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薄膜水化-高压均质法制备羟基喜树碱脂质体,以葡聚糖凝胶色谱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含不同保护剂的脂质体的最低共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并比较冻干品外观、冻干前后脂质体包封率和粒径的变化,优选出最佳的冻干工艺、冻干保护剂种类及比例。结果表明,以6%蔗糖为冻干保护剂,经4℃、1 h,-18℃、12 h和-35℃、5 h逐步预冻,然后于-54℃冷冻干燥24 h,制得的冻干品外观良好,脂质体复溶后粒径变化小,包封率达(87.0±2.7)%。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含有不同冻干保护剂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衣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TMC-HM-LP)的冻干粉,并筛选其最佳制备工艺。方法:用"薄膜分散-pH梯度法"制备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并采用孵育包衣法、低温高速离心法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方法测定其包衣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其冻干粉的外观在冻干前和复溶后脂质体的粒径、包封率作为对比指标,优选出最佳的冻干工艺以及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及比例。结果:以葡萄糖-乳糖-甘露醇(2:1:0.5)作为冻干保护剂,通过"分步预冻"的方法和-80℃冷冻干燥技术得到的TMC-HM-LP外观良好,冻干前后粒径和包封率变化较小。结论: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并结合冻干保护剂的优选,可显著提高包衣脂质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两性霉素B长循环脂质体的冻干工艺进行研究,制备两性霉素B长循环脂质体的冻干剂.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了两性霉素B长循环脂质体混悬液.以冻干品再分散后的粒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种类的冻干保护剂和浓度对脂质体冻干品的影响,并对冻干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选择海藻糖为冻干保护剂,冻干效果较好.制备的冻干剂的平均粒径为(116.8±1.6)nm,药物包封率为(76.0±1.9)%.结论:通过冻干保护剂的筛选和优化冻干工艺参数可以获得最佳的两性霉素B长循环脂质体的冻干品.  相似文献   

4.
冻干保护剂和复水溶液对HB-Ⅰa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保护剂种类与浓度、不同复水溶液对HB-Ⅰa脂质体冻干前后包封率的影响.方法:按不同配方进行了18组对比实验,通过比较各组脂质体冻干前后包封率,优选较好的HB-Ⅰa脂质体冻干工艺.结果:在对HB-Ⅰa脂质体包封率的提高与冻干保护方面,蔗糖及甘氨酸所组成的二元保护剂显示了较好的效果;在保护剂使用过程中,过高或过低的蔗糖浓度对提高冻干HB-Ⅰa脂质体的包封率不利;在复水溶液的使用方面,当保护剂蔗糖存在时,冻干后缓冲液复水较纯水复水包封率高.结论:以蔗糖-甘氨酸-卵磷脂-胆固醇-HB-Ⅰa(4:0.8:1:0.5:0.2)的配方配制的HB-Ⅰa脂质体包封率冻干前可达91.1%,冻干后可达85.6%.  相似文献   

5.
超声法制备齐多夫定碳酸胆固醇酯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不使用交联剂制备白蛋白纳米粒的新方法。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为材料,以本实验室合成的齐多夫定的前药—齐多夫定碳酸胆固醇酯(cholesteryl carbonate azidothymidine,AZTC)为主药,采用超声法制备齐多夫定碳酸胆固醇酯牛血清白蛋白(AZTC-BSA)纳米粒及其冻干制剂。以粒径为考察指标确定纳米粒的最佳处方及工艺;以冻干制剂外观、水化时间及复溶后粒径为考察指标确定冻干制剂的处方及工艺。结果成功制备了AZTC-BSA纳米粒,最佳超声时间为6 min,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37.9 nm,zeta电位为-54.6 mV,包封率为98.6%;冻干制剂外观良好,复溶后平均粒径为148.9 nm。结论超声法制备AZTC-BSA纳米粒新颖、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阿霉素脂质体冻干工艺进行考察。方法:以外观、再分散性、粒径为指标,对冻干工艺中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优化的冻干工艺为-75℃预冻24h,升温至-25℃保持16h,再升温至20℃持续8h,选择10%海藻糖作为阿霉素脂质体的冻干保护剂。结论:通过优化冻干工艺参数,所得的阿霉素脂质体冻干制品外观平整、质地疏松,加水后能迅速分散均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稳定的载反义寡核苷酸的阳离子脂质体前体制剂。方法:以磷脂-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ioleoylphophatidylethanolamine,DOPE)-十八胺-胆固醇为类脂成分,采用薄膜超声-挤压制备空白阳离子脂质体,吸附-冷冻干燥法制备载反义寡核苷酸阳离子脂质体前体。激光粒度仪测定冷冻干燥前后脂质体Zeta电位及粒径,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葡聚糖凝胶柱分离未包封的反义寡核苷酸,紫外法测定冻干前后的载药率。结果:海藻糖与甘露醇及甘氨酸为较好的冻干保护剂,制得的阳离子脂质体前体带正电荷,规则球形,大小较均匀,海藻糖作为保护剂复溶前后平均粒径为175和320 nm左右,复融前后Zeta电位值在+32和+40 mV左右,脂质体的载药率复溶前后分别为87.6%与83.21%。结论:海藻糖作为冻干保护剂,薄膜超声挤压法与冷冻干燥法结合,可成功制备反义寡核苷酸阳离子脂质体前体制剂,稳定性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注射用Cheliensisin A冻干乳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优化注射用Cheliensisin A冻干乳剂的处方.方法 以高压乳匀法制备乳剂,加适当冻干保护剂冻干,以冻干制剂的外观、加水复溶情况、粒径及多相分散系数(PDI)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确定较优处方.结果 大豆磷脂、中链脂肪酸酯和Cheliensisin A的浓度分别为4%、15%和0.2%时,制得的Cheliensisin A冻干乳剂外观结实、光滑平整;加水再分散性好;粒径为168±5 nm;PDI为0.133±0.070;适合静脉给药.结论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能够快速方便地筛选出Cheliensisin A冻干乳剂的较优处方.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7):967-970
目的:制备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以粒径、包封率联合外观、再分散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联合正交试验筛选冻干处方工艺。考察冻干前、后脂质体的形态学变化、粒径、Zeta电位、水分含量、4℃下12个月的稳定性。结果:采用外加冻干保护剂的总量为10%,其中葡萄糖-海藻糖-甘露醇配比为1.0∶1.0∶3.0,以速冻的方式,于-35℃冰箱预冻18 h,冷冻干燥48 h获得冻干粉。与冻干前比较,冻干后脂质体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可见清晰的磷脂双分子层膜结构;冻干前、后脂质体的粒径分别为(208.63±1.04)、(223.04±2.02)nm,Zeta电位分别为(-15.6±0.04)、(-19.4±0.06)m V,包封率分别为(94.62±0.49)%、(91.10±0.46)%(n=3);与脂质体比较,脂质体冻干粉在4℃下12个月较稳定。结论:成功制得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其稳定性优于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25):3575-3577
目的:优化阿苯达唑纳米混悬液的冻干工艺,制备阿苯达唑纳米微粉。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以粒径、Zeta电位为指标,对预冻温度和冻干保护剂的种类、配比及质量分散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及验证,将液相沉淀法制备的阿苯达唑纳米混悬液,制备成阿苯达唑纳米微粉。结果:预冻温度为-20℃、冻干保护剂为4%葡萄糖-甘露醇(3∶7)时,所制纳米微粉的平均粒径为(208.03±2.13)nm,平均Zeta电位为(-15.53±0.18)m V。结论:该冻干工艺可制得粒径、电位较优的阿苯达唑纳米微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冷冻干燥法以微晶纤维素Avicel PH-101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的混合物(4:1,w,%)为吸附性粉末固化西罗莫司纳米脂质载体分散液,并以再分散时间、平均粒径及分布、流动性和泄漏率等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固化处方。结果表明,3批按优化方法制备的西罗莫司纳米脂质载体固化制剂的休止角为(42.65±0.80)。,振实密度为(0.79±0.03)g/m1,且含量均匀度良好,再分散时间为(10.0±0.4)min,再分散液粒径(132.7+2.6)nm,分布系数0.297±0.01,ξ电位(-12.8±1.05)mV,冻干前后的泄漏率为(10.80±0.4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聚维酮碘新制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制备独立包装的聚维酮碘片剂及缓冲溶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混合后制剂中碘的含量,同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所制制剂固相为棕红色片剂,液相为pH约5.8的无色澄清溶液;混合后制剂溶液中平均有效碘含量为95.24mg;稳定性考察中,10h内有效碘含量测定结果平稳。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方糖冲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六味地黄方糖冲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临床应用中与六味地黄汤、丸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六味地黄3种剂型对肾阴虚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廖九中  张建  崔升淼 《中国药房》2012,(19):1757-1759
目的:优化大豆苷元固体自乳化制剂的处方。方法:通过处方配伍试验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以乳化程度和乳化时间为指标,确定乳化剂、油相和助乳化剂种类;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平均粒径与Zeta电位为指标,优选最佳自乳化处方;以β-环糊精为吸附材料,制备大豆苷元固体自乳化制剂,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和X-射线衍射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优化后的处方为大豆苷元:吐温80:二乙二醇单乙基醚:油酸乙酯:β-环糊精=9.4:54.2:20.1:25.7:437.6。DSC和X-射线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在载体中以无定形或分子形式存在。大豆苷元固体自乳化制剂45min溶出度达85%以上。结论:固体自乳化释药系统能够提高大豆苷元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5.
16.
N-苄氧羰基-L-高丝氨酸内酯经羧基保护、溴化、缩合、水解等反应制得烷氧基胺类抗肿瘤物质L-副刀豆氨酸,总收率约6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春雷霉素酸水解制备获得高纯度右旋肌醇的工艺方法研究.方法 采用春雷霉素原料通过三氟乙酸催化高温水解,除杂脱色,结晶获得右旋肌醇.结果 右旋肌醇外观、溶解度、灰分、及HPLC纯度等检测结果均达到合格标准,制备工艺快速可放大重复.结论 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快速、重复性好,可制备高纯度右旋肌醇.  相似文献   

18.
右布洛芬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甾体抗炎药右布洛芬 (dexibuprofen,1 ) ,化学名为 (S) - ( ) - 2 - (4-异丁基苯基 )丙酸 ,为布洛芬的右旋体。两者作用和用途相同 ,但前者剂量 1 50mg和 30 0 mg分别与后者 2 0 0 mg和 40 0 mg疗效相当 ,在安全性和药动学特性方面优于布洛芬[1,2 ] 。1由 G.Broschek Gebro公司于 1 994年在奥地利上市。文献报道了许多合成拆分方法 [3~ 8] ,化学拆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通过对文献报道的拆分剂—— (- ) -α-苯乙胺、辛可尼丁、L -赖氨酸、葡甲胺、葡辛胺的研究 ,认为葡辛胺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拆分剂。本文以国内易得的葡辛胺为…  相似文献   

19.
奈韦拉平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奈韦拉平的合成工艺。方法以2-氯-3-氨基-4-甲基吡啶为原料,依次与2-氯烟酰氯缩合成化合物3、再与环丙胺高压氨解、最后发生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合成了奈韦拉平。结果合成的奈韦拉平经1H-NMR和ESI-MS确证结构,总收率质量分数为56.8%。结论缩合反应以二氯甲烷替代易燃、有毒的环己烷/二氧六环混和溶剂为溶剂,以吡啶替代N,N-二甲基苯胺或碳酸钾为缚酸剂,操作安全、简捷,且收率有所提高。取代反应以叔丁醇钾替代了比较危险的氢钠(NaH)或昂贵的六甲基二硅基胺基钠(NaHMDS)。  相似文献   

20.
以Rink Amide树脂为载体,Fmoc保护的氨基酸为原料,采用Fmoc/tBu固相多肽合成法,按缩宫素的肽序列合成还原型缩宫素粗肽,环化后经制备型RP-HPLC纯化得纯度为99%的缩宫素,总收率3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