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毒性血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持续性血糖增高是不同类型糖尿病共同的临床表现。高血糖不仅是糖尿病特有的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大血管并发症,即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糖毒性损伤的4种假说多年来研究表明,多元醇通路的激活、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蛋白激酶C(PKC)激活以及氨基己糖途径的激活均参与了高糖对血管的损伤。1·1多元醇通路的激活醛糖还原酶(AR)是多元醇通路的限速酶,催化还原包括葡萄糖在内的多种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反应依赖于辅酶Ⅱ(NADPH)。AR与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血糖水平正常时,仅有少量葡萄糖经此通路…  相似文献   

2.
高血糖一直被视作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DCC)的主要因素 ,而多元醇 (主要是山梨醇 )通路在高糖状况下过度激活对DCC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醛糖还原酶 (AR)是多元醇代谢途径的限速酶 ,与D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AR活性的改变除与高血糖相关外 ,遗传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在不同人群中 ,AR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 -2 .1kb处有 (AC) n 二核苷酸重复序列标记与DCC之间的关联性存在争议〔2〕。本文研究中国大陆人群中该重复序列标记与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选取并发视网膜病变的 …  相似文献   

3.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Sorbinil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全世界都在研究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寻找有效的防治途径。近十年来,随着对多元醇代谢通路认识的深入,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s,ARIs)预防、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可能性受到了广泛重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多元醇通路的作用一、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理概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肾脏病、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其轻重与病人血糖升高程度密切相关。但高血糖究竟如何诱发这些并发症一直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直至1985年才形成了4种较明确的假说,它们是:(1)多元醇通路激活,山梨醇等产  相似文献   

4.
己糖胺通路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慢性持久的高血糖可明显损伤胰岛 β细胞功能 ,诱发和加重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R) ,形成所谓的葡萄糖毒性作用 (glucosetoxicity) ,使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加重控制血糖的难度。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葡萄糖毒性的产生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 :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 (advancedglyco sylationend product ,AGE)的形成、多元醇通路的活化、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 ,但这不足以解释糖尿病引发的广泛病变。…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患病率可高达60%~90%,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普遍认为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血管障碍、代谢紊乱以及神经营养因素减少等。近年研究表明,其中微血管及血液运动的改变,长期高血糖致神经代谢紊乱、多元醇通路活动增加等为主要致病因素,临床上对其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随着近年来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研究的进展,DPN 的药物治疗得以迅速发展,笔者现就 DPN 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西药治疗DPN 与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平稳,有效,持久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和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仍是治疗 DPN 的重要措施。张蜀平等  相似文献   

6.
保护β细胞功能以改善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高血糖既是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持续减退的主要原因,又是导致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胰岛素治疗可使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最大程度地解除糖毒性影响,同时能抑制脂肪分解,减轻脂毒性。另外,胰岛素还有直接的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缓解糖尿病病情,延缓β细胞衰竭,有利于延缓或减轻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保护β细胞功能以改善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慢性高血糖既是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持续减退的主要原因,又是导致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胰岛素治疗可使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最大程度地解除糖毒性影响,同时能抑制脂肪分解,减轻脂毒性。另外,胰岛素还有直接的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缓解糖尿病病情,延缓β细胞衰竭,有利于延缓或减轻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餐后血糖调节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并发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如何确定餐后高血糖水平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近年来研究结果不一致。虽然高血糖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直接作用目前仍有争议,但众多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与HbA1c相比,餐后血糖是一个更好的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因素。其致病机制与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的毒性作用及其对总体血糖的贡献有关。目前的观点普遍认为,控制餐后血糖是预防与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一项重要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血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糖尿病血管病变 (diabetic angiopathy,DA)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 ,直接关系到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高血糖是各型糖尿病的共同特征 ,也是 DA的危险因子 ,其致病机理有不同的假说 ,本文谨作简要的述评。一、高血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临床研究表明 ,无论 1型或 2型糖尿病 ,传导动脉和阻力动脉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 (endothelium- dependentvasodilation,EDVD)与血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动物实验也发现 ,只有当血糖浓度达到一定水平 (Hb A1 c>7.5 % ) ,动脉才出现 EDVD和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endothelium-independ…  相似文献   

10.
β细胞凋亡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 β细胞凋亡增加。首先 β细胞内胰淀素沉积 ,通过细胞膜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凋亡。其次高血糖通过调节β细胞Βcl家族水平、白介素 (IL) 1β/核因子 κΒ和己糖胺介导的路径 ,游离脂肪酸通过神经酰胺、Caspase、Βcl 2、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活化受体介导的路径诱导 β细胞凋亡。此外 ,高糖和游离脂肪酸还存在共同通路———氧化应激 ,且二者具有协同效应。了解 2型糖尿病胰岛 β细胞凋亡的机制 ,对深入认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过程 ,更好地防治 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思路--干预过氧化物产生过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血糖致血管损伤的过程中,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过氧化物产生过量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蛋白激酶C激活、多元醇通路和氨基己糖通路活性增高的共同机制.阻止过氧化物的生成或干预其作用将是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方向,其中转酮醇酶激活剂、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和各种新型抗氧化剂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早期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区细胞外基质的进行性积聚;后期为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最终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目前,认为DN的发病机制与糖代谢紊乱及由此所致的非酶糖化、多元醇通路激活、蛋白激酶C(PKC)激活,脂代谢紊乱、高血压所致肾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遗传因素有关。本文就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糖代谢紊乱1.1高血糖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而诱发。在80年代起步的两个大型研究———…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β细胞凋亡增加.首先β细胞内胰淀素沉积,通过细胞膜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凋亡.其次高血糖通过调节β细胞Bcl家族水平、白介素(IL)-1β/核因子-κB和己糖胺介导的路径,游离脂肪酸通过神经酰胺、Caspase、Bcl-2、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活化受体介导的路径诱导β细胞凋亡.此外,高糖和游离脂肪酸还存在共同通路--氧化应激,且二者具有协同效应.了解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对深入认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过程,更好地防治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胰岛β细胞的"糖毒性"、"脂毒性"与"糖脂毒性"   总被引:22,自引:14,他引:8  
"糖毒性"、"脂毒性"或"糖脂毒性"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2型糖尿病原发病理机制启动后的继发现象.现对此持有两种观点:(1)脂代谢异常开始早于血糖的升高,可能为糖尿病的始动因素,故提议将糖尿病改为"糖脂病";(2)高血糖是发生脂毒性的先决条件,若无高血糖,脂毒性也难以发生.对此病理现象之认识似可表述为:(1)糖毒性和脂毒性两者可单独或同时存在,前者使后者加重;(2)两者的联合毒性是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β细胞凋亡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型糖尿病β细胞凋亡增加。首先β细胞内胰淀素沉积,通过细胞膜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凋亡。其次高血糖通过调节β细胞Bcl家族水平、白介素(IL)-1β/核因子-κB和己糖胺介导的路径,游离脂肪酸通过神经酰胺、Caspase、Bcl-2、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活化受体介导的路径诱导8细胞凋亡。此外,高糖和游离脂肪酸还存在共同通路——氧化应激,且二者具有协同效应。了解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对深入认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过程,更好地防治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思路——干预过氧化物产生过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血糖致血管损伤的过程中,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过氧化物产生过量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蛋白激酶C激活、多元醇通路和氨基己糖通路活性增高的共同机制.阻止过氧化物的生成或干预其作用将是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方向,其中转酮醇酶激活剂、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和各种新型抗氧化剂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7.
葡萄糖及其代谢产物能影响多个细胞通路,从而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糖直接或间接造成了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本文主要阐述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多元醇通路活化、DAG-PKC通路的活化以及高血糖本身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量研究证实多种因素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相关,但是准确评估其各自的作用仍旧非常困难。高血糖一直被认为是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发病机制最重要的因素。高血糖主要通过氧化应激激活和糖基化等通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状态下血糖的持续升高 ,是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2 ] 。除了造成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慢性血管并发症外 ,高血糖本身对机体血糖的控制存在不利的影响。研究发现 ,2型糖尿病时血糖的升高会引起胰腺 β细胞胰岛素的分泌减少 ,高血糖本身还进一步导致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而严格控制血糖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3] 。高血糖对机体代谢及组织造成的这些不利影响称之为葡萄糖毒性作用 (glucosetoxicity) ,其作用机制目前还未完全阐…  相似文献   

20.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与争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元醇通路的激活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机制,使用该通路的关键限速酶-醛糖还原酶的抑制剂作为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手段引起了广泛重视。本文简述了多元醇通路的概念及主要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应用,论述了近年来糖尿病白内障、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争议,简要分析了不同报告结果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