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七氟烷诱导喉罩置入麻醉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1月81例实施气道异物取出患儿采用七氟烷吸入喉罩置入全身麻醉方式,观察在行气道异物取出时患儿的无创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围麻醉期HR、SBP、SpO2、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例行气道气道异物的小儿均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操作,而且术后苏醒迅速。结论七氟烷吸入喉罩置入全麻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儿童气道在解剖学及生理学上的特点,气道异物常致呼吸困难.所以处理儿童气道异物,一向把“不使用任何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1〕视为常规.我院自1972年5月至1977年10月共诊治气道异物403例,其中156例是在乙醚开放麻醉下取出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气道异物取出术,由于术者与麻醉医师共用气道,麻醉过程中气道的管理至关重要。高频喷射通气技术既能解决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有效通气,又不影响术者的操作。但是采取何种通气途径行高频喷射通气更安全、有效,有待探讨。本研究比较了3种不同途径行高频喷射通气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国良 《当代医学》2009,15(27):82-84
目的回顾14年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105例的点滴经验,手术医师和麻醉师完美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准确诊断异物部位,麻醉及用药选择、手术步骤、手术时机等均应仔细研讨。方法小儿气道异物取出中,气管支气管异物大多用全麻:1)眯达唑仑异丙酚复合麻醉。2)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3)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复合麻醉;鼻道异物和咽、喉部异物用无麻或表麻。结果105例小儿气道异物中,气管支气管异物28例,咽、喉及声门区异物24例,鼻道异物53例,一次性取出96例,再次取出9例。无一例术中死亡。结论小儿气道异物应尽快取出,麻醉是关键,深度要足,若全麻深度不足比无麻更危险。要诊断准确,作好术前各项准备,手术时机正确把握。手术医师和麻醉师密切配合,共同预防术中并发症,正确选好异物钳,术者精心操作。预防呼吸和心跳骤停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异常征兆和正确处理,就能保证手术的成功。广泛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改掉不良习惯,预防误吸异物,减少小儿气道异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氯胺酮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6月我院收入的68例进行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七氟醚、氯胺酮麻醉,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七氟醚组苏醒及脱氧时间短于氯胺酮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术中患儿发生躯体运动的几率显著高于七氟醚组。结论: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七氟醚麻醉效果优于氯胺酮,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是安全、有效的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6.
小儿气管异物病情危急,患者气道应激性升高及不同程度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异物取出手术中多有不同程度的气道痉挛、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因此,全身麻醉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2005—2008年,应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和γ-羟丁酸钠联合氯胺酮静脉麻醉两种方式取出气管异物,总结其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小儿气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危重病例,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缺氧。如不及时将异物取出,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1]。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麻醉与手术共用同一气道,因此,对全身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作者就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本院行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的病例的不同麻醉方法作以下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儿童气道异物3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儿童气道异物335例,2岁以下幼儿占大多数(68.6%),发现农村患儿多于城镇患儿,以植物性异物为主,患儿大部分有明确的误吸史。手术取异物方法有:表面麻醉直达喉镜下取异物,全麻醉气管镜下取异物等。认为儿童气道异物多发生于幼儿,结合病史、症状、影像学检查都能确诊,全麻下经硬性支气管镜下取异物最有效、安全。预防的重点是农村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出生的幼儿。  相似文献   

9.
气道异物是好发于儿童的危急病症,死亡率颇高(1.33~33.3%)。治疗这种急症的根本措施是行直接喉镜术或支气管镜术取出异物。解放后,国内有关儿童气道异物的报导颇多,但对治疗过程中有关麻醉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10.
小儿气道异物好发于6个月至3岁,是临床上常见且危及小儿安全的疾病[1],治疗原则是及早取出异物.由于手术刺激强,手术时间较短,要求术毕苏醒迅速、彻底,因此,如何合理控制麻醉及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是医师们一直探讨的问题.我科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表面麻醉与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相结合,保留自主呼吸,麻醉效果较好.笔者现对67例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的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以降低其误诊、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36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病历资料,其中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1334例,无麻下经支气管镜20例,经气管切开6例,开胸8例。结果静脉复合麻醉及无麻下呼吸道异物取出1365例。1次手术成功取出1345例,2次6例;术后并发喉水肿25例,窒息死亡3例,死亡率0.21%。结论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静脉复合麻醉配合咽喉气管黏膜表面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尽量在硬管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但有些行气管切开及开胸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道异物救治当中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1965至2000年收治的呼吸道异物病人3 306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68岁,其中3岁以下2 208例。[结果]上述病例中气管切开97例,咳出41例,开胸12例,经口支气管镜检取出3156例。死亡24例。[结论]对在呼吸道异物救治当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要对症处理:注意气管切开的时机;选择适当的麻醉,掌握好麻醉深度;特别注意变位性异物和喘息型气管异物的处理;特殊异物要选择适当的器械和正确的方法,必要时请胸科开胸取异物;正确使用心肺复苏,妥善处理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180例中,植物性异物173例、金属性异物2例、塑料性异物2例、其他3例;在表麻下Hopkin支气管镜经口取出异物176例,经气管切开后取出异物4例,经二次手术取尽异物15例,均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d复查胸透(片)均未见异物残留征象。结论异物吸入史、症状及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表麻下气管异物取出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手术方式,症状严重者应考虑及时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4.
危重肥胖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效果及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危重肥胖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行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根据40例肥胖患者的主观意愿及病情,采取常规局麻下气管切开术13例,全麻插管下气管切开术27例。结果皮下气肿15例,术中出血6例,气胸2例,手术并发症率为55.0%,死亡5例,病死率12.5%。死因为术中呼吸窒息2例,心搏骤停2例,麻醉插管意外1例。术后随访资料完整者33例,综合判断,手术效果良好。结论对危重肥胖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是安全之策,麻醉插管下行气管切开术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茵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05例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气管内分泌物细菌培养分离,并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5例标本分离出致病菌81例,阳性率77.1%;共检出细菌109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71.5%);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23例(28.4%);主要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茵、大肠埃希氏茵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茵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和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茵为主,混合感染多见,耐药严重,临床上应根据菌种和药敏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再次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对策。方法对16例曾行两次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方式、并发症及对策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6例患者全部完成再次气管切开,3例在术后并发切口出血,经局部填塞止血,1例并发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气胸治愈,2例死亡。结论临床遇再次气管切开病人,需高度重视,选择适当麻醉方式,应用恰当的手术技巧,正确处理瘢痕,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术在救治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气管切开术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对 1 997年间我院行气管切开的 37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分析。 37例患者GCS评分 3~ 8分 ,其中保守治疗 1 4例 ,急诊手术治疗 2 3例。气管切开后常规进行了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37例中生存 2 7例 ,死亡 1 0例 ,病死率 2 7.0 %。气管切开后 94 .6%呼吸改善 ,78.4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完全纠正 ,1 8.9%SaO2 改善。痰培养显示气管切开后易出现耐药菌株感染 ,对常用的传统抗生素如青霉素等耐药率高达 84 .6% ,泰能的耐药率最低为 1 4 .3%。提示早期气管切开可有效改善通气 ,纠正低氧血症。气管切开后应常规进行痰培养 ,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经呼吸道给药是防治肺内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时的并发症,对32例OSAS患者作预防性气管切开术行UPPP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UPPP术后,3例出现短暂进食返流,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10d~2个月,所有患者均拔管顺利,28例疗效明显,4例自觉症状无改善。结果表明有严重缺氧表现;伴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肥胖、颈粗短的OSAS患者应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时皮肤-气管切口缘褥式缝合有利于换管;气管切开后行UPPP手术时宜选全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52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麻醉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上消化道异物均能顺利取出,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静脉麻醉辅助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可以缩短操作时间,更加顺利地取出异物,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潘青 《黑龙江医学》2012,36(6):441-442
目的对角膜异物-栗壳刺的治疗经验及疗效进行总结。方法本组75例(81眼)患者在表面麻醉后,显微镜下用一次性注射针头剔除角膜异物和局麻下切开角膜缘前房取出,术后进行预防感染治疗。结果 1次全部摘出者65例(71眼),占87.65%;分2次摘出10例(10眼),占12.35%。术后无1例并发感染(除入院时已发生眼内炎者外),术后视力恢复≥0.5有69例(75眼),达92.60%。结论栗壳刺致角膜异物伤,应及时诊治,取出方法得当,术后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