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缓解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RRMS缓解期患者8例,予以金针王乐亭经验方"老十针""督脉十三针""手足十二针"及随证加减穴位治疗,每周针刺5天,2周为1疗程,后休息2周,治疗共12周,随访至少2年。计算患者治疗前后扩展残疾功能量表(EDSS)评分变化,对年复发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8例患者完成治疗,7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显效5例,占62.5%;2例患者有效,占25%;无效患者1例。经过随访,年复发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取王乐亭经验方治疗缓解期RRMS患者具有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北京中医医院已故名老中医王乐亭先生所创"老十针"是其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精髓。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FD)造成了较大的社会、经济负担,针灸治疗该病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针刺老十针穴位处方对比无关穴治疗FD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穴位特异性,进而证明王乐亭老十针针法是治疗FD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到老十针治疗组60例和无关穴对照组60例。2组每周均针刺5次,连续针刺2周,观察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及总体疗效评价。结果:针刺治疗组经过2周的治疗,其前后症状积分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患者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不适症状较治疗前减轻;但对照治疗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表明对照组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无明显疗效;另外,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P0.05),也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刺治疗组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方面好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通过对120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发现使用老十针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无关穴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十针”结合擦法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王乐亭经验方“老十针”配合擦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吗丁啉,4周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1).结论:“老十针”为主配合擦法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针王乐亭经验方配合火针治疗原发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将22例原发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脱落5例,完成17例。患者入组时至少维持6个月治疗帕金森西药不变的情况下,继续服用入组前西药用量,并予以金针王乐亭经验方"督脉十三针""手足十二针"随症加减配合火针点刺督脉和阿是穴(肌筋膜紧张压痛点)治疗,隔日1次,每周针刺3次,共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的评分变化,并评判疗效。结果: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治疗后患者UPDRS总分和PDQ-39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UPDRⅢ评分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8、12周后,UPDRⅠ、Ⅱ、Ⅲ、Ⅳ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金针王乐亭经验方配合火针治疗原发帕金森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督脉十三针为主治疗中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王利 《中国针灸》1996,16(6):9-10
笔者以针灸界前辈王乐亭的经验方“督脉十三针”为主,治疗中风50例,并与对照组48例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率为14.6%,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笔者认为:针刺督脉,取一经之穴,可以疏通多条经脉之气血,从而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姜默琳  张捷 《北京中医药》2021,40(5):519-520
针灸大家王乐亭创立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情志病,在改善抑郁症患者情绪、缓解躯体症状、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对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名老中医传统经验提供证据支持,为进一步推广该法和提高抑郁症临床疗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王乐亭"督脉十三针"治疗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7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PSP患者7例,给予王乐亭"督脉十三针"进行治疗,1次/d,每次留针30 min,每周3次,隔日1次,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PSP评定量表(PSP rating scale,PSPRS)对7例患者进行评分,该量表内容包括病史、精神行为状态、球麻痹症状、眼球运动、肢体运动、步态及中线。结果 7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病史、肢体症状、步态与中线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无效,治疗前后评分无变化。结论王乐亭"督脉十三针"法治疗PSP有效,尤其对疾病早期患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项五针治疗中风后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项五针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项五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项五针组穴取哑门、天柱、治呛穴,行针刺治疗,行针时配合吞咽训练.常规针刺组穴取廉泉、通里、照海,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项五针组总有效率达9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达80.0%,项五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项五针比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脾胃十针的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石玺 《中国针灸》2002,22(4):11-19
方法:从已故针灸名老专家王乐亭教授名方“老十针”加减化裁,取中脘、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公孙6穴10针。结果:治疗不寐、喘证、惊悸、眩晕、中风便秘等病,临床收效甚佳。结论:脾胃十针功能和中健脾、通畅气机、升清降浊、消补兼施,治疗因脾虚弱或脾胃不和引起的各种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老十针”为主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采用“老十针”为主针刺治疗,对照组43例口服药物艾司唑仑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十针”为主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著名老中医王乐亭教授的临床经验,采用"截法"将针刺、放血、拔罐相结合治疗44例"串腰龙"患者不留有任何后遗症,且简便易行,并能在短期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著名老中医王乐亭教授的临床经验,采用"截法"将针刺、放血、拔罐相结合治疗44例"串腰龙"患者不留有任何后遗症,且简便易行,并能在短期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漫射光成像技术研究针刺治疗中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体针与头体针联合治疗在中风病患者脑内的成像差异,为两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将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体针组、头体针组,每组10例.体针组采取单纯体针治疗,根据患者症状选取不同穴位,半身不遂取手三里、肩髎、环跳、夹脊等,面瘫取风池、下关、颧髎等,失语取风府、廉泉等;头体针组采用头针和体针联合治疗,体针取穴同上,头针取相应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等.采用近红外漫射光成像(NIRS)系统,检测并评估针刺治疗前后大脑局部脑血流量即时变化,并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0.0%(9/10)、基本痊愈率为30.0%(3/10),头体针组分别为100.0%(10/10)、50.0%(5/10),头体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针组(P<0.05).两组成像结果显示,体针组与头体针组的前额大脑皮层血流量在针刺后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P<0.01);针刺20、30 min后,头体针组较体针组脑部血流量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均可显著促进脑皮层血流量及血氧饱和度增加,其中头体针联合针刺效果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14.
应用王乐亭教授的“牵正方”针刺为主,辅以牵正散加味内服、外敷治疗面瘫196例。结果:痊愈153例,显效39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AR患者随机分为揿针组、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针刺组)、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组(联合组),每组 36例。揿针组穴取迎香、印堂、肺俞穴,留针2 d,间隔1 d;针刺组取蝶腭神经节针刺,每7d治疗1次;联合组采用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进行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鼻炎症状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揿针组和针刺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RQLQ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5);揿针组、针刺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75.0%、94.4%,揿针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可显著降低AR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改善AR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鼻炎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疲劳患者按计算机软件所获取的随机号,随机分为30 min组和60 min组,每组各40例,留针60 min组脱落1例。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取穴:1组:王乐亭手足十二针—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2组:王乐亭治背俞穴—五脏俞加膈俞。两组穴位隔日交替选用,每穴均行平补平泻的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组,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留针60 min组,针刺得气后留针60 min。两组患者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5次,4周为一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疲劳评定量表(FA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FAI、SS-QOL评分值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留针30 min较留针60 min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疲劳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缺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笔者临床采用针刺百会 (天 )涌泉 (地 )二穴治疗头顶痛 5 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 0例头顶痛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5 8岁 ;发病时间最短 2d ,最长 4浕。2 治疗方法取百会穴、涌泉穴针刺治疗 ,针刺用泻法 ,留针 30min。每隔 5min行针一次 ,以增强针感 ,提高针刺疗效。3 疗效分析3 1 疗效标准 经针刺治疗后 ,患者头顶痛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 1浕未复发者为痊愈 ;头顶痛及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者为显效 ;头顶痛及临床症状较前减轻者为有效。3 2 治疗结果 临床针刺治疗 5 0例头顶痛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血瘀型慢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经彩超及中医舌象观察诊断为肝郁脾虚血瘀型慢性胰腺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3组,各34例。中药组患者给予自拟临床经验方疏肝健脾化瘀汤加减治疗;针刺组患者给予针刺穴位治疗;针药结合组患者给予针刺疗法结合疏肝健脾化瘀汤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的变化。结果:针药结合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针刺组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明显低于针刺组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各组治疗后舌象变化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基本相同。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血瘀型慢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其机理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与常规针刺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4例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项七针”结合颈项灸治疗风寒湿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益气通络方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按病程随机分成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组(简称治疗组)35例、针刺配合中药组(简称针药组)34例、针刺组32例.治疗组于患侧面部每次取3组不同穴位行埋线治疗,半月治疗1次,并配合益气通络方口服.针药组取风池、阳白、太阳、下关等穴行针刺治疗,方药同上.针刺组治疗同针药组中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后总体疗效及病程1个月以下、1个月以上患者的愈显率,随访治疗结束后1、3个月患者的未愈率.结果: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总体疗效及病程1个月以上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3个月后的未愈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可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尤其是病程1个月以上患者,并可降低远期未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