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7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检测。结果慢乙肝患者CD3 细胞、CD4 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减低,CD8 细胞活性增高,CD4/CK8之值减小,并与疾病程度相关。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的患者比较,各项指标值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慢乙肝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指标的监测对于判断预后、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29例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CAH)患者及14例正常人外周血NK及LAK细胞活性;检测21例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前、后CAH患者外周血NK及LAK细胞活性。结果CAH患者NK及LAK细胞活性较正常人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NK及LAK细胞活性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CAH有效,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提高了CAH患者的NK及LAK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4.
5.
王国华  张玉 《铁道医学》1999,27(4):230-232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7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检测。结果 慢乙肝患者CD3^+细胞、CD4^+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对照较对照组显著减低,结论 慢乙肝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指标的监测对于判断预后、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126)I-UdR 释放法检测43例 Graves 病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结果为66.50±10.6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1.20±9.34%).治疗12~18个月的病人 NK 活性(59.04±8.84%)虽低于治疗前(67.60±9.44%)。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NK 活性与 T_3,T_4水平无关.本文提示 Graves 病人存在 NK 活性异常可能原发于该病的免疫功能紊乱.治疗后 NK 活性未完全恢复正常,可能是停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8.
应用~(51)Cr释放试验和效靶结合试验,同时测定了正常人和胃癌病人外周血NK细胞活性与靶结合细胞数(TBC),研究了正常人及病人血浆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发现正常人NK细胞活性与靶结合细胞数之间的关系呈直线正相关,但在NK活性降低的病人中靶结合细胞数却无明显改变,二者无相关性,而病人的血浆对正常人外周血NK活性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率与胃癌人NK细胞活性存有着负相关的关系,提示胃癌病人血浆具有抑制NK细胞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9.
姬恒伟 《中国医药导报》2014,(34):161-164,168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最常见的导致人类肝脏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最严重并发症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自然杀伤(NK)细胞是免疫反应中识别并消除肿瘤或病毒感染的细胞,在肝细胞中根除HBV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NK细胞的表型和功能、NK细胞作为乙型肝炎免疫疗法新靶点以及通过针对NK细胞减少HCC或肝硬化的风险做一综述,为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用MTT比色法测定:7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作期病人其中自身缓解组54例,另测缓解期一年以上47例缓解对照组及120例正常人对照组。前三组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且NK细胞活性与SLE疾病严重度相关,随着病情的缓解,NK细胞活性有一定的增高,自身缓解组和对照缓解组NK细胞活性基本接近,证明NK细胞活性在近期缓解组和远期缓解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AK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制。方法应用生物学方法检测HBeAg、HBVDNA均阳性慢乙肝患者治疗前后IL-2水平。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4%和68.6%。治疗前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有显著提高(P<0.005)。依HBV标记阴转情况分组:1组HBeAg(-)、HBVDNA(-)16例;2组HBeAg(+)、HBVDNA(-)9例;3组HBeAg(+)、HBVDNA(+)15例。1、2组治疗前IL-2均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均明显提高(P<0.005,P<0.01)。3组治疗前IL-2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IL-2比对照组低(P<0.02)。结论IL-2水平明显降低的慢性乙型肝炎采用LAK细胞回输治疗HBV标记阴转率高。  相似文献   

12.
应用~(125)I释放法同时观察了3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及22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白细胞介素2作用前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并对其活性改变及调节机制进行探讨。发现慢性活动性肝炎和重症肝炎病人血清中存在某种抑制因子,该抑制因子能抑制白细胞介素2活性或阻断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应用APAAP免疫酶桥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1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慢乙肝患者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则明显升高。表明慢乙肝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细胞免疫调控功能紊乱。慢乙肝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以慢重肝和慢活肝升高最为显著,提示SIL-2R水平高低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及肝细胞损伤程度。T细胞亚群和SIL-2R联合检测对慢乙肝患者病值变化、临床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苦参素胶囊在慢性乙肝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其在慢性乙肝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10例慢性乙肝患者和10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口服苦参素胶囊600mg,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graphy,LC-MS),测定血浆中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用DAS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口服苦参素胶囊后其在慢性乙肝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的体内过程均符合药代动力学二室模型,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91±0.50),(0.99±0.42)h;T1/2(α)(1.40±1.17),(1.35±0.74)h;T1/2(β)(2.41±2.14),(2.15±1.51)h;tmax(2.30±0.89),(2.50±1.03)h;Cmax(396.78±67.86),(392.11±121.24)μg/L;V/F(8.94±13.42),(10.01±17.46)L/kg;AUC(0~12 h)(1 617.27±169.67),(1 723.08±531.65)μg/L.h-1;Cl/F(2.02±1.34),(2.30±1.69)L/h.kg-1。经统计学处理,2组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胶囊在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青蒿琥酯对NK细胞活性及ADC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体内实验表明,青蒿琥酯50mg/kg及100mg/kg(i,p,qd×6d)能显抑制正常小鼠NK细胞活性和ADCC活性,体外试验表明,1.30×10^-5~2.60×10^-4mol/L青蒿琥酯能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脾细胞NK活性,2.60×10^-9~2.60×10^-6mol/L青蒿琥酯对小鼠脾细胞NK活性无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对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乙肝病毒5项标志进行了检测,结果治疗后CD4+T细胞明显增加,CD8+T细胞明显降低(P<0.01),CD4+/CD8+倒置情况有明显改善。有2例CAH血HBeAg转阴,但未见抗-HBs阳转。本文还就rIL-2对CAH肝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产后慢乙肝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方法 应用超声多普勒系统汨8例经自体 输治疗的慢乙肝患者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治疗前门静脉截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宽,治疗后仍宽于对照组,但比治疗前变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可以改善慢乙肝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得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阿得福韦酯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前胶原(PcⅢ)和IV型胶原(IVc)测定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经阿得福韦酯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和IVc均明显的下降(P均<0.01);两组治疗后HA、LN、PcⅢ和IVc水平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阿得福韦酯有明显的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作用。  相似文献   

19.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HBeAg 阴性CH- B 患者血清HBV- DNA 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定量PCR法对经肝穿活检确诊的52 例HBeAg 阴性,33 例HBeAg 阳性CH- B 血清进行了HBV- DNA 含量检测,并将HBeAg 阳性与阴性患者HBV- DNA 含量、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与低水平患者肝脏病理损害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 HBV- DNA 含量HBeAg 阳性患者显著高于阴性患者,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患者肝脏病理损害明显重于低水平患者( 均P< 005) 。结论 提示血清HBeAg 阳性;确为判断HBV 复制的良好指标; 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者,尤以重视,及时给予抗病毒等治疗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20.
应用超声多普勒系统研究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门静脉血流的分布,结果表明,患者门静脉截面积增宽,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量增加。慢性活动型肝炎的活动期和稳定期门静脉均增宽,血流量均增加。活动期血流速度增加,而稳定期正常;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在两期之间有显著差异。本文提示慢性活动型肝炎活动期门静脉血流量增加是由门静脉增宽和血流速度加快二个因素引起的。可以期望把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同时增加作为慢性活动型肝炎活动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