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普唑仑与右佐匹克隆对抑郁症失眠辅助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伴有抑郁失眠有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疗程3周。结果治疗3周后,2组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PSQI评分和PANSS评分显著下降(均P<0.01),2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右佐匹克隆组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显著优于阿普唑仑组[(1.1±0.8)分vs.(1.5±0.6)分,P<0.05];2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疗效显著,与阿普唑仑相比疗效没有多大有差异。对日间功能的影响显著低于阿普唑仑,不良反应发生率比阿普唑仑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慢性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3 mg,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同等样式的安慰剂,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第2、 4、 8周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和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PSQI和HAMD评分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组在治疗第4、 8周末PSQI、HAMD评分明显降低(P <0.05, P <0.01),且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5, P <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右佐匹克隆与劳拉西泮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睡前分别给予右佐匹克隆、劳拉西泮治疗,3周后,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体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右佐匹克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劳拉西泮组(P<0.05);右佐匹克隆组PSQI、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劳拉西泮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与劳拉西泮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但右佐匹克隆安全性更高,更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徐丽珍 《海峡药学》2013,25(9):129-130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按随机分为右佐匹克隆组和佐匹克隆组,两组均观察两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第二周末采用PSQI、HAMD、TESS评定。以PSQI的减分率判定疗效。结果右佐匹克隆组和佐匹克隆组治疗后PSQI评分经I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各因子分比较,治疗后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右佐匹克隆组显著低于佐匹克隆组(P〈O.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疗效显著,对日间功能的影响显著低于佐匹克隆,安全性好,耐受性高。  相似文献   

5.
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期失眠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期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年龄≥65岁患者,共入组8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服右佐匹克隆(3~6 mg)或阿普唑仑(0.4~0.8 mg),共2周。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失眠严重程度和疗效,不良事件报告评价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5.0%,对照组67.5%,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和2周末,两组PSQI因子分及总分、HAMD、HAMA、CGI-SI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因子分及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PSQI平均减分率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期失眠症安全、有效,改善主观睡眠质量优于阿普唑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1例伴睡眠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统一服用阿立哌唑10~20mg·d~(-1))随机分成2组,分别口服右佐匹克隆3~6mg·d~(-1)(n=45)或氯硝西泮2~4mg·d~(-1)(n=46),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观察3wk。结果 2组各完成43例。治疗3wk后,2组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PSQI评分和PANSS评分显著下降(均P<0.01),2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右佐匹克隆组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显著优于氯硝西泮组[(1.2±0.9)分vs.(1.6±0.7)分,P<0.05];2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右佐匹克隆组嗜睡、头昏的发生率显著少于氯硝西泮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疗效显著,安全性优于氯硝西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研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实验组采用右佐匹克隆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实验组患者的匹斯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采用右佐匹克隆联合盐酸氟西汀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的改善了脑卒中抑郁焦虑症状,且无不良反应,患者较为满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伴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治疗组给予黛力新与西比灵治疗,对照组单用西比灵治疗,治疗6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抑郁和焦虑情绪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头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AMD及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及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伴焦虑抑郁情绪的偏头痛疗效显著,对头痛症状和情绪障碍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袁红利  马雪红  李兰  毕开湘 《贵州医药》2023,(12):1862-1863
目的 探讨与观察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失眠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扑尔敏治疗,试验组予右佐匹克隆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睡眠PSQI评分、血清BDNF与5-HT含量、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失眠症能促进患者血清BDNF与5-HT的表达,还可持续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对焦虑症引起的失眠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焦虑症引起的失眠早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右佐匹克隆组、奥沙西泮组、乌灵胶囊组。在服药前、服药后2周末、4周末、8周末、12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定。结果:3组对焦虑引起的失眠均有治疗作用,右佐匹克隆通过快速改善入睡困难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结论:右佐匹克隆对治疗焦虑引起的失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对焦虑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伴焦虑的慢性失眠患者行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伴焦虑的慢性失眠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佐匹克隆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情况和焦虑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焦虑的慢性失眠患者行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右佐匹克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使用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普唑仑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对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测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采用不良反应量表评价。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血浆钠尿肽、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变异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钠尿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合并心理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采用右佐匹克隆合并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右佐匹克隆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提高,日间功能得到改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右佐匹克隆合并心理治疗,对于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医针刺治疗轻中度抑郁所致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61例轻中度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行常规治疗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7.9±3.1)分低于对照组的(10.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伴有失眠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能够改善其抑郁症状及睡眠情况,且针刺治疗不良反应较少,技术成熟,操作简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付钦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804-2805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加用黛力新)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进行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5.8±1.6)分,较治疗前(20.5±4.2)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14.1±2.3)分与治疗前(19.4±3.6)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对抑郁有明显的效果,且可促进脑卒中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9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83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92例,对照组91例.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3 mg·d-1,睡前服;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胶囊7.5~15.0 mg·d-1,睡前服;两组疗程均为15 d,治疗前及治疗第8,15天后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时SDRS评分较基线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显效率83.7%,对照组显效率81.3%,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失眠症患者服用右佐匹克隆后睡眠状况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本院纯中药制剂夜合健脑片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夜合健脑片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佐匹克隆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8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显效率为53.3%,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夜合健脑片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疗效好,并且可以减少佐匹克隆用量,减轻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右佐匹克隆与地西泮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失眠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为右佐匹克隆组与地西泮组,每组均为30例,连续治疗14天后对其疗效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治疗后的右佐匹克隆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值明显低于地西泮组(P<0.05),且右佐匹克隆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地西泮组(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较地西泮治疗更胜一筹,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伴焦虑抑郁障碍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4例伴焦虑抑郁障碍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试验组给予黛力新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采用黛力新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消化道症状、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0、2、4、6、8周消化道积分均呈现逐步降低作用,且相邻时间点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2、4、6、8周时的消化道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0、2、4、6、8周HAMD及HAMA评分逐步降低,且相邻时间点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2、4、6、8周时的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伴焦虑抑郁障碍功能性胃肠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焦虑抑郁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失眠阳虚肝郁证使用温阳疏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失眠阳虚肝郁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多塞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阳疏肝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67.74%(2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7.56±2.08)分,低于对照组的(9.01±2.79)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为(9.85±1.97)分,HAMD评分为(9.93±1.4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9±3.16)、(19.81±3.2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阳虚肝郁证患者使用温阳疏肝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