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目的 调查电磁辐射对从业人员免疫功能和遗传效应的影响。方法 抽取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外周血进行血液和生化检测,并与普通人群对照。检测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并与普通人群结果比较。结果 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谷丙酶(ALT)、谷草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BUN)、尿酸(UA)、肌酐(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作业年限增加,葡萄糖(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淋巴细胞比率(LYM)、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电磁辐射作业组补体C3、C4升高(P < 0.01),IgG升高(P < 0.05),IgM下降(P < 0.0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与电离辐射组比较(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龄5~10a组与对照组比较(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表明电磁辐射可以能引起人体免疫和遗传效应的改变,随着辐射剂量的积累增加对机体健康影响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放射作业人员健康状况,探讨长期小剂量接触放射线对放射工作者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放射作业609人进行内科常规、心电图、眼晶体、血常规、免疫学、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克拉玛依市放射作业人员检查结果异常率依次为:心电图21.84%、血压14.94%、眼晶体13.14%、RBC 12.64%、ALT 11.99%、HBsAg阳性11.66%、尿素氮8.70%、WBC 3.78%、HGB 1.15%、PLT 6.57×10-3%。观察组WBC、PLT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工种血常规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的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0.005)。结论 长期小剂量的接触放射线对机体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安阳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情况,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观察淋巴细胞微核,用TEK-ⅡPLAS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与微核率分别为1.15‰和1.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人员各工龄段间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与对照组人员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影响,需要加强防护,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真空灭弧室伴生X射线健康危害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放射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健康体检、个人剂量监测及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结果 真空灭弧室高压试验设备防护前处于分闸状态时,操作位平均辐射水平达到(10.13 ±6.11)μGy/h,最高达到20 μGy/h。防护网外30 cm处平均达到(31.36 ±15.78)μGy/h,最高达到75 μGy/h。改造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高压试验作业人员白细胞减少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防护改造前高压试验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1.25 mSv/a。与工业探伤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防护改造后人均年有效剂量0.57 mSv/a,与工业探伤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伴生X射线是真空灭弧室高压试验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必须纳入辐射工作场所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者长期小剂量接触放射线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今后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克拉玛依市放射作业609人为观察组,在同一地区随机抽取202人非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血压、血常规、血糖、血脂(生化法)生理生化检查。结果 克拉玛依市放射工作人员检查结果异常率为:心电图21.67%,血压14.94%,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剂量组之间心电图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血糖、血脂生化指标不同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着年龄的增大,测定均值逐渐增大。结论 长期小剂量的接触放射线对心血管系统影响不大,但当个人年剂量大于5 mSv时,对心血管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放射线对作业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除外)609例从事放射作业人员做为观察组,同一地区随机抽取202名非射线接触者的职工作为对照组,进行肝肾功能指标的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LB、AST、BUN、CREA、U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同工龄组放射工作者GGT含量、不同工种放射工作者ALP、BUN、CREA、UA含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期从事放射作业,对人体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电离辐射对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效应敏感指标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改善放射防护条件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放射组和对照组人员外周静脉血进行外周血象、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细胞检测分析。结果 放射组辐射效应指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和工业组辐射效应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组,其中白细胞减少和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结论 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效应敏感指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对照组人员),尤其是介入和工业放射工作人员小剂量辐射损伤效应较明显。建议应有针对性的改善放射防护条件,加强个人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8.
医用射线工作者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射线对医用射线工作者健康状况的影响,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方法 采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所列项目进行职业史与自觉症状询问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 医用射线人员神经衰弱症候群及手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白细胞、血小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医用射线工作者长期接触小剂量射线,引起机体多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含越橘提取物、叶黄素微粒为主要原料的某胶囊对缓解人体视疲劳作用的研究。 方法 筛选纳入受试者106例,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样品和安慰剂60 d,试食前后观察其安全性与功效性。 结果 试食组视疲劳临床症状总有效率(6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5,P<0.01);试食组的视疲劳症状积分由服用前的(13.25±2.62)降低至服用后(10.04±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P<0.01);试食后试食组视疲劳症状积分(10.04±2.30)与对照组(11.13±2.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1);试食后试食组明视持久度为60.25±9.56,与对照组(49.59±9.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1);试食前后两组受试者视力均无显著变化(t=0.00,P>0.05),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0,P>0.05); 结论 某胶囊对人体视疲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钢结构工程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状况,为钢结构工程公司的职业病危害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工种将员工分为电焊工组(n=145)和对照组(n=307),对两组人群2017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电焊工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率(32.59% vs. 34.46%)及平均红细胞蛋白含量(330.61 g/L vs. 334.52 g/L)明显降低(P<0.05),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59.59% vs. 57.63%)、小气道异常检出率(20.00% vs. 5.54%)及高频听阈损伤检出率(53.79% vs. 26.38%)明显增高(P<0.05)。电焊工组和对照组其他血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水平、尿常规各项目异常检出率、肺通气功能减退、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脂肪肝、胆囊息肉、胆管(胆囊)结石、鼓膜内陷、鼓膜穿孔、中耳炎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会对电焊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听力产生影响,应采取措施控制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总体水平,为采取相应的放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9年1—12月504名资料完整的在岗放射工作人员为放射组,以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拟从事放射工作的105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常规培养法测定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放射组微核率高于对照组(P < 0.001);女性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高于男性(P < 0.01);不同年龄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年龄41~50岁的微核率高于21~30岁(P < 0.05);不同工龄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21~30年的微核率高于0~10年(P < 0.05);不同工种间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放射治疗岗位人员的微核率较其他岗位最高;不同级别的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中,市级医院最高,其中省级医院与企业(P < 0.05)、市级医院之间(P < 0.01)的微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高于非接触人员,女性的微核率高于男性,放射治疗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较高,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放射防护与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情况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染色方法采用Gicmsa染色。结果 ①放射组与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放射组不同工龄之间染色体畸变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③分析近5年累积计量发现,不同累积剂量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放射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微剂量辐射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必须做好X射线人员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枣庄市254名医用X射线工作者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掌握小剂量照射对职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 对枣庄市254名X射线工作者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包括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并设对照组。结果 受检者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齿龈出血、手部皮肤和指甲改变,均高于对照组,(P <0.01),且有随放射工龄增加而阳性体征增高的现象。眼晶状体检查阳性率及淋巴细胞微核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长期小剂量X射线照射可引起机体多方面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放射工种、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DNA损伤水平。方法 采用碱性彗星分析方法检测放射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单链断裂水平。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像,主要观察彗星尾部DNA百分含量(TDNA%)、彗星尾长(TL)、尾矩(TM)和Olive尾矩(OTM)等指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放射组的TDNA%,TL,TM,OTM明显高于对照组(F=5.26,P < 0.01),不同工种,工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7,P <0.01)。结论 放射性工作人员DNA损伤程度与放射工龄和工种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区放射工作人员对辐射基础、防护、应急等知识的知晓和需求情况。方法 对上海市某区150名放射工作人员发放问卷式调查表,对回收的147份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所调查放射工作人员知晓率最低的是辐射有关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84.76%),对放射知识需求率最高(95.24%)。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放射工作人员之间辐射有关基础知识、辐射防护知识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放射性对人体危害情况知晓率仅在不同学历放射工作人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辐射应急知识、放射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放射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在学历、年龄及职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上海市某区放射卫生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辐射知识。应继续加强放射卫生基础和辐射防护知识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该区重点人群放射工作人员辐射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和分析氟接触作业人员其尿氟水平。方法 以104名氟接触作业人员为观察组,以33名不接触氟的作业人员为对照组;采用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方法测定尿氟水平,对尿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104名调查对象尿氟平均值为(0.96 ±0.29)mg/L,男性和女性尿氟平均值分别为(0.98 ±0.33)和(0.91 ±0.18)mg/L;10名作业人员尿氟高于1.6 mg/L,超标率为13.7%,男性超标率高于女性(χ2=4.70,P > 0.05);氟接触作业人员尿氟平均值(0.96 ±0.29)mg/L高于对照组(0.13 ±0.06)mg/L(t=16.3,P < 0.05);不同性别、工龄组间未发现尿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防护措施和宣传教育,降低作业人员体内氟负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小组工作介入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的100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名,干预组在开展常规社区随访康复指导的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定期开展小组工作活动,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随访康复指导,采用PSP和WHOQOL-BREF进行效果评定。 结果 活动前后,两组疾病复发率(6.52% vs. 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干预组活动后在PSP得分,WHOQOL-BREF的生理领域(PHYS)、心理领域(PSYCH)和社会关系领域(SOCI)得分均有所提升(P<0.05),在环境领域(ENVI)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四领域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PSP得分有一定提升,差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5, P<0.001);干预组WHOQOL-BREF得分较对照组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的分值提升较多,前后差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5、2.469,P<0.05);在生理领域和环境领域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剂量接触工人尿镉(urinary cadmium,UCd)、血镉(blood cadminm,BCd)及尿β2-微球蛋白((urinary β2-microgloblin,Uβ2-MG)的变化。 方法 检测某锌粉加工厂作业场所空气镉浓度,连续7年对接触工人进行UCd、BCd、Uβ2-MG检查。 结果 接触BCd[7.05(3.50,11.80)μg/g],高于对照组[2.84(0.92,7.76)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d、BCd超标率、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24.1%、56.6%和39.8%,高于对照组(8.9%、33.3%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7年,接触组UCd、BCd和Uβ2-MG M值分别波动于2.74(1.68,4.29)~4.42(2.88,6.17)μg/gCr、3.78(2.08,5.80)~10.23(3.55,14.54)μg/g、250.0(128.6,449.2)~436.0(366.0,500.4)μg/gCr之间,年度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标率波动于15.6%~41.1%、35.7%~71.4%、2.4%~27.4%,年度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d水平超标构成比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接触低浓度Cd可影响镉作业工人UCd、BCd、Uβ2-MG水平,UCd、BCd、Uβ2-MG水平处于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用X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发生的影响。方法 以兰州市248名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为放射组,以非放射工种的110名从业人员为对照组,检查眼晶状体混浊情况。结果 放射组眼晶状体混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放射工龄10 a以上的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率明显高于10a以下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晶状体混浊形态以点状为主。结论 眼晶状体改变是判断电离辐射损害的重要指标,长期小剂量接触射线对眼晶状体有一定影响,应加强放射人员防护。  相似文献   

20.
赵紫平  陈安基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256-1257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结核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 年1月-2017年5月在湖南省胸科医院确诊且需住院治疗结核病患者自愿行SGB 30例为观察组,连续5 d,选择同期住院结核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SGB前(T0)、首次SGB第10 d(T1)、首次SGB第20 d(T2)外周血CD4T、CD8T比率及CD4/CD8T 比例。 结果 两组患者在T0、T1时刻,外周血CD4T比率与CD4/CD8T 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8T比率在T0、T2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刻,CD8T比率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2 时刻CD4T比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P<0.01),CD4/CD8T比例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1)。 结论 SGB能缓解结核病患者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