔管饲法接种不同数量的卵囊 ,7d后处死乳鼠 ,取消化道幽门至肛门段并匀成悬液 ,取此悬液置载玻片上 ,石碳酸品红染色 ,相差显微镜查见卵囊的为被感染乳鼠。以各组被感染乳鼠百分率评价卵囊的感染力。 [结果 ]接种 15 0 0或 2 0 0 0的乳鼠均被感染 ;接种 10 0 0、 5 0 0、2 5 0、 10 0和 5 0个卵囊的乳鼠 ,感染率分别为 88%、 74%、 5 1%、 2 8%和 9.5 %。 [结论 ]NMRI乳鼠模型接种卵囊数在 15 0 0~5 0范围内 ,其接种量与感染率呈正相关。该模型可用于评价一定数量小球隐孢子虫卵囊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应用具有磷酸胆碱涂层的小血管支架治疗中远端细小冠脉的病变 (≤ 2 5mm)的疗效。方法 :选择 60例冠心病患者 ,年龄 5 4 2± 10 5岁。男 4 6例 ,女 14例 ,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 ,对病变血管以美国GE公司血管造影机测量系统实时测量病变血管直径 ,<2 5mm病变血管共 69支 ,平均血管直径 2 0± 0 4 5mm ,植入BiodivYsioSV支架 74个。结果 :69支病变血管均经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 ,手术成功率 10 0 %。支架植入后病变平均狭窄直径减至 0 %~ 10 % ,无 1例急性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全部病例随访 6± 3 8个月 ,无 1例死亡。 15例于术后 4± 1 2个月心绞痛复发 ,经冠脉造影证实13例为支架内再狭窄 ,2例出现新部位血管病变。结论 :应用具有磷酸胆碱涂层支架治疗小血管病变 ,再狭窄率低 ,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