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痛经舒汤加减联合董氏奇穴常规穴针刺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痛经发作期予董氏奇穴常规穴针刺治疗,痛经缓解期予痛经舒汤加减,对照组106例予月月舒冲剂治疗。2组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痛经及其他主要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96%,对照组总有效率66.0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痛经程度评分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停药3个月后,对照组痛经评分较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痛经程度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痛经舒汤加减联合董氏奇穴常规穴针刺治疗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痛经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痛经宁对阳虚寒凝气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甲襞微循环、雌二醇(E2)、孕酮(P)的影响。方法: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痛经宁,每次6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0例予芬必得,每次30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均3个月,并在经潮24h内取外周静脉血检测E2、P及甲襞微循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重、中度原发性痛经的痊愈率治疗组为32.1%,对照组为5.4%,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甲襞微循环、痛经症状积分的改善及对经期P的调节症状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痛经宁治疗阳虚寒凝气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有改善微循环、调节经期P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痛经护生的健康教育,观察护生痛经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级高等护理专业184位原发性痛经的护生实施健康教育,并且比较教育前后护生对原发性痛经知识了解情况、行为改变及痛经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护生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育后护生建立健康行为(饮食调理、劳逸结合、注意经期卫生、心理调整及防寒防潮)较教育前人数明显增加。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育后痛经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明显低于教育前。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使原发性痛经护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提高了护生的保健意识,有效地控制了原发性痛经,减轻了护生的痛苦,提高了生活和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与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耳穴贴压组(33例)和田七痛经胶囊组(31例)。耳穴贴压组取耳穴神门、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肾、肝,用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压,田七痛经胶囊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为93.9%,田七痛经胶囊组总有效率为8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耳穴贴压组复发率为28.6%,田七痛经胶囊组复发率为71.4%。结论:耳穴贴压组临床疗效优于田七痛经胶囊组,且复发率低于田七痛经胶囊组。耳穴贴压法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痛经宁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痛经宁颗粒剂对痛经模型大鼠、小鼠的影响,了解痛经宁的药效学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及作用环节;同时作急性毒性实验了解其安全性。方法(D利用缩宫素所致SD雌性大鼠痛经模型,观察病经宁颗粒荆不同刺量对大鼠扭体次数,扭体发生率,子宫组织中内皮素及前列腺素等的影响。②观察痛经宁颗粒对醋酸所致ICR雌性小鼠疼痛的影响,记录小鼠出现疼痛的时间(潜伏期)及15min内的扭体次数。③观察痛经宁颗粒对热板法所致ICR雌性小鼠疼痛的影响。④将痛经宁颗粒刑制成最大浓度水溶液给小鼠灌胃,计算最大给药量。并观察小鼠给药后7d内重量,进食量,饮水量,活动,二便及死亡情况。结果:①痛经宁颗粒能明显减少痛经模型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降低扭体发生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高剂量组与月月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降低内皮素覆前列腺素F2a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及NO的含量,其效果与月月舒及阿司匹林组相似(P〉0.05)。②与空白组比较,对于提高热板法致痛小鼠痛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与空白组比较,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P〈0.05,P〈0.01),延长潜伏期(P〈0.01),与月月舒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痛经宁颗粒最大浓度给药后7d,小鼠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痛经宁颗粒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量效关系;②有改善子宫组织内皮素及前列腺紊活性的作用;③博理学试验表明痛经宁颗粒无毒性作用,间接说明痛经宁颗粒是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痛经宁颗粒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血浆PGF2α/PGE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香萍  汪明德 《新中医》2007,39(1):17-18
目的:观察痛经宁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经期血浆PGF2α/PGE2的影响。方法:将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痛经宁颗粒(由制川鸟、细辛、吴茱萸等组成)治疗;对照组20例。用月月舒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痊愈率治疗组为50.00%、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经期血浆PGF2。/PGE2明显下降,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经宁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并能降低患者经期血浆PGF2α/PGE2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临床经验方剂经前三剂止痛方(JQF)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前列腺素和雌激素、孕激素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痛经模型,以西药阿司匹林作对照药,实验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JQF后,采用放免法对照考察药物对子宫组织前列腺素F20L(PGF2α)、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雌激素(E2)和孕激素(P)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JQF高剂量组PGF2α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PGE2含量显著上升(P〈0.01),PGF2a/PGE2减小;TXB2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TXB2/6-keto—PGF1α值减小(P〈0.01);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孕激素水平升高。【结论】JQF能够有效调节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和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降低子宫平滑肌紧张度,可能是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门诊就诊的88例符合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根据症状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观察方药的疗效。结果:88例患者,痊愈15例(17.05%),显效34例(38.64%),有效18例(20.45%),无效21例(23.86%),总有效率为76.14%。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总体有效率为76.14%,尤其对于轻中度痛经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循经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患者行循经推拿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0例中,治愈7例,占23.33%;显效13例,占43.33%;有效8例,占26.67%;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结论:用循经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疗效肯定,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痛经宁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前列腺素及钙、镁的影响。方法:选7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成2组各35例。治疗组服自拟痛经宁汤剂,对照组服痛经宝颗粒,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前列腺素E2(PGE2)、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α)及总钙(TCa)、镁(Mg)水平。观察疗效及E2、P、PGE2、PCF2、PGF2α、TCa、Mg值的变化。结果:2组分别脱落3例、4例。治疗组愈显率(78.13%)明显高于对照组(51.61%),P〈0.05。2组血清E2、P、TCa治疗前与正常组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后变化亦元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组PGE2水平提高,PGF2α及PGF2α/PGE2值降低,Mg水平提高,TCa/Mg值降低,与治疗前比除对照组PGE2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经宁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对血清前列腺素及钙、镁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痛经患者,分为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别采用单纯西药和中西医药物治疗,观察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79.4%(54/68)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治愈率57.6%(30/52),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隔药灸治疗痛经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痛经是指妇女经期前后或行经过程中发生的下腰部疼痛的症状。临床上分为四种:(1)原发性痛经(2)继发性痛经(3)充血性痛经(4)膜样性痛经。一般以前三者多见。本人在援外2年工作中对35例痛经患者采用附子饼灸法,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体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配至腹针配合体针组和药物组各30例,3个月经周期为一观察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的各种症状均有改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1),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病程越短,病情越轻,疗效越好。结论:腹针配合体针对原发性痛经有明确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原发性痛经的各种临床症状,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太乙神针(实按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规律研究。方法:将4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灼痛组和温热组,于十七椎穴施太乙神针实按灸;采用COX痛经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Scale,CMSS),比较在两种不同灸量下缓解原发性痛经伴随症状的即刻效应。结果:①两组均能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主症,小腹痛症状在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均能缓解腰背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和面白症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组均对眩晕、易激惹和全身疼痛症状无明显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抑郁、腿痛症状在温热组有明显缓解,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灼痛组反之。结论:太乙神针实按灸的两种不同灸量对于缓解原发性痛经伴随症状有一定疗效,其中温热刺激对抑郁、腿痛症状缓解更佳。  相似文献   

15.
王红 《吉林中医药》2009,29(1):40-41
目的:观察消炎痛栓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原发性寒湿凝滞型痛经的疗效。方法:用消炎痛栓配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原发性寒湿凝滞性痛经68例,与同期仅用消炎痛栓治疗的52例原发性寒湿凝滞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9.4%(54/68),总有效率97.0%(66/68),对照组治愈率57.6%(30/52),总有效率96.1%(50/52),两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炎痛栓配合中药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原发性寒湿凝滞型痛经的治愈效果明显优于仅用消炎痛栓治疗者。  相似文献   

16.
痛经灵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静远  吕卫平  于萍  王薇 《中成药》2002,24(4):274-277
目的:探讨痛经灵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痛经灵颗粒和他莫西芬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痛经灵颗粒和他莫西芬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8.33%;妊娠率55.56%,35.29;治愈率38.33%,20.00%。两组比较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辨证分型与临床疗效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痛经灵颗粒组对渐进性痛经的治愈率为44.07%,明显高于他莫西芬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痛经灵颗粒可使月经紊乱的治愈率达83.33%,而他莫西芬组用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于闭经。痛经灵颗粒长期用药未发现毒副作用,且能调节月经紊乱。结论:痛要灵颗粒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痛经(dysmenorrhea)为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据统计,我国妇女中痛经发生的概率为33.19%,痛经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5。临床上以原发性痛经最为常见,占痛经90%以上。对于痛经的治疗,西医应用止痛、镇静、前列腺素抑制剂等,起效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内异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50例给予内异胶囊口服.对照组108例给予丹那唑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R82.00%、对照组56.4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痛经程度均明显减轻,痛经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P〈0.01)。结论:内异胶囊可以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19.
灵通胶囊治疗痛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鸣芳  孙燕  何世民  蒋健 《新中医》2007,39(5):32-33
目的:观察灵通胶囊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1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112例次)口服灵通胶囊治疗,对照组77例(135例次)口服元胡止痛颗粒治疗,均为即时服用。结果:口服灵通胶囊后2小时内,止痛效果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强;服药1小时后,治疗组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对中等以上疼痛程度痛经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4.1%,对照组为44.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灵通胶囊具有活血行气、温经通络的功效,治疗痛经的疗效优于元胡止痛颗粒。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维生素K3治疗盆腔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赵文洁  翁健儿  俞瑾 《中国针灸》2000,20(7):393-394
180例门诊患者,分成3组各60例,原发性痛经组(A组),慢性盆腔炎组(B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C组)。A组患者在月经期第1天内,B、C二组患者于仍主诉腹痛时进行三阴交穴位注射维生素K3。结果:治疗2分钟内,A组显效率88.33%和总有效率95.00%,与B、C二组比较差异分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A组疗效与痛经程度关系不在。表明穴位注射维生素K3对原发性痛经快速止痛疗效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