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寻找替代自体骨移植修复颅骨大面积缺损的理想材料。方法:用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鼠颅骨8 mm的圆形缺损,术后不同时间行x线、组织学检查。结果: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具有诱导成骨能力,保留骨的部分生物力学特性,但完全被新骨替代时间较长。结论: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是修复大面积颅骨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兔颅骨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实用价值及合理应用BMP的方法。方法 将自体成骨样细胞即刻种植在复合BMP的胶原包埋的聚羟基乙酸(PGA)的基质材料和不含BMP的基质材料上,然后将不同的复合体或单纯基质材料移植到兔颅骨的一侧全层骨缺损区,作为实验侧Ⅰ、实验侧Ⅱ或实验侧Ⅲ。对侧设对照,不作任何植入。将60只新西兰兔分别于术后2,6,8及12wk处死,标本行大体组织学检查,X线摄片及灰量测定检查。结果 表明实验侧Ⅰ成骨量明显大于实验侧Ⅱ或实验侧Ⅲ(P<0.01),而对照侧仅为纤维组织修复。结论 组织工程骨可修复自体的兔颅骨缺损,应用外源性BMP可促进骨再生,为组织工程化骨在颅面外科及整形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 ,寻找自体骨移植的理想替代材料。方法 :用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鼠颅骨 8mm的圆形缺损 ,同自体骨、骨基质明胶移植对比 ,术后不同时间行X线、组织学检查。结果 :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同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相似 ,但完全被新骨替代时间较长。结论 :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是修复大面积或节段性骨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
诱导成骨修复大鼠颅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定性、定量地考察了骨基质明胶、脱钙骨和深冻骨促进SD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的作用。结果表明它们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成骨作用,其中骨基质明胶的作用最佳,脱钙骨次之。术后12周,骨基质明胶组的骨缺损已完全愈合,脱钙骨组接近愈合。本文还讨论了诱导成骨的机制,认为骨形态形成蛋白(BMP)是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巨噬细胞可能与整个诱导过程的启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同种异体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寻找自体骨移植的理想替代材料。方法:用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脱修复大鼠颅骨8mm的圆形缺损,同自体骨、骨基质明胶移植对比,术后不同时间行X线、组织学检查。结果: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骨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相似,但完全被新骨替时间较长。结论: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是修复大面积或节段性骨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DBM)骨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修复家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54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组(缺损区不植入任何材料),B组:对照组(缺损区植入金世植骨灵),C组:实验组(缺损区植入DBM骨泥)。建立家兔单侧桡骨骨缺损模型,采用同种异体骨DBM骨泥复合BMP进行修复,复合骨泥中加入骨胶原作为塑形剂,术后4、8、12周观察新骨生成情况,通过形态学、X线、组织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等观察指标,并与对照组及空白组进行比较,客观评价骨泥诱导成骨及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DBM与BMP复合骨泥易根据骨缺损大小塑形,术中操作简单。术后A组骨缺损未获骨性修复,B、C组骨缺损均获得骨性愈合,且新骨面积测定显示B、C组间成骨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比A组快(P〈O.01)。结论:异体DBM骨泥复合BMP具有良好的骨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梁一雷  苏武 《吉林医学》2012,33(23):5052-5053
目的:观察评估脱细胞真皮基质与羟基磷灰石在颌骨部分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伤或拔牙后牙槽骨缺损病例30例,采用羟基磷灰石填塞缺损区,表面覆盖脱细胞真皮基质。结果:脱细胞真皮基质与羟基磷灰石能引导骨组织再生,保持牙槽骨丰满,为后期修复提供保障。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颌骨部分缺损能有效解决牙槽萎缩、骨量减少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BMP自体颅骨超微粒修补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BMP自体颅骨超微粒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BMP(骨形成蛋白)-2自体颅骨超微粒,将其用于兔颅骨缺损动物模型的骨缺损修复。设BMP(骨形成蛋白)-2自体颅骨超微粒置入组、单纯颅骨超微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第4、6及16周处死动物,取下标本作大体观察、X线片、常规组织学检查切片观察,采用Freemax图像分析处理软件计算成骨面积百分比。结果:BMP-2自体颅骨超微粒组在6周后骨缺损已完全消失,单纯颅骨超微粒组在6周时骨缺损也基本消失。然而术后4、6周BMP-2自体颅骨超微粒组成骨面积百分比均明显大于单纯颅骨超微粒组(P<0.01),术后16周BMP-2自体颅骨超微粒组成骨面积百分比也大于单纯颅骨超微粒组(P<0.01)。结论:BMP-2自体颅骨超微粒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作为一种骨诱导刺激物可以明显增加骨缺损区新骨的生成,其修复颅骨缺损具有较好的效果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微孔制备对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有微孔和无微孔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鼠颅骨直径为 8mm的环形骨缺损 ,术后不同时间行组织学和X线检查。结果 :有微孔制备的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诱导成骨能力优于无微孔的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结论 :微孔制备能提高脱钙骨基质明胶的诱导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0.
颅内高压急性期去骨瓣减压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此手术对病人有遗留颅骨缺损的特点,以往多将去除的骨瓣丢弃或碎成几块的颅骨片摘除,待病情好转后行颅骨缺损修复术时再采用有机玻璃、金属钛板等材料修补。为克服这些修补材料的不足,我院自1990年以来,对颅内高压7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将取下的骨瓣进行自体皮下埋藏,经过一段时间再取出行自体颅骨修复术,取得了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自1990年3月~2004年10月,我院行去骨瓣减低颅内压及骨瓣埋藏后自体颅骨再植修复术72例,其中男55例,女17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36…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再植术的效果。方法;对27例行自体冷藏颅骨再植术患者作术前骨组织病理检查,术后定期(1~12个月)随访临床情况和头颅X线检查。结果:骨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骨陷窝内可见骨细胞,部分细胞轻发缩,无骨细胞死亡和细胞破坏。26例切口一期愈合。25例缺损修补区平整稳定,外型美观,满意率92.6%,X线检查12个月绝大部分骨缝消失,达骨性愈合,结论: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骨细胞成活力保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即刻骨移植方法修复外伤性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唇侧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10例因各种外伤引起的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唇侧部分缺损的病人,在清创缝合伤口的同时,切取大小合适的颅骨外板或颏部骨板移植到骨缺损的部位,钛钉固定,严密缝合牙龈及黏膜组织。3月后给予金属烤瓷固定义齿或种植义齿修复。结果10例病人软组织伤口均达到一期愈合,黏膜及牙龈组织形态良好,牙槽骨饱满,牙槽弓弧度满意,义齿修复后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外伤引起的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唇侧部分缺损,在清创缝合伤口的同期进行自体骨移植,可以缩短疗程,节约病人费用,为义齿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灭活自体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俭  魏风  朱晟  卢科  谢华 《广西医学》2008,30(5):634-636
目的探讨应用灭活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颅骨缺损患者应用灭活自体颅骨瓣二期颅骨缺损修补。结果本组无感染或排斥反应病例,切口均甲级愈合,1例术后皮下积液。术后随访12~24个月,17例修补骨瓣固定,外观满意,1例骨瓣局部吸收并塌陷。结论应用灭活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并发症少,外观恢复原貌,达到颅骨表面局部解剖重建要求,是颅骨缺损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修补时机对颅骨缺损手术患者脑积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颅骨缺损术后伴随脑积水行颅骨修补术患者10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54例。早期组患者在骨瓣减压术后的1~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晚期组患者在骨瓣减压术后的3~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体力状况,转归情况,脑积水改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OS)评分均提升(P<0.05);早期组患者KPS评分、GOS评分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脑积水改善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预后良好比例及总有效率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颅脑手术后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组织工程骨在颅颌面骨缺损临床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Chai G  Zhang Y  Liu W  Cui L  Cao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9):1676-1681
目的 探索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6C)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在治疗临床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可行性。方法 自1999到2002年问,选择颅颌面骨缺损病11例(外伤性颅骨缺损4例,先天性梨状孔周围骨凹陷畸形7例)进行治疗研究。从患者髂前上棘穿刺取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BMSC,经体外成骨诱导和扩增至第3代。将诱导的hBMSC,与部分脱钙骨(partly demineralized bone mattix,pDBM)复合,并于体外培养一周后,手术回植骨缺损区。选择3例梨状孔凹陷畸形患者,在凹陷明显侧植入hBMSC/pDBM复合物,对侧轻度凹陷区仅植入单纯pDBM。分别于术后1,3,6,12,24,48,50个月进行临床外形和三维CT检查随访。2例患者在Ⅱ期手术时,取少量植入物活检,行组织学(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检测。结果 患者三维CT检查结果示术后3~6月能形成组织工程化骨,并修复骨组织缺损。术后1~2.5年的随访表明组织工程骨稳定存在,无明显骨吸收现象,临床治疗效果稳定。组织工程骨活检标本HE染色显示其组织学结构与正常松质骨相同,并有典型软骨内化骨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有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阳性表达。而植入的单纯部分脱钙骨于术后3~6月吸收,组织学显示为脱钙骨降解碎片和纤维组织的混合物。结论 以自体hBMSC为种子细胞,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可在人体内形成稳定的工程化骨组织,并临床修复颅颌面骨组织缺损。这项研究的结果为组织工程骨的临床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面积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的治疗方法。方法32例大面积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患者,早期仅作简单清创、换药,1周左右颅骨外板钻孔,1~3个月肉芽覆盖整个颅骨植皮,或头皮扩张以自体头皮覆盖创面。结果32例患者均治愈,住院时间2~4个月,平均2.8个月,5例以自体头皮覆盖创面,保持了头发的完整。结论大面积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的治疗应早期进行创面处理,并尽可能以自体头皮覆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基质明胶 ( BMG)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对骨形成的诱导作用。方法 :在 60只Wistar大鼠下颌骨缺损中植入 BMG材料 ,并设空白对照。植入后 7、1 4、30、60 d通过 X线片和组织学观察测定骨缺损区骨形成的情况。结果 :BMG植入 1 4d有新骨形成 ;BMG植入 60 d骨缺损被完全修复 ;而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未被修复。结论 :BM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吸收性 ,在骨缺损愈合过程中起骨引导和骨诱导作用 ,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8.
冯永增  彭磊  徐华梓  张宇 《浙江医学》2011,33(8):1120-1123,1126
目的观察牡蛎壳/消旋聚乳酸复合人工骨(OPCB)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能力,同时观察其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情况,并评价其性能。方法应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分别制得OPCB及纯消旋聚乳酸(PDLLA)多孔材料;将27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制作1.2cm的双侧桡骨干缺损并植入上述两种材料。设立不植入任何材料的空白对照组。观察材料植入后动物的局部及全身反应。于术后6、12、侣周分别取材。作X线、大体标本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同时观察术后不同时期的组织反应、材料的降解、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OPCB及纯PDLLA植入动物体内无明显的局部不良反应,且OPCB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明显强于纯PDLLA及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18周时,植入OPCB材料的骨缺损基本修复,OPCB与宿主骨结合紧密;植入纯PDLLA材料的骨缺损部分修复;空白对照组则骨缺损断端只有少量骨生成。形成骨不连。同时OPCB材料植入后在6、12周分别可见吞噬有材料的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18周时仍有部分复合材料未降解吸收。结论OPCB材料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缺损修复能力,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9.
赵育明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57-135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牙列缺损重度磨耗的重建方法。方法:采用序列治疗法,利用牙垫逐渐升高颌位至正常垂直距离后修复缺失牙,同时对牙周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正常的咬功能恢复,咀嚼功能改善,咀嚼肌群与颞下颌关节无异常。结论:通过序列治疗,利用垫逐渐升高颌位至正常垂直距离,再行牙列缺损修复、牙周治疗是改善重度牙磨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陆学伟 《黑龙江医学》2004,28(8):614-615
目的 应用天然无机牛骨Bio -oss结合自体骨修复拔牙后即刻种植中的骨缺损 ,解决种植区的骨量不足问题。方法 在种植术中将Bio -oss和自体骨混合物充填在拔牙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 ,6~ 9个月后进行 2期手术。暴露骨缺损区 ,通过临床检查评价其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2期手术时发现骨缺损区都获得了高水平的新骨形成 ,术后负重 8~ 4 0个月的跟踪随访 ,结果显示 5 4颗植入骨缺损区的种植体 ,有 2颗脱落 ,种植体存活率达 96 %。结论 Bio -oss与自体骨联合应用于拔牙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可以成功的引导骨组织再生 ,重建缺损的骨组织 ,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