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衰患者死因中30%~50%是猝死,其原因与心律失常相关,对猝死(特别是伴有室速室颤恶性的猝死)的对策尤其重要。植入型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临床用于治疗室速、室颤的有效手段,在治疗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的作用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最近,我院为1例心衰心功能Ⅲ~Ⅳ级反复发作室速并伴房颤的患者行双腔ICD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控制药物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心室颤动(室颤),3例患者采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方法:2例ICD在胸部植入,1例在左下腹壁植入,经静脉单根电极导线植于右室心尖部,其近端及远端电极分别为放电的正负极。结果:植入后18次持续性室速发作中16次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刺激终止;2例未终止者1倒发展成室颤,另1例室速频率超过220bpm,均经高能放电转复成功。1例术后囊袋血肿、1例发生快速心房颤动导致ICD误放电后转为窦性心律,1例快速室速患者发生晕厥后才成功放电终止。结论:ICD治疗顽固性室速及室颤,防止猝死高危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十分有效,需积累更多的经验提高其临床应用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治疗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方法 :4例均为男性 ,年龄 39~ 74岁。 3例冠心病 ,1例扩张型心肌病 ,伴LBBB +I° AVB。药物治疗不佳。 3例冠心病植入单腔ICD ,扩张型心肌病植入双腔ICD。结果 :4例均成功植入ICD。平均起搏阈值 0 4 5v。平均R波振幅15 75mv。随访 8~ 36个月 ,3例出现快频率室速 ,经抗心动过速起搏及低能量电击治疗转复为窦律 ,平均电击能量 5 4J。 1例单腔ICD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误放电 ,经重新设置室速频率窗口 ,未再出现误放电。结论 :ICD能有效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双腔ICD因增加了心房电极 ,在改善血液动力学、预防房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降低不适当ICD治疗等方面优于单腔ICD。  相似文献   

4.
双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已成为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工艺技术的进展,双腔ICD提供房室顺序起搏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能精确地区分室上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并能储存心房、心室的心内电图,提供更多、更确切的心律失常信息.  相似文献   

5.
经静脉安置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 5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安置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治疗。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39~ 74岁。冠心病 (1例为前壁心肌梗死 ) 3例 ,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伴左束支阻滞及Ⅰ度房室阻滞各 1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3例冠心病及 1例心肌病患者置入单腔ICD ,扩张型心肌病置入双腔ICD。 5例均成功置入ICD。平均起搏阈值0 .5 2V ,平均R波振幅 15 .7mV。随访 6~ 36个月 ,4例患者出现快频率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 ,经抗心动过速起搏及低能量电击转复为窦性心律 ,平均电击能量 5 .4J。 1例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ICD误放电治疗 ,经重新设置室速频率窗口 ,未再出现误放电。结论 :ICD能有效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双腔ICD因增加了心房电极 ,在改善血液动力学、预防房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降低不适当ICD治疗等方面优于单腔ICD  相似文献   

6.
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器质眭心脏病的恶性心律失常,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为重要治疗手段,作者报道6例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病例.方法:6例器质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塞3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3例)伴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年龄30-68岁,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经静脉植入ICD。结果:随访中1例患者停服胺碘酮后室速频率增快,超过设置的室速频率窗口而启动20J电转复为窦性心律.随后程控调整室速窗口;1例术后未及时设置杭心动过速起博(ATP)程序,室速发作由15J电击转复为窦性心律,补设ATP后来再发生上述情况;1例术后1.5月发生室速,ATP及5次电击均未能转复窦性心律,再次入院程控调整ATP后来再发生上述表现。结论:ICD对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转复效果肯定,需要合理设置各项参数,术后应继续服用小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放电次数,节省电能。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反复心悸伴晕厥2年,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给予静脉滴注胺碘酮及电复律治疗,但仍有反复心悸发作.20个月前于某院诊为“遗传性长QT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阵发性房颤,窦性心动过缓”,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7230型,美国Medtronic公司),术后服用胺碘酮.5个月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而改用普萘洛尔20 mg,每日3次口服.近20d心悸症状明显,ICD放电次数较前增加,患者焦虑恐惧,不敢下床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其姐姐于30岁时猝死.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53次/min,QTc 0.605 s(图1);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42 mm,未见血栓形成;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性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住院期间曾发作心悸伴ICD放电1次.ICD程控示:ICD放电时,为快速心室率房颤发作,RR间期为190 ~340 ms(图2).入院诊断为遗传性长QT综合征,室速、室颤,单腔ICD植入术后,阵发性房颤伴ICD误放电;窦性心动过缓,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8.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电风暴由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引起,最常见于植入ICD的早期,是植入ICD后所特有的现象,即发生了需要多次转复的快速、成簇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目前已成为救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现将我院经静脉植入CPI公司的MINI型ICD治疗1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是新一代的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植入型电子装置, 它针对没有起搏适应证、无需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以及不具有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的患者。与传统的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相比, S-ICD避免了经静脉植入导线相关的并发症, 为预防心脏性猝死提供了新的器械治疗手段。本文报道1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后3年因室性心律失常再次植入S-I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